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3张PPT)第九课 《纠纷的多元解决方式》第二框:解析三大诉讼第一目:诉讼及其特点第二目:诉讼的主要类型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自主预习提示1、诉讼的含义、地位、特点及要求?★★2、诉讼法的含义及类型?3、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小莹酷爱文学创作。一天,她偶然发现一本署名为小琪的诗集里载有自己的作品,后来得知文学社的同学小琪擅自将社团内部讨论的稿件交给某出版社出版了。小莹认为这一行为侵犯了的合法权益,要求小琪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经济损失。但小琪认为这是在帮小莹宣传作品,并不侵权。社团老师出面调解,小琪不仅不道歉,还认为小莹小题大做。有的同学也认为小莹没必要这么较真儿。小莹觉得很困惑,不知该如何解决问题。最终,咨询过律师后,小莹在父母的帮助下,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思考:案件中,小莹的什么权益受到侵犯?小莹在维权的过程中尝试了哪些解决方式?如果你是小莹,你会采取哪种解决方式 小琪的行为侵犯了小莹对该作品的发表权、署名权、获得报酬权等权利与小琪自行和解,但提出的公开赔礼道歉与赔偿经济损失要求并未获得小琪的认可,双方协商未果;【P85探究与分享】社团老师作为第三方介人进行调解,促使二人自愿达成协议,但小琪仍不同意道歉,导致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一目诉讼及其特点一、诉讼及其特点1、诉讼(1)含义:诉讼又称“打官司”,就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2)地位:在多元的纠纷解决方式中,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主导地位)诉:可以排斥对方的言论,即“控诉”、“告发”、控告对方;讼:可以将双方各执一词而相持不下的争辩、纠纷等提交公共权力机构,由其作出公平公正的裁断。【P85相关链接】诉讼代表什么意思?(3)特点人民法院生效裁判所确定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终局的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严格遵守法定程序解决纠纷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①公权性②程序性③强制性④终局性注意: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愿的基础上,只要一方不愿意选择上述方式解决争议,调解、仲裁就无法进行。(4)要求:(1)含义:用于调整诉讼法律关系,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的法律。(2)类型: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2、诉讼法区别程序法和实体法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犯罪案件的程序法。民事诉讼法—是规定处理民事案件的程序法。行政诉讼法—是规定处理行政争议案件的程序法。刑法: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犯什么罪,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民法典:调整平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的法律。行政法:规定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是否侵犯自然人、法人或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的法律。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实体法是指规定具体权利义务内容或者法律保护的具体情况的法律。关系: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相关链接:注意:民法典≠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刑事诉讼法判断1:诉讼是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诉讼是借助国家公权力,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而非民间解决纠纷机制。判断2:诉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诉讼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体系中,诉讼处于主导性地位,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最后途径。1.人类社会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关于诉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①诉讼是由人民法院依法调解纠纷的活动②诉讼具有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特点③诉讼是解决纠纷的最后途径④诉讼与人民调解、仲裁一样,都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也可以是法院审判人民调解不具有强制执行力B课堂练习2.诉讼解决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针对不同的诉讼类型,我国分别颁布了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诉讼法用于( )①调整诉讼法律关系②打击各种刑事犯罪③规范诉讼活动与程序④促进当事人双方达成一致意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适用刑事诉讼法调解的意义,而不是诉讼法的目的B课堂练习3.王某和李某因遗产继承发生纠纷,双方书面约定由某仲裁委员会仲裁。后李某反悔,向遗产所在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李某向法院声明双方签订了仲裁协议。关于法院的做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裁定驳回起诉B.裁定驳回诉讼请求C.裁定将案件移送某仲裁委员会审理D.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无效,对案件继续审理D遗产继承纠纷是不能约定仲裁的课堂练习你知道这些分别是什么诉讼吗?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情境探究第二目诉讼的主要类型诉讼分为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1、诉讼的类型:民事案件行政争议案件犯罪案件民事诉讼:旨在审理民事案件,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民告民)行政诉讼:旨在审理行政案件,维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民告官)刑事诉讼:旨在审理刑事案件,准确、及时地查明案件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证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二、诉讼的主要类型2、诉讼的差异:它们在案件性质、诉讼目的、提起诉讼的主体、诉讼内容和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三种类型的诉讼最主要区别在于诉讼目的和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诉讼目的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3、诉讼的主要区别:处理民事案件: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民告民)处理行政案件: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民告官)处理 刑事案件,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拖欠借款、工资、遭受辱骂、房屋受损、合同违约、诉讼离婚城管、工商、知识产权局、食药监、税务、公安等(1)诉讼目的提出诉讼的主体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均可提起。主要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自诉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行政相对人: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中与行政机关相对应的另一方当事人,即权益受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影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诉: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为了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公诉:是指人民检察院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2)提起诉讼的主体名词点击:江歌妈妈起诉造谣网友谭斌侮辱诽谤罪杭州市检察院诉许国利故意杀人罪前提:身体受损或者财物受损。赔偿:只赔偿物质损失,不赔偿精神损失。相关链接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1)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以上:由于这种损害赔偿的诉讼请求是在刑事诉讼中提出并附带解决的,因此称作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牢要坐+钱要赔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区别 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性质诉讼目的 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民告民) 解决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问题(民告官) 解决涉嫌犯罪的人是否犯罪、犯什么罪以及应处何种刑罚的问题(自诉:民告民;公诉(官告民)诉讼主体 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 只能是由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行政机关始终处于被告地位 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举证原则适用法律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主要适用民法典和民事诉讼法主要适用行政法律、法规和行政诉讼法主要适用刑法和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过错、无过错)行政机关负有举证责任公诉人举证,但被告可以提出自己罪轻或无罪的材料为自己辩护拓展提升:哪个类型的诉讼?行政诉讼诉讼主体是?张某哪个类型的诉讼?民事诉讼诉讼主体是?陈某哪个类型的诉讼?刑事诉讼诉讼主体是?人民检察院P86情景探究诉讼与仲裁的区别 诉讼 仲裁管辖方式 强制管辖 协议管辖仲裁庭或审判庭组成方式 当事人不能选择审判庭的组成方式和审判员 约定仲裁庭的组成方式并自主选定或者委托指定仲裁员审理方式 实行公开审理 注重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一般实行不公开审理审判制度 两审终审制,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以上诉或者申诉 一裁终局制度,商事仲裁与诉讼二选一,劳动争议必先仲裁才可诉讼拓展提升: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平等主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特定的民事纠纷(争议)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是法院应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请求,通过审查行政行为合法性的方式,解决特定范围内行政争议的活动。知识拓展:解决纠纷的方式解决纠纷方式 解决纠纷主体 解决纠纷依据 解决纠纷原理 显著特征 主要优势 适合解决纠纷类型 地位和作用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当事人当事人与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当事人与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当事人与人民法院自愿协商、达成合意风俗、习惯、道德、伦理、法律当事人实力、意愿法律法规与行业规则、习惯法律法规通过第三方排解疏导、说服教育促使当事人互谅互让、自愿达成协议通过第三方居中裁决、定分止争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作出终局性裁判自愿性、灵活性自愿性、灵活性自愿性、专业性、快捷性、灵活性、经济性公权性、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成本投入低、社会效益高彻底解决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高效、经济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解决纠纷、裁判效力高私密性强、争议标的金额不大或对抗程度不高的纠纷难以依靠自身力量解决且对抗程度相对较低的各类纠纷商事领域平等主体间的合同纠纷或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履行合同发生的劳动纠纷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纠纷的主要途径广泛适用于各类纠纷主导地位、解决纠纷的重要与最后途径【知识整合】解析三大诉讼诉讼及其特点诉讼的主要类型诉讼的类型及差异三大诉讼的主要区别诉讼的含义及地位诉讼法及诉讼的特点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诉讼目的不同提起诉讼主体不同公权姓程序性强制性终局性1、诉讼是民间一种非常重要的纠纷解决方式。( )诉讼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由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来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非民间解决机制。2、诉讼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诉讼是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多元化解决体系中,诉讼处于主导性地位,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和最后途径。××【观点辨析】3、刑事诉讼法就是刑法,民事诉讼法就是民法。( )×4、诉讼法是一部程序法,是用来规范诉讼活动和程序的法律。( )5、诉讼意味着对国家意志及其法律权威性的接受和服从。( )6、刑事诉讼法就是刑法,民事诉讼法就是民法。( )√√×判断1:某县环保局办公室在一家超市购买了几台净水器,因质量问题与该超市产生纠纷,该超市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行政相对人对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发起的诉讼。本案中,超市与国家行政机关的纠纷不是因其实施的行政行为引发的纠纷,而是环保局与超市之间的买卖关系引发的纠纷,在这个纠纷中,环保局与超市的地位是 平等的,因此,是民事而不是,行政纠纷。超市可以发起民事诉讼,而非行政诉讼。判断2:王某因工作与同事发生纠纷打架,对公安局的处罚不服,可以向市公安局申请仲裁。公安局的处罚属于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王某对此不服,可以向它的上级机关申请行政复议或去法院通过行政诉讼解决。××【观点辨析】【易错易混】调解和仲裁之后还能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调解后能否起诉:①普通第三人的调解没有强制执行力,反悔后可以向法院起诉,如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但经过法院依法确认有效的调解协议除外)。②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制定的民事调解书,一旦签字就产生法律效力,不可以就同一纠纷另行起诉。(2)仲裁后能否起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一般一方当事人不服的可在15日内提起诉讼。商事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属于一裁终局,不能提起诉讼。1. (2022·北京平谷期末)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关于诉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消费者使用某品牌化妆品造成面部过敏,可提起刑事诉讼②杨某对交警作出的交通违章处罚不服,可依法提起行政诉讼③双方当事人对诉讼结果不满意,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④赵某起诉李某要求归还借款及其利息,属于民事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巩固C2. (2022·河北石家庄期末)诉讼俗称“打官司”,它是在纠纷主体的参与下,由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解决具体纠纷的活动。以下诉讼案例对应诉讼类型正确的是( )①某检察院以林某涉嫌投毒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刑事诉讼②张某某因在商场门口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不服——民事诉讼③公民杨某与某国有企业因知识产权引起的纠纷——民事诉讼④赵某因严重违反劳动纪律被公司辞退产生争议——行政诉讼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3.2023年6月8日,某校王老师就其所在学校的领导侵犯其隐私权的行为向当地教育局书面提出申请,请求该局依法查处,并向该局寄送了申请书。教育局于2023年6月10日收到申请后没有受理、立案、处理,也未告知王老师。此案例中,王老师可( )①以教育局侵害其人身权为由提起民事诉讼②就该校领导侵权行为提起民事诉讼③对教育局行政行为不服提起仲裁④以对教育局的行政行为不服为由提起行政诉讼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4.某日,夏某到甲餐厅用餐,餐厅员工擅自将其品尝新菜的画面拍摄下来,并将照片作为宣传文章的内容发布在餐厅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照片中夏某的脸部和身体特征清晰可辨。夏某得知此事后,要求甲餐厅删除该照片,遭到拒绝。夏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荣誉权②甲餐厅侵害了夏某的肖像权③甲餐厅发布的照片属于物证④夏某与甲餐厅之间的诉讼属于民事诉讼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D5. 孙某与王某同为某村村民。王某房屋位于孙某房屋东北面,两家房屋已修建多年,邻里而居。后来,为生活便利,王某先后在两家相邻的公共区域处搭建了洗澡间、卫生间等建筑物,并在紧靠孙某房屋东侧和东北侧墙体处增建了一堵矮墙,严重影响孙某房屋的通风和采光。孙某多次沟通无果,院墙变“心墙”。(补充材料:在居住密集区,未经规划部门受理审结许可或经消防部门鉴定评审,私自在房屋周围的标准外,利用公共消防通道或逃生通道建有公共隐患的建筑或临时建筑,属于私搭乱建。)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孙某和王某两家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拆除“心墙”?若孙某诉诸法院,王某可能会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①邻里纠纷可以采取和解、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多样的纠纷解决方式。和解无果,孙某可申请人民调解,或向仲裁机构申请商事仲裁。如果王某不接受调解和仲裁,孙某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多元的纠纷解决途径各有优势,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运用,妥善解决纠纷。②王某应向孙某赔礼道歉,停止侵害。王某应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恢复公共区域原貌。若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属于私搭乱建行为,还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