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卷1(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与化合物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之间靠氢键结合,使水在常温下能够维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B]几丁质的基本骨架是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C]植物在细胞膜中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避免冻害[D]摄食过量的糖类后,多余的糖类在体内只能转化为脂肪2.真核细胞中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割开来,如同一个个小的区室。各区室之间物质的输送通常是以膜泡的方式进行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移向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B]在动物、真菌细胞中,高尔基体可以断裂产生由膜包被的小泡形成溶酶体[C]植物有丝分裂时,核膜解体形成的小泡会聚集到赤道板位置形成新的细胞壁[D]成熟植物细胞中的大液泡是由分散的小液泡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3.细胞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激活与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使细胞凋亡的关键因子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Dnase酶能切割DNA形成DNA片段,Caspase酶能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nase酶和Caspase酶的作用部位分别是氢键和肽键[B]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蛋白质会发生水解,同时不再合成蛋白质[C]通过促进癌细胞中控制Caspase酶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其凋亡[D]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是不同细胞遗传信息选择性表达的结果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与黏连复合蛋白(REC8和RAD21L)相关,见下图。在细胞分裂过程中,黏连复合蛋白被分离酶(一种蛋白水解酶)水解后,相应染色体才能正常分离,使细胞分裂继续进行。下列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 )[A]正常情况下,REC8蛋白和RAD21L蛋白水解分别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减数分裂Ⅰ后期[B]能够催化相应黏连复合蛋白水解的分离酶在发挥作用前可能处于非活跃状态[C]据图和题干信息推测,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合成RAD21L蛋白[D]REC8蛋白的存在不利于染色体着丝粒的黏附5.细菌的大多数基因表达调控都是在转录水平上进行的,当细菌内缺乏氨基酸时,会出现两种异常的核苷酸:鸟苷四磷酸和鸟苷五磷酸,它们可以与RNA聚合酶结合,使酶的空间结构改变,mRNA合成停止。这两种核苷酸又称为魔斑核苷酸,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在缺乏氨基酸供应时产生的应急产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多肽链[B]在转录过程中,RNA聚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不能催化氢键的断裂[C]RNA聚合酶空间结构改变,影响细菌线粒体中基因的转录[D]细菌中魔斑核苷酸的出现有利于细菌适应缺乏氨基酸的环境6.蚊子是传染病传播的媒介,某地区在喷洒灭蚊剂后,某种蚊子的种群数量减少了99%。但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同种灭蚊剂后,仅杀死了40%的个体。对此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A]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发生变异的重要因素[B]人工喷洒灭蚊剂对该种蚊子进行选择属于人工选择[C]灭蚊剂的选择作用提高了该蚊子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D]灭蚊剂的使用并不能导致该蚊子种群的进化7.最新研究表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都可能和一种变异的α-突触核蛋白有关,这种蛋白质会经由肠神经系统逆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其他正常的α-突触核蛋白改变构象,引发神经系统疾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肠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突触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联系[B]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中枢位置相同,功能相反[C]神经系统只能通过神经调节来控制各个消化器官[D]吞噬细胞可以消除进入神经系统的α-触核蛋白8.人体中的血糖平衡调节依赖于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调节,糖原磷酸化酶在糖原磷酸化酶激酶的作用下获取一个磷酸基团后转变为有活性状态,可以催化糖原分解。在细胞中ATP含量过高时,糖原磷酸化酶会与ATP结合,导致其难以磷酸化;细胞中ATP含量低时,ATP不与糖原磷酸化酶结合,可正常磷酸化。下图为糖原磷酸化酶的不同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磷酸化酶活化时从糖原磷酸化酶激酶中获取一个磷酸基团[B]ATP会抑制糖原磷酸化酶激酶的活性[C]血糖较高时,会导致细胞中的糖原磷酸化酶转变为有活性状态[D]糖原磷酸化酶与糖原结合时,糖原磷酸化酶的结构会发生改变9.X蛋白具有ATP酶活性,之前被认为是生长素的载体蛋白,近来研究发现,X蛋白实际上是油菜素内酯(BL)的载体蛋白,下列描述不支持该结论的是( )[A]X蛋白“捕捉”胞内的BL后,通过构象改变再释放到胞外[B]加入BL时,X蛋白的ATP酶活性增加,而加入生长素无显著差异[C]X蛋白缺失突变体植株与BL其他转运蛋白缺失突变体植株同样矮小[D]3H标记的BL分别与纯脂质体和含X蛋白的脂质体混合相同时间,后者内部放射性高10.某小组用标记重捕法调查某面积为6 hm2湖泊中草鱼的种群密度,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捞了30条草鱼并标记,第二次换用小网眼渔网捕捞到40条鲤鱼和60条草鱼,其中共有80条鱼未标记。下列相关选项中正确的是(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标记的个体必须是成年个体[B]若第二次换用大网眼渔网捕捞,则所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偏大[C]若第一次标记的草鱼在重捕前有6只死亡,则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12条/hm2[D]若第二次捕捞时引起鱼死亡,则会直接影响估算结果,需重新捕捉计数11.如图表示某鱼类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密度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种群将趋向于灭亡[B]当种群密度在a~b时,种群数量增长[C]在种群密度达到b时捕捞,有利于持续获得最大产量[D]种群过密或过疏都可能对种群增长产生抑制性影响12.择伐,即在预定的森林面积上定期、重复地采伐成熟的林木和树群。择伐后可形成林窗(即林冠层出现空隙),还可使森林不断实现局部更新,地面始终保持森林覆被,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森林择伐后,群落的水平结构不会发生改变[B]森林择伐后林窗内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变复杂[C]择伐后森林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D]择伐后的森林往往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光能13.襄阳大头菜是腌菜,其制作流程:鲜菜→整理清洗→下缸→一次转缸→二次转缸→三次转缸→一次腌晒(盐水\卤水)→二次腌晒(盐水\卤水)→三次腌晒(盐水\卤水)→四次腌晒(盐水\卤水)→五次腌晒(盐水\卤水)→下缸加香料→成品。五次腌晒过程中,盐水用量从20%逐渐上升到28%,卤水单次用量基本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高盐密闭环境下,农家腌制大头菜的过程为单一菌种发酵[B]卤水可提升大头菜的色香,同时具有抑菌作用[C]多次转缸可使各层大头菜均匀发酵,同时避免热量积累[D]第五次腌晒时盐水用量达到28%,有利于延长大头菜保质期14.甲型流感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不考虑基因互作和其他变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B]在HAT 选择培养基上,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均无法长期存活[C]用96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时每一个孔尽量只接种一个细胞[D]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即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能力15.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了具有高比例胚胎干细胞的活产嵌合体猴。如图所示,研究人员将4CL体系下培育的、可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供体猕猴的胚胎干细胞(简称4CL干细胞)注射至与其遗传信息不同的猕猴胚胎中,最终得到嵌合体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防止细菌污染,培养4CL干细胞时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干扰素[B]4CL干细胞注入桑葚胚后会与其他胚胎细胞发生融合进而形成嵌合体[C]嵌合囊胚中的滋养层细胞将发育为嵌合体猴的各种组织[D]嵌合体猴部分细胞可发出绿色荧光,其遗传信息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16.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有一种储存Pi的全新细胞器——PXo小体(一种具多层膜的椭圆形结构)。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可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PXo小体中的膜成分显著减少,最终PXo小体被降解,释放出磷酸盐供细胞使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Xo蛋白的合成起始于内质网[B]可用差速离心法将PXo小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C]PXo小体的膜结构上可能含有催化磷酸盐转化为磷脂的酶[D]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PXo小体的降解可能需要溶酶体的参与17.促生长的A基因(该基因正常表达时小鼠生长情况正常)和无此功能的a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下图是两只小鼠产生配子过程中甲基化修饰对基因传递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雄鼠的A基因和雌鼠的a基因遗传信息均已发生改变[B]雄配子A基因甲基化被去除,但不能说明甲基化不能遗传[C]图中的雌、雄鼠的基因型均为Aa,且均能正常生长[D]图中小鼠的杂交子代的表型比例约为3∶118.科学家发现进行核苷碱基修饰能减轻外源mRNA引发的炎症反应,提高mRNA疫苗的稳定性。mRNA可以通过无细胞转录体系获得,借助脂质载体进入人体细胞,在细胞中翻译出抗原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mRNA疫苗需要通过机体细胞内的翻译过程才能发挥作用[B]注射mRNA疫苗既能引发体液免疫,也能引发细胞免疫[C]用脂质载体将mRNA疫苗送入细胞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相比于DNA疫苗,mRNA疫苗不会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中,安全性更高19.捕食者可以分为泛化种(可吃多种类型的猎物)和特化种(仅摄取一种类型的猎物),两种捕食者对群落结构的影响有所不同。下图为潮间带常见的滨螺密度与藻类种类的关系。已知滨螺吃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浒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滨螺属于泛化种捕食者,喜食的浒苔是竞争上占劣势的种类[B]泛化种捕食通常可以降低物种多样性[C]当滨螺密度大于300时,生态系统会通过负反馈维持其平衡[D]特化种捕食者更容易控制被食物种,是生物防治可选择的理想对象20.研究人员为分离出产酒精能力强的酵母菌菌株,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甲、乙、丙、丁锥形瓶内分别加入100 mL完全培养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为避免污染,发酵装置需严格灭菌[B]根据涂布后菌落的数目计算出葡萄酒过滤液的酵母菌密度约为6.8×109个·L-1[C]后续还需对甲、乙、丙、丁瓶中的酒精浓度和活菌数量进行检测[D]分离出的优质酵母菌菌株可用于白酒酿造,能耐受酒精度40%vol以上的发酵液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1 9 8 7 6 5 4 3 2 1 0 +0.521.(11分)科学家为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速率的影响,以某绿色蔬菜为材料在密闭的玻璃温室内进行了补光实验,所补光源的光照强度均为150 lx,CO2吸收速率的单位为μmol·m-2·s-1,补光时间为上午7:00~10:00,温度及其他条件均适宜,得到了图1所示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7:00时,580 nm补光组的绿色蔬菜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绿色蔬菜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呼吸速率。(2)有同学认为白光对照组从13:00~17:00时间段,该植株的有机物积累量在逐渐减少。你是否赞同该观点,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光照过强,植物吸收的光能过剩可导致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下降,该过程被称为“光抑制”。为研究某植物激素B对光抑制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将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幼苗进行分组和处理,如表所示,其中试剂M会影响光反应关键蛋白P的合成。各组幼苗均在温度适宜、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用强光照射,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分组 甲 乙 丙处理 清水 ? B+M①表中的“?”应为加入________的处理。②与甲组相比,乙组处理后的光抑制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乙组与丙组相比,说明试剂M对合成蛋白P的生理过程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1 9 8 7 6 5 4 3 2 1 0 +0.522.(12分)水稻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科研人员对水稻易感病品系甲诱变后,利用多种育种方法培育出两种纯合抗病突变品系乙和丙。甲与乙杂交,F1全为抗病,F1自交,F2表现为抗病∶易感病=3∶1;甲与丙杂交,F1全为抗病,F1自交,F2表现为抗病∶易感病=1∶1。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判断________为显性性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推测乙为单基因突变体,其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抗病突变对甲与丙杂交产生的F1的繁殖力造成了影响,根据杂交实验结果推测,这一影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乙的抗病突变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确定丙的抗病突变基因是否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请利用上述水稻品系设计杂交实验进行探究,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经研究确定,丙的抗病突变发生在2号染色体上,并且甲与丙杂交获得的抗病杂交种同时具有抗倒伏、品质好的优势。该杂交种不能直接留种使用,需年年制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利用基因工程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导入抗病杂交种的________________染色体上,培育成转基因抗病杂交种。1 9 8 7 6 5 4 3 2 1 0 +0.523.(12分)消化过程从口腔开始﹐食物在口腔内经过咀嚼被磨碎,并经过唾液湿润而便于吞咽。唾液无色无味,成分与血浆类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2中的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神经细胞内的一种神经肽,IP3(三磷酸肌醇)是细胞内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作用于细胞内Ca2+池,引发Ca2+释放]:表1 正常人体中血浆部分离子浓度血浆浓度/(mEq·L-1) 144 111 5 22回答下列问题:(1)唾液中存在一些杀菌物质如________等,可以抵御口腔中的微生物。(2)唾液分泌的调节完全是神经反射性的,人在进食时,进食环境,食物颜色,形状和气味都可以成为刺激因素而引起唾液分泌,属于________反射,该反射对机体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发现,切断交感神经不会引起唾液腺的功能障碍,切断副交感神经,唾液腺会萎缩。刺激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能引起唾液的分泌,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唾液腺使之分泌大量稀薄的、酶多消化力强的唾液,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分泌量较少的黏稠唾液。若用阿托品(抗乙酰胆碱药),则能________唾液分泌。由此可以得出唾液分泌的调节主要是通过________神经来完成的。(4)唾液腺导管由最初较细的闰管汇集而成较粗的分泌管,再通过小叶内导管和小叶间导管汇成总排泄管。用微刺穿术从闰管起始部获得的最初唾液腺分泌的成分与血浆相同,K+和Na+浓度与血浆相同。根据图1分析,唾液分泌越快,其渗透压就越________(填“高”“低”或“不变”);唾液渗透压总是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血浆渗透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科学家发现静息时,唾液的pH偏小。结合图1分析,分泌时唾液呈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结合图2,去甲肾上腺素与α受体结合引起的信号转导途径是最终通过增加细胞内________调控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分泌量大,但是蛋白质含量低;去甲肾上腺素和β受体结合引起的信号转导途径是通过提高细胞内________调控唾液腺细胞分泌,唾液分泌量相对较少,但是蛋白质含量高。8 7 6 5 4 3 2 1 0 +0.524.(8分)人工鱼礁是人为在海中设置的修复海域生态环境和保护海洋生物的构造物,其内部水流速度缓慢,为各种海洋生物营造了繁殖、索饵和庇敌的场所,逐渐形成了新的生物群落。科研人员对某近海海域投放的人工鱼礁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关研究。图1为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丰富度指数,图2为5龄礁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人工鱼礁生物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由图1可知,就大型底栖动物丰富度指数而言,春季对照区的数值高于人工鱼礁区,而夏季和秋季则相反,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性。(2)据图1分析,夏季丰富度指数最高的区域是________;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强的区域是________,试分析该区域生态系统稳定性最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Ⅱ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______t/(km2·a),由Ⅱ到Ⅲ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____________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1 9 8 7 6 5 4 3 2 1 0 +0.525.(12分)镉(Cd)作为一种重金属元素,会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科研人员将Cd响应启动子CadR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组合在一起导入大肠杆菌,构建能够检测环境中Cd污染的生物传感器。已知LacZ基因编码产生的β-半乳糖苷酶可以分解X-gal产生蓝色物质,使菌落呈现蓝色,否则菌落为白色。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其中P1、P2、P3表示引物。限制酶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MunⅠ:5′-C↓AATTG-3′XhoⅠ:5′-C↓TCGAG-3′EcoRⅠ:5′-G↓AATTC-3′SalⅠ:5′-G↓TCGAC-3′回答下列问题:(1)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要用到E.coli DNA连接酶,该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图分析,应选用限制酶______________切割质粒,以保证质粒与目的基因高效重组。(2)已知EGFP基因转录得到的RNA中缺乏起始密码子AUG。利用PCR技术获取EGFP基因时,为保证EGFP基因能正确插入载体且可以正常表达,除选择引物P1外,还需要选择引物________,并在其5′端增加碱基序列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可将不同的DNA片段区分开来,该技术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结果显示除EGFP基因条带外,还有多条非特异性条带(引物和模板不完全配对导致)。为减少非特异性条带的产生,可适当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PCR中复性过程的温度。(4)为筛选出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目标菌,需要将转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到含有四环素和X-gal的培养基上,结果发现长出了蓝色和白色两种菌落。若需进一步鉴定该生物传感器是否制备成功,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 14高考原创预测卷·预测卷11.D [水分子之间靠氢键结合,氢键比较弱,易断裂,易形成,使水在常温下保持液体状态,具有流动性,A正确;几丁质属于多糖,几丁质的基本骨架是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B正确;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分子内部难以形成紧密结构,因此会增加细胞膜的流动性,由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导致了在低温条件下细胞膜仍然是呈现液态的,会增加抗寒能力,避免冻害,C正确;当过多摄入糖类,糖类会转化为脂肪、某些氨基酸,D错误。]2.C [分泌蛋白合成与运输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故内质网膜会形成小泡,把合成的蛋白质包裹起来,移向高尔基体并与之融合,A正确;高尔基体能加工蛋白质,由高尔基体断裂形成的、由单位膜包被的小泡,称为溶酶体,B正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而植物细胞壁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因此赤道板附近聚集的小泡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C错误;植物细胞中的大液泡是由很少几个分散的小液泡由小长大,逐渐融合发展形成的,D正确。]3.C [Dnase酶能切割DNA形成DNA片段,故其作用的部位是磷酸二酯键,Caspase 酶能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故其作用的部位是肽键,A错误;细胞凋亡过程,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内将有新蛋白质的合成以及蛋白质的水解,B错误;依据题干信息可知,Caspase酶能选择性地切割某些蛋白质形成不同长度的多肽,导致细胞裂解形成凋亡小体,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故通过促进癌细胞中控制Caspase酶合成的相关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其凋亡,C正确;依据题干信息可知,细胞凋亡诱导因子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细胞凋亡相关的基因→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故Dnase酶和Caspase酶被激活,是细胞凋亡诱导因子与受体发生信息交流后激活凋亡基因表达的结果,D错误。]4.D [由图可知,REC8蛋白是用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黏连,RAD21L蛋白用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而姐妹单色单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Ⅱ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Ⅰ后期,A正确;能够催化相应黏连复合蛋白水解的分离酶在发挥作用前不能破坏对应的蛋白质,因此其发挥作用前可能处于非活跃状态,B正确;RAD21L蛋白用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联会,而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正确;REC8蛋白的存在可以将姐妹染色单体黏连,有利于染色体着丝粒的黏附,D错误。]5.D [因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中基因的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多个核糖体可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肽链,A错误;RNA聚合酶具有解旋功能,故可以催化DNA双链间氢键的断裂,RNA聚合酶还能催化RNA的合成,可以催化核糖核苷酸之间磷酸二酯键的形成,B错误;细菌为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C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魔斑核苷酸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在缺乏氨基酸供应时产生的应急产物,故细菌中魔斑核苷酸的出现有利于细菌适应缺乏氨基酸的环境,D正确。]6.C [自然选择是推动生物发生进化的重要因素,A错误;人工喷洒灭蚊剂是为了杀死蚊子,不是人工选择,人工选择的是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的生物性状,B错误;原来的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基因,经过灭蚊剂的选择作用,具有抗药性的个体数量逐渐增加,灭蚊剂的使用提高了该蚊子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C正确;灭蚊剂对该蚊子种群中的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从而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该蚊子种群的进化,D错误。]7.A [α-突触核蛋白可由肠神经系统逆行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两者之间存在突触连接,A正确;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脊髓胸段和腰段,副交感神经中枢位于脑和脊髓骶段,B错误;神经系统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控制各个消化器官,C错误;由于存在血脑屏障,吞噬细胞无法进入神经中枢,D错误。]8.D [细胞中ATP含量低时,ATP不与糖原磷酸化酶结合,糖原磷酸化酶会在糖原磷酸化酶激酶的作用下获取一个磷酸基团变为有活性状态,但糖原磷酸化酶激酶不提供磷酸基团,A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和图示可知,ATP会抑制糖原磷酸化酶的活性,B错误;活化的糖原磷酸化酶能催化糖原分解,在血糖较高时,糖原的分解受到抑制,细胞中的糖原磷酸化酶转变为未活化的状态,C错误;糖原磷酸化酶催化糖原分解时需要与糖原结合,故构象发生改变,D正确。]9.C [X蛋白能与BL结合并发生构象改变将其释放到胞外,A不符合题意;加入BL时X蛋白的ATP酶活性增加,说明X蛋白会耗能运输BL,而不运输生长素,B不符合题意;X蛋白缺失突变体植株矮小,与BL其他转运蛋白突变体结果相似,X蛋白也可能是生长素的转运蛋白,与结论矛盾,C符合题意;3H标记的BL分别与纯脂质体和X蛋白的脂质体混合相同时间后,后者内部检测到放射性高,说明X蛋白能将BL运输到脂质体内,D不符合题意。]10.C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时,调查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性,故标记的个体不一定是成年个体,A错误;捕鱼时,大网眼渔网捕大鱼,小网眼渔网捕小鱼和大鱼,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若第二次换用大网眼渔网捕捞,导致第二次捕鱼总数减少,则所计算出的数值比实际值偏小,B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第一次用大网眼渔网捕捞了30条草鱼并标记,第二次换用小网眼渔网捕捞到40条鲤鱼和60条草鱼,其中共有80条鱼未标记,若第一次标记的草鱼在重捕前有6只死亡,则草鱼的数量为(30-6)×60÷(40+60-80)=72条,故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72÷6=12条/ hm2,C正确;若第二次捕捞时引起鱼死亡,也需要纳入计算,不会直接影响估算结果,不需重新捕捉计数,D错误。]11.C [当种群密度小于a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会持续减少并趋向于灭亡,A正确。当种群密度在a~b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增长趋势,B正确。b点出生率=死亡率,约为该种群的K值,此时捕捞可获得一次性效益,但要持续获得最大产量,应在K/2之后捕捞,并保证捕捞后的剩余量在K/2,C错误。种群过密时,种内竞争会加剧,导致死亡率上升,抑制种群增长;种群过疏时,个体可能会因为难以找到配偶等原因导致出生率下降,从而抑制种群增长,D正确。]12.A [森林择伐后,出现林窗,群落的水平结构会发生改变,A错误;森林择伐后林窗内阳光更加充足,群落的垂直结构可能变复杂,B正确;择伐后还留有大量繁殖体和土壤条件,森林发生的演替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C正确;择伐后的森林,林下植被会更加复杂,往往能够更加充分地利用光能,D正确。]13.A [在高盐密闭环境下,绝大部分微生物的生长会受到抑制,但没有经过严格灭菌,大头菜的制作过程仍然是混合菌种发酵,A错误;卤水由多种香辛料熬制形成,可提升大头菜的色香,同时具有抑菌作用,B正确;多次转缸可使各层大头菜均匀发酵,呼吸产生的热量也均匀,这样可以避免热量积累,C正确;第五次腌晒时盐水用量达到28%,在高浓度盐的作用下,微生物难以生存,有利于延长大头菜保质期,D正确。]14.D [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且脾脏是免疫器官,故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甲型流感疫苗的动物脾脏中筛选获得,A正确;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后,再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B正确;为确保产生特异性强的抗体,用96孔板培养和筛选杂交瘤细胞时,每一个孔中尽量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C正确;杂交瘤细胞在克隆化培养过程中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往往出现随机丢失现象,若丢失的染色体含有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基因,则利用抗体检测筛选的杂交瘤细胞不一定具有持续产生甲型流感抗体的能力,D错误。]15.D [为防止细菌污染,培养4CL干细胞时可向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抗生素,A错误;4CL干细胞不会与其他胚胎细胞发生细胞融合,B错误;嵌合囊胚中的内细胞团细胞会发育成个体的各种组织,C错误;嵌合体猴中,由4CL干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组织细胞可发出绿色荧光,由于这些细胞不一定发育成原始生殖细胞,因此其遗传信息不一定能遗传给后代,D正确。]16.BCD [PXo蛋白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A错误;差速离心法主要是采取逐渐提高离心速度的方法分离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因此可用差速离心法将PXo 小体与其他细胞器分离,B正确;由题意可知,PXo蛋白分布在PXo小体膜上,当食物中磷酸盐过多时,将Pi转运进入PXo小体后,再将Pi转化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进行储存,因此PXo小体的膜结构上可能含有催化磷酸盐转化为磷脂的酶,C正确;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细菌,因此当食物中磷酸盐不足时,果蝇的肠吸收细胞中 PXo小体的降解可能需要溶酶体的参与,D正确。]17.ACD [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但是不改变基因的遗传信息,A错误;据图可知,雄鼠产生的雄配子中A基因去甲基化,a基因没有甲基化,雌鼠产生的雌配子中无论含有A基因还是a基因的都会发生甲基化,说明可以遗传,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促进生长的是A基因,发生甲基化之后会被抑制,雄鼠的A基因发生甲基化,因此不能正常生长,C错误;促生长的A基因和无此功能的a基因是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NA甲基化修饰通常会抑制基因表达,图中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的子代基因型是AA(甲基化)、Aa(甲基化)、A(甲基化)a、aa(甲基化),前两种基因型表现为能正常生长,后两种基因型不能正常生长,因此表型比例为1∶1,D错误。]18.ABD [由于病原体的主要抗原是蛋白质,mRNA疫苗进入机体后,需要作为模板参与翻译合成相应的抗原蛋白,才能有效地引发免疫反应,A正确;mRNA疫苗在细胞中翻译出抗原蛋白, 因此既能引发体液免疫,也能引发细胞免疫,B正确;mRNA是大分子物质,不易进入细胞,用脂质载体包裹后,利用脂质体可以与细胞膜发生融合的原理,将mRNA疫苗高效地送入细胞,这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C错误;相比于DNA疫苗,mRNA疫苗由于不需要进入细胞核,因而不会整合到细胞的基因组中,安全性更高,D正确。]19.CD [依据题干信息,“滨螺吃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浒苔”判断,滨螺属于泛化种捕食者;根据曲线分析可知,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大,藻类种数增大,在中等密度时达到最大,这种变化可以说明浒苔在该群落中的作用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是竞争上占优势的种类,A错误。根据曲线分析可知,在一定范围内,滨螺可增加藻类的物种多样性,B错误。当滨螺密度大于300时,其食物藻类种类也大幅下降,这样滨螺没有食物来源,其种群数量就会下降,而滨螺种群数量的下降,藻类由于被捕食减少,其种类会重新上升,这属于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C正确。据题分析可知,特化种捕食者仅摄取一种类型的猎物,所以更容易控制被食物种,是生物防治可选择的理想对象,D正确。]20.ABD [在传统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利用的是葡萄皮表面的天然酵母菌,不需要严格灭菌,A错误;若对菌液计数,需选取菌落数处于30~300的培养皿计数,据图可知,该过滤液的菌落数为(62+68+74)÷3÷0.1×104×103=6.8×109个·L-1,该数值是葡萄酒过滤液中所有菌种的密度,不只是酵母菌,B错误;后续还需对甲、乙、丙、丁瓶中的酒精浓度和活菌数量进行检测,C正确;分离出的优质酵母菌菌株可用于白酒酿造,能耐受酒精度为多少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实验才能确定,D错误。]21.(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1分)(1)叶绿体和线粒体(1分) 大于(1分) (2)不赞同,该时间段CO2的吸收速率下降意味着有机物的积累速率变慢,但CO2吸收速率仍大于0,即有机物的积累量仍在增加(3分)(3)①B ②减弱 抑制22.(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抗病(1分) 易感病品系甲与纯合抗病突变体杂交,F1均为抗病(1分) (2)甲与乙杂交得F1,F1自交后F2表现为抗病∶易感病=3∶1,符合分离定律,因此乙为单基因突变体 含有抗病基因的雌配子或者雄配子不育(1分) (3)实验思路:使突变品系乙和丙杂交,F1自交,观察并记录F2的表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F2均为抗病,说明丙的抗病突变基因也位于2号染色体上,若F2抗病∶易感病=7∶1,则说明丙的抗病突变基因不位于2号染色体上(3分) (4)杂交种为杂合子,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不含抗病基因的2号23.(每空1分,共12分)(1)溶菌酶 (2)条件 扩展了机体对外界复杂环境的适应范围,使机体具有更强的预见性、灵活性和适应性,大大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3)抑制 副交感 (4)高 小于 唾液中Na+、Cl-浓度显著低于血浆中其含量水平 (5)碱性 随唾液分泌率加快,唾液中的浓度升高,高于血浆水平两倍以上 (6)Ca2+浓度 cAMP浓度24.(每空1分,共8分)(1)次生 季节 (2)1龄礁区5龄礁区 人工鱼礁礁龄的增加使大型底栖动物丰富度增加,该生态系统的组分更多,食物网(营养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抵抗力稳定性更高(3)366.7 12.8 来自系统外25.(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2分)(1)将具有互补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起来 MunⅠ和XhoⅠ (2)P2 (1分) GAATTCATG (3)不同DNA分子的大小和构象不同,在凝胶中的迁移速率不同 提高(1分) (4)选取白色菌落,接种到含Cd的培养基上,观察是否有绿色荧光出现1 /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 高考原创预测卷·预测卷1 参考答案与精析.docx 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原创预测卷1.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