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新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5 第3课时 用线性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共3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科版新版数学七年级下册10.5 第3课时 用线性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课件(共30张PPT)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5
用二元一次方程
组解决问题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3课时 用线性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
01
新课导入
03
课堂总结
02
新课讲解
04
课堂练习
目录
新课导入
第一部分
PART 01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1. 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会用线形示意图分析等量关系;
2. 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价值,发展模型观念和抽象能力.
学习目标
列表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新课导入
新课讲解
第二部分
PART 02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例4 某铁路桥长2120 m,现有一列高铁列车从桥上通过. 某人测得该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31 s,整列列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22 s.求列车的平均速度和长度.
列车完全在桥上:
列车开始上桥到完全通过:
如何直观形象地分析问题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
用线形示意图
例题讲解
分析:设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m/s,列车的长度为y m.可以画出如图所示的线形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
2120 m
y m
x m/s,31s
2120 m
y m
x m/s,22s
列车22s行驶的路程=桥长列车长
列车31s行驶的路程=桥长+列车长
例题讲解
解:设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m/s,列车的长度为y m.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列车的平均速度为80 m/s,列车的长度为360 m.
例4 某铁路桥长2120 m,现有一列高铁列车从桥上通过.某人测得该列车从开始上桥到完全过桥共用了31 s,整列列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共22 s.求列车的平均速度和长度.
例题讲解
例5 小明、小亮在400 m 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于同一个起点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跑,那么经过200 s两人第一次相遇;如果反向跑,那么经过40 s两人第一次相遇.若小明比小亮跑得快,则小明、小亮跑步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分析:设小明的平均速度是x m/s,小亮的平均速度是y m/s,可以列表如下:
跑步方式 小明的路程/m 小亮的路程/m 相等关系
同向跑
反向跑
200x
200y
200x-200y=400
40x
40y
40x+40y=400
例题讲解
解:设小明的平均速度是x m/s,小亮的平均速度是y m/s.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 小明的平均速度是6 m/s,小亮的平均速度是4 m/s.
例5 小明、小亮在400 m 的环形跑道上跑步,他们于同一个起点同时出发.如果同向跑,那么经过200 s两人第一次相遇;如果反向跑,那么经过40 s两人第一次相遇.若小明比小亮跑得快,则小明、小亮跑步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例题讲解
1. 小红和姐姐相距1.6 km.如果她们同时出发且相向而行,那么经过10 min两人相遇;如果她们同向而行,且姐姐比小红先出发10 min,那么在小红出发后15 min姐姐追上小红.小红、姐姐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
解:设小红的平均速度是x km/min,姐姐的平均速度是y km/min.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 小红的平均速度是0.04km/min,姐姐的平均速度是0.12km/min.
新课讲解
2. A、B两地相距96 km,一艘船若从A地出发,则顺水航行4 h到达B地;若从B地出发,则逆水航行6h到达A地.求该船在静水中航行的平均速度和水流平均速度.
解:设船在静水中航行的平均速度为x km/h,水流平均速度为y km/h.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船在静水中航行的平均速度为20 km/h,水流平均速度为4 km/h.
新课讲解
3. 一科考队乘坐汽车去某国家公园考察.汽车先以60 km/h的平均速度在平路上行驶,后又以30 km/h的平均速度爬坡到达目的地,共用了6.5 h;返回时,汽车以40 km/h的平均速度下坡,又以50 km/h的平均速度在平路上行驶,共用了6 h. 出发地距该国家公园有多远?
解:设平路长x km,坡路长y km.
根据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组,得
答:出发地距该国家公园270km.
x+y=150+120=270km.
新课讲解
课堂总结
第三部分
PART 03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课堂总结
1. 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线形示意图分析等量关系?
课堂练习
第四部分
PART 04
your content is entered here, or by copying your text, select paste in this box and choose to retain only text. your content is typed here
基础过关
1. 从甲地到乙地有一段上坡与一段平路.如果保持上坡每小时走3 km,平路每小时走4 km,下坡每小时走5 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需54 min,从乙地到甲地需42 min. 从甲地到乙地的全程是多少?小红将这个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设未知数x、y,已经列出一个方程,则另一个方程正确的是( )
B
课堂练习
2.甲乙两人练习跑步,如果乙先跑10米,甲跑5秒就可追上乙;如果乙先跑2秒,甲跑4秒就可追上乙.设甲的速度为x米/秒,乙的速度为y米/秒,则可列出的方程组为( )
A. B.
C. D.
B
课堂练习
3.甲、乙二人同时同地出发,都以不变的速度在300米环形跑道上奔跑,若反向而行,每隔20s相遇一次,若同向而行,则每隔300s相遇一次,已知甲比乙跑
得快,设甲每秒跑x米,乙每秒跑y米,则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
解:设甲的速度为千米时,乙的速度为千米时,

解得,
答:甲的速度为16千米时,乙的速度为24千米时.
4.甲、乙两人准备自行车骑行比赛,相约一同训练.两人从相距8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2个小时相遇;若甲比乙提前1小时出发,那么乙出发小时后两者相遇.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课堂练习
5.某人从吉林驱车赶往长春共用2小时,吉林至长春全程为,全程分为公路和市区道路两部分,在公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在市区道路上行驶的平均速度为.根据题意,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列出的方程组一部分如下:
甲: 乙:
(1)请你在方框中补全甲、乙两名同学所列的方程组;
2
120
x+y
2
课堂练习
解:(2)设公路行驶,市区道路行驶,
根据题意得,
①②得,解得,
将代入②,得,解得,
∴,
答:这个人在公路上驱车行驶的时间为.
(2)求这个人在公路上驱车行驶的时间.
课堂练习
能力提升
1.甲、乙二人都以不变的速度在环形跑道上跑步,如果同时同地出发,相向而行,每隔相遇一次;如果同向而行,每隔相遇一次.则( )
A.甲每分跑圈,乙每分跑圈
B.甲每分跑圈,乙每分跑圈或甲每分跑圈,乙每分跑圈
C.甲每分跑圈,乙每分跑圈
D.甲每分跑圈,乙每分跑圈或甲每分跑圈,乙每分跑圈
B
课堂练习
2.普通火车从绵阳至成都历时大约2小时,成绵城际快车开通后,时间大大缩短至几十分钟,现假定普通火车与城际快车两列对开的火车于同一时刻发车,其中普通火车由成都至绵阳,城际快车由绵阳至成都,这两车在途中相遇之后,各自用了80分钟和20分钟到达自己的终点绵阳、成都,则城际快车的平均速度是普通火车平均速度的______倍.
2
课堂练习
解:设小颖上坡用了x分钟,下坡用了y分钟,
依题意得:,
解得:.
答:小颖上坡用了11分钟,下坡用了5分钟.
3.小颖家离学校1880米,其中有一段为上坡路,另一段为下坡路.她跑步去学校共用了16分钟,已知小颖在上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80米/分钟,在下坡路上的平均速度是200米/分钟.求小颖上坡、下坡各用了多长时间?
课堂练习
解:设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x千米/小时,水流速度是y千米/小时,
依题意,得:,
解得:,
答: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12千米/小时,水流速度是3千米/小时.
4. 一艘轮船在相距90千米的甲、乙两地之间匀速航行,从甲地到乙地顺流航行用6小时,逆流航行比顺流航行多用4小时.求该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课堂练习
5.周末,小明和他的爸爸来到环形运动场进行跑步锻炼,绕环运动场一圈的路程为400米.
(1)若两人同时同起点相向而跑,则经过36秒后首次相遇;若两人同时同起点同向而跑,则经过180秒后,爸爸首次从后面又追上小明,问小明和他的爸爸的速度各为多少?
解:(1)设小明的速度为xm/s,爸爸的速度为ym/s,
依题意,得:,解得:.
答:小明的速度为m/s,爸爸的速度为m/s.
课堂练习
(2) 假设爸爸的速度是6米/秒,小明的速度是5米/秒,两人进行400米赛跑,同时同起点同向出发,等爸爸跑到半圈时,故意降速为4米/秒,按此继续比赛,小明能否在400米终点前追上爸爸,如果能,求追上时距离终点还有多少米;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2) 解:结论:小明能在400米终点前追上爸爸,且追上时距离终点还有m.
理由:爸爸跑到半圈所用时间为t1(s),
此时小明所跑路程为s1×5(m),
爸爸和小明的距离200-(m),
因此小明接下来追上爸爸所需时间t2÷(5-4)(s),
追上时,小明的爸爸总路程200+×4(m)<400m,
因此小明能在400米终点前追上爸爸.
追上当时距离终点还有400-(m).
课堂练习
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0.5
用二元一次方程
组解决问题
苏科版(2024)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第3课时 用线性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