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课件(共25张PPT)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什么教训?
第九单元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第23课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
1.理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
2.牢固树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促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1.认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从“唯物史观”角度论证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和必然性。
2.知道当今世界全球治理的新现象和中国方案的提出,明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意义,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现今中国的大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意识。
思考:依据所学,能否在中外历史中例举出顺应历史潮流的史实?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1985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邓小平《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
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是党的历次重要会议对国际形势的基本判断。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
思考:1.和平与发展彼此是什么样的关系?东西与南北哪个更重要?
2.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内容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党做出如上判断的依据。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思考: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内容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党做出如上判断的依据。
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世界大战的教训及战后秩序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冷战格局、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贸易体系等)
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实施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与加强
(中、欧、日、发展中国家等)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核武器等出现后的“恐怖平衡”
和平环境中世界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获得了惊人发展
……
下表是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世界不同地区大型武装冲突决议的统计表(1986-1999)。者可以用来说明安理会
A.受到世界大国控制 B.权威得到实质提升
C.有效维护世界和平 D.积极推动国际协调
区域 大型武装冲突数量 安理会相关决议数量 安理会决议比例(%)
非洲 24 13 54
美洲 5 2 40
亚洲 22 4 18
欧洲 9 7 78
中东 11 6 55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思考:“和平与发展”真是时代的主题吗?
这张照片获得当年的“世界新闻摄影奖”。 1980年4月,乌干达卡拉莫贾地区的一位白人传教士握着一个饥饿的黑人男孩的小手。照片上的男孩小手肌肉萎缩到能看到骨头,似乎不是人类,几乎像是外星人或其他物种。
这张照片拍摄于2019年3月的叙利亚霍姆斯,卡纳克汽车站附近的城市战争废墟。2011年起,叙利亚爆发政府与多股反对派之间的混战,数十万人因此丧生,更将这个曾经繁荣的国家变成了满目疮痍的废墟。
将我们这个时代的主题界定为和平与发展,是指我们这个时代从总体上讲实现了和平,从主流上看大家都在致力于搞建设、图发展。但它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已经完全实现了和平与发展,应该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还面临一系列新挑战。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理论中心组《坚持和平发展,促进合作共赢》
一、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追求
和平与发展还遭遇了哪些挑战?请举例说明
共同的问题
挑战与威胁
贫富差距:国家之间、国家内部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据统计世界上贫富差距最大的城市:印度孟买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恐怖主义:极端猖獗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国际关系: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
——教材139页
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途径
(1)重视国际组织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仍然发挥着全球治理的作用。
联合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世界贸易组织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机制,加强国际协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心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全球层面
1999年组成的二十国集团正在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协调各国宏观经济政策、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G20峰会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地区层面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吉尔吉斯共和国、塔吉克斯坦共和国、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于2001年6月15日在中国上海宣布成立的永久性政府间国际组织。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上合组织的成员国。
金砖国家,最初指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个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因其国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组成BRIC,与英文中的BRICK的读音相似,故得名。2010年吸收南非加入,这些国家英文名称的首字母写为BRICS。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2015年成立,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4、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
中国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依据
①基于中国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
②源自中华文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与和谐理念。
实质
①是中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可持续发展给出的一个可供选择的、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②是为了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措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
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带一路
“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向亚洲各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资金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之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总部设在中国北京,是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其成立宗旨在促进亚洲区域内的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并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合作。截至2019年7月13日,亚投行有100个成员国。
全面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
(1)提出: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
(2)含义
①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②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③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④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⑤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⑥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3)意义
①是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理念、中国方案,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规律,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响应。
②彰显中国智慧的理念和方案。我们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③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我们要树立世界眼光,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新贡献。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课堂练习
1.近年来,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操纵联合国的时代已经结束
B.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世界的总趋势由对抗走向对话,由紧张趋向缓和
D.第三世界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重要力量
C
课堂练习
2.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你认为这种观点(  )
A.正确。因为全球化正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
B.基本正确。发展中国家最好别趟这股浑水
C.偏颇。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D.基本错误。发展中国家应无条件支持
C
课堂练习
3.中国倡议设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5年底正式成立,它是中国主导创建的政府间性质的区域多边开发机构。到2021年11月,亚投行成员总数达到105个。亚投行的设立体现了中国(  )
A.不断扩大对外开放
B.不断创新投资和融资形式
C.致力于区域金融合作
D.致力于改变国际金融旧秩序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