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1价值与价值观(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6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6.1价值与价值观(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价值观)
6.1 价值与价值观
2026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01
宏观把握
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
唯物主义
历史
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
发展观
矛盾观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价值观
第1课
第2课
第4课
第3.1课
第3.2课
第3.3课
第5课
第6课
整体与部分
一般到个别
哲学脉络
注意:牢记范围和单元标题、课标题、框标题以及标题下所包含哪些内容
02
课标素养要求
课标要求
1.(领悟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解价值观的形成与时代和环境密切相关。
2.解析价值观差异与冲突产生的社会根源,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3.理解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政治认同:认同人的价值在于贡献,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科学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公共参与: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实现美好人生。
核心素养
03
思维导图
哲学
(第一、二单元)
马克思主义哲学
辩证唯物主义
(整个世界)
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
认识论 (第4课)
唯物的辩证法 (第3课)
历史观 (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 (第6课)
辩证的唯物论 (第2课)
文化
( 第 三 单 元 )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哲学概论(第1课)
本书思维逻辑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4.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
第五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历史观)
5.1社会历史的本质
5.2社会历史的发展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人生价值观)
6.1价值与价值观
6.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6.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5.3社会历史的主体
历史唯物主义
实现人生价值(人生观 价值观)
价值:含义、特点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
含义
特点:价值的创造者+享受者;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评价标准: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和人类的贡献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内容、要求)
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
才干;素质
理想信念;正确价值观
品德修为;道德根基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根本途径:弘扬劳动精神 实现人生价值
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主观条件:在砥砺自
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价值观
含义及关系: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产生于实践
基本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衡量标准
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客观标准)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高标准)
怎么办
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判断
价值和
价值观
价值及其导向作用
人的价值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6.1思维导图
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的内涵
人的价值的评价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内涵(是什么)
意义(为什么)
做法(怎么样)
04
知识梳理,重点突破
核心考点一人的价值
1.价值(哲学)
(1)含义:哲学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2)特征: 哲学上的价值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特别注意:
“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主体”一般指的是人。
“事物”对主体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价值强调积极方面。
价值包括“物的属性”和“人得需要”两个方面,缺一不可。
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2.人的价值
(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创造者:个人创造财富回报社会满足他人
【社会价值(首要)—贡献】
享受者:个人获得报酬得到承认实现自我满足
【自我价值—索取/回报)】
2.人的价值
(3)包含两层含义:
①社会价值——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首位)
②自我价值——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从属地位)
(4)评价标准
①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即社会价值)
②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原理总结:人的价值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原理总结:人的价值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①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②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这一原理主要应用于分析说明奥运健儿为国拼搏的事迹;科学家为国争光、为国作贡献的事迹;先进人物的人生价值。
核心考点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含义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价值观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主观的)
注意:
1.人人都有价值观,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有差异,即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价值观 。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同时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3.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知识深化:正确把握价值与价值观的区别和联系
关系 价值 价值观
区别 内涵 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价值观则是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范畴 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是客观的 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是主观的
联系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注意:导向作用(影响)≠决定作用
①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另一方面,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①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② 选择不同
价值观
正确的价值观
错误的价值观
做出错误的人生选择
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
对社会做出贡献
人生误入歧途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归纳总结: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③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方法论】
(1)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
(2)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考点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重要性(为什么)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2.基本内容(是什么)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3.要求(怎么做)
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②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
③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④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勤学、修德、明辨、笃行。
青年个人层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要勤奋,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
2.要修德,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
3.要明辨,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
4.要笃实,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
05
对接高考
(2025江苏卷)8. 某民警多次人户走访,发现村里有些老人用不好纸质警民联系卡。该民警反复琢磨怎样才能让村民联系民警更方便,经多次尝试最终制成可绑定民警电话号码的智能贴片。村民只需拿出贴片,靠近手机,便可一键拨通民警电话。材料说明( )
A. 分析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主流 B. 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C. 实践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 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
【答案】C
【解析】
【详解】C:依据材料,民警通过人户走访发现农村老人的现实困境(通过实践发现问题),民警反复琢磨解决办法(深化对问题的认识)为了让村民能更方便地联系民警,经过多次尝试制成智能贴片(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获得新的认识工具),智能贴片让村民能一键拨通民警电话(新工具服务于特定人群的实践活动),C符合题意。
AB:材料强调民警进行一系列实践目的是要让村民能够更方便地联系民警,未体现分析问题要抓住主流和追求真理是一个反复的过程,A、B不符合题意。
D:民警始终秉承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价值观,其不断尝试的行为体现的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未强调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选择,D排除。
故本题选C。
(2024·重庆·高考真题)2024年春节前夕,湖北遭遇“天上是雨,落地为冰”极端天气,不少人受困高速公路。天寒地冻之际,有附近村民免费发放食物与开水,也有村民发现商机,提供有偿服务,泡好的方便面10元一桶,开水5元一杯,解决了众多受困者的燃眉之急。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
②救人急难,有偿服务,兼顾多方利益,亦是雪中送炭
③有偿服务实属“趁冷打劫”,有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无私相助,乐于奉献,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③④:有偿服务并没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私相助、乐于奉献并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③④错误。
A
(2023·天津·高考真题)怎样进火车站刷票,怎样在机器上挂号等,是一些人可能遇到的“生活挑战”。一位博主切中这些看似不起眼、实则广泛存在的生活需求,制作了系列短视频,收获大量关注与点赞,带来一股正能量。该博主( )
A.创作的短视频帮助他人实现了人生价值
B.创作的短视频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独特性
C.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为自己的物质追求
D.既满足他人、社会需要,也得到社会对其价值的承认
A:材料中强调的是该博主帮助他人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帮助他人实现人生价值,A不符合题意。
B: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该视频的价值在于通过视频内容满足人们广泛的生活需求,而不是因为视频本身价值独特,B错误。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C错误。
D
(2023·全国·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胡凤益从小参与田间劳动,感受着农业劳作的艰辛,梦想着“种一次就能年年收割”的庄稼。为圆少年时期的梦,上大学时他选择了农学专业,长期致力于“把一年生的水稻变成多年生的水稻”。2004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将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选育出多年生后代群体,该成果获得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培育多年生稻种的研究漫长又艰辛,他们克服了项目经费不足、田野工作辛苦等困难,目标在前却难见终点等困扰,坚持进行实地调查、科学实验、试验示范和理论研究,成功培育了一系列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多年生稻播种一次持续收获多年,具有广适、高产稳产等特点,节约了劳动力投入,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2018年,他们培育的“多年生稻23”成为全球第一个商业化的多年生粮食作物品种,在国际多年生作物研发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2021年,胡凤益团队“利用长雄野生稻无性繁殖特性培育多年生稻的方法”获得云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多年生稻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公布的2022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榜单。
运用价值观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分析胡凤益能够实现少年时期梦想的原因。(10分)
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遵循客观规律,提高能力本领,投身社会实践。(5分)
②胡凤益树立了寻求多年生庄稼的理想,选择农学专业,投身多年生稻研究,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创新,取得了多年生稻培育的重大成就,实现了少年时期的梦想。(5分)
参考答案
(2024·山东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挺膺担当 逐梦未来
◆一辈子办成一件事。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年轻研发人员:“我们说大器晚成,大器是什么?就是那些最好的东西、最高精尖的东西,这些东西都不是一下子可以做成的,都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要用毕生精力。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以“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被誉为“敦煌的女儿”的樊锦诗,数十年如一日扎根敦煌,为文化遗产的永久保存与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在焊工岗位上辛勤工作半个多世纪的艾爱国,不懈奋斗成为焊接领域“领军人”,展现大国工匠风采……
新时代,广大青年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
“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成就有价值的人生”,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认识类试题。需要调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从原因、措施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希望大家立志高远、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可联系教材知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②:“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几十年如一日,一身泥、一身水奋斗在田间等→可联系教材知识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关键词③:广大青年选择更多、赛道更宽、天地更广→可联系教材知识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关系。
关键词④:以十年磨一剑的韧劲,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可联系教材知识在砥砺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思路分析
答案: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成就有价值的人生要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立志高远、笃定,走出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
②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弘扬劳动精神。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成就有价值人生的必由之路。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个人奋斗融入社会需要之中。
④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