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伟大的复兴——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追寻历史中华民族奋斗历史时间轴1840 1900 1911 19191956 1966 1978 1997 20201921 1926 1931 1936 1937 1940 1945 1949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 国共合作 九一八事变 长征胜利 日军全面侵华 百团大战 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十年建设 改革开放 香港回归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20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7—)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让香港1858年,《中俄瑷珲条约》割让60多万平方公里归俄国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赔款400万两白银给英国1860年,《中法北京条约》赔款800万两白银给法国1887年,《中葡通商条约》割让澳门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二亿两白银……1840 1900鸦片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屈辱的时刻袁世凯复辟国共合作破裂9.18事变七七事变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1949年4月,解放军结束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迎来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星火燎原1921 1927 1931 1936 1937 1945 1949中共成立 南昌起义 九一八事变 合作抗日 日军全面侵华 抗战胜利 新中国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创作背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学习目标:了解开幕词的相关知识,学习开幕词的一般结构及基本写法。品读文本,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行文脉络。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题目的深刻含意,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一、文体知识:开幕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在隆重活动或会议开幕时所作的讲话,通常要阐明会议或活动的性质、宗旨、任务、要求和议程安排等。作用:开幕词集中体现了大会或活动的指导思想,起着定调的作用,对引导会议或活动朝着既定的正确方向顺利进行,保证会议或活动的圆满成功,有着重要的意义。结构逻辑性内容针对性语言感染力三大特点文体知识:开幕词①标题通常有三种写法:一是用会议名称作标题;二是前面再加上领导人的姓名;三是用来提示内容中心或主旨的标题,在后面通常加上副标题。格式介绍:通常由首部(标题、时间、称谓)及正文、结束语三部分组成②称谓的写法:一般写在标题下行顶格,称呼通常用“同志们”、“朋友们”、“各位代表”等。文体知识:开幕词③正文的写法正文一般包括开头、主体和结尾。开头写宣布开幕之类的话。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会议的筹备和出席会议人员情况;会议召开的背景和意义;会议的性质、目的及主要任务;会议的主要议程及要求;会议的奋斗目标及深远影响等等。最后是结尾,一般都是“祝大会圆满成功”之类。文体特点0103050402开幕词要简洁明了、短小精悍,最忌长篇累牍,言不及义,多使用祈使句,表示祝贺和希望。开幕词是会议或者活动的序曲,所以开幕词宣告会议或活动正式开始的特性。它的语言应该通俗易懂、明快、上口。简明性宣告性口语化开幕词带着对活动或者活动的良好祝愿,通过介绍会议或活动激励参与者的参与意识,调动其积极性。鼓动性开幕词一般要阐述会议或活动的宗旨、目的、意义、任务等,这对整个会议或活动的成功举行起着引导作用。引导性文体知识:开幕词二、背景介绍,知人论世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军事理论的贡献以及对共产党的理论贡献被称为“毛泽东思想”,主要著作有《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他一生还创作了许多诗词作品,如《沁园春·雪》《卜算子·咏梅》等。他的诗词作品多描绘中国革命的壮丽图景,气势磅礴、雄浑瑰丽,抒发了一个政治家的革命豪情。作者介绍写作背景1949年9月21-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举行。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致开幕词,发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篇著名的讲话。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民主党派、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特邀代表662人。林伯渠、谭平山、董必武等分别就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文件作了说明。写作背景经过充分的民主讨论,代表们一致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在同月30日,他在为这次会议起草的宣言中指出:“当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成为人们表达历经艰难困苦的民族获得新生的无比自豪、自信、自强的话语。三、文本研读全国政协代表(既是共产党的统战对象,又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依靠者)讲话对象团结与会者,让他们了解新中国,了解我党要作的努力,一起为新中国作贡献。(因为政协代表很多不是党内人士,所以在这里没有主要谈党内工作,更不提对中共党员干部所提出的要求,而是团结人,明方向,鼓干劲,增信心。)讲话目的本文的讲话对象是谁?讲话目的是什么?整体感知段落关键词梗概1-23-45-89-1213-16毛泽东宣布政治协商会议正式开幕,并介绍出席会议代表人员。回顾中国一路走来的历史,肯定革命胜利具有历史必然性。在三年多的时间内三年以前现在我们已经站起来了革命工作还没有完结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永垂不朽庆贺庆贺...立足当下,指出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及中国应作出的应对策略。展望未来,勾勒中国未来发展在经济、文化、国防方面的光明前景。悼念人民英雄,庆祝 伟大胜利。现在开幕了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任务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初读文章,圈点勾画信息,特别是明显的结构标志词语,理清文章的脉络2、思考本文重点论述了哪些具体内容?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关联?回顾过去:论证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立足当下:对国家的发展大计做出规划展望未来:描绘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壮丽蓝图因为有革命胜利,所以才有新中国的独立。因果关系:只有现在做好规划,未来才可能实现壮丽蓝图。条件和结果关系:任务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层进式论证结构题目的改动这篇讲话就是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致的开幕词,后刊登在1949年的《人民日报》上,标题为《中国人民政协第一届会议上毛主席开幕词》。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中共中央出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编纂者将原来的标题改为《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什么要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为题呢?任务二:研读标题提示:1、体会“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丰富内涵2、品味标题所蕴含的丰富情感①“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②“我们的民族将从此列入爱好和平自由的世界各民族的大家庭”③“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④“我们的革命已经获得全世界广大人民的同情和欢呼,我们的朋友遍于全世界”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如何理解“站起来了”的丰富内涵?站起来代表独立站起来代表平等站起来代表强大站起来代表获得尊重站起来代表人民当家作主任务二:研读标题,品味情感2.分小组朗读课文,选出有感染力的语句,注意揣摩重点句子的语气与情感 。 句子 情感在三年多的时间内,英勇的世界上少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胜了美国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所有的数百万军队的进攻。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让那些内外的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罢,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罢,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地达到自己的目的。赞叹、自豪愤怒、惋惜之情写出了改变历史的骄傲、自豪之情。“必将”道出了不予争辩的蔑视与坚定的自信。任务二:研读标题,品味情感2.结合文本内容,回首那段战火纷飞,激情昂扬的岁月,站在这个具有里程碑价值意义的历史节点,再读标题,我们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请用一两个词语,或者一句诗句来表达感情)自豪喜悦激动昂扬自信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雪前耻任务二:研读标题,品味情感3.编者选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标题的用意?历史层面:中国人民从此结束被奴役、被压迫的历史,获得了独立、民主和自由的新生活现实层面:揭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这一伟大成就。情感层面:中国人民从屈辱的被压迫者成为有尊严的国家主人,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坚毅与自尊,胜利与自豪。任务二:研读标题,品味情感例句1:我们的国防将获得巩固,不允许任何帝国主义者再来侵略我们的国土。例句2: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绝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一、用词例句3: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自己的警惕性。任务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1.这篇讲话观点鲜明,态度坚定、铿锵有力,表现出毛泽东的豪情、自信和睿智。阅读文中相关的词语或句子,思考这篇开幕词为什么会“铿锵有力”?1.只要我们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只要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团结国际友人,我们就能在经济战线上迅速地获得胜利。2.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3.这种全国人民大团结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我们战胜了美国帝国主义所援助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判断句排比句祈使句4.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判断句二、句式任务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总结句子有感染力的方法一、大量判断句的使用给人一种斩钉截铁、毫不拖泥带水之感。二、大量表示强调词语都给人确凿无疑的感觉。强调句式的使用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三、使用明显感情倾向的词语,使句子更有气势具有感染力。任务三:研读文本,品味语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一篇划时代的文献载册,请探究一下本文有哪些特点。任务四:归纳总结,写作特点本文作为开幕词,高度凝练、层层深入,按照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脉络线索,既揭示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内涵和意义,又指出中国面临的新形势、新危机,强调需要继续坚持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处处闪现着理性之光。01: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本文有很多充满感彩的语句,使讲话掷地有声、富有感染力,如,“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就会是永远胜利的”等。课文中的情感既在内容上直接呈现,也蕴含在演讲者的人物形象上。毛泽东睿智自信,充满革命豪情,文章的最后四段是充满革命自信心的豪言壮语, 也是向世界发出的庄严宣告。02:情感充沛、有感染力《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为一篇划时代的文献载册,请探究一下本文有哪些特点。本文使用了大量表示强调性的句式,给人一种充满信心与希望的意味。如“是……的”,文中“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若变为一般的陈述句“没有其他的道路”,判断与强调的意味尽失。再如“之所以……是因为……”是为了强调后面的原因,强调人民大团结的来之不易。03:句式多样、语气坚定本文观点明确,论证思路清晰。先是回顾历史,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阐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能。在对未来的展望中,又指明了全国人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未来努力的方向。04:论点明确、思路清晰任务四:归纳总结,写作特点这篇开幕词,介绍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背景,回顾了中国人民的斗争历程,道出了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历史必然性。同时,指明了全国人民当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家的发展做出规划。本文处处洋溢着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喜悦和豪迈的革命情怀。文章主旨铁凝当堂训练课后练习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49年10月1日,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而在需要追逐中国梦的当下,却有诸多的年轻人选择“躺”下来。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铁凝当堂训练课后练习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949年10月1日,饱经沧桑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来了,而在需要追逐中国梦的当下,却有诸多的年轻人选择“躺”下来。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解析: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标志着中国人民摆脱了屈辱和压迫,迎来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然而,当下许多年轻人却选择“躺”下来,这里的“躺”可能意味着他们在面对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时,选择了一种消极、逃避的态度,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然而国家要发展,时代要进步,仍需要我们坚定地“站”着。【参考立意】①传承奋斗精神,实现民族复兴;②拒绝“躺平”,勇担时代责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