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第十课 《诉讼实现公平正义》第二框:严格遵守诉讼程序第一目:起诉与应诉第二目:审理与判决第四单元——社会争议解决学习目标1.起诉的含义、地位、原则、受理机关★★2.立案登记及其意义3.开庭审理的含义、地位、过程★★4.上诉与二审第一目起诉与应诉情境探究沈某一家人在火锅店聚餐,当时下雨,火锅店大厅地面较为湿滑,沈某不慎摔倒并致左臂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2万元。出院后,沈某要求火锅店赔偿。但火锅店表示,沈某聚餐当天因穿高跟鞋走路不稳才摔倒,对受伤负有主要责任,因此只同意给付2000元的消费代金券作为补偿。沈某对解决方案不满意,准备起诉至人民法院。思考:提起诉讼前,沈某应做哪些准备?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帮沈某起草一份民事起诉状。沈某起诉前的准备:①明确被告信息。因被告是火锅店,需明确火锅店的工商基本信息。②写起诉状,复印证据材料。③到法院立案,要带上身份证和复印件。民事起诉状原告:沈某,女,30岁,汉族,无业,住沈家大院1栋1单元1号。联系方式79653被告:火锅店,地址在火锅店街1号。联系方式79655起诉请求: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火锅店侵害沈某人身权的民事责任,依法判决火锅店赔偿沈某医疗费2万余元、误工费5000元、护理费2000元,康复费3000元,共计3万元,并向沈某赔礼道歉。事实与理由:2024年1月3日,原告沈某一家人在被告火锅店聚餐,当时下着雨,被告火锅店大厅湿滑,由于被告方没有及时对大厅湿滑地面处理消除安全隐患,致使原告沈某摔倒并致左臂骨折,入院治疗共花费2万余元,因摔伤不能工作还要有人护理,共造成损失3万元。现依法提起民事诉讼,请求人民法院依法追究被告火锅店民事责任,依法判决被告火锅店赔偿原告沈某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康复费共计3万元,并向沈某赔礼道歉。此致东城区人民法院附:本诉状副本 2 份证据:火锅店大厅当天录像,医院诊断证明和缴费单具状人:沈某2024年 1月12日俗称“告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自己所享有或依法由自己管理、支配的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争议,或者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口头或者书面形式),要求人民法院予以审判。起诉是诉讼程序的第一步(诉讼是解决纠纷最后一道防线,最后途径)民事诉讼与行政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注意:起诉是以书面为原则、口头为例外。(书写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1.起诉(3)原则:(2)地位:(1)含义:民事起诉状原告:被告:起诉请求:事实与理由:此致xx人民法院附:本诉状副本 份证据和证据来源起诉人:xxx年 月 日一、起诉与应诉②我国法院的分类: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四级(主体部分),此外还设有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4)管辖:①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③作用:人民法院系统内部有明确的管辖分工,确保案件获得公正、及时审判。(4)管辖制度P92二段要起诉,去哪里起诉?什么样的法院起诉?一、起诉与应诉 级别管辖 地域管辖解决 问题 在法院的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确定管辖权。(审判权的纵向划分:确定哪一级) 在同级人民法院之间确定管辖权(审判权的横向划分:确定哪个地区)一般 原则注意:省部级干部职务犯罪,从起诉到受审实行异地管辖。基层人民法院:大多数普通案件中级人民法院:全市重大影响的案件等高级人民法院:全省重大影响的案件等最高人民法院:全国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跨行政区域重大行政和民事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作为第一审管辖的民事案件,实行一审终审,不能上诉)还设军事法院、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和金融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多采取“原告就被告”即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的原则;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法院管辖。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合同履行地、被告住所所在地法院管辖。行政诉讼:多以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确定管辖;刑事诉讼:多由犯罪地的法院管辖。【相关链接】:全面理解管辖制度(级别管辖和地域管辖)河北省甲公司和广东省乙公司发生合同纠纷,甲公司将乙公司告上本地县人民法院,乙公司对该县人民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认为该县法院没有管辖权。乙公司认为该案应移送广东省乙公司住所地县人民法院管辖。该县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乙公司提出的管辖权异议。乙公司不服,向河北省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认为该县人民法院的裁定违背了事实和法律规定,属于错误的裁定,应将本案移送至上诉人的住所地人民法院审理。二审法院经过审理后认为:原审法院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错误,应予以撤销。遂做出裁定:撤销一审法院的裁定,将案件移送至广东省某县人民法院审理。1.乙公司应当在收到该县人民法院裁定后的10日内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对于乙公司的管辖权异议,该县人民法院应当用判决的形式作出决定( )3.对于乙公司的管辖权异议,该县人民法院应当用裁定的形式作出决定( )4.由于乙公司的管辖权异议之诉是程序性诉讼,法庭应当用裁定的形式作出。( )1.√ 2.× 3.√ 4.√2.登记立案:我国实行立案登记制起诉一律接收不符合符合不立案/诉讼不成立当场立案/诉讼成立【拓展】起诉的必备条件:1.起诉者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3.该案件属于人民法院主管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1)内容: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登记立案。立案登记后,诉讼即告开始,起诉的一方称为原告,被诉的一方称为被告,诉讼进入第一审程序。(2)意义:对人民法院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起诉并不一定立案)收到起诉状后,法院会怎么做?3、应诉人民法院登记立案后,要将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答辩状,再由人民法院把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被告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在这一阶段,人民法院还要确定开庭审理时间,并通知双方当事人。→发送传票如果被告不应诉,不提交答辩状怎么办?会影响案件审理吗?原告法院被告①提交起诉状及副本②送达起诉状副本④送达答辩状副本③提交答辩状及副本知识拓展《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对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拘传。”《民诉意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必须到庭的被告,是指负有赡养、抚育、扶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第二目审理与判决探究与分享【参考答案】①公开审判是社会主义民主在诉讼中的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有机会了解、监督案件的审理活动,使案件的审理活动依法有序进行。②公开审判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置于当事人和社会监督的“阳光”之下,增强了透明度,有助于审判人员增强责任感,正确行使审判权,提高办案质量,防止司法专横,杜绝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③有利于及时解决纠纷。④有利于在社会上普及法律知识。我国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及其他法律另有规定的情形外,一律公开进行,允许公民到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报道。思考问题:结合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谈谈实行公开审判制度的意义。二、审理与判决1、开庭审理(1)含义:在民事、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和形式,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并作出判决,这一系列诉讼活动称为开庭审理。(2)地位:诉讼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3)审理具体流程: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全面调查案件事实,具体包括:当事人陈诉、证人出庭作证、出示物证等证据、宣读鉴定意见和勘验笔录、审判长归纳总结等(开庭审理的核 心)当事人就案件争议的有关问题阐明自己的意见,具体包括: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或答辩、相互辩论、辩论终结、审判长征询各方最后意见等审判人员认定事实、适用法律、作出结论(制作庭审笔录)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内容。相关链接:刑事公诉案件的审理过程【注意】①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②刑事案件中,对依法被逮捕的人称犯罪嫌疑人,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的人称罪犯。一、侦查阶段(公安机关等)二、提起公诉阶段(人民检察院)审判阶段(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庭调查的顺序:①公诉人宣读起诉书;②被告人、被害人就起诉书指控的犯罪进行陈述;③讯问被告人,被害人等向被告人发问;④控辩双方向被害人发问;⑤出示、辨认证据;⑥调取新证据;⑦法庭调查、核实证据1.民事、行政诉讼程序:起诉——立案—应诉——开庭审理——判决2.刑事公诉案件诉讼程序:立案——侦查——起诉(提起公诉)——审判——执行2、二审程序和审判监督程序①一审结束后,当事人不服一审裁判的,有权提起上诉,启动二审程序。②二审程序是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的程序,二审裁判是终审裁判。(两审终审制)③法律还规定了审判监督程序,用于纠正生效裁判的错误。(再审程序)【注意】:再审≠二审①二审是对一审未生效裁判的重新审理;②再审是对一审或二审已生效裁判的纠错。最高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同时就是终审判决,对此不能提起上诉。相关链接:少年法庭(1)适用案件:主要审理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案件;被告人在实施被指控的犯罪时不满18周岁并被指控为首要分子或者主犯的共同犯罪案件;(2)审判方式特点:注重疏导、寓教于审、惩教结合,不公开审理。(3)目的:是为了对未成年被告人进行特殊保护。知识拓展:一审、二审、再审、终审的区别(1)一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初一级审判。在我国,普通的第一审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但是性质较严重、问题较复杂、影响较广的第一审案件,按其不同程度,分别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就是终审。(2)二审:上级法院按上诉程序对下级法院的第一审案件所作的审理。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第二审就是终审。(3)再审: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4)终审:法院对案件的最后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二审就是终审。最高人民法院的第一审也是终审。注意: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进行再审,并非每个案件的必经程序,而是具有事后补救性质的非常规纠错和救济手段。目的是对生效裁判中的错误予以纠正,以确保人民法院裁判结果的公正性与合法性,进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发现同级或上级法院已生效二审裁判确有错误当事人对已生效二审裁判,认为确有错误向有关机关申诉各级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生效二审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最高法院(上级法院)对各级法院、(对下级法院)已生效二审裁判,发现确有错误提审或指令下级法院再审最高检察院对各级法院已生效的二审刑事裁判、行政裁判,发现确有错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抗诉地方各级检察院报请上级检察院抗诉诉讼程序起诉(第一步)立案管辖再审应诉开庭审理(一审)二审(终审裁判)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立案登记制度无答辩状不影响【能力提升】 尚全的父亲开了一家小饭馆,生意十分红火。一天,区卫生局来检查卫生,以厨房不符合卫生标准为由,没收了卫生许可证,并罚款1 000元。尚全的父亲对这一行政处罚不服,起诉到法院。法院一审认为卫生局的处罚过重,判决将罚款数额减为800元。但尚全的父亲认为自己根本不该受罚,因此不服一审判决,要求重新审理。⑴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尚全父亲的请求能获得准许吗?为什么?⑵如果本案经过终审裁判,双方不服判决,应该怎么办?⑴根据我国的现行法律,尚全父亲的请求能获得准许吗?为什么?⑵如果本案经过终审裁判,双方不服判决,应该怎么办?①尚全父亲的请求能获得准许。②因为公民有上诉的权利,尚全的父亲不服一审判决,他有权在规定期限内要求上级法院对尚未生效的一审判决进行重新审理。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因此二审裁判就是终审裁判,当事人不能再上诉。但是,如果双方当事人认为二审裁判仍确有错误,还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如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发现已经生效的裁判在认定事实或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也可以主动启动再审程序,即审判监督程序。严格遵守诉讼程序审理与判决起诉与应诉起诉:含义、地位、原则、管辖登记立案:内容、意义应诉(审前准备)开庭审理:含义、地位、阶段上诉与二审知识小结1.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均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2. 起诉可以向任何法院提出。3. 对于起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4. 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会对审理带来不利影响。×××(判断)5. 刑事诉讼多由犯罪所在地的法院管辖。√×起诉应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不影响法院审理案件。1.2016年2月10日,小马向老王借款3万元,并约定于2016年8月30日归还。之后,老王被自己单位派往国外工作,直到2018年8月才回国。在国外期间,老王通过QQ数次向小马催讨过借款,但小马因故未还。老王回国后在再次催讨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要求小马归还3万元借款。据此,法院将( )A.予以登记立案,但不支持老王的诉讼主张B.不予登记立案,也不支持老王的诉讼主张C.予以登记立案,并支持老王的诉讼主张D.不予登记立案,但支持老王的诉讼主张【解析】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起诉,人民法院应当当场予以登记立案,老王的起诉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且事实清楚,法院应支持老王的诉讼主张。C正确,A、B、D错误。CC课堂训练2.小李是某市税务局职工,由于其长年在外做生意,对本职工作极不负责,被税务局以违反内部规章制度为由开除。小李认为领导在给他“穿小鞋”,到法院起诉税务局,法院对小李的起诉不予受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法院对小李的起诉不予受理是正确的,小李被某市税务局开除属于内部行政行为B.法院对小李的起诉不予受理是错误的,法院应当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C.小李可以对税务局提起诉讼,因为公民有行政诉讼的权利D.小李应向该市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解析】税务局以违反内部规章制度为由开除小李,属于税务局内部的行政行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不属于法院的受案范围,所以法院不予受理是正确的。故选A。AA3.关于起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是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原告向法院提出的诉讼请求②俗称“告状”③是迈向诉讼程序的第一步④起诉必然导致诉讼的成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A【解析】确定案件由哪所法院管辖后,原告就可以向法院起诉,法院经过审理后决定是否受理,起诉并不必然导致诉讼成立,④错误;①②③符合题意。答案选A。4.下面对被告提交答辩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被告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答辩状B.被告如在规定时间内不提交答辩状,法院应予以延期提交C.被告在规定期限不提交答辩状,法院审理也不受影响D.被告提交答辩状是行使辩论权的表现【解析】被告应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即使被告不提交答辩状,也不影响案件审理。因此选B。BB5.法庭辩论结束后,合议庭应当休庭进行评议,然后当庭或择期公开宣告判决。宣判的内容主要包括( )①认定的事实②适用的法律③判决的理由与结果、诉讼费用的分担等④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B【解析】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属于告知内容,不是宣判内容,排除④。故选B6.在开庭准备阶段,人民法院需要做的工作中,不包括( )A.开庭前查明原告、被告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B.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要求回避C.审判长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D.在刑事诉讼中,审判长要为没有辩护人的犯罪嫌疑人指定法律援助人员DD【解析】开庭准备是开庭审理的最初阶段,主要内容是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宣布案由和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等,A、B、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7.余某因涉嫌故意杀人被捕,委托李律师作为其辩护人,当地法院一审判处余某死刑。后检察官发现证据不足,申诉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省高院以证据不足宣判余某无罪释放。其后,余某委托李律师申请国家损害赔偿。依据我国法律规定,可判定本案中( )①二审裁判不是终审裁判②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属于审判监督③证据是开庭审理的重心④李律师既是诉讼代理人又是辩护人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辨析】本案中不涉及二审,排除①;该案件中省高院启动再审程序属于审判监督,故②入选;法庭调查是开庭审理的重心,③错误;本案中,在刑事诉讼中李律师是辩护人,在申请国家赔偿的行政诉讼中李律师是诉讼代理人,④正确。故选B。BB8.网约车司机张某在载客途中被兰州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城运处)执法人员查获,被处20000元罚款。张某不服申请复议,但是复议机关也维持了原处罚决定。因不服处罚和复议决定,张某向法院提起诉讼。对( )①开庭审理阶段审判长会告知被告依法享有辩护权②一审中的法庭调查要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调查③被告应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④一审后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在10日之内提请上诉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C9、17岁的姚某靠搬运货物为生。2023年11月20日,王某雇姚某搬运家具,姚某在搬运家具上楼时,不幸将该楼邻居家7岁的小男孩李某撞倒,致其滚下楼梯摔伤,入院治疗花去医药费近2万元,现李某的父母欲通过诉讼要求赔偿。该案中( )①李某的生命权和健康权受到侵犯②原告为李某,被告为王某,王某应承担赔偿责任③姚某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是本案的被告④李某的父母可以作为原告的诉讼代理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课堂练习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