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24)地理 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1.能理解“天气”的概念。
2.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并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
教学重点教学目标
)
利用各种天气景观图,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天气符号,并学会阅读简单的天气图。
(
教学难点
)
会用实例说明天气预报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
教学准备
)
当地电视台相关天气预报的视频、多媒体课件。
(
教学过程
)
新课导入
出示草船借箭漫画及借东风火烧曹营相关材料,提问学生:诸葛亮“趁浓雾草船借箭”“借东风火烧曹营”的故事里,诸葛亮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引入新课。
新知探究
一、天气及其影响
1.天气的概念与描述
【教师活动】出示文字材料,引导学生根据材料概括“什么是天气?在出示天气的概念时,结合关键词,引导学生掌握天气的概念和描述。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材料,分析、总结天气的概念和描述天气状况的词语。
【教师活动】出示天气现象景观照片,引导学生分别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晴空万里”“狂风暴雨”“乌云密布”“风雨交加”等词语描述照片中反映的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学会用“风和日丽”“狂风暴雨”等词语描述天气状况。
【教师活动】出示天气现象景观照片,引导学生分别用“大雾弥漫”“遮云蔽日”或“大雾蒙蒙”以及“大雪纷飞”“寒冷刺骨”等词语描述照片中反映的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学会用“大雾弥漫”“大雪纷飞”等词语描述天气状况。
【承转】引导学生回忆天气的概念,强调概念里的关键词“短时间”,指出“时间短、变化快”是天气的特点之一。
2.天气的特点
【教师活动】出示“济南天气状况”截图,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天气的特点:同一地点、不同时刻的天气有可能变化很大。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归纳天气的特点。
【教师活动】出示同一时间济南、大兴安岭两地的天气状况截图,引导学生读图归纳天气的特点: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有可能差别很大。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片,归纳天气的特点。
【教师活动】结合前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天气的特点,并结合特点分别举例。
【学生活动】归纳总结天气的特点,并结合例子感悟天气的特点。
【教师活动】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一些预测未来天气变化的经验性俗语,在民间流传广泛而久远,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天气谚语有天象的,也有物象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掌握的关于天象和物象谚语描述天气的案例,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以及地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学生活动】说出自己知道的有关天气的天象、物象谚语,感受劳动人民的伟大以及地理与生活的密切相关。
【承转】通过刚才分析有关天气的谚语,知道天气与生活密切相关。天气对生活有哪些影响呢?
3.天气的影响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教材第67页材料,分析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引导学生列举生活中更多关于天气与交通的案例,如大雾、沙尘暴等天气,大气能见度低,汽车行驶慢;雪天气温低,道路结冰,车辆行驶缓慢,行人易滑倒等。
【学生活动】读教材第67页材料,分析天气与交通的关系,并联系生活,补充一些关于天气与交通的案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教材第67页材料,并出示漫画,分析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并引领学生列举更多关于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案例,如夏天人们喜欢吃冷饮,冬天喜欢吃火锅等。
【学生活动】读教材第67页材料,结合教师出示的漫画,分析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并联系生活,补充一些天气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案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教材第67页材料,分析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引领学生列举更多关于天气与农业生产的案例、谚语。
【学生活动】读教材第67页材料,结合教师出示的景观图,分析天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联系生活,补充一些关于天气与农业生产的案例。
【承转】天气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提前知道未来几天的天气状况,就可以及早做好准备,合理安排生活和生产,避免和预防不利天气的危害。提问学生平时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天气变化的?
二、天气预报
1.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说出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结合学生的回答,归纳可以通过电视播报、互联网查询、手机天气APP、打电话12121、听广播、看报纸、看云识天气、谚语等方法获取天气预报。
【学生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回答问题,了解获取天气预报的途径。
【承转】结合获取天气预报的方法——电视播报,引导学生回答天气预报的内容。
2.天气预报的内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教材第68页图4.3,引导学生结合平时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印象,说出天气预报播报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学生活动】读教材第68页图4.3,归纳说出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降水等情况,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承转】日常的天气预报中,常用特定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天气现象。
3.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读教材第68页图4.3“电视天气预报”及第69页图4.4“常用的天气符号”,初步了解天气符号。在电视天气预报画面上,天气符号一般与城市名称一起出现。有时一个城市名称旁边会出现两个天气符号,表示天气将从某种天气状况转变成另一种天气状况。然后出示案例,引导学生回答图示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读教材第69页图4.4“常用的天气符号”,初步了解单个天气符号和组合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
【教师活动】教材第69页图4.4列出了16个常用的天气符号,这些天气符号有什么记忆技巧吗?分析太阳、沙尘暴天气符号,可以用形象记忆法;出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天气符号,这些可用分类记忆法。让学生结合这些方法,掌握常用的16个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记忆方法,掌握常用的16个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出示不同的天气符号,引导学生回答其代表的天气状况。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各种天气符号,说出其代表的天气状况,从而掌握这些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给出阴、大雨、冰雹等天气照片,引导学生回答其代表的天气情况。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照片,判读其代表的天气状况。
【教师活动】补充台风、霾、冻雨、浮尘、扬尘、强沙尘暴等天气符号,引导学生多关注生活。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的图示,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这些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出示雾和霾的天气符号,引导学生分别说出其名称,这两个天气符号很容易混淆,出示文字,解释二者的区别。
【学生活动】结合教师出示图片,了解雾和霾的区别。
【教师活动】结合所学天气预报知识,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任务一。
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