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学习永动机 2.0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寻找学习永动机 2.0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一副牌中抽去大小王剩下52张,任意抽取4张牌(称牌组)
用加、减、乘、除(可加括号)把牌面上的数算成24。
每张牌必须用一次且只能用一次。
例:抽出的牌是3、8、8、9,那么算式为(9-8)x8x3或(9-8-8)x3等。
导入:24点争霸赛
3
7
10
11
3x(11-10+7)=24
1
3
6
11
(1+11)-3x6=24
24点争霸赛
4
4
8
9
4x9-4-8=24
6
6
6
8
6x(6+6-8)=24
24点争霸赛
1
6
8
10
1x6+8+10=24
3
5
7
11
(7-3)x(11-5)=24
24点争霸赛
24点争霸赛
糖果
游戏有趣
有成就感
踊跃参加活动的背后有哪些动机?
思考
寻找学习
永动机
我的学习动机
PART A
学习能量瓶
在下面8个能量瓶下写出你现在学习的动力,用“油”量高低表示出该动力的占比。




学习动机
我学习是因为...
分享
它是一个充满享受的过程
它是我不断认识世界的有效途径
学习时专注、投入的感觉让我很喜欢
它是一个具有意义的事情
我很喜欢学习
内部动机
由学习本身可以提供的,来源于个人的兴趣和需求(来源:对知识本身的需要、求知欲、好奇心等)
学习动机
我学习是因为...
分享
外部动机
为满足学习活动以外的目的,来源于外部的刺激或奖励(来源:奖励、报酬、好处等附加物。 )
我不想让父母失望
我想考一个不错的大学
学习好能获得一定的奖励
我希望超越我的竞争对手
要给家里的其他人做榜样
你的学习动机中哪个占了大多数呢?
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
PART B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希望孩子们可以小声一点儿或者去别的地方玩。但是孩子们却越来越兴奋,吵闹得更加厉害了。
  老人实在忍受不了了,于是他想出来一个办法。他给了每个孩子3元,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给你们表示感谢。”
老人与吵闹的孩子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元。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2元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毛钱。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毛钱,知不知道我们玩得多辛苦!”说完怒气匆匆地走了,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与吵闹的孩子
老人与吵闹的孩子
孩子们一开始为什么而玩?
后来为什么玩耍?
为什么孩子们在被奖赏前后差别如此之大?
内部动机不容易消失,
但外部动机会导致内部动机变弱,
且外部动机容易受外部环境变化而变化。
内部动机
不稳定
容易动摇
因外界因素变化
被动
核心
坚定稳定
不易变化
主动
外部动机
相互转化:
①外部动机削弱内部动机;②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如何提高学习内部动力?
PART C
三个泥水匠在盖楼。问第一个人“你在做什么”,他闷闷不乐地回答说“我在砌墙”。问第二人“你在做什么”,他高兴地回答“我在盖一座摩天大楼”。问第三个人,他则兴奋而又豪气万丈地说“我在美化这座城市”。十年后,第一个泥水匠依然在砌墙,第二个则成为这家建筑公司的总设计师,而第三个则已成为这座城市的管理者。
【思考】他们的人生为什么会如此不同?
小故事
将学习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构建远大理想
方法1
未强化的小老鼠B
在狭小的管道中一绝高下:
小鼠B输,小鼠A赢。
小鼠A明显比小鼠B更强。
且小鼠A赢,大脑的前额叶皮层神经细胞活动更活跃。
小实验
“胜利者效应”(胡海岚教授团队,2017)
强化的小老鼠B
刺激小鼠B的前额叶皮层细胞后:小鼠B赢了
“胜利者效应”(胡海岚教授团队,2017)
小实验
经历了6次以上的胜利后,曾经孱弱的小鼠B,就算取消外部的刺激,它也会勇敢挑战地位高的小鼠,并成为常胜将军。
创造成功体验
方法2
先做自己感兴趣的学科
先完成简单的学习任务
制定自己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
。。。
前苏联心理学家西·索洛维契克曾做过一个实验: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一门不太感兴趣的课程,在每天开始上这门课或学习这门课的内容之前,完成以下几种活动:
(1)面带微笑、搓着双手,还可哼唱自己喜欢的歌曲,总之是做出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而且让自己充分感觉到这一点;
(2)同时,脑子里不断地想:下面的学习内容将是我能够理解的,我将高兴地学习;
(3)提醒自己:一定要努力地去学习,要比平时更细心一些,要花更多的时间。因为细心就是对学习产生热爱的源泉。
索洛维契克实验
索洛维契克实验
结果,实验极有效地改变了同学们以前的消极学习态度,解除了原来的苦恼,并从探索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乐趣。
参加这个实验的3000多名小学生中,绝大多数都成功了,他们开始对原来最感头痛的课程产生了兴趣。而报告失败的信件只有几封。这个实验十分简单, 而且一般只需持续3周左右,便可奏效。
积极的自我暗示
方法3
善用自我暗示。
从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入手,对不喜欢的学科充满信心
相信该学科是有趣的,有它的作用,自己一定会对这门学科产生信心。
想象中的“兴趣”会推动我们认真学习该学科,
从而促使我们对此学科真正感兴趣。
小处方:动机的自我诊断
PART D
总结与回顾
将学习视为实现自我价值的渠道,构建远大理想
方法1
创造成功体验
方法2
积极的自我暗示
方法3
自我诊断:动力足or不足
分析原因:
日后建议:1. …
2. …
3. …
学习处方
挖掘内在动机
砥砺梦想前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