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思想政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9 必修4 第一单元 第十九课 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讲义(学生版+教师版)-《高考快车道》2026版高三一轮总复习思想政治

资源简介

课时数智作业(二十六)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25·河南周口模拟)如图漫画《要向前走,苦才会退后》(作者:林帝浣)启示我们(  )
①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2.(2025·四川绵阳质检)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由此可见(  )
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②新出现的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③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3.(2024·广东江门二模)读右图漫画《提前量》(王怀申作),它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克服不利条件影响
④发展具有渐进性,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④③④
4.(2025·湖南郴州期末)下图漫画《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重视量的积累,成功的人生是一件件的小事累积起来的 ②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应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考验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绘就人生宏图要以一切条件为转移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信不平凡源自做好平凡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5.(跨专题)(2025·山西吕梁调研)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从“大写意”转变为“工笔画”,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充满曲折的 ③事物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6.(2025·山东德州质检)作为2024年首个“出圈”城市,哈尔滨用行动证明“泼天富贵”不是凭空而降。高43米的“冰雪之冠”、260余个“冰马俑”、全息裸眼3D魔法列车……这些极具地域风格的冰雪产品让哈尔滨迸发出十足活力。黑龙江省文旅表示,“今年的火爆不是偶然,我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充分准备之后,借着春节的东风,让“泼天富贵”从天而降、成功“出圈”。由此可见,哈尔滨的成功离不开(  )
①立足实际,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把握机遇,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把握主流,积极回应市场的变化与游客的需求 ④大胆尝试,建立新潮玩法与传统优势间的主观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7.(跨专题)(2024·辽宁丹东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说明(  )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同时也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③④
8.(2025·重庆期中)某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凭借其较低的乘车费用和无人驾驶技术吸引了不少乘车者。在带来优惠便捷的同时,不少人开始担心其技术不够成熟、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等问题会对乘客和交通产生不利影响。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无人驾驶 ②新事物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更需悉心保护 ③认识事物时把握主要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它 ④无人驾驶技术不会完全取代人类驾驶,我们无需过度担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9.(2025·山西晋中模拟)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说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
①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②要在量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质变 ③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要使客观符合变化发展的主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②④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分)
10.(2024·河南安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其中,无人驾驶出租车作为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武汉市某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进入载人测试运营阶段,在武汉的商业模式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单日单车峰值订单量已经超过20单,而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单量也在20单左右。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也引起市民的吐槽:一是车速较慢,路窄的时候经常导致拥堵;二是经常无故停车,影响交通。同时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担心: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面临一定的挑战;相关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其广泛推广和应用,可能会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一新事物。
1/1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3·湖南卷,9 发展的普遍性 科技创新成果为背景
2023·广东卷,11 事物发展的状态 漫画分析类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
(1)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守思想。
深化剖析:发展的实质及其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2.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关系 新事物 旧事物
区别 含义 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
优越性 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
前途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没落阶级利益,最终被人民推翻
联系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辩证否定观的体现)
特别提醒:关于新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考向一 发展的普遍性
典题1 (2023·湖南卷,9,3分)三湘巨变,时光为证。一秒钟,“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0亿亿次高精度运算。一分钟,“潇湘二号”卫星绕地球百分之一圈。一小时,湖南可下线12台挖掘机……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日夜,构筑湖南“时间”,成就中国力量。这表明(  )
①三湘巨变凸显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三湘巨变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③湖南“时间”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
④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考向二 发展的实质
典题2 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9 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  )
①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④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④改为“要始终支持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的量的积累”,能否入选?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发展的状态(或形式):量变与质变
状态 量变 质变
区别 含义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呈现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的破坏,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易位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系 世界观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特别提醒:(1)发展通过质变实现,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2)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
(3)并非只要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认为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4)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
模块融合:事物发展的状态的知识,要结合选择性必修3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如结合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知识来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结合适度原则的知识来把握量变与质变的方法论内容。
2.发展趋势(或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理 新事物角度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旧事物角度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人民群众角度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方法论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知识拓展: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内容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与发 展、联系 的关系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终止,是联系的中断
考向一 事物发展的状态
典题1 (2023·广东卷,11,3分)如图所蕴含的哲理是(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选择 ④正确的认识来自合理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向二 事物发展的趋势
典题2 (2022·全国乙卷,21,4分)某市滨江5.5千米的江岸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工厂林立,机器轰鸣。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昔日的工业辉煌变成了斑斑遗迹。如今,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①在事物发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 ②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 ④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课时2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精准把握新高考 一轮复习更轻松]
题源 考点 考法/考情/教材切入点
2023·湖南卷,9 发展的普遍性 科技创新成果为背景
2023·广东卷,11 事物发展的状态 漫画分析类选择题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
(1)原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静止和僵化的保守思想。
深化剖析:发展的实质及其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2.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
关系 新事物 旧事物
区别 含义 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 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的事物
优越性 具有旧事物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
前途 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违背历史发展趋势,代表没落阶级利益,最终被人民推翻
联系 新事物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辩证否定观的体现)
特别提醒:关于新事物的几种错误观点: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力量强大的事物就是新事物;形式上新颖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考向一 发展的普遍性
典题1 (2023·湖南卷,9,3分)三湘巨变,时光为证。一秒钟,“天河”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可完成20亿亿次高精度运算。一分钟,“潇湘二号”卫星绕地球百分之一圈。一小时,湖南可下线12台挖掘机……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日夜,构筑湖南“时间”,成就中国力量。这表明(  )
①三湘巨变凸显出量的积累必然引起质变
②三湘巨变蕴含着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趋势
③湖南“时间”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
④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共性到个性的转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三湘巨变,每一秒,每一分,每一个日夜,构筑湖南“时间”,成就中国力量,这表明事物的不断发展,事物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②正确。湖南“时间”反映了世界的永恒变化和发展,③正确。量的积累必须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①错误。湖南“时间”到中国力量是个性到共性的转化,④错误。]
考向二 发展的实质
典题2 1956年2月,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题词:“作始也简,将毕也巨。”中国共产党在中共一大召开时只有50多名党员,在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迎来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辉煌历程中,发展成为拥有9 9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的事实证明了(  )
①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旺盛的生命力
②凡是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前途必定是光明的
③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④量变向质变的转化需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拥有强大力量的事物如果不符合时代发展大势依旧会灭亡,②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并未体现人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中国共产党由“简”到“巨”,未提到有关人的活动,④不符合题意。由材料可知,符合历史前进方向的事物充满生机与活力,①正确。中国共产党重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党员数量增加,说明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③正确。]
[变式训练] 如果将④改为“要始终支持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的量的积累”,能否入选?
提示:不能。并非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对于不利于事物发展的质变和量变要控制或反对。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发展的状态(或形式):量变与质变
状态 量变 质变
区别 含义 事物数量的增减或场所的变更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呈现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地位没有发生易位,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 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和静止等的破坏,矛盾的主次方面发生易位
结果 事物还是其自身,没有变成另一事物 事物不再是其自身,变成了另一事物
联系 世界观 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③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方法论 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
特别提醒:(1)发展通过质变实现,但质变不一定是发展,只有上升的、前进的质变才是发展。
(2)量变和质变都很重要,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
(3)并非只要有量变就会引起质变,认为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的观点是错误的。
(4)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
模块融合:事物发展的状态的知识,要结合选择性必修3中的质量互变规律的内容进行理解和把握。如结合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知识来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结合适度原则的知识来把握量变与质变的方法论内容。
2.发展趋势(或途径):前进性与曲折性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原理 新事物角度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旧事物角度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人民群众角度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
方法论 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 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
知识拓展: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内容 辩证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否定的动力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进行的自我否定 是外力强加于事物的,是外力作用的结果,是主观任意的否定
否定与肯定的关系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否定当中包含着肯定,肯定当中包含着否定 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地割裂,主张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
否定与发 展、联系 的关系 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形而上学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消灭,是发展的终止,是联系的中断
考向一 事物发展的状态
典题1 (2023·广东卷,11,3分)如图所蕴含的哲理是(  )
①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②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③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选择 ④正确的认识来自合理的判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当一件物品必不可少时,它已经开始干涉并禁锢你的生活,说明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同时,这也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慢慢地发生质变,开始禁锢你的生活,①②符合题意。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事物本身的属性也是影响其价值的重要因素,事物的价值不是“取决于人的选择”,③排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的认识来自实践,④排除。]
考向二 事物发展的趋势
典题2 (2022·全国乙卷,21,4分)某市滨江5.5千米的江岸线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曾经工厂林立,机器轰鸣。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昔日的工业辉煌变成了斑斑遗迹。如今,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从“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
①在事物发展中,肯定比否定更重要 ②否定不是徒然的,而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③事物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 ④发展本质上是后来事物对以前事物的辩证否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只有通过辩证否定,即经过“扬弃”,才能推陈出新、吐故纳新,③正确。随着城市功能的调整,传统工业被逐步淘汰,经过对工业遗存的创新改造,原先的工业带转变为生活带、生态带和景观带,表明否定不是徒然的,是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②正确。不能认为肯定比否定更重要,①错误。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④错误。]
课时数智作业(二十六)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2025·河南周口模拟)如图漫画《要向前走,苦才会退后》(作者:林帝浣)启示我们(  )
①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 ②发展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④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漫画《要向前走,苦才会退后》寓意是事物要向前发展,苦才会变为甜;向前发展指向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苦变为甜指向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发展的实质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未涉及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①④不符合题意。]
2.(2025·四川绵阳质检)2024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强调“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三个方面都呈现出更高的水平,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由此可见(  )
①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②新出现的事物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
③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新事物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但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②排除。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排除。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可见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①③正确。]
3.(2024·广东江门二模)读右图漫画《提前量》(王怀申作),它带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意识具有能动性,要充分挖掘自身潜能 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要克服不利条件影响 ④发展具有渐进性,要重视量的积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材料强调的是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不是强调“充分挖掘自身潜能”,①排除。漫画中母亲的劝阻是合理的,故漫画不涉及“克服不利条件影响”,③排除。父亲用棍棒逼迫刚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学习高等数学,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启示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正确。漫画中的父亲急于求成,没有认识到孩子学习知识的进步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启示我们发展具有渐进性,要重视量的积累,④正确。]
4.(2025·湖南郴州期末)下图漫画《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重视量的积累,成功的人生是一件件的小事累积起来的 ②事物发展方向是前进的,应勇敢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考验 ③把握联系的多样性,绘就人生宏图要以一切条件为转移 ④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信不平凡源自做好平凡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原意是指大山不拒绝任何石块,因而能成就它的雄伟高耸,这启示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成功的人生是一件件的小事累积起来的,要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信不平凡的人生源自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①④符合题意。漫画强调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与题意不符。漫画没有体现把握联系的多样性,③排除。]
5.(跨专题)(2025·山西吕梁调研)2023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10周年。十年栉风沐雨,十年春华秋实。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无到有,从“大写意”转变为“工笔画”,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值风华正茂,务当昂扬奋进,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
①量的积累必然会引起质的变化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充满曲折的 ③事物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④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表述错误。材料强调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不是强调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②排除。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说明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正确。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说明实践可以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④正确。]
6.(2025·山东德州质检)作为2024年首个“出圈”城市,哈尔滨用行动证明“泼天富贵”不是凭空而降。高43米的“冰雪之冠”、260余个“冰马俑”、全息裸眼3D魔法列车……这些极具地域风格的冰雪产品让哈尔滨迸发出十足活力。黑龙江省文旅表示,“今年的火爆不是偶然,我们已经做了一年的准备”。充分准备之后,借着春节的东风,让“泼天富贵”从天而降、成功“出圈”。由此可见,哈尔滨的成功离不开(  )
①立足实际,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把握机遇,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③把握主流,积极回应市场的变化与游客的需求 ④大胆尝试,建立新潮玩法与传统优势间的主观联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材料没有体现认识事物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或主流,③不符合题意。联系都是客观的,不能建立主观联系,④错误。哈尔滨借助自己的天然优势,发展极具地域风格的冰雪产品,说明其立足实际,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因此取得巨大成功,①正确。充分准备之后,借着春节的东风,让“泼天富贵”从天而降、成功“出圈”,这体现出把握机遇,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②正确。]
7.(跨专题)(2024·辽宁丹东二模)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一重大论断的提出说明(  )
①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同时也必然经历曲折的过程 ②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④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对未来充满信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题干没有指向事物发展的曲折性,①不选。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事物通过自身的否定来实现发展和变化;“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②错误。题干的论断是针对新时代的东北发展现实提出的,体现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正确。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要求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对未来充满信心,④正确。]
8.(2025·重庆期中)某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凭借其较低的乘车费用和无人驾驶技术吸引了不少乘车者。在带来优惠便捷的同时,不少人开始担心其技术不够成熟、数据安全和隐私泄露等问题会对乘客和交通产生不利影响。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无人驾驶 ②新事物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更需悉心保护 ③认识事物时把握主要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它 ④无人驾驶技术不会完全取代人类驾驶,我们无需过度担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①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无人驾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特点,不涉及其与人类驾驶之间的关系,④排除。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在带来优惠便捷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一些问题,这启示我们认识事物时把握主要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它,也启示我们新事物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更需悉心保护,②③符合题意。]
9.(2025·山西晋中模拟)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说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
①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 ②要在量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质变 ③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过程 ④要使客观符合变化发展的主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而不是要在量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质变,②错误。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的客观,④错误。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这说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①正确。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说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过程,③正确。]
二、非选择题(每题10分,共10分)
10.(2024·河南安阳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渐成为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力量。其中,无人驾驶出租车作为人工智能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
武汉市某无人驾驶出租车已经进入载人测试运营阶段,在武汉的商业模式已经取得初步成功,单日单车峰值订单量已经超过20单,而出租车司机平均一天的单量也在20单左右。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也引起市民的吐槽:一是车速较慢,路窄的时候经常导致拥堵;二是经常无故停车,影响交通。同时引起了一些专家学者的担心:该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出现,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面临一定的挑战;相关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其广泛推广和应用,可能会对出租车驾驶员的就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发展观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无人驾驶出租车这一新事物。
[答案]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无人驾驶出租车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热情支持无人驾驶出租车成长壮大。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视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并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断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促使其日臻完善。
1/1课时数智作业(二十六)
1.C [漫画《要向前走,苦才会退后》寓意是事物要向前发展,苦才会变为甜;向前发展指向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灭亡,苦变为甜指向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故②③符合题意。漫画体现了发展的实质和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未涉及发展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①④不符合题意。]
2.A [新事物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但新出现的事物,未必是新事物,②排除。事物发展的状态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排除。新质生产力是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的,在生产力的性质和质量方面都有显著的提升,是代表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重塑新动能的新型生产力,可见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在辩证否定中推动事物向更高的阶段发展,①③正确。]
3.C [材料强调的是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能违背客观规律,而不是强调“充分挖掘自身潜能”,①排除。漫画中母亲的劝阻是合理的,故漫画不涉及“克服不利条件影响”,③排除。父亲用棍棒逼迫刚上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学习高等数学,没有按客观规律办事,这启示我们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②正确。漫画中的父亲急于求成,没有认识到孩子学习知识的进步过程是一个渐进的、慢慢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启示我们发展具有渐进性,要重视量的积累,④正确。]
4.B [“山不辞石,故能成其高”,原意是指大山不拒绝任何石块,因而能成就它的雄伟高耸,这启示我们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成功的人生是一件件的小事累积起来的,要重视量的积累;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坚信不平凡的人生源自做好平凡的每一件事,①④符合题意。漫画强调量变与质变的统一,②与题意不符。漫画没有体现把握联系的多样性,③排除。]
5.D [量变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引起质变,①表述错误。材料强调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不是强调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②排除。共建“一带一路”走过了第一个蓬勃十年,正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说明事物的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③正确。10年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从规划图转化成实景图,说明实践可以将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④正确。]
6.A [材料没有体现认识事物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或主流,③不符合题意。联系都是客观的,不能建立主观联系,④错误。哈尔滨借助自己的天然优势,发展极具地域风格的冰雪产品,说明其立足实际,一切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因此取得巨大成功,①正确。充分准备之后,借着春节的东风,让“泼天富贵”从天而降、成功“出圈”,这体现出把握机遇,创造条件促成事物的飞跃和发展,②正确。]
7.D [题干没有指向事物发展的曲折性,①不选。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事物通过自身的否定来实现发展和变化;“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属于形而上学否定观,②错误。题干的论断是针对新时代的东北发展现实提出的,体现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③正确。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这要求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壮大,对未来充满信心,④正确。]
8.C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但不是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个方面,①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无人驾驶所面临的问题及其特点,不涉及其与人类驾驶之间的关系,④排除。该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在带来优惠便捷的同时,也带来相应的一些问题,这启示我们认识事物时把握主要方面,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它,也启示我们新事物要经历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更需悉心保护,②③符合题意。]
9.A [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而不是要在量的基础上开辟新的质变,②错误。要使主观符合变化发展的客观,④错误。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这说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要坚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①正确。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这说明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的过程,③正确。]
10.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我们要热情支持新事物的成长。无人驾驶出租车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热情支持无人驾驶出租车成长壮大。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正视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技术上的不成熟,并克服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不断促进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促使其日臻完善。
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