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选必一4.2《挑战与应对》教学设计政尔八经出品 盗用必究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基本思路:2023年10月7日,哈以冲突爆发。以色列为了报复,严格控制了加沙地带的粮食问题。加上俄罗斯废除《黑海协议》,让全球粮食问题更加突出,随后,印度提高大米价格,进一步加深了全球粮食问题的严峻性。故本框以粮食安全问题为线索。基辛格说,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世界。历史上,粮食从来是大国之间博弈的重要工具,大国利用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通过技术、规则等方面的优势,向发展中国倾销粮食,进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最后控制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这是影响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课以全球粮食危机为主线,粮食问题说到底是和平与发展的问题,所以第一个议题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第二个议题解决如何应对挑战。要注意的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措施不能局限于本框,而要基于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甚至全书。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认同中国倡导的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科学精神∶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科学内涵。法治意识∶自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推动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措施;.理解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和要求。难点∶理解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阐明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危害。教学过程:导入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2023年的蓝星并不安宁……展示2023年以来世界局势的关键大事:哈以冲突、俄乌冲突、苏丹动乱、全球变暖、全球经济下行、粮食危机……其中最能扰动全球人心的是:2023年7月底,印度宣布禁止大米出口。随后8月27日,印度方面又将印度香米的出口最低价设定为每吨1200美元。10月9日,马来西亚方面表示,2023年底前,全球白米价格可能持续上涨。而比主粮价格上涨的更让人担忧的是全球粮食危机在俄乌冲突导致的粮食运输问题尚未得到解决的当下,此次巴以冲突更是加深了全球粮食的不安全状况。联合国粮农组织《2023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指出,受经济冲击、冲突和不安全、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等因素驱动,全球粮食危机形势进一步加剧,粮食危机将是全球未来两年最严峻的威胁。目前,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了全面封锁,而加沙地区粮食严重依赖外援。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加沙地带所存粮食只能支持三个月。或将引发严重的粮食危机和人道主义危机。这不禁让我们发出这样的疑问: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议题一:世界怎么了?或许,我们可以从中国粮食保卫战中看出一些端倪!播放视频《大豆之死》,回顾美国对智利、对中国的粮食战争。中国在与美国的粮食战争中,先是输了大豆之战,后面依靠强大的粮食储备,才赢得了小麦保卫战。回顾历史,不禁让我们好奇:议一议:美国的粮食援助智利的本质是什么?中国大豆全面失守说明了什么现象?各有哪些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什么?(世界怎么啦?)中国小麦保卫战的胜利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启示?首先回答议题①:我们从视频中可以推断:美国的粮食援助智利是假,利用援助粮食的机会控制智利本国粮食,进而控制智利政府是真,本质上是打着“人权”的幔子,干涉别国内政,造成智利政局动荡。说明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美国能利用粮食控制智利及整个南美粮食市场,直接原因是贫富悬殊,南北差距大,南美发展中国家面临粮食短缺,存在贫穷和饥饿现象,不得不依赖于美国粮食、接受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损害本国的利益。中国大豆全面失守,主要原因在于发达国家能够凭借本国科技、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利用国际旧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设计,损害我国利益。说明粮食安全、贸易摩擦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根本原因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随后,对上述推断进行原理总结,得出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回到议题界面,继续探讨议题②:从小麦保卫战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后面依靠强大的粮食储备,才赢得了小麦保卫战。这充分说明要把饭碗端在自己的手中,和平与发展根本上还得靠自身实力,故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国力。因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和国家实力。引出衔接问题: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只能靠中国自己吗?我们(全世界)怎么办?引出议题二。议题二:我们怎么办?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维护世界和平,全球粮食安全是关键。而俄乌粮食出口占全球1/3,2022年11月,在联合国协调下,俄乌签署协议,允许乌克兰粮食外运。2023年7月,俄突然单方面中止协议,为全球粮食安全蒙上阴影。2023年9月23日,联大上央视记者就此问题询问俄外长:播放相关视频,引出议题:俄罗斯废除黑海农产品外运协议的理由是什么?这给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有何启示?(我们怎么办?)议学提示:俄罗斯的理由如下:一揽子协议中,乌克兰的部分得到了有效且迅速地实施,涉及俄罗斯的部分却根本没有被履行。尽管联合国在努力协调,但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所有承诺都是骗局,对俄制裁导致涉及俄罗斯的所有条款都难以生效。据了解:拉夫罗夫已经和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会面,并就俄乌局势、美国作为联合国东道国却对俄实施签证限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然后师生一起,通过这些理由找到我们应该怎么办的措施;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维护联合国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冲突及饥荒是孪生兄弟。无论哈以冲突导致加沙粮食危机,还是《黑海协议》中止导致全球粮食危机,联合国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对此,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贡献了中国智慧:当地时间8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就冲突及饥荒问题举行公开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表示,解决粮食危机,要牢固树立共同安全的理念,加快弥合南北发展鸿沟,并完善全球粮农治理体系。中方表示,当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中方支持联合国机构发挥专业优势和协调作用,动员国际社会特别是发达国家,加大人道援助的力度,补齐全球人道享用的资金缺口,缓解有关国家人民的燃眉之急。在应对好紧迫问题的基础上,要彻底解决粮食难题,必须聚焦根源性问题进行系统审视。SO中国方案是: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随后,对上述推断进行原理总结,得出和平与发展问题的应对措施: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垄断国际事务的想法是落后于时代的。推动国际秩序朝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各国的事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国际上的事应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平等协调。有什么意义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全球治理体制变革。注意1:在这里,我们必须仔细研读课本的逻辑关系,课本P39最后一段就是应对措施。但总结起来,这里只讲了一个角度。所有的应对措施就是两个方面,第一是国际角度,第二是我国的角度。显然,这一段只是第一个角度。在这个角度里,其实是从三个方面来谈的,即国际秩序、国际体系、国际关系。国际关系民主化和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都属于国际关系这一方面。第二就是我国的角度,可以参见本框最后的小字部分。注意2:国际关系民主化在课本是单独做一目的,但实际上,它只是应对和平与发展挑战的具体措施。从框标题和逻辑来看,先是讲挑战,再讲应对。而应对绝不能局限于国际关系民主化。故本教学设计把国际关系民主化降级,成为应对措施的一个方面。但其具体意义,可以提一下,见课本P40最后一段。其实,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意义,也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意义有着相通之处,学习中不可把国际关系民主化孤立开来。知识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