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8.5 分式方程第2课时 分式方程的应用学习目标1.会列分式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理解要进行两方面的检验:检验所求得的未知数的取值是否为所列方程的根;检验方程的根是否符合题意.2.通过经历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化归思想、方程思想、建模思想.3.了解任何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理论来源于实践,能用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自主探索1.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2.我们现在所学过的应用题有哪几种类型?每种类型的基本公式是什么?3.(1)一项工作甲单独做a天完成,乙单独做b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是 ,乙的工作效率是 ,甲、乙合作5天,一共完成工程的 .(2)甲乙两地相距s千米,客车的速度为v千米/时,则乘坐该客车从甲地到乙地需 小时.任务一 用分式方程解决工程问题活动1 两个工程队共同参与一项筑路工程,甲队单独施工1个月完成总工程的,这时增加了乙队,两队又共同工作了半个月,总工程全部完成.哪个队的施工速度快 (1)“哪个施工队速度快”是比较两个队的哪个方面 (2)工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什么?(3)在工程问题中,当总工程量没有具体数量时,看作多少? (4)本题中甲队和乙队的工作效率及工作时间中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5)设乙队单独施工1个月能完成总工程的.根据题意填下表: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甲队乙队(6)本题的等量关系为: .【即时测评】甲、乙两人合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多做6个,甲做9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60个所用时间相等.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各做零件多少个 任务二 用分式方程解决行程问题活动1 某次列车平均提速v km/h.用相同的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 km,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行程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 (2)设提速前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那么列车提速后的平均速度为 km/h; (3)用相同时间,列车提速前行驶s km,提速后比提速前多行驶50 km,那么列车提速后行驶的路程为 km; (4)“相同时间”是什么意思 (5)列车提速前所用的时间是 h,列车提速后所用的时间是 h.【即时测评】甲、乙两人分别从距目的地6km 和 10km 的两地同时出发,甲乙的速度比是 3:4,结果甲比乙提前 20min 到达目的地.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当堂达标1.王师傅检修一条长600米的自来水管道,计划用若干小时完成,在实际检修过程中,每小时检修管道长度是原计划的1.2倍,结果提前2小时完成任务,王师傅原计划每小时检修管道多少米?2.小明和小刚约定周末到某体育公园打羽毛球.他们两家到体育公园的距离分别是1200米,3000米,小刚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小明步行速度的3倍,若二人同时到达,则小明需提前4分钟出发,求小明和小刚两人的速度.3.为了进一步丰富校园文体活动,学校准备购进一批篮球和足球,已知每个篮球的进价比每个足球的进价多25元,用2000元购进篮球的数量是用750元购进足球数量的2倍,求:每个篮球和足球的进价各多少元?课堂小结1.本节课探究了分式方程的哪些问题?2.在探寻分式方程的应用时,你经历了哪些数学活动?在这些活动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积累了哪些数学经验?3.对于分式方程的应用,后续我们还有哪些内容需要研究?参考答案当堂达标1.解:设原计划每小时检修管道x米.由题意,得=2.解得x=50.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答:原计划每小时检修管道50米.2.解:设小明的速度是x米/分钟,则小刚的速度是3x米/分钟,根据题意,得4,解得x=50,经检验x=50是原方程的根,故3x=150.答:小明的速度是50米/分钟,小刚的速度是150米/分钟.3.解:设每个足球的进价是x元,则每个篮球的进价是(x+25)元,依题意得2,解得:x=75,经检验,x=75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x+25=75+25=100.答:每个足球的进价是75元,每个篮球的进价是100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