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5年中考生物学真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2025年中考生物学真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吉林省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
生物学试卷共6页,包括两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全卷满分50分,考试时间为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供八年级考生使用。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衣藻 B.腺病毒 C.眼虫 D.链球菌
2.如图所示,脂肪消化的场所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A.草→虫→食虫鸟 B.阳光→草→虫→食虫鸟
C.草←虫←食虫鸟 D.草→虫→食虫鸟→细菌
4.吉林省部分地区盛产蓝莓。我们食用的“蓝莓”属于生物体结构层次中的
A.组织 B.器官
C.系统 D.个体
5.花用于繁殖的主要结构是
A.萼片 B.花托 C.花瓣 D.花蕊
6.如图所示,能产生雌性激素的部位是
7.2024 年秋,经中国空间站育种的水稻喜获丰收。收获的种子中葡萄糖含量比普通种子高出5~6倍,这种变异从根本上改变的是
A.生活环境 B.生物性状 C.遗传物质 D.生活习性
8.下列对破伤风杆菌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真核生物 B.有染色体结构
C.有叶绿体结构 D.无成形细胞核
9.如图所示,此时肋骨间的肌肉和膈肌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舒张
B.舒张、收缩
C.收缩、收缩
D.舒张、舒张
10.青春期最显著的变化是
A.声音变粗 B.生殖器官形成
C.身高突增 D.心肺功能增强
11.下列关于生物圈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B.草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总称
D.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
12.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猫的牙齿结构与甲类相似
B.甲类生物是由乙类进化而来的
C.①②的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图中③的作用是切断食物
13.下列有利于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的做法是
A.夜晚降低蔬菜大棚温度 B.移栽植物时带土坨
C.移栽植物时去掉大量叶片 D.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
14.制作酸奶和醋利用的微生物分别是
A.乳酸菌、醋酸菌
B.酵母菌、醋酸菌
C.酵母菌、霉菌
15.如图所示,某人因外伤出血,血液呈鲜红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出血状况判断为静脉出血
B.可用止血带在a端压迫止血
C.血液中的白细胞促进止血
D.可以贴上创可贴进行止血
16.我们通过视觉和听觉从外界获取大部分信息。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晶状体可以折射光线
B.视觉的形成在视网膜
C.鼓膜是听觉感受器
D.听觉的形成在耳蜗
17.下列选项符合图中a、b、c关系的是
A. 染色体、DNA、蛋白质
B.消化道、口腔、肝脏
C.毛细血管、静脉、血管
D.细胞膜、细胞、细胞核
18.将苏云金杆菌中具有抗虫效应的DNA片段导入棉花细胞中,可以培育出具有抗虫特性的棉花品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棉花的抗虫特性可以遗传
B.采用的生物技术为克隆技术
C.培养苏云金杆菌需要适宜温度
D.苏云金杆菌可以通过分裂生殖
19.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向大气中排放过量二氧化硫等气体造成的。下列能有效减少酸雨发生的措施是
A.禁止盗猎 B.退耕还湖
C.净化污水 D.绿色出行
20.某人在空腹状态下服用一定量葡萄糖溶液,每隔一小时测定一次血糖含量的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0~1小时曲线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被吸收
B.2~3小时内血糖含量即可恢复至空腹水平
C.2~4小时曲线下降与胰岛素的调节作用有关
D.胰岛素是由胰腺分泌并由导管输送至血液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其中23题(4)空2分,共30分)
21.显微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图甲为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图乙为人血的永久涂片镜下图,图丙为人口腔上皮细胞镜下图,图丁为青霉结构图。请回答下列问题。(6分)
(1)小明在观察人血涂片时,应该转动图甲中序号 ,使视野变亮。
(2)图乙中⑤ 低于正常值可能造成贫血。
(3)制作图丙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 。在观察时,若将图丙中的⑥细胞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方移动。
(4)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图丙中的细胞,发现有一对形态差别较大的性染色体,判断此人性别为 。
(5)图丁中的青霉利用序号 从营养物质内吸收有机物。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7分)
杨树是城市常见的绿化植物,不仅可以遮阴,还可以净化空气。 目前,①杨树品种主要有小青杨、银中杨和毛白杨等。②据统计,每棵壮年毛白杨,平均每年吸收172公斤二氧化碳,释放125公斤氧气。
杨树雌株在果实成熟后裂开飘絮,气温升高、光照充足和空气湿度小等都有利于杨絮的飘散。为治理杨絮造成的空气污染,减少飘絮,③可将不产生飘絮的雄株嫁接到雌株上;也可以给树木注射抑制剂,抑制花的形成。2024年,更多三倍体雄株毛白杨陆续投入使用,既能满足绿化需求,又能减轻飘絮对空气的污染。
(1)材料中划线部分①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 的多样性。
(2)材料中划线部分②体现了植物在生物圈中维持 平衡。
(3)根据材料中的信息,杨树属于种子植物中的 植物,请写出一条影响杨树飘絮的环境条件 。
(4)材料中划线部分③提及到杨树的生殖方式为 生殖。
(5)材料中抑制剂应注入树干中的 组织。
(6)夏季,杨树不仅能为人们遮阴,还能通过 作用,使周围环境变得更加凉爽。
23.为探究浸泡时间和温度对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科研团队进行了实验,操作步骤如下。(6分)
步骤一:选取颗粒饱满、大小基本相同的 400 粒莴苣种子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
步骤二:将四组种子用清水浸泡处理,处理时间见下表。
步骤三:将每组的100粒种子平均分成5 份,分别放入铺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再将其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步骤四:每24小时观察一次。实验结束时,计算莴苣种子的萌发率,结果见下表。
不同浸泡时间和温度处理下莴苣种子萌发率
组别 浸泡时间(小时) 温度 (摄氏度) 萌发率(百分率)
甲 1.0 20 79
乙 1.5 20 81
丙 1.0 23 89
丁 1.5 23 93
分析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选取的莴苣种子颗粒饱满、大小基本相同,目的是 。
(2)实验中每组各用 100粒莴苣种子,而不用1粒,是为了避免 ,使实验设计更科学。
(3)步骤三中将每组的100粒种子平均分成5份,目的是设置 实验。
(4)通过本实验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5)假设将步骤二中丁组的清水换成土壤浸出液,设置为戊组,其他条件不变。若实验结果为丁组和戊组种子萌发时间基本相同,以及 ,可证明“土壤浸出液对莴苣种子萌发没有影响”。
24.对生物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多样性。现有蟾蜍、草原雕、蝴蝶和蜥蜴四种生物,请按下图对其进行分类并回答问题。(5分)
(1)图中A 是上述四种生物中的 。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诗中描述的动物与图中的 属于同一类群。
(3)在图中①处,应填入 。
(4)图中C所属的生物类群是脊椎动物中的 动物。
(5)生物D产的卵内,卵黄表面中央有一个盘状的小白点,被称为 ,里面含有细胞核。
25.为实现冰雪文化育人的目标,吉林省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冰雪运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请结合下列图表回答问题。(6分)
(1)滑雪时下肢弯曲,需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由肌肉牵拉着骨围绕 进行。
(2)滑雪过程中,图A中的序号 起到维持身体平衡的作用。
(3)细胞通过 作用分解有机物,为滑雪运动员提供能量。
(4)滑雪时,图D肌肉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经下腔静脉回到心脏,再经 血管送至肺,通过呼气过程排出体外。
(5)分别取滑雪运动员肾小囊中的液体、肾动脉中的血浆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得到下表数据,图C中a处对应表格中的 液体。
主要成分 甲液体(克/100毫升) 乙液体(克/100毫升) 丙液体(克/100毫升)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尿素 0.03 0.03 1.8
(6)冰雪运动不仅是一项体育活动,更是一种文化体验。请写出一条冰雪运动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积极影响 。
C. ③
B. ②
D. ④
A. ①
D.乳酸菌、霉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