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一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历史试卷(本试卷共19道题满分:70分历史和道德与法治考试时间共140分钟)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校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悔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级订1.19世纪中期,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就社会转型而言,这场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是:A.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名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线2.“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某历史电视剧的主题。若再现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领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者的悲壮场景,应该选择的史实是号A.丰岛海战B.黄海海战C.辽东之战D.威海卫战役内3.某班设计主题为“中华大地·英才辈出”的板报,下列历史人物所在版块的标题是不左宗棠冯子材左权A.悬壶济世医天下B.传播文化助交流答C.抗击侵略卫主权D.锐意改革促发展生.“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这首《七律·长征》体现了A.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B.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精神C.万众一心共御外辱的精神D.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题5.某中学生的学习笔记有“千里跃进大别山”“北平和平解放”“占领南京”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这位同学学习的专题是A.北伐战争B.护国战争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6.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亿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52年让农民产生“获得感和幸福感”的原因是A.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B.农民走上了集体化道路C.农村实行“大包干”D.农村停产“闹革命”八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7.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三大改造”时,下列史料中可信度最高的是A.连环画《三大改造》B.当时拍摄的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照片C.周而复的小说《上海的早晨》D.电视剧《大宅门》8.有学者评价:“邓小平开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他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努力从经济上改造这个国家。”“全新的道路”指的是A.农村包围城市B.推行计划经济C.实行改革开放D.实行市场经济9.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体现了国家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制度是A.政治协商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一国两制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0.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香港、澳门与中国内地长期的分离,直到20世纪末我国才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香港、澳利回到祖国怀抱,得益于哪一方针的指引A.“九二共识”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C.民族区域自治D.改革开放11.1992年11月,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就解决两岸事务性商淡中如何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达成了重要共识,这个共识后被称为“九二共识”。这个共识是A.举行“三通”启动仪式B.两岸加强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C.调整“三不”政策D.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12.某同学拟办一份历史手抄报,准备了下面的素材。据此推断这份手抄报的主题是A.香港澳门、顺利回归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大阅兵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2.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C.科技强军、钢铁长城3.歼一20战机升空D.社会生活、日新月异4.地空导弹实弹发射13.“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20世纪50年代,为促进亚洲和世界和平发展,中国政府提出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全方位外交的原则C.“一国两制”的原则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八年级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