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最后一片叶子》课时作业A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最后一片叶子》课时作业A (含答案)2025-2026学年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上册

资源简介

《最后一片叶子》课时作业A 2025-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一、选择题(知识积累巩固)
1. 下列关于《最后一片叶子》作者欧·亨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作品以“意外结局”著称
B. 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
C. 其作品多描写贵族生活,风格华丽典雅
D. 擅长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现人性的善良与温暖
2. 小说中琼珊把生的希望寄托在“最后一片叶子”上,主要原因是( )
A. 她热爱自然,喜欢常春藤叶
B. 她认为叶子掉落象征自己生命的终结
C. 医生建议她通过观察叶子保持乐观
D. 这片叶子是她和苏艾共同种植的
3. 下列对贝尔曼形象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他生活贫困,却始终坚持画画
B. 表面脾气暴躁,内心却十分善良
C. 一生未画出杰作,是个失败的画家
D. 用生命完成了最伟大的“作品”
4. “最后一片叶子”在文中的象征意义不包括( )
A. 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B. 贝尔曼的牺牲精神
C. 苏艾对琼珊的友情
D. 大自然的无情与残酷
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欧·亨利式结尾特点的是( )
A. 结尾出人意料,与前文形成反差
B. 结尾在情理之中,前文有伏笔铺垫
C. 结尾直接点明主题,引发读者思考
D. 结尾揭示真相,让读者恍然大悟
二、课内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选自《最后一片叶子》)
琼珊躺在被子底下,脸朝窗口,一点儿动静也没有。苏艾以为她睡着了,赶紧停止吹口哨。
她架起画板,开始替杂志画一幅短篇小说的钢笔画插图。年轻的画家总得靠这个挣点钱。
过了一会儿,她听见琼珊微弱的声音,赶紧走到床边。
“苏艾,”琼珊说,“叶子。看看墙上的叶子。它们现在掉得快些了。三天前还有差不多一百片。昨天是五十片,今天只剩二十片了。告诉我,当最后一片掉下来的时候,我也得去了。我等着看那最后一片叶子掉下来,我等得不耐烦了。”
“哎呀,哎呀!”苏艾把她困倦的脸凑到枕边说,“你怎么能说这种傻话呢?那些叶子跟你的病有什么关系?你以前不是很喜欢那棵常春藤吗?不要说傻话了,好好儿睡一会儿吧。”
1. 琼珊为什么“两眼盯着窗外,不怎么说话”?
2. 琼珊数着落叶数量,说“当最后一片掉下来的时候,我也得去了”,这反映了她怎样的心理?
3. 苏艾说“你怎么能说这种傻话呢”,并提到琼珊“以前很喜欢那棵常春藤”,表现了苏艾怎样的心情?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题目:
《窗台上的花》
楼下的阿婆病了很久,每天坐在轮椅上,望着窗外发呆。她的窗台上,摆着一盆快枯萎的月季,叶子黄了大半,花瓣也蔫蔫地耷拉着。
邻居女孩每天放学,都会绕到阿婆窗下,偷偷给月季浇水。她怕阿婆知道,总是趁阿婆午睡时来。有一次,阿婆醒着,看见女孩踮着脚够窗台,笑了:“丫头,谢谢你呀。”女孩脸红了,说:“这花会好起来的。”
后来阿婆的病越来越重,很少再开窗。女孩依旧每天来浇水,还悄悄换了新的花土。一个清晨,阿婆的女儿打开窗户通风,突然喊起来:“妈,你看!月季开花了!”
阿婆慢慢转过头,看见一朵粉红的花,在晨光里轻轻摇晃。她笑了,眼里闪着光。那天下午,阿婆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女孩站在窗下,看着那朵花,心里想:它开得真及时啊。
1. 短文里的“窗台上的花”和《最后一片叶子》中的“最后一片叶子”,在文中有什么相似的作用?
2. 文中的“女孩”和《最后一片叶子》中的“贝尔曼”,有什么相似的品质?
3. 读了这篇短文和《最后一片叶子》,你对“希望”有了怎样的理解?
参考答案
A卷
一、选择题
1. C(欧·亨利作品多描写底层小人物,风格幽默又带伤感)
2. B
3. C(他用生命完成了最伟大的作品)
4. D
5. C
二、课内阅读理解
1. 因为她在关注窗外的常春藤叶,把自己的生命和叶子联系在一起,内心充满对死亡的恐惧。
2. 反映了她当时绝望、消极的心理,失去了对生命的信心,把叶子的掉落当作自己生命终结的信号。
3. 表现了苏艾既心疼又着急的心情,她不希望琼珊放弃生命,想用过去的美好回忆唤起琼珊的求生欲。
三、课外阅读
1. 两者都象征着希望和温暖,是他人默默付出的体现,给困境中的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2. 相似品质:善良、无私,默默为他人付出,不求回报。
3. 希望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往往来自他人的善意和关怀;即使是微小的希望,也能给人面对困境的勇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