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人教版必修上册1.2时间和位移知识导图要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清楚“时间”一词的含义。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时间是什么?当你没有问的时候,时间很清楚,一问就不清楚了。1、你今天多少点离开宿舍的?2、你什么时间到教室的?3、从百合到横州要多少时间?4、找个时间我们聊聊人生问题?里面涉及到的时间含义一样吗?6点10分7点10分30分钟下辈子吧生活中我们所说的时间和物理中的时间是否一样?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指某一瞬时,在钟表指示的一个读数对应着的某一瞬间。6点10分7点10分2、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①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30分钟②时间的计算:末时刻减初时刻,△ t=t2-t1031233435637839411043121445164718492051225324265557285901267891011345121314③时间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为秒(s)还有分钟(min)、小时(h)1h=60min1min=60s④时间的测量:实验室中用停表和打点计时器来测量起床 6:00晨跑 6:30--6:45(15分钟)早餐 6:45早读 7:15--7:30(15分钟)预备 7:38第一节课 7:40--8:20(40分钟)课 堂 练 习例1:下列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的表述t/h8910上课上课下课下课45min45min10min学校里,每天早上8点上课,课堂45分钟,课件休息10分钟,然后继续上课,那么在时间轴上如何表示这些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第一天在深夜0时开始,在时间轴上用0表示(不是1)。经过一天的时间,第一天结束,同时第二天开始,也就是说,第一天结束的时刻同时也是第二天开始的时刻。依次类推。然后来看小时这个短一点的时间,从中午12点开始,第一个小时开始,经过一个小时,第一个小时结束,同时第二个小时开始。第一个小时结束的时刻同时也是第第二个小时开始的时刻。依次类推。秒的性质与天、小时类似。我们可选择某时刻为时间零点,第1秒初就是第1秒开始的时刻,第1秒末就是第1秒结束的时刻,同时也是第2秒开始的时刻。第3秒、前3秒、第3秒初、第3秒末、第2秒末如何在时间轴上表示?哪些是指时间?哪些是指时刻?t/s012345计时起点前3秒第3秒第3秒末第3秒初第2秒末时间时刻时刻和时间的区别注意:①关于时间的测量,生活中一般用各种钟表来计时,在实验室里和运动场上常用停表计时。②关键字词的使用:如初、末、时一般表示时刻;如第、内、用、经过、历时一般表示时间间隔。意义 时间轴上表示 对应运动描述量 物理语言描述举例时刻 一瞬间 点 位置 第6s末时间间隔 一段时间 线段 位移 前6s内课 堂 练 习例2: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指时刻?(1)列车员说:“火车8点42分到站,停车8分”(2)“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3)“前3秒”“最后3秒”“第3秒末”“第3秒内”。(3)“前3秒”“最后3秒”是指时间;“第3秒末”是指时刻;“第3秒内”是时间(1)8点42分是指时刻,8分钟是指时间(2)“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是指一段时间分析:刻点,间段。这艘小船发出求救信号,但它的位置在哪里?文字描述方便吗?能精确吗?有没有简便又准确的方法?如何描述物体的位置?生活中要确定具体位置,需要一个参考物,相对于这个参考物的东南西北上下,远近距离才能描述清楚具体位置。二、坐标系一般说来,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直线坐标系需要标明: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1、描述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 建立一维直线坐标系.2、描述平面上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3、描述立体空间内运动的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建立三维立体空间坐标系.一维坐标(直线坐标):某一物体运动到A点时,此时它的位置坐标:某一物体运动到B点时,此时它的位置坐标:从A运动到B点,它运动了:二维坐标(直角坐标):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三维坐标(立体坐标):若要描述飞机在空中的位置变化情况呢?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这个GPS定位器此刻位于我国哪个城市的什么部位?从显示屏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南昌 → 北京(1)飞机(2)火车(3)先火车,再乘船⑴ 不同点? ⑵共同点?轨迹不相同,位置变化相同问题1思考:问题2④①②③AB沿①②③④四条不同路径到达B点路程是否相同,位置变化是否相同 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结论:路程与物体运动轨迹有关,而位置的变化仅与物体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3.路程与位移的比较①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②位移有大小,有方向,是矢量;③质点在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时,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其他情况下位移大小要小于路程。④路程与位移在国际单位制中有相同的单位:米(m)三、路程与位移1.路程(path)-—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位移(displacement)——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 ;位移 路程区别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 表示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大小 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距离,与运动轨迹无关 按运动轨迹计算的实际长度矢标性 有方向,是矢量 无方向,是标量联系 (1)两者单位相同,国际单位制中都是“米”; (2)同一运动过程中路程不小于位移大小,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等于路程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 )A、位移大小和路程不一定相等B、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C、位移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路程描述路径的长短D、位移描述直线运动,路程描述曲线运动AC概念辩析〖说一说〗对“某人走了1km的路”,甲认为这1km指的是位移,乙则认为这1km指的是路程,根据你自己的理解,对甲、乙的说法作一评述。四、矢量和标量①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②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AB例如:位移、速度、加速度、力等。例如:时间、路程、功、温度、质量等。打点计时器生活中,人们可以用多种方法记录某一时刻物体运动的位置,从而推断出它在一段时间内的位移。例如,可以用照相的方法记录物体的位置,用钟表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也可以用频闪照相的方法同时记录物体运动的时刻和位置。学校实验室中常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时间和位移。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变电源的计时仪器,工作电压为4~6V,能够按照相同的时间间隔,在纸带上连续打点。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如果把纸带和运动的物体连在一起,纸带上各点之间的距离就表示相应时间间隔中物体的位移大小。由这些点的位置,我们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还有一种打点计时器叫作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它的计时原理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相同,不过,在纸带上打点的不是振针和复写纸,而是电火花和墨粉。打点计时器操作步骤如下: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然后把它固定好。2.安装纸带。3.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4.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起始点),往后数出若干个点。例如数出n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 n个点的运动时间t。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位移x。测量之前,自己先设计一个表格,用来记录时间及位移。回家探究(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记数点,相邻记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1)由图判断小车做 运动(2)计算各点的瞬时速度,VB= m/s, VC= m/s , VD= m/s(3)BE间的速度VBE = m/s加速 1.38 2.64 3.90 3.27小结 1、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是时间轴上一点,对应某位置;时间是时间轴上一线段,对应一段位移2、路程和位移路程(path):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displacement):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运动的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3、矢量和标量4、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Δx=x2-x16、位移和时间的测量5、位移—时间图像课堂巩固题【1】: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5 s时指的是物体在5 s末时,指的是时刻B.物体在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C.物体在第5 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D.第4 s末就是第5 s初,指的是时刻ACD课堂巩固题【2】:在如图所示的坐标系中,物体由A点沿直线运动到B点,再由B点沿直线返回到C点,试分别求出物体从A到B、从B到C、从A到C三段的路程和位移.题【3】:在某一届奥运会上,甲、乙两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在主体育场举行4的00 m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小x甲、x乙和通过的路程大小l甲、l乙之间的关系是( )A.x甲>x乙,l甲l乙C.x甲>x乙,l甲>l乙 D.x甲B路程分别为30 m、40 m、70 m 位移分别为30 m、-40 m、-10 m课堂巩固题【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1)质点在10 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2)质点在第7个2 s内的位移多大?(1) 6 m 6 m (2) 4 m课堂巩固题【5】:如图,某一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运动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是( )A.0,0 B.4R、向下,πR C.4πR、向下、4R D.4R、向下,2πRD课堂巩固题【6】:一物体从O点出发,沿东偏北30°的方向运动10 m至A点,然后又向正南方向运动5 m至B点.(1)建立适当坐标系,描述出该物体的运动轨迹;(2)依据建立的坐标系,分别求出A、B两点的坐标;(3)求物体运动的位移、路程.B(1) ;(2) A点的坐标:(5 m,5 m),B点的坐标:(5 m,0) ;(3) 位移为5 m,方向向东,路程为15 m课堂巩固题【7】:李小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北走80 m,再向东走60 m就到了他所在的教室.(1)请你画出教室的位置(以校门口为坐标原点,制定并画出适当的标度);(2)求从校门口到教室的位移.(已知tan 37°= )(1) (2)从校门口到教室的位移大小为100 m,方向北偏东3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