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74张PPT)第三章 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1. 举例说明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等是免疫调节的结构与物质基础。2.概述人体的免疫包括生来就有的非特异性免疫和后天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生命观念——基于对免疫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免疫功能,阐释生命的本质。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一、人体的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主要是指机体对抗________的能力。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是__________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2)免疫细胞:是指参与__________或与__________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病原体免疫细胞骨髓脾胸腺淋巴结扁桃体免疫应答免疫应答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淋巴细胞(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因子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物质。3.免疫功能的分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白细胞介素干扰素抗体补体溶菌酶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概念:是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病原体相互作用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也是______就具有的,能__________给后代的免疫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御能力的______。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______、______及其附属腺体等。(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成分:__________。(3)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液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来稳定遗传基础皮肤黏膜吞噬细胞补体溶菌酶干扰素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 ( )2.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 )3.非特异性免疫具有遗传性。 ( )4.巨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 ( )5.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提示:1.√2.× 吞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但不是淋巴细胞。3.√ 4.√5.× 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核心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种类 功能淋巴细胞,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吞噬、抗原提呈巨噬细胞 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提呈3.三种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功能[对点练习]1.如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e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淋巴细胞的只有a细胞和e细胞B.图中所有细胞都能执行免疫功能C.图中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相同,成熟的场所也相同D.图中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B [属于淋巴细胞的有a细胞、b细胞、e细胞和辅助T细胞,A错误。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B正确。图中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是骨髓,成熟的场所不同,C错误。图中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分化生成的,因此DNA是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随着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D.唾液、泪液和体液中的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抗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除了抗体,其他一些物质,如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核心点二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在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特点 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作用弱 出现慢、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 机体的屏障结构、细胞成分、体液成分 淋巴细胞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对点练习]3.下列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A.②⑤ B.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⑤√C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由皮肤、黏膜等组成。①胃液由胃黏膜分泌,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①正确;②唾液腺是由口腔黏膜特化形成的,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②正确;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③错误;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④正确;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⑤正确。]易错提醒 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则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由于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所以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4.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D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A、B、C三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抗体与白喉杆菌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反应,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这些现象都与免疫系统有关。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通过对皮肤及黏膜在免疫系统中主要作用的分析及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的事实,认同结构与功能观;通过对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知识的了解,形成健康生活的人生态度及社会责任感。1.说说皮肤在免疫系统中的主要作用。(生命观念、社会责任)(1)人体皮肤及黏膜组成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 作用范围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2)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能阻挡病原体入侵。2.生活中很多动物都有舔舐伤口的习惯,这样可加速伤口愈合,结合所学知识,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生命观念、社会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动物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能杀死细菌,促进伤口愈合。3.有人说,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说说你的看法。(生命观念、社会责任)(1)你同意这种观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同意。(2)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从而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课堂小结]1.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这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骨髓、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3.免疫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T细胞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4.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一些机体的屏障结构、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等组成。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1.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巨噬细胞 ⑦垂体 ⑧淋巴结 ⑨纤维蛋白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⑨ D.①②③④⑥⑧D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骨髓、扁桃体、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垂体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在血液中起凝集作用,不属于免疫系统中的成分。]√2.(多选)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D.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D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3.人的胃液能杀灭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人体的( )A.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成分C.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液成分D.特异性免疫A [人的胃液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正确,D错误。]5.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活性物质。(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2)以下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的是___________。A.溶酶体B.汗液C.口腔黏膜D.胃酸胸腺、脾、骨髓、淋巴结A(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免疫活性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及抗体、补体、溶菌酶等解析:(1)免疫器官指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胸腺、脾、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等。(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指皮肤、黏膜及其附属腺体等,汗液、胃酸属于皮肤、黏膜的分泌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3)细胞①为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4)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及抗体、补体、溶菌酶等。题号13524687910111213√题组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细胞和B细胞都普遍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D.T细胞、B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成熟14课时分层作业(11)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题号13524687910111213A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C正确;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B正确;B细胞和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正确。]14√2.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D.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和淋巴结中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C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等,脊髓不属于免疫器官,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B错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C正确;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液中,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3.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通常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功能低下时,才会有肿瘤细胞的出现B.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C [肿瘤细胞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无论免疫功能如何,它都可能会出现,A错误;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并非数量减少,B错误;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因此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C正确;死亡的肿瘤细胞细胞质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4.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产生的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引发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引发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当日孵出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D [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等,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属于免疫器官,A正确;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由于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摘除法氏囊后,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会受到影响,C正确;注射IBDV灭活疫苗只能预防IBDV的感染,无法阻止已感染IBDV发病后的雏鸡的法氏囊萎缩,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题组二 非特异性免疫5.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这是因为(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失去皮肤的屏障作用,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力降低D.吞噬细胞减少,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B [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因为失去了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正确,A、C、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6.从免疫类型上看,下列现象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B.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D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不符合题意。]√7.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C.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A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能代代遗传,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A正确,D错误;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B错误;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8.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B.淋巴细胞不仅分布在淋巴中,也分布在血液中C.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都分布在内环境中D.免疫活性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B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分布于淋巴、血液等处,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其中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并分布于唾液、泪液等中;抗体可分布于乳汁等外分泌液中,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而溶菌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9.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B.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B [免疫细胞也能分布在血液中,A错误;体内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0.(多选)巨噬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巨噬细胞的细胞质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C.巨噬细胞不具有抗原提呈功能D.巨噬细胞与细菌的遗传物质均存在于细胞核中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CD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巨噬细胞属于抗原提呈细胞,其细胞质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可以吞噬入侵的病原体,B正确,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1.(多选)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非特异性免疫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BD [细胞A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因此可知细胞A是吞噬细胞,A错误。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D正确,C错误。]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12.(多选)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含有的白细胞均为死细胞C.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化学屏障√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CD [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中含有的白细胞,大多数是死亡的白细胞,B错误。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正确。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化学屏障,D正确。]13.(11分)近年来溶菌酶作为动物自身的物质,以其广谱高效的抗菌特性和促进动物生长的特点吸引众多研究者的视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目前国内溶菌酶主要是使用超滤方法从鸡蛋清中提取,由此可推知,溶菌酶的化学本质是一类_____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全程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原料变性。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蛋白质(2分)保持溶菌酶的活性(2)溶菌酶是一种高效抗菌剂,可以抵抗外源微生物的入侵,它主要是在人体的____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作用,它的抗菌机理是能有效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使细菌细胞因为_________________,从而杀死细菌。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非特异性渗透吸水而涨破[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溶菌酶主要是从鸡蛋清中提取的,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提取的全过程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以保持溶菌酶的活性并防止原料变性。(2)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溶菌酶能够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使得细菌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在低渗溶液中因渗透吸水而涨破,从而使细菌死亡。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易错点 免疫器官的功能识记不清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一定需要B细胞参与,绝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T细胞参与),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B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包括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和发育成熟,而T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后迁移至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题号1352468791011121314(教师用书独具)1.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1)细胞②和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过程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指_________。B细胞和T细胞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转移到淋巴器官中抗原 (3)图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细胞因子由__________细胞分泌,但有的免疫活性物质,如__________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抗体淋巴溶菌酶[解析] (1)①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②是在骨髓中成熟的B细胞。它们是经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③B细胞、T细胞产生后转移到淋巴器官中,受到④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3)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它们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2.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请回答问题:(1)树突状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消化。胞吞 (2)树突状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具有____________作用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功能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答出一个即可)。(3)树突状细胞能高效识别多种抗原,请推测树突状细胞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多选)。A.细胞质膜具有很多突起 B.细胞质膜上有多种载体C.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质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4)树突状细胞应由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成。(特异性)识别 巨噬细胞(或B细胞)A、D造血干细胞[解析] (1)树突状细胞能通过胞吞的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消化。(2)树突状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被T细胞的受体识别,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的功能。(3)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质膜具有很多突起,扩大了细胞质膜的面积,便于与抗原结合;同时该细胞具有摄取和处理抗原的功能,因此其细胞质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这些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综上所述,A、D正确。(4)树突状细胞应该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免疫细胞。课时分层作业(1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4A C C D B D A B B CD BD CD B13.(除注明外,每空3分,共11分)(1)蛋白质(2分) 保持溶菌酶的活性 (2)非特异性 渗透吸水而涨破1.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C正确;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B正确;B细胞和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正确。2.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等,脊髓不属于免疫器官,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B错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C正确;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液中,D错误。3.肿瘤细胞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无论免疫功能如何,它都可能会出现,A错误;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并非数量减少,B错误;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因此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C正确;死亡的肿瘤细胞细胞质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错误。4.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等,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属于免疫器官,A正确;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由于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摘除法氏囊后,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会受到影响,C正确;注射IBDV灭活疫苗只能预防IBDV的感染,无法阻止已感染IBDV发病后的雏鸡的法氏囊萎缩,D错误。5.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因为失去了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正确,A、C、D错误。6.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不符合题意。7.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能代代遗传,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A正确,D错误;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B错误;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8.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分布于淋巴、血液等处,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其中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并分布于唾液、泪液等中;抗体可分布于乳汁等外分泌液中,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而溶菌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9.免疫细胞也能分布在血液中,A错误;体内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10.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巨噬细胞属于抗原提呈细胞,其细胞质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可以吞噬入侵的病原体,B正确,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错误。11.细胞A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因此可知细胞A是吞噬细胞,A错误。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D正确,C错误。12.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中含有的白细胞,大多数是死亡的白细胞,B错误。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正确。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化学屏障,D正确。13.(1)根据题意分析,溶菌酶主要是从鸡蛋清中提取的,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提取的全过程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以保持溶菌酶的活性并防止原料变性。(2)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溶菌酶能够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使得细菌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在低渗溶液中因渗透吸水而涨破,从而使细菌死亡。14.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包括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和发育成熟,而T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后迁移至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一、人体的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主要是指机体对抗________的能力。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是__________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2)免疫细胞:是指参与__________或与__________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细胞因子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物质。3.免疫功能的分类: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概念:是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病原体相互作用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也是______就具有的,能__________给后代的免疫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御能力的______。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______、______及其附属腺体等。(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成分:__________。(3)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液成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 ( )2.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 )3.非特异性免疫具有遗传性。 ( )4.巨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 ( )5.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种类 功能淋巴细胞,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吞噬、抗原提呈巨噬细胞 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提呈3.三种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功能1.如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e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淋巴细胞的只有a细胞和e细胞B.图中所有细胞都能执行免疫功能C.图中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相同,成熟的场所也相同D.图中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随着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D.唾液、泪液和体液中的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在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 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作用弱 出现慢、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 机体的屏障结构、细胞成分、体液成分 淋巴细胞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3.下列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A.②⑤ B.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⑤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则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由于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所以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4.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这些现象都与免疫系统有关。通过对皮肤及黏膜在免疫系统中主要作用的分析及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的事实,认同结构与功能观;通过对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知识的了解,形成健康生活的人生态度及社会责任感。1.说说皮肤在免疫系统中的主要作用。(生命观念、社会责任)(1)人体皮肤及黏膜组成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生活中很多动物都有舔舐伤口的习惯,这样可加速伤口愈合,结合所学知识,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生命观念、社会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有人说,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说说你的看法。(生命观念、社会责任)(1)你同意这种观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小结] 1.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这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骨髓、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3.免疫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T细胞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4.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一些机体的屏障结构、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等组成。1.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巨噬细胞 ⑦垂体 ⑧淋巴结 ⑨纤维蛋白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⑨ D.①②③④⑥⑧2.(多选)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D.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3.人的胃液能杀灭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人体的( )A.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成分C.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液成分D.特异性免疫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5.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活性物质。(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2)以下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A.溶酶体 B.汗液C.口腔黏膜 D.胃酸(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免疫活性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课时分层作业(11)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本套共14小题,共40分。第1~9、14小题,每小题2分;第10~12小题,每小题3分;第13小题11分。)题组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细胞和B细胞都普遍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D.T细胞、B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成熟2.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D.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和淋巴结中3.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通常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功能低下时,才会有肿瘤细胞的出现B.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4.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产生的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引发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引发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当日孵出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题组二 非特异性免疫5.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这是因为(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失去皮肤的屏障作用,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力降低D.吞噬细胞减少,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6.从免疫类型上看,下列现象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B.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7.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C.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8.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B.淋巴细胞不仅分布在淋巴中,也分布在血液中C.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都分布在内环境中D.免疫活性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9.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B.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10.(多选)巨噬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巨噬细胞的细胞质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C.巨噬细胞不具有抗原提呈功能D.巨噬细胞与细菌的遗传物质均存在于细胞核中11.(多选)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非特异性免疫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12.(多选)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含有的白细胞均为死细胞C.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化学屏障13.(11分)近年来溶菌酶作为动物自身的物质,以其广谱高效的抗菌特性和促进动物生长的特点吸引众多研究者的视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目前国内溶菌酶主要是使用超滤方法从鸡蛋清中提取,由此可推知,溶菌酶的化学本质是一类_____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全程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原料变性。(2)溶菌酶是一种高效抗菌剂,可以抵抗外源微生物的入侵,它主要是在人体的____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作用,它的抗菌机理是能有效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使细菌细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杀死细菌。易错点 免疫器官的功能识记不清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一定需要B细胞参与,绝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T细胞参与),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第一节 人体的免疫应答第1课时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一、人体的免疫系统1.免疫的概念:主要是指机体对抗病原体的能力。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骨髓、脾、胸腺、淋巴结和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3)免疫活性物质:主要有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及抗体、补体、溶菌酶等多种物质。3.免疫功能的分类: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1.概念:是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与病原体相互作用而逐渐建立起来的,也是生来就具有的,能稳定遗传给后代的免疫功能。2.非特异性免疫是一切免疫防御能力的基础。3.非特异性免疫的组成(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皮肤、黏膜及其附属腺体等。(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成分:吞噬细胞。(3)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液成分:补体、溶菌酶、干扰素等。(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等。 ( )2.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 ( )3.非特异性免疫具有遗传性。 ( )4.巨噬细胞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 ( )5.胃黏膜可抵御致病微生物对机体的侵害,在机体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提示:1.√2.× 吞噬细胞是免疫细胞,但不是淋巴细胞。3.√ 4.√5.× 胃黏膜属于第一道防线,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2.免疫细胞的种类与功能种类 功能淋巴细胞,如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吞噬细胞 树突状细胞 吞噬、抗原提呈巨噬细胞 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提呈3.三种免疫活性物质及其功能1.如图表示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e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淋巴细胞的只有a细胞和e细胞B.图中所有细胞都能执行免疫功能C.图中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相同,成熟的场所也相同D.图中细胞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DNA不同B [属于淋巴细胞的有a细胞、b细胞、e细胞和辅助T细胞,A错误。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B正确。图中免疫细胞生成的场所是骨髓,成熟的场所不同,C错误。图中细胞是由一个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分化生成的,因此DNA是相同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错误。]2.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抗体能随着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全身各个部位,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B.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合成的D.唾液、泪液和体液中的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C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称为抗体,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抗体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除了抗体,其他一些物质,如溶菌酶、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等,也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是几类主要的细胞因子。] 非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来源 遗传而来,人人都有的先天性免疫 出生后在与病原体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后天性免疫,并非人人都有对象 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特点 作用范围广、无特异性、作用弱 出现慢、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作用强、时间长基础 机体的屏障结构、细胞成分、体液成分 淋巴细胞联系 起主导作用的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3.下列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A.②⑤ B.④⑤C.①②④⑤ D.②③⑤C [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由皮肤、黏膜等组成。①胃液由胃黏膜分泌,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①正确;②唾液腺是由口腔黏膜特化形成的,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②正确;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③错误;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④正确;⑤皮肤的阻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⑤正确。]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则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由于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而是由黏膜分泌的,所以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不属于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屏障结构。4.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菌酶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灭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D [非特异性免疫是指由皮肤、黏膜、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参与的免疫过程,A、B、C三项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针对特定的抗原起作用,抗体与白喉杆菌的反应属于特异性反应,D项属于特异性免疫。]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人体皮肤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感染;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这些现象都与免疫系统有关。通过对皮肤及黏膜在免疫系统中主要作用的分析及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的事实,认同结构与功能观;通过对加强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癌症的发生知识的了解,形成健康生活的人生态度及社会责任感。1.说说皮肤在免疫系统中的主要作用。(生命观念、社会责任)(1)人体皮肤及黏膜组成人体的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非特异性免疫的屏障结构 作用范围广,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发挥作用。(2)皮肤大面积烧伤且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不能阻挡病原体入侵。2.生活中很多动物都有舔舐伤口的习惯,这样可加速伤口愈合,结合所学知识,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原因是什么?(生命观念、社会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动物唾液中含有溶菌酶,溶菌酶能杀死细菌,促进伤口愈合。3.有人说,加强体育锻炼可以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说说你的看法。(生命观念、社会责任)(1)你同意这种观点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同意。(2)说出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加强体育锻炼可以增强机体免疫系统的监控功能,从而有效降低癌症的发生。[课堂小结] 1.免疫系统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这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2.骨髓、胸腺是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脾、淋巴结和扁桃体是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3.免疫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等,淋巴细胞主要有T细胞和B细胞,T细胞分为辅助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4.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主要由一些机体的屏障结构、细胞成分和体液成分等组成。1.下列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骨髓 ②扁桃体 ③淋巴细胞 ④抗体 ⑤红细胞 ⑥巨噬细胞 ⑦垂体 ⑧淋巴结 ⑨纤维蛋白原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C.①②③④⑥⑨ D.①②③④⑥⑧D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骨髓、扁桃体、淋巴结属于免疫器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垂体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组成成分。纤维蛋白原是血浆中的一种蛋白质,在血液中起凝集作用,不属于免疫系统中的成分。]2.(多选)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C.淋巴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B淋巴细胞D.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D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A正确;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B正确;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包括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D错误。]3.人的胃液能杀灭所吃食物中90%的病原体,这种免疫机能属于人体的( )A.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B.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细胞成分C.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体液成分D.特异性免疫A [人的胃液属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4.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B.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C.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D [人体非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皮肤、黏膜和吞噬细胞及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A正确;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由于产生免疫活性物质,故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B正确;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C正确,D错误。]5.如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示意图,其中①~⑦表示免疫细胞,⑧和⑨表示免疫活性物质。(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两个)。(2)以下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的是________________。A.溶酶体 B.汗液C.口腔黏膜 D.胃酸(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免疫活性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免疫器官指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主要包括胸腺、脾、骨髓、淋巴结和扁桃体等。(2)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指皮肤、黏膜及其附属腺体等,汗液、胃酸属于皮肤、黏膜的分泌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屏障结构。(3)细胞①为吞噬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4)免疫活性物质包括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及抗体、补体、溶菌酶等。答案:(1)胸腺、脾、骨髓、淋巴结 (2)A (3)不针对某一类病原体,不具有特异性 (4)白细胞介素、干扰素等细胞因子以及抗体、补体、溶菌酶等课时分层作业(11) 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题组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1.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B.T细胞和B细胞都普遍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C.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D.T细胞、B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成熟A [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而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属于吞噬细胞,A错误,C正确;血液和淋巴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B正确;B细胞和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正确。]2.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于免疫器官B.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C.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D.淋巴细胞只存在于淋巴和淋巴结中C [免疫器官包括胸腺、骨髓、淋巴结、扁桃体和脾等,脊髓不属于免疫器官,A错误;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B错误;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C正确;淋巴细胞可以存在于血液中,D错误。]3.肿瘤细胞一旦死亡就会释放钾离子到细胞外,通常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阻止它们的抗肿瘤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功能低下时,才会有肿瘤细胞的出现B.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减少C.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D.死亡的肿瘤细胞释放钾离子体现了细胞质膜的选择透过性C [肿瘤细胞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无论免疫功能如何,它都可能会出现,A错误;细胞外钾离子浓度高可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并非数量减少,B错误;细胞外增加的钾离子可降低免疫细胞活性,因此细胞外钾离子浓度低是免疫细胞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C正确;死亡的肿瘤细胞细胞质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D错误。]4.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产生的场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感染雏鸡后,可引发法氏囊严重萎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法氏囊是鸡的免疫器官B.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引发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C.将当日孵出的雏鸡摘除法氏囊后,会影响该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D.雏鸡感染IBDV发病后,注射IBDV灭活疫苗能阻止其法氏囊萎缩D [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等,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属于免疫器官,A正确;B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过程,传染性法氏囊病可能导致雏鸡出现免疫功能衰退,B正确;由于鸡尾部的法氏囊是B淋巴细胞的发生场所,摘除法氏囊后,雏鸡B淋巴细胞的产生会受到影响,C正确;注射IBDV灭活疫苗只能预防IBDV的感染,无法阻止已感染IBDV发病后的雏鸡的法氏囊萎缩,D错误。]题组二 非特异性免疫5.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这是因为( )A.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失去皮肤的屏障作用,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C.失血多、白细胞减少,特异性免疫力降低D.吞噬细胞减少,非特异性免疫力降低B [皮肤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容易被细菌感染是因为失去了皮肤对病菌的阻挡作用,使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B正确,A、C、D错误。]6.从免疫类型上看,下列现象不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的是(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B.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C.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D.患过天花的人获得对天花病毒的免疫力D [泪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杀死进入眼睛的病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不符合题意。皮肤能够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呼吸道黏膜上的纤毛可以清扫异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C不符合题意。]7.下列关于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C.吞噬细胞只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A [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能代代遗传,对多种病原体起防御作用,A正确,D错误;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B错误;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也参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8.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第一道防线需要吞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参与B.淋巴细胞不仅分布在淋巴中,也分布在血液中C.免疫活性物质都由免疫细胞产生,都分布在内环境中D.免疫活性物质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B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错误。淋巴细胞分布于淋巴、血液等处,B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其中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并分布于唾液、泪液等中;抗体可分布于乳汁等外分泌液中,C错误。免疫活性物质中的抗体参与特异性免疫,而溶菌酶参与非特异性免疫,D错误。]9.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B.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D.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B [免疫细胞也能分布在血液中,A错误;体内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B正确;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C错误;抗原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错误。]10.(多选)巨噬细胞是极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下列有关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巨噬细胞的细胞质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C.巨噬细胞不具有抗原提呈功能D.巨噬细胞与细菌的遗传物质均存在于细胞核中CD [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巨噬细胞属于抗原提呈细胞,其细胞质膜上具有识别与结合病原体的受体,可以吞噬入侵的病原体,B正确,C错误;细菌是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D错误。]11.(多选)如图表示人体某种免疫过程,下列根据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细胞A是淋巴细胞B.该过程是人体免疫的非特异性免疫C.该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D.该防线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D [细胞A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并对病原体进行吞噬和处理,因此可知细胞A是吞噬细胞,A错误。图中的免疫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能防御多种病原体,B、D正确,C错误。]12.(多选)下列关于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B.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含有的白细胞均为死细胞C.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D.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化学屏障CD [血浆蛋白对抗病原体产生反应的过程有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A错误。人体克服感染时形成的脓液中含有的白细胞,大多数是死亡的白细胞,B错误。炎症反应时局部体温升高可增强白细胞的吞噬作用,C正确。皮肤中的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属于化学屏障,D正确。]13.(11分)近年来溶菌酶作为动物自身的物质,以其广谱高效的抗菌特性和促进动物生长的特点吸引众多研究者的视线。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目前国内溶菌酶主要是使用超滤方法从鸡蛋清中提取,由此可推知,溶菌酶的化学本质是一类_____________,在操作过程中全程要在低温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防止原料变性。(2)溶菌酶是一种高效抗菌剂,可以抵抗外源微生物的入侵,它主要是在人体的______________免疫中发挥作用,它的抗菌机理是能有效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使细菌细胞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杀死细菌。[解析] (1)根据题意分析,溶菌酶主要是从鸡蛋清中提取的,说明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提取的全过程需要在低温下进行,以保持溶菌酶的活性并防止原料变性。(2)溶菌酶是一种免疫活性物质,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溶菌酶能够催化细菌细胞壁的水解,使得细菌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在低渗溶液中因渗透吸水而涨破,从而使细菌死亡。[答案] (除注明外,每空3分,共11分)(1)蛋白质(2分) 保持溶菌酶的活性 (2)非特异性 渗透吸水而涨破易错点 免疫器官的功能识记不清14.甲、乙、丙三组小鼠不同的免疫器官被破坏,其中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一定需要B细胞参与,绝大多数情况下还需要T细胞参与),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造血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甲组骨髓被破坏,乙组胸腺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C.乙组骨髓被破坏,丙组胸腺被破坏,甲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D.丙组骨髓被破坏,甲组胸腺被破坏,乙组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B [淋巴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来的,包括B细胞和T细胞。B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和发育成熟,而T细胞在骨髓中形成后迁移至胸腺中发育成熟。B细胞主要用于体液免疫,T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甲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说明胸腺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说明骨髓被破坏;输入造血干细胞后丙组仍然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说明骨髓和胸腺均被破坏。](教师用书独具)1.据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与分化。(1)细胞②和①分别是______________,它们的起源相同,但种类不同,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的过程③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是__________,细胞因子由__________细胞分泌,但有的免疫活性物质,如__________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解析] (1)①是在胸腺中成熟的T细胞,②是在骨髓中成熟的B细胞。它们是经细胞分化产生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相同,种类不同是因为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③B细胞、T细胞产生后转移到淋巴器官中,受到④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3)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等,它们并非都由免疫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由淋巴细胞产生,但溶菌酶可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非免疫细胞产生。[答案] (1)B细胞和T细胞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转移到淋巴器官中 抗原 (3)抗体 淋巴 溶菌酶2.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提呈抗原的功能。请回答问题:(1)树突状细胞能通过_________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消化。(2)树突状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物质能与T细胞外具有__________作用的受体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功能的细胞,除树突状细胞外还有__________等(答出一个即可)。(3)树突状细胞能高效识别多种抗原,请推测树突状细胞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__________(多选)。A.细胞质膜具有很多突起B.细胞质膜上有多种载体C.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细胞质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4)树突状细胞应由__________分化而成。[解析] (1)树突状细胞能通过胞吞的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入细胞内,并将其消化。(2)树突状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被T细胞的受体识别,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B细胞等具有摄取、处理及提呈抗原的功能。(3)树突状细胞的细胞质膜具有很多突起,扩大了细胞质膜的面积,便于与抗原结合;同时该细胞具有摄取和处理抗原的功能,因此其细胞质膜上有多种抗原受体,这些结构特点都是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综上所述,A、D正确。(4)树突状细胞应该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而来的免疫细胞。[答案] (1)胞吞 (2)(特异性)识别 巨噬细胞(或B细胞) (3)A、D (4)造血干细胞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第1课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学案.docx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第1课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学案(学生用).docx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三章人的免疫调节与稳态第一节第1课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课件.ppt 苏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分层作业(11)人体的免疫系统和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学生用).docx 课时分层作业(11)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