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侯马市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监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开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全卷共6页,满分75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提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都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题号的空格内。多选者,该题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24分)1.近日,七(1)班女同学小梅总是心神不宁,原来小梅喜欢上班里一名篮球打的很好,并且长得很帅的男生,小梅每天都会偷偷看他在做什么。如果发现他笑了,小梅就高兴,如果发现他不高兴,小梅就会心情低落。对此,你会说A.这种“早恋”会影响学习B.异性交往不可取,男女授受不亲C.这是青春期心理萌动,是正常的D.面对爱情,要慎重对待,理智处理2.脾气人人有,拿出来是本能,压下去是本事。下列管理情绪的方法中属于恰当运用注意转移法的是A.小美在班级活动中上台表演非常紧张,她深呼吸使情绪感到了缓解B.小丽因帮他人而迟到,虽有些生气,但她转念一想,这也是一种成长C.下课铃响了老师还在拖堂,小刚当堂大声喊起来,“老师,下课了”D.小凡心情不好,但看了妈妈录的一段搞笑舞蹈视频,笑得前仰后合3.诗词是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北宋文学家范仲淹被贬滴时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南宋末年名臣文天祥被囚禁时仰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说明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1页共6页A.我们都能在实践中提升情感境界B.消极情感影响我们生活质量和生命宽度C.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观念D.我们要有意识的增加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4.阅读下列微行为的微点评。其中,需要纠正的是A.数学课上,小明的解题思路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小明感到非常自豪一说明自尊的人能自我肯定自己的价值B.小光在学校参加科技创新社团活动,他每天查阅资料,反复试验。遇到困难不断请教老师和同学,最终成功完成项目一这告诉我们要,求学问,练本领,努力实现自我价值C.著名量子光学专家王育竹始终怀揣“科技报国”信念,不断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我国原子钟和冷原子物理研究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一告诉我们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发展结合起来,砥砺前行D.“别人与我比父母,我与别人比明天”—说明自强,使人奋发向上5.随着Deep seek的爆火,其创始人梁文峰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他和团队研发的量化投资技术和人工智能研究成果,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且提升了中国在全球科技领域的竞争力和自信心。他的一句“我的算法只服务五星红旗”说出了万千国人的心声。这①说明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②能坚定民族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③反映了自信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中④表明人工智能是我们自信的唯一根本来源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6.2025年2月3日,立春。以立春为首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把握自然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是古代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这体现了A.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B.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C.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D.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7.“和合”是中华民族崇尚的精神追求和交往方式。在处理国际关系中,能体现这一理念的是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2页共6页初一道德与法治参考期末 2025 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5 C D C A B 6-10 B C D B A 11-12 D B二、简答题(共 20 分)13、(1)消极的情绪在一定条件下会有积极作用;正视消极情绪,有助于我们克服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符合题意一方面可给 2 分)(2)随意发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既不顾及他人感受,也不注意场合和方式,会加剧同学间矛盾和冲突;不利于活动的开展,也会给他人造成不良影响。(符合题意两方面可给 4 分)要学会在合适场合,用合理方式表达情绪,注意关照他人的感受,管理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2分)14、能够知廉耻,明是非;有羞耻心,能够做到行己有耻;能够明白是非对错,能够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主动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行;能够积极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符合题意两方面可给 4 分)15、(1)经典一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2 分)承载着做人做事的道理,告诉我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可以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2分)经典二体现了“俭约自首,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2 分)有利于培养我们坚守做人的品格,克服拜金主义。(2分)三、分析说明题(共 9 分)16、在他们身上体现了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具体如下:首先,地震中不顾自己安危,也要背扶腿脚不便同学的小花的行为体现了“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使他人处在困境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正是有了这种美德,班级才能成是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情的文明班级。这启示我们,当他人处于困境时,我们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做扶危济困的人。其次,小林同学的行为体现了“他是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不倒的精神动力。面对学校活动,他能够做到自立自强,刚健有为,以顽强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达到目的。这启示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困难和挑战,要自立自强,不断开辟人生的新天地。再次,雯雯的行为体现了她积极践行“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她有“孝”的荣辱观念。这荣辱观念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我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标准。这种行为体现了孝敬老人、爱护老人,可以增进家庭爱的情感和责任感。这启示我们在成长中要做到百善孝为先,要孝敬老人,爱护亲人。(符合题意三方面可给 9 分)四、实践探究题(共 22 分)17、(1)民法典确立守法、公序良俗、绿色等基本原则;民法典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法律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发展。(符合题意三方面可给 6 分)(2)案例一,李某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其孙女按照遗嘱继承全部遗产,这种遗嘱继承的方式是合法有效的。(3分);案例二,法律保护当事人的财产权;(2分)案例三,她可以拨打电话求助消协帮助;她可以联系商家追回多付的钱款。(4分)(3)民法典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法律,涉及经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民法典是人们从事日常民事活动的行为准则,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人的生老病死、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它的规范和保护。(符合题意两方面可给 4分)(4)写出违反民法典的具体案例;展示民法典的相关法律规定;个人维护合法权益的具体做法。(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展示。符合题意的可给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年级道法答案.pdf 山西省侯马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卷(PDF版,含答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