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课前回顾学习目标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2、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3、掌握社会主义改造的意义(重点)4、明确在艰辛探索中前进的原因及过程5、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难点)总路线和总任务“三大改造”调整生产关系三大改造的实质是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议题一:社会主义改造正当时小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具备了哪些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条件?(2分钟)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后,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企业,并将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国营企业。国家掌握了电力、钢铁、水泥、铁路、邮电和大部分现代交通运输事业等,从而掌握了国民经济的命脉。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之初,民族资产阶级有为新中国建设服务的意愿,政府根据公私兼顾的原则,合理调整工商业。采用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等方式,使私营工商业摆脱销路呆滞、生产萎缩的困境;并开展“三反”“五反”运动,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消极作用。材料三: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无偿获得了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分散脆弱的农业个体经济经营规模十分狭小,生产工具严重不足,国家开始引导、动员农民发展互助合作运动。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材料四:1950年中国同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苏联为中国提供了经济、技术、人才多方面的援助。1950-1953年间,苏联专家向中国提供了约600吨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1949-1960年,苏联派往中国的专家超过2万人。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思考:社会主义改造的对社会发展的历史意义?1、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2、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4、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5、极大的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胜利的意义鞍钢的发展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教育医疗—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精神面貌—国人精神面貌得到极大改变议题二:中国的艰辛探索从1957年6月8日开始,由于对形势作了严重脱离实际的估计,反右派斗争出现了严重的扩大化,造成了不幸的后果。1958年全国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60年冬,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宣布: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1966年,正当国民经济调整的任务基本完成、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之际,“文化大革命”发生了。5.社会主义探索和建设的意义【一个结论】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一个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一个肯定】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一个理论】第二次结合,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议题二:中国的艰辛探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1、从1956年到1966年,是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艰辛探索的10年,其间虽然经历曲折,但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建设、科学研究和国防尖端技术的发展以及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的许多工作,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布局的。这说明( )。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②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到了正确的道路④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由落后的工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当堂检测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