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2025.6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共两部分,共30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向日葵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为了更好地观察细胞分裂过程,可以选择的材料是A.口腔上皮 B.洋葱根尖 C.豌豆叶表皮 D.芹菜茎3.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组织永久装片时,发现视野较暗,以下操作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的是A.将物镜镜头从10×转换为40× B.旋转准焦螺旋使物镜与载物台靠近C.移动装片找到细胞密集的区域 D.调大光圈以增加进光量4.选用银边天竺葵叶片作为实验材料,其银边部分和绿色部分形成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A.场所是叶绿体B.产生二氧化碳C.能够释放热量D.需要光照条件5.菜园里的秋葵收获了,打开一个秋葵果实可以看到许多颗种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开花、传粉和受精后形成果实B.秋葵的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来C.秋葵花的雌蕊中含有多个胚珠D.种子是秋葵生长发育的起点6.人体内若缺乏维生素 D,可能会引起A.坏血病 B.夜盲症 C.脚气病 D.佝偻病7.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如右图所示,其中可以分泌胆汁促进脂肪消化的结构是A.①——口腔B.②———肝脏C.③——胃D.④——小肠8.人体血液由多种成分组成,其中能够吞噬病菌的血细胞是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9、心脏的搏动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以下关于心脏结构与功能叙述正确的是A.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静脉B.②收缩时可推动血液进入右心室C.从全身各处流回的血液进入④左心房D.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10.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增多。增多的二氧化碳来源于A.肺泡 B.组织细胞 C.血液 D.组织液11.人眼球内可以接受光线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角膜 B.晶状体 C.睫状体 D.视网膜12.人的正常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为A.22条+X B.22条+Y C.22对+XX D.22 对+XY13.市场上售卖的番茄有红、绿、黄等多种颜色,不同颜色番茄口感也不同。同学们对这一现象有多种分析,其中错误的是A.番茄果实的不同颜色是相对性状 B.番茄的酸甜汁液储存在液泡中C.番茄的果肉属于输导组织 D.保留优良口感可采用无性繁殖14.乙肝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血液、母婴等方式传播,日常接触如说话、握手不会感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乙肝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组成 B.乙肝病毒是引起乙肝的病原体C.戴口罩可以有效预防乙肝传染 D.注射乙肝疫苗可使机体产生抗体15.科研人员在北京地区发现了鱼类新物种,命名为北京花鳅(Cobitis beijingensis),与大斑花鳅(Cobitis macrostigma)和长薄鳅(Leptobotia elongata)都属于鲤形目鳅科,它们体型相似但斑纹不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北京花鳅学名中的“beijingensis”是属名B.属是分类最基本的单位C.鲤形目所含鱼的种类比鳅科少D.北京花鳅与大斑花鳅的共同特征更多16.家猪是由野猪驯化而来的,如图为家猪的部分进化历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进化历程中头部占比发生了变化 B.产肉量的高低与遗传、变异有关C.驯化使产肉量相关基因发生改变 D.原始家猪中存在产肉量高的变异17.以下几种人体激素中,与维持血糖平衡有关的是A.生长激素 B.胰岛素C.甲状腺激素 D.性激素18.若用R 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 RR B. RrC. RR 或 Rr D. rr为响应“科学管理体重,拥抱健康生活”的号召,医生对80名BMI≥28的学生进行了营养和锻炼干预。一段时间后进行体测,结果如下图。请结合资料回答19~22题。19.若为参与的学生设计营养干预食谱,以下建议更具科学性的是A.每餐只吃蔬菜水果,不吃主食B.每天通过增加油炸食品来补充能量C.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少吃甜食D.三餐只喝饮料,不喝水20.干预过程中,将糖类供能占比控制在食物总能量的60%左右。这一设计的主要依据是A.糖类是人们最喜欢的食物 B.糖类是组成人体的最主要成分C.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D.糖类能促进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21.为帮助超重学生减重,医生设计了锻炼干预方案。下列设计不合理的是A.保质保量完成体育课中的学习活动 B.长时间坐着学习,不用特意运动C.课间走出教室,和同学一起打篮球 D.上下学设计步行路线,减少坐车22.干预后学生体重、体脂率和BMI下降,但去脂体重(肌肉、内脏等非脂肪组织重量)变化不大。去脂体重高的人基础代谢率通常也较高,脂肪不易堆积。下列建议不合理的是A.进行有氧运动,如跳绳、跑步等,提高心肺功能B.通过力量训练,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增加肌肉C.节食减肥,使身体进入“节能模式”,降低基础代谢D.保证充足睡眠,稳定身体机能,维持正常新陈代谢泡菜风味独特,深受大众喜爱,但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对健康不利的亚硝酸盐。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到维生素 C 可与亚硝酸盐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没有毒害的物质。于是决定在制作泡菜时加入柠檬,观察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请结合资料回答23~25题。23.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主要利用的微生物是A.酵母菌 B.乳酸杆菌C.青霉菌 D.大肠杆菌24.上图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实验设计,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泡菜坛应高温蒸煮灭菌B.该实验的变量是维生素 C 含量C.该实验运用了发酵技术D.清水煮沸后立即放入白菜25.兴趣小组同学们测定了每组泡菜的亚硝酸盐含量,结果如下图。以下分析不合理的是A.在未加柠檬组中,测到了亚硝酸盐含量最高值B.发酵一周之内,加入一个柠檬组亚硝酸盐含量最低C.加入半个柠檬组亚硝酸盐含量整体呈逐渐上升趋势D.本实验证明加一个柠檬时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最有效第二部分本部分共5题,共35分。26.(7分)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是重要的模式动物。科学家用斑马鱼开展了太空实验研究。(1)在飞上太空的“斑马鱼——金鱼藻”小型生态系统中,金鱼藻通过光合作用将 转化为化学能,制造有机物,因此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金鱼藻不仅是斑马鱼的食物来源之一,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供斑马鱼进行呼吸。(2)斑马鱼每年可繁殖6~8次,雌鱼一次可排出几百枚卵至水中,形成受精卵后,经24小时胚胎即可发育成为仔鱼,这种受精方式属于 。斑马鱼的排泄物被水中 分解,为金鱼藻提供营养,促进了物质 。(3)科学家发现斑马鱼太空环境下会表现出腹背颠倒游泳、旋转运动、转圈等异常行为,说明 。这一研究为太空中航天员的平衡功能保护提供了参考。27.(6分)肾脏犹如人体的“血液净化器”,承担着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功能。(1)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会产生多种代谢废物,以下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A.葡萄糖、氨基酸 B.尿酸、尿素 C.唾液淀粉酶、胰液(2)右图为同学们设计的模拟原尿形成的装置图。①烧杯1 中的液体模拟血液,液体内悬浮的彩砂模拟血液中的不同成分,彩砂颗粒的颜色、直径应 (“完全相同”或“有差异”)。②将烧杯1中的液体通过注射器注入软管甲端的过程,模拟了血液流进入球小动脉的过程;在乙处盘绕的透明软管上打了一些小孔,乙模拟了 结构。③液体在流经透明软管乙处时,会部分流入烧杯2 中形成“原尿”,这一过程模拟了 作用。在人体中,原尿经过 的重吸收作用后形成尿液。(3)小明同学对该模型提出了修改建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A.甲段管径应大于丙段,体现入球小动脉特点B.推动注射器时力度适中,保证血液流动时间C.减少乙处盘绕圈数,更形象地模拟人体结构28.(7分)研究人员发现昆虫黑粉甲能够摄取和降解塑料聚苯乙烯(PS),请回答以下问题。(1)黑粉甲是一种害虫,食性广泛,其发育过程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属于 (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发育。(2)为研究黑粉甲降解塑料的特点,研究人员将黑粉甲幼虫分成三组:喂食麦麸组、喂食PS组、喂食麦麸+PS组。黑粉甲幼虫在实验前 72 小时停止喂食,这样做是为了 。每组设置100 只幼虫且实验重复3次,目的是 。统计30天幼虫存活率的结果如图1,喂食 PS 组的黑粉甲幼虫在30天时降解PS 约为 %。(3)据图2,与喂食麦麸组相比,仅喂食PS的幼虫存活率 ;而喂食麦麸+PS组的存活率有所提高,说明 的补充对幼虫生存至关重要。(4)研究发现多种昆虫能降解塑料,这一研究成果的价值在于 (多选)A.为解决塑料污染提供新途径 B.能够直接消除所有塑料垃圾C.为塑料处理提供可持续方案 D.补充了微塑料对昆虫影响的研究29.(8分)玉米作为全球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人类粮食安全的重要支柱。水资源短缺会严重影响其产量,提升抗旱性已成为现代玉米育种的关键目标。(1)玉米叶片中的水参与有机物的合成,同时水也会经图1中[ ]所示的气孔,散失到空气中。(2)2025年,我国科学家通过大规模筛选获得一种新型玉米植株,特点是叶片气孔数量明显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原因是控制气孔发育的基因Z缺失,并将该基因定位于玉米的4号 上。(3)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基因Z缺失的突变体植株,其气孔分布情况如图2,据图可知,突变体的气孔密度 。将叶片置于42℃干燥箱中,每隔一小时测量叶片的保水率,结果如图3,可知突变体的保水能力更 ,分析其原因是 。(4)将野生型和突变体分别种植于水分充足和干旱条件下,测量单株产量,如图4。水分充足条件下野生型和突变体的产量差异不明显,而干旱条件对 的单株产量影响更大,突变体能 (填“加剧”或“缓解”)干旱引起的产量下降。30.(7分)阅读科普文,回答问题。由于脊髓损伤导致的瘫痪,一直被认为是无法治愈的。对于病人而言,走路这一简单不过的事,成为遥不可及的梦。在2025年初,曾因严重脊髓损伤被宣判为永远站不起来的小林,经过手术后,能够凭“想走路”的念头迈出步子,独立行走了5 米多!这一奇迹是依靠“脑脊接口”这一技术实现的。脑脊接口技术的核心任务是:在大脑和腿部神经之间,搭建一条新的“绕行通道”。具体来说,是通过三个步骤实现的:为截瘫患者植入的接口产品包括:电极、肌电信号采集装置和外部调控软件。外部调控软件可以指挥体内刺激装置给脊髓放电,精准激活肌肉群,能够帮助患者实现自主行走。随着脑脊接口技术的应用,已经有医学案例报道多名截瘫患者能够站立、缓缓迈步前行。(1)大脑属于神经系统中的 (填“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其主要功能是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并决定和启动相应的反应。(2)正常行走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其组成依次为:感受器→ →神经中枢→传出神经→ 。(3)手术前小林无法行走,是因为大脑指令被阻断在 。脑脊接口技术通过植入电极“获取”大脑运动信号, 受损部位,将指令直接传给脊髓下端或控制肌肉的神经。根据文中信息,脊髓电极应安装在图1中 (填字母)部位。(4)要实现脑脊接口技术对瘫痪患者的康复治疗,你认为必要的技术保障或注意事项有 。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25题,每题1分)1.A.2.B.3.D.4.A.5.D.6.D.7.B.8.B.9.D.10. B.11. D.12. A.13. C.14. C.15. D.16. B.17. B.18. C.19. C.20. C.21. B.22. C.23. B.24. D.25. C.第二部分:非选择题(26-30题,共35分)26. (7分)(1) 光能;生产者;氧气(2) 体外受精;分解者;循环(3) 太空环境可能影响斑马鱼的平衡功能27. (6分)(1) B(尿酸、尿素)(2) ① 有差异;② 肾小球;③ 滤过;肾小管(3) C28. (7分)(1) 完全变态(2) 排除原食物残留影响实验结果;减少实验误差;35(3) 显著下降;麦麸(其他营养)(4) ACD29. (8分)(1) [①](2) 染色体(3) 更低;强;气孔减少减少水分蒸发(4) 野生型;缓解30. (7分)(1) 中枢(2) 传入神经;效应器(3) 脊髓损伤处;绕过;b(4) 电极精准定位、信号同步传输、避免感染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