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2.5.3《友善待人》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教案+学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开课】2.5.3《友善待人》课件(共28张PPT+内嵌视频)+教案+学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2.5.3《友善待人》
人教版(2025)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
课堂导入
01
精心探讨
02
巩固练习
03
课堂小结
04
CONTENTS
目 录
人教版(2025)初中道法八年级上册教材概览与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
认同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
道德修养
懂得如何做到友善待人,培育道德修养。
3
法治观念
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4
健全人格
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5
责任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
课堂导入
PART 01
激趣导入
★观看视频《寒夜摆渡人》
什么是友善待人?
★小组合作讨论:
精心探讨
PART 02
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友善温暖了彼此。结合情境,谈谈你对友善的理解。
★小组合作讨论:
生活观察
情境一
小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 个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职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回程的火车票, 可面试排序靠后。回程时间将近,这位求职者非常若急。见此情形,小薇主动提出互换位置。
情境二
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 一辆小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小汽车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
“五个礼让”倡议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涵
全国多地倡议“五个礼让”
斑马线前讲礼让
行车会车讲礼让
有序排队讲礼让
乘坐公交讲礼让
乘坐电梯讲礼让
“五个礼让”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友善相待,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友善待人的内涵
1.含义: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2.地位:
①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重要性:
①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②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
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 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到友善。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
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
友善意味着任何事情都要忍让。
同学们对如何友善待人有着不同的观点。
同意第2个同学的观点,要宽容他人。
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
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友善待人的内容
1.宽容他人。
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 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
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听到小军的话后,小明是什么感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注意什么?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是很骄傲的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
1.不好受(难过)。
2.学会换位思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谁的做法让你印象最深刻?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观看视频《暖心时刻》
如何看待黑衣服人的举动?这个视频给你什么启示?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观看视频《农民工心灵干净》

友善待人的内容
2.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 解他人的难处。
杜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杜甫等人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学会友善待人,做到宽容他人、换位思考、助人为乐。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杜甫晚年时住在一所草堂里。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她无儿无女,生活很艰难。每到秋天,她常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把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看到老归人打枣,杜甫心想,如果她不是实在贫穷无靠,怎么会跑到别人房前来打枣吃呢!因此,无论老妇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为什么吴家人不让打枣呢?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后来,杜甫搬走了,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居住。吴家人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以防老妇人来打枣。杜甫知道后,提笔写了一首诗。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巳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吴家人读后深感惭愧,于是主动拆掉了篱笆,以方便老妇人来打枣。
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要用爱心去温暖他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
★小组合作讨论:

友善待人的内容
“顺其自然”是宁波市一位神秘的好心人在捐款时留下的“名字”。1999 年以来,他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 “顺其自然”捐款有明显的特点:每年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每次都用虚拟地址,每次都把汇款收据寄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署名总是“顺其自然”这 几个字。二十多年来,“顺其自然”已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顺其自然”的捐款已经全部用于助学济困。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市逐淅形成一股匿名捐款的潮流,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爱心人士。

友善待人的内容
3.助人为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要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 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启思导行
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热情友好、乐干助 人;在危急关头,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他们也许是你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也许是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
他们在举手投足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寻找身边的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谈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
我们应该如何以身边的好人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小组合作讨论:
巩固练习
PART 03

巩固练习
( )能让人们彼此和睦相处。
A.不善于反思
B.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C.尊重、宽容他人
【解析】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宽容他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我们不应该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应该学会宽容他人,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

巩固练习
清早遇到同学老师时亲切地问候一声“早上好”,进出教室时随手关门阻断凛冽的冬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 )
①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②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
③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
④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D
本题考查换位思考。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行为修养,比如,当我们遇到同学老师时会亲切地问候他人,进出教室也会随手关门,这些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是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体现,③④正确;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在题干中未体现,①不符合题意;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道德提倡的,但不是法律强制的责任,②错误。故选:D。

巩固练习
2025年6月2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洪峰流量高达51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将进入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境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危难之际,有附近村民免费发放食物与开水,也有个别村民把泡好的方便面按市场价格出售,解决了众多受困者的燃眉之急。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
②有偿服务实属“趁冷打劫”,违反了法律规定
③个别村民虽救人急难,但售卖物品行为要受道德谴责
④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B
本题考查乐于助人。根据教材知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④正确;有偿服务属于正常的行为,不属于“趁冷打劫”,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②错误;售卖物品行为不应受道德谴责,③错误。故选:B。
PART 04
课堂小结
友善待人
课堂小结
友善待人的涵义
友善待人的内容
宽容他人
换位思考
助人为乐
感谢您的耐心聆听人教版(2025)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2.5.3《友善待人》教学设计
【01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 认同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道德素养: 懂得如何做到友善待人,培育道德修养。
3.法制观念: 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4.健全人格: 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5.责任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
【教学重难点】
如何做到友善待人?
【教学过程】
02激趣导入
★观看视频《寒夜摆渡人》,小组合作讨论:什么是友善待人?
03精心探讨
生活观察:
情境一
小薇参加求职面试时,出现了一 个小插曲。排在她后面的求职者家在外地,来时已买好回程的火车票, 可面试排序靠后。回程时间将近,这位求职者非常若急。见此情形,小薇主动提出互换位置。
情境二
小宇步行经过停车场出口时, 一辆小汽车正要驶出停车场,他下意识地停住脚步。小汽车驾驶员见状连忙减速,并隔着车窗挥手示意,让小宇先行。
★小组合作讨论: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因为友善温暖了彼此。结合情境,谈谈你对友善的理解。
探究与分享:
全国多地倡议“五个礼让”
斑马线前讲礼让
行车会车讲礼让
有序排队讲礼让
乘坐公交讲礼让
乘坐电梯讲礼让
★小组合作讨论:“五个礼让”倡议对社会有什么意义?
“五个礼让”有利于社会成员之间友善相待,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精读细研:
一、友善待人的涵义
1.含义: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2.地位:
①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重要性:
①在社会生活中,以友善的态度对待他人,彼此尊重、包容多样,能够传递温情与爱心,加深社会成员之间的信任,营造互信互助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②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
探究与分享:
1.同学们对如何友善待人有着不同的观点。
友善与讲原则容易冲突,讲原则就难以做到友善。
做到友善待人,就要心怀善意,学会包容。
友善意味着任何事情都要忍让。
★小组合作讨论:你如何看待这些观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如何做到友善。
同意第2个同学的观点,要宽容他人。
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
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精读细研:
二、友善待人的内容
1.宽容他人。
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
当然,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探究与分享:
1.小军和小明是同桌,一次数学测试的试卷发下来了,小军考了62分,他急忙问小明考了多少,小明没有告诉他。课间时间,小军偷偷看了小明的试卷,原来他只考了58分。小军于是很骄傲的对小明说:“哈哈,原来你考了个不及格啊!”
★小组合作讨论:听到小军的话后,小明是什么感受?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与人相处时要注意什么?
1.不好受(难过)。
2.学会换位思考。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2.★观看视频《暖心时刻》,小组合作讨论:谁的做法让你印象最深刻?这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观看视频《农民工心灵干净》,小组合作讨论:如何看待黑衣服人的举动?这个视频给你什么启示?
精读细研:
二、友善待人的内容
2.换位思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们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
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探究与分享:
1.杜甫晚年时住在一所草堂里。草堂附近住着一位老妇人,她无儿无女,生活很艰难。每到秋天,她常常到草堂前的枣树下打枣,把枣掺在野菜粥里煮着吃。看到老归人打枣,杜甫心想,如果她不是实在贫穷无靠,怎么会跑到别人房前来打枣吃呢!因此,无论老妇人什么时候来打枣,杜甫从不干涉。
★小组合作讨论:杜甫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杜甫等人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学会友善待人,做到宽容他人、换位思考、助人为乐。
2.后来,杜甫搬走了,把草堂让给一位姓吴的亲戚居住。吴家人在草堂周围插上篱笆以防老妇人来打枣。杜甫知道后,提笔写了一首诗。
又呈吴郎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巳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吴家人读后深感惭愧,于是主动拆掉了篱笆,以方便老妇人来打枣。
★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吴家人不让打枣呢?
3.“顺其自然”是宁波市一位神秘的好心人在捐款时留下的“名字”。1999 年以来,他每年都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捐款数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顺其自然”捐款有明显的特点:每年都是在差不多的时间段,每次都用虚拟地址,每次都把汇款收据寄给宁波市慈善总会,署名总是“顺其自然”这几个字。二十多年来,“顺其自然”已累计捐款1000多万元。“顺其自然”的捐款已经全部用于助学济困。在“顺其自然”的影响下,宁波市逐渐形成一股匿名捐款的潮流,活跃着一群特殊的爱心人士。
★小组合作讨论:为什么这样做呢?
我们要用爱心去温暖他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
精读细研:
二、友善待人的内容
3.助人为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我们要用爱心温暖需要帮助的人,尽己所能搭把手、出份力。
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启思导行:
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人,他们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热情友好、乐干助人;在危急关头,他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见义勇为……
他们也许是你的同学、朋友、亲戚、邻居,也许是与你有一面之缘的人。
他们在举手投足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给我们带来温暖和力量。
★小组合作讨论:
寻找身边的好人,分享他们的故事,谈谈他们身上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
我们应该如何以身边的好人为榜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巩固练习:
1.( )能让人们彼此和睦相处。
A.不善于反思
B.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C.尊重、宽容他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宽容他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我们不应该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应该学会宽容他人,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
2.清早遇到同学老师时亲切地问候一声“早上好”,进出教室时随手关门阻断凛冽的冬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 )
①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②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
③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
④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换位思考。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行为修养,比如,当我们遇到同学老师时会亲切地问候他人,进出教室也会随手关门,这些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是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体现,③④正确;明辨是非,弃恶从善
的选择在题干中未体现,①不符合题意;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道德提倡的,但不是法律强制的责任,②错误。故选:D。
3.2025年6月2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洪峰流量高达51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将进入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境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危难之际,有附近村民免费发放食物与开水,也有个别村民把泡好的方便面按市场价格出售,解决了众多受困者的燃眉之急。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
②有偿服务实属“趁冷打劫”,违反了法律规定
③个别村民虽救人急难,但售卖物品行为要受道德谴责
④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乐于助人。根据教材知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④正确;有偿服务属于正常的行为,不属于“趁冷打劫”,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②错误;售卖物品行为不应受道德谴责,③错误。故选:B。
04课堂小结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3框 友善待人
一、友善待人的涵义
二、友善待人的内容
宽容他人
换位思考
助人为乐【公开课】道法人教版(2025)8上
2.5.3《友善待人》学案
目标案
1.政治认同: 认同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道德素养: 懂得如何做到友善待人,培育道德修养。
3.法制观念: 宽容是有原则的,在涉及道德底线与法律等原则问题上,我们应不让步、不迁就。
4.健全人格: 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5.责任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与人为善、守望相助,让友善的行为在社会蔚然成风。
预习案
阅读教材,思考并整理以下问题。
1. ________,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2.我们要学会______________,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
3. _________,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4.当______________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授课案
基础练习
选择题
考点一 宽容他人
( )能让人们彼此和睦相处。
A.不善于反思
B.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C.尊重、宽容他人
考点二 换位思考
清早遇到同学老师时亲切地问候一声“早上好”,进出教室时随手关门阻断凛冽的冬风。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 )
①明辨是非、弃恶从善的选择
②道德提倡、法律强制的责任
③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
④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三 乐于助人
2025年6月24日凌晨2时40分左右,洪峰流量高达5100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将进入贵州省榕江县兴华乡境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危难之际,有附近村民免费发放食物与开水,也有个别村民把泡好的方便面按市场价格出售,解决了众多受困者的燃眉之急。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
②有偿服务实属“趁冷打劫”,违反了法律规定
③个别村民虽救人急难,但售卖物品行为要受道德谴责
④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矛盾也日益增加。医患之间,合则两利,伤则两败。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尊重是最好的“良方”。这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
②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
④尊重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下列同学的行为,体现尊重他人的是( )
A.田宇善于将心比心,能宽容他人的所有过错
B.小勇为人谦虚,对他人的意见言听计从
C.姜某与人交谈时,谦虚诚恳、语调平和
D.玲玲为活跃气氛,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当笑料
3.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告诉我们要( )
①学会尊重他人,理解和认真对待他人
②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潜质和特长
③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④学会理解他人,考虑和体会他人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下列对下面的漫画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B.要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
C.要坚持己见,自己的想法才是对的
D.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讲的是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体现了尊重他人要( )
A.积极关性、尊重他人
B.平等对待他人
C.换位思考
D.欣赏他人
提升练习
非选择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晋中)课间,小鲁起身拿书时不慎碰倒水杯,大片水渍瞬间晕染小文的作业本。他涨红着脸连说“对不起”。
(1)面对小鲁的道歉,一向宽容他人的小文笑着接过本子说道:“没关系,我理解你不是故意的。”
(2)从小鲁和小文的互动里,你捕捉到哪条宽容智慧,能成为你与人交往的“润滑剂”?
参考答案及解析
预习案
阅读教材,思考并整理以下问题。
1.友善,就是待人热情友好,与人为善。
2.我们要学会体谅和包容他人,不苛求他人,做到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不因存在差异或矛盾就回避交往、拒绝合作。
3.善解人意,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
4.当他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在道义上予以支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在精神上予以关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
授课案
基础练习
选择题
考点一 宽容他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宽容他人。“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不是圣人,都会犯错误,所以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原谅别人的过错,其实也是原谅可能犯错误的自己。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选项C正确,符合题意;反思是一种内心活动,是自我完善的一种方式,选项A错误,不符合题意;我们不应该斤斤计较,心胸狭窄,应该学会宽容他人,选项B不符合题意。故选:C。
考点二 换位思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换位思考。生活中的小细节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行为修养,比如,当我们遇到同学老师时会亲切地问候他人,进出教室也会随手关门,这些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尊重他人、体现修养的细节;是换位思考、温暖他人的体现,③④正确;明辨是非,弃恶从善
的选择在题干中未体现,①不符合题意;这些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举止是道德提倡的,但不是法律强制的责任,②错误。故选:D。
考点三 乐于助人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乐于助人。根据教材知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无私相助,宜大力提倡,与人为善,乐于助人,是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④正确;有偿服务属于正常的行为,不属于“趁冷打劫”,也没有违反法律规定,②错误;售卖物品行为不应受道德谴责,③错误。故选:B。
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进信任,所以①②③符合題意;④错误,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故选:A。
2.【答案】C
【解析】A错误,宽容讲原则,不能宽容他人的所有过错;B错误,做人要有主见,不能对他人的意见言听计从;C 与人交谈,谦虚诚恳、语调平和,符合文明要求,符合题意;D错误,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当笑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故选:C。
3.【答案】D
【解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愿意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告诉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考虑和体会他人感受,故③④说法正确;说法正确但与题干主旨不符,故①②不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会换位思考。分析漫画可知,漫画启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A、B、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自己的想法不一定是对的,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项。
5.【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换位思考、善待他人。宽容他人、善待他人要做到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的是换位思考,即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这体现了尊重他人就要做到换位思考,要将心比心,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所以C正确,符合题意,ABD 不符合题意。故选:C。
提升练习
非选择题
【答案】(1)小文笑着接过本子说道:“没关系,我理解你不是故意的。”
(2)我从他们的互动中捕捉到的宽容智慧是:宽容他人,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也能让自己内心更加平和。
【解析】本题考查宽容他人。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1)本题考查宽容他人的正确做法。可从理解小鲁的角度作答。
(2)本题考查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可从宽容他人的角度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