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电视剧《人世间》以北方城市为背景,讲述周家三兄妹等十几位平民子弟在近五十年时间内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围绕着周家三兄妹,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描写,从上山下乡到改革开放,涵盖了那个时代所有人的一生,呈现了一部中国式家庭变迁的生活史。在人生百态中,有精神富有的,有物质充裕的,但真正能让人长久幸福的并不是单纯的精神富有,也不是单纯的物质充裕。而正是郑娟与周秉坤,两人的爱情很纯粹,就是源于爱,源于温暖,源于想把日子过好的淳朴目标。思考:人生最高级的富有是什么?新课导入5.1 家和万事兴第五课 在和睦家庭中成长第二单元 家庭与婚姻自主预习提示1、生活中的亲属关系(内容、体现、处理)2、★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抚养、教育、监护)3、★父母的权利4、★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5、★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含义、意义)6、家庭失和现象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思考:《人世间》剧中体现了哪些亲属关系?这些亲属关系反映了什么内容?应如何处理亲属关系?探究与分享(1)内容:父母关系、子女关系、夫妻关系、兄弟姐妹关系……(2)体现:体现着浓浓的亲情与爱情,还在法律上表现为:权利义务关系对父母的要求:只生不养违法,只生养不教育违法,虐待子女更担责。(3)处理亲属关系的法律依据①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提供了准则。②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既调整夫妻关系,也调整父母子女等家庭成员关系。(相关链接)一、家庭中的亲属关系1、亲属关系第一目育小职责大思考: 上述情形中家长的理由是否成立?父母对子女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案例一:中学生小飞在学校与同学打架,把同学打伤,需要赔偿1万元的医疗费。小飞的父母以事情发生在学校为由拒绝赔偿。案例二:父母离婚后,小芙跟随母亲生活。父亲一直希望探望小芙,但母亲以父亲探望不利于自己管教孩子为由予以拒绝。母亲要求父亲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父亲则以母亲长期阻止他探望孩子为由拒绝支付。探究与分享(1)抚养义务:(三不得)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虐待子女重男轻女遗弃婴儿抚养:抚养是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 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包括哺育、喂养、抚育、提供生活、教育、医疗和活动的费用等。2、父母对子女的义务二、父母的权利与义务1.李某和陈某侵犯了玲玲的身体权、健康权、生命权。( )2.玲玲可以向二被告主张精神损害赔偿。( )3.因母亲李某存在虐待玲玲的犯罪行为,玲玲的父亲可以申请法院取消其母亲李某的监护权。( )4.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抚养保护义务,监护人不履行职责侵害未成年子女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某地一名年仅6岁的女孩玲玲在5个多月时间里遭受惨绝人寰的虐待:铁钳拔牙、针刺大腿、烟头烫嘴唇、滚水浇头、掰断胳膊……小女孩遍体鳞伤,惨不忍睹令人发指!施暴的居然是女孩的生母李某和其男友陈某。经过法医鉴定,小女孩重伤二级一处,多处轻伤,一处轻微伤。母亲被依法逮捕,随后检察机关以故意伤害罪、虐待罪对二人提起公诉。法庭经过审理,陈某犯故意伤害罪,情节特别残忍恶劣,被判处有期徒刑18年;生母犯虐待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问:法院判处的依据是什么?1.√ 2. √ 3.√ 4. √(2)教育义务: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3)监护义务: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小飞的父母需要履行监护职责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当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这些近亲属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兄、姐。小芙母亲拒绝探望的理由不成立;小芙父亲拒绝支付抚养费的理由也不成立。关于抚养:离婚=无需抚养、教育子女?关于监护:假如父母死亡,谁来监护?相关链接:未成年人的父母死亡或没有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家庭成员中具有监护能力的其他近亲属应承担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解读:未成年人监护人的顺序是第一顺序:父母第二顺序: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三顺序:成年兄姐第四顺序:经基层组织同意,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其他亲属、朋友第五顺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居委会、村委会、民政部门晶晶今年11岁,她的姑姑终身未婚,因病去世后给她留下一笔不菲的遗产,并注明用作她日后上学的费用。平日里不务正业、赌博成性的父亲得知后便要求女儿给他一部分钱以作赌资。晶晶不给,父亲便骂女儿“忘恩负义”,声称把晶晶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不容易,而且提出晶晶现在还是未成年人,还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晶晶的财产也就是家庭的共有财产,应由父母为其保管。晶晶经不住父亲的再三请求,告诉了父亲银行卡密码。父亲从中提走20万作为赌资,结果输得精光。晶晶的姐姐见状,要求父亲赔偿妹妹的损失并报警。警方介入后,追回了10万,另外10万因参与赌博的一个人死亡而不能追回。晶晶的母亲请求法院撤销其监护人资格,由自己管理晶晶的财产。法庭经过调查 ,接受了晶晶母亲的请求。提问:法律判决的依据是什么?1.晶晶的父亲应该承担侵权责任。( )2.若不是为了晶晶的利益,晶晶的父亲不能随意处分晶晶的财产。( )3.晶晶的父亲可以处分晶晶的财产。( )4.晶晶可以请求自己的姐姐和母亲作为自己的监护人。( )5.晶晶的父亲可以自己是晶晶的亲生父亲为由提出抗辩,法庭应当考虑其抗辩意见。( )注意:晶晶只有11岁,现实中无法提出更换监护人的要求。其他有资格的监护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撤销原监护人的资格,更换监护人。也就是说,晶晶的母亲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由自己来管理晶晶的财产。参考答案1. √ 2. √ 3. × 4. × 5. ×小贴士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要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财产,确实能够为被监护人带来实际经济利益,而不是一些人气、名声等无形的精神利益。如甲的小孩是一名童星,收入颇丰,甲以孩子的名义 为慈善机构捐款10万元的行为就是无效的。近日,在北京一地铁站,一个15岁的男孩因沉迷于游戏手机被母亲没收,他情绪失控之下对母亲动起了手来。然后母亲气得把手机摔在了地上,而男孩上去又踹了母亲一脚。弟弟在一旁被吓得哇哇大哭。思考:在本案例中父母是否有正当理由对未成年人使用手机进行限制和管理?探究与分享(1)教育和保护未成年子女既是父母的义务,也是父母的权利。(2)父母有权对子女的行为进行必要约束和引导,并对子女进行批评教育和合理惩戒。3、父母对子女的权利【知识拓展】①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②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甲男和乙女是夫妻关系,二人因长期不合而离婚。夫妻双方育有男孩丙(12岁)女孩丁(14岁)。女孩由乙抚养,儿子由甲抚养。甲为了让儿子丙跟随自己生活,除了一味娇惯纵容孩子外,为阻止母子二人见面,甲竟私自为当时就读四年级的儿子丙办理了休学手续,阻止儿子学校上课,造成儿子失学长达半年之久。母亲乙以甲侵犯了儿子丙的受教育权和自己的探望权为由,将甲告上法庭,请求法院解除甲的抚养权,由自己抚养儿子。法院经过审理查明:甲严重侵犯了儿子的受教育权,其教育理念有重大缺陷,甲不适宜直接抚养子女,判决两个孩子均由母亲乙直接抚养。甲不服,提起上诉。二审期间,法官单独征询了两个孩子的意见,两个孩子均表示想和爸爸甲一起生活。母亲乙表示,甲平日对孩子行为一贯纵容,也不关注孩子学习,俩孩子年幼处于懵懂期,以为纵容就是爱,所以会表达想和爸爸一起生活。甲自己也承认平日在家对孩子格外娇惯,甚至让儿子休学在家玩游戏。二审法院认为:在孩子抚养权归属上,物质基础固然是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但是未成年子女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更为重要。结合甲长期无故阻挠儿子接受义务教育,虽经多人劝解,仍固执己见,拒不改正的事实,甲的行为已经严重侵犯了未成人丙接受法定义务教育的权利。故判决驳回甲某的上诉,维持原判。提问:本案判决的依据是什么?1.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的一项重要权利,禁止任何人非法侵犯。( )2.姐弟俩因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法庭应考虑该俩孩子的意见并尊重其意愿,让姐弟俩随父亲一起生活。( )3.审理抚养权案件时,子女最大利益原则,是处理抚养权应当考虑的原则。( )4.甲因法庭判决丧失了监护人身份( )5.甲乙有俩孩子,法庭应以公平原则判令甲乙一人养一个。( )注意:甲丧失的是俩孩子的直接抚养权,并没有丧失监护权。法庭不能因此而剥夺甲的监护人身份。参考答案1.√ 2. × 3.√ 4. × 5.×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老年人赡养案件。法官当庭判决女儿马某除了支付父亲一定的经济补偿费,还要在判决生效当月起,每两个月至少前往父亲居住处看望问候一次。思考:查阅“常回家看看”条款,思考赡养的含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八条【常回家看看】 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 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探究与分享第二目敬老是义务(1)要求子女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求。三、子女的权利与义务1、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2)要求子女尊重、体贴父母,不干涉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比较抚养、赡养与扶养的关系 抚养 赡养(扶助) 扶养(狭义)区别 定义 父母为子女的生活、学习等提供物质条件,在生活上加以妥善照料 子女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 平辈人之间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相互扶助适用范围 适用于长辈对晚辈 适用于晚辈对长辈 适用于平辈之间联系 ①都是法律规定的家庭成员间应履行的义务,不履行这些义务将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都是构建和睦家庭的条件。 易混易错◇赡养老人对老年人在经济上进行供养就是履行好赡养义务了吗?◇老赵和老伴儿今年都七十多岁了,辛苦把孩子养大成人,孩子却几乎不来看望自己,老赵和老伴儿可以通过法律要求孩子看望自己吗?◇三十岁的李某反对六十五岁的父亲再婚,并称如果父亲执意再婚,自己不再承担赡养义务。李某的做法正确吗?赡养老人不仅仅是对老年人在经济上进行供养,如果认为自己没有经济条件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是法律不允许的。没有经济条件,但可以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父母。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子女必须要常回家看看,如果长时间不回家探望父母,父母可以请求法院判令子女定期探望父母。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不得干涉父母离婚、再婚和婚后的生活。子女的赡养义务并不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周女士早年丧夫,育有二子二女甲、乙、丙、丁,丁小时候被王女士依法送给他人收养(送养)。周女士68岁那年,经人介绍认识了李先生。俩人准备结婚时遭到了甲、乙、丙兄妹三人的反对,三人威胁母亲周女士:如果不听劝阻执意与李先生结婚,则三兄妹以后将拒绝承担赡养义务。周女士思虑再三 ,义无反顾地同李先生结了婚,母子四人再无来往。周女士78岁那年,李先生因病去世,孤苦伶仃的周女士体弱多病,要求仨兄妹承担赡养义务,遭到拒绝。无奈之下的周女士将兄妹四人告上法庭,要求法院判令每人承担赡养费3600元,照料其生活起居。法庭经审理后作出判决如下:甲乙丙三子女自2017年6月开始每月月底前各支付原告周女士赡养费300元,并轮流照顾母亲的日常起居。丁因被送养,不承担对周女士的赡养义务。提问:法院判决的依据是什么?解读:赡养扶助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种强制性的、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是无限期的,亲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即使父母离婚、再婚,只要父母需要赡养辅助,子女就应当履行赡养义务,对父母予以经济上供养父母、生活上照料父母、精神上慰藉。丁因被送养,对周女士没有赡养义务。1.赡养父母是一种强制性的、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 )2.亲子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因为父母的婚姻关系的变化而消除。( )3.小妹丙可以自己放弃继承母亲的遗产为借口,不承担赡养义务。( )4.小妹乙可以自己经济条件差没有赡养能力为由,不承担赡养义务。( )5.因周女士婚姻关系变化,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 ) 6.因李先生经济条件好,周女士再婚后,三兄妹可以不用赡养母亲。( )7.兄妹三人不得干涉母亲周女士的婚姻自由。( )8.丁虽然被收养,但对于亲生母亲周女士依然有赡养义务( )8、×1、√2、√3、×4、×5、×6、×7、√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4%。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独生子女如何赡养老人?子女定居海外或者没有子女,老了谁在病危通知书上签字?把签字的权利给护工,万一对方觊觎老人财产怎么办?如果找不到亲属朋友等个人做监护人,该怎么办?思考:法律如何来解决老无所养和失独老人的养老的问题呢?探究与分享(1)含义: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2)要求: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3)原因:①法律依据: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专门规定。②现实原因: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减弱,老年人容易与社会生活脱节,导致判断力下降。③意义: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注意:意定监护基于自己的意愿,法定监护基于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意定监护优先于法定监护予以适用。(4)缺陷: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故建议选择与老年人的财产没有利害关系的人担任监护人。◇签订意定监护协议的主体需要什么条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自行设定监护人。意定监护协议应具备合同的生效条件,监护人和被监护人都应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意定监护必须签订书面协议吗?必须是书面方式。口头协议无效!◇哪些人可以担任意定监护的监护人?老年人可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协商确定人选。◇监护人的人选由被监护人自行确定,不受任何组织和外人干预。◇意定监护人并非继承人,老年人可与其监护人在协议中约定监护职责所需的开支和报酬从其财产中予以扣除。如老人有子女,其子女的继承权并不会因此受到影响。1.老人通过意定监护协议指定水果摊摊主为自己的监护人,未征得其他亲属的同意而无效。( )2.若老人在签订协议时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且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则该协议无效。( )3.若老人在签订协议时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且被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该协议无效。( )4.若老人在签订协议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在签订协议后患了阿尔茨海默病,变成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影响协议效力。( )5.若老人有子女,则不得通过指定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充当监护人。( )6.老人指定监护人后,其他子女则丧失对老人遗产的继承权。( )6.×1.×2.√3.×4.√5.×(1)失和表现:现实中还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2)法律追责:依据法律,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3、家庭失和现象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虐待 家庭暴力区别 最基本特征:持续性和经常性 一次或短期的殴打、捆绑等行为可以构成家庭暴力,但不一定构成虐待在表现方式上主要是进行肉体上的摧残或精神上的折磨 在表现方式上主要是肉体上的摧残联系 两者都是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都给家庭成员造成伤害,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比较虐待与家庭暴力拓展提升:2019年1月31日, 22岁的方某被因不能怀孕被丈夫、公婆虐待致死,去世时仅60多斤。据媒体报道,2018年以来,方某被丈夫、公婆打、冻、饿、罚站等,持续时间长达半年。有关专家指出:基层村居委会、医院、学校在妇女、儿童、老人等遭受家庭暴力、甚至虐待向警方主动报警的,媒体报道中我基本没看到过。方某的表哥在接受采访中回忆,最开始就怀疑表妹被软禁,报警后警方称理由不成立,两人是合法夫妻,不存在绑票、软禁。提问:1.方某丈夫和公婆的家暴是虐待行为。( )2.方某丈夫和公婆的家暴是遗弃行为。( )3.该村村委会发现家暴后必须向公安机关报案。( )4.言语谩骂和威胁也是家暴。( )1.√ 2.× 3.√ 4.√解读:村委会、居委会等组织若发现家庭暴力不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本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也就是说,方某所在村的村委会负有强制报告的责任。法条中若出现 “应当”一词,其含义是“必须”的意思,是强制性规定。方某长期遭受家暴,被丈夫、公婆打、冻、饿、罚站等,持续时间长达半年,属于虐待。其实该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发生后,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保护措施包括禁止被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申请人及其相关近亲属;责令被申请人迁出申请人住所等。育小职责大1、生活中的亲属关系2、父母对子女的义务:抚养、教育、保护3、父母对子女的权利敬老是义务1、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含义、要求、原因、缺陷3、家庭失和现象及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家和万事兴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