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十五课 第2课时 正确运用判断(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选择性必修3 第三十五课 第2课时 正确运用判断(课件 学案 练习)2026届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正确运用判断
考点一 判断的概述
1.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__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
基本 特征 对认识对象____________,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____________。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检验判断 真假的标准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____________,其正确与否要经受___________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表达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____________,语句是判断的____________。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类型 简单 判断 直接由______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_________、关系判断
复合 判断 本身包含____________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____________和假言判断等
1.判断就是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判断是语句的语言形式。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 判断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典例] (2023·河北卷,16)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
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
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
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④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二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1.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________或者________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________、主项、________和谓项组成。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____________和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 __________________、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__________________,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4)要求
①不能缺少________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________,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________,以保证判断的“量”与“________”都准确无误。
2.关系判断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______的判断
构成 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_________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分类 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__和传递性关系
1.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性质判断比关系判断更重要。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弄清对象的性质,就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系判断就是判断对象之间传递性关系的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断定认识对象之间有无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一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典例1] (2023·浙江6月选考,27)欲望和意愿是人与人工智能(AI)的最大差异,AI可以写诗画画,但只有在接受人的指令后才会执行这些艺术活动,其自身并不具备做这些的冲动与意愿。AI是艺术作品,而非艺术家。如果以上陈述为真,能合乎逻辑地推出(  )
①有些会写诗画画的不是艺术家
②只有艺术家才有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
③离开人的指令,AI将一事无成
④有些艺术作品可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名师点拨 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
我们强调运用性质判断“质”“量”要准确,不准确的性质判断都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缺少主项和谓项。
(2)主谓失合(也叫主谓配合不当)。
(3)断定过量。
(4)误用多重否定。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会用错。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往往用双重否定,或者为了特殊的表达意图,使用三重否定,这时候就应当格外小心。
命题点二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典例2] (2023·湖北卷,13)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 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 D.李、钱、孙、赵
名师点拨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对 称 性 关 系 对称 关系 “同学”“同事”“朋友”、两者的距离、“相同”“相等”“交叉”等
反对称 关系 “大于”“小于”“重于”“少于”“侵”“剥削”“在……之上”“在……之下”“在……之前”等
非对称 关系 “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同”“信任”“志愿”“帮助”等
传 递 性 关 系 传递 关系 “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晚于”等
反传递 关系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
非传递 关系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
考点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含义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构成 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____________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含义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____________的判断
逻辑 结构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_________。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但是……”等是常用联结项。 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______
真假 值特征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______,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______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意义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______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______更为恰当
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含义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____________的判断
逻辑 结构 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______选言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用联结项。 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______省略
种类 相容选 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______。常用“或者……或者……”来表达
不相容 选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_______________,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常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来表达
真假 值特征 相容选 言判断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______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______,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 选言判断 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______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______,或者______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有且只有一真才真)
意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______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______和途径
注意 事项 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含义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______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____________
逻辑 结构 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那么……”“只有……才……”“……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联结项
种类 充分条件 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充分必要条 件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真假 值特征 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____________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__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前提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____________,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1.复合判断由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选言判断中,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揭示一两种可能情况即可。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言判断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纠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命题点一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典例1] (2023·重庆卷,3)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对联(  )
A.以直言判断形式描述当时复杂的学习环境
B.以选言判断形式呼吁要认真读书学习知识
C.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了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
D.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
命题点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典例2] (2024·北京卷,6)“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
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命题点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典例3] (2024·湖南卷,16)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由此可见(  )
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
乙:丙是劳动小能手
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
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
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
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
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
名师点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
项目 公式 例证
改变前后件的值就改变了条件关系 如果p那么q=只有非p才非q 如果下雨,地上就会湿。等值于:只有不下雨,地上才不湿
只有p才q=如果非p那么非q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等值于:如果不满18周岁,就没有选举权
调换前后件的位置,就改变了条件关系 如果p那么q=只有q才p 如果下雨,地上就会湿。等值于:只有地上湿,才是下雨了
只有p才q=如果q那么p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等值于:如果有选举权,那么年满18周岁
易错点一 不能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提醒: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
[矫正1] (2025·山东枣庄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复合判断的形式把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结合起来 ②正确运用了选言判断,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③正确运用了关系判断,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④正确运用了联言判断,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错点二 对选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
提醒: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矫正2] 高一学习结束面临选科,某班同学或是喜欢政治,或是喜欢历史,或是喜欢地理。其中小明同学不喜欢地理。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为真的是(  )
①小明喜欢政治,就不喜欢历史 ②小明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 ③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或地理 ④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地理,就一定喜欢政治和历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易错点三 对假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
提醒: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矫正3] 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  )
A.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
B.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
C.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
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
第2课时 正确运用判断
考点突破
考点一
必备知识梳理
1.有所断定 有所断定 肯定 否定 真假之分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2.思想内容 语言形式 概念 性质判断 其他判断 选言判断
易错易混
1.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是真判断。
2.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4.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关键能力提升
[典例] B [判断即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有所断定, 二是有真假之分。 一 般来讲,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则不表达判断。①属于陈述句,对事物有所断定,属于判断, 入选。③断定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 属于判断,入选。②属于疑问句,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所以②不是判断,不选。“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无法判断真假, 不符合判断的第二个特征,④不选。]
考点二
必备知识梳理
1.(1)具有 不具有 (2)量项 联项 (3)肯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4)①主项 ②配合不当 ③联项 质
2.关系 关系项 对称性关系
易错易混
1.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2.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因此不能说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哪个更重要。
3.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4.就对象传递性关系进行判断是关系判断的一种。关系判断还可能就对象间的对称性关系进行判断。
5.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关键能力提升
[典例1] B [如果单称为真,特称一定为真,AI可以写诗画画,AI不是艺术家,据此可推出“有些会写诗画画的不是艺术家”,①正确。依材料,如果自身不具备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就不是艺术家,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根据有效式否定后件式,无后必无前,可以推断艺术家具备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但不能推导出“只有艺术家才有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②错误。“AI只有接受指令后才可以写诗画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据此可推出离开人的指令,AI不能写诗画画,但不能断定AI将一事无成,③错误。如果单称为真,特称一定为真,依材料,AI是艺术作品,AI可以写诗画画,据此可以推出“有些艺术作品可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④正确。]
[典例2] A [根据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二名是女老师。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可以得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排除。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以及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得知,孙老师是全校最后,赵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三个到达终点,孙老师在四位老师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D排除。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钱、赵、孙。]
考点三
必备知识梳理
1.联结词 支判断 选言判断
2.同时存在 联言支 省略 真的 实际 综合 判断
3.可能情况 两个 不能 并存 有一种存在 至少 真的 只能 真的 没有 准确 范围
4.条件 条件判断 前件 后件 不取决于 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
易错易混
1.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2.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3.在选言判断中,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4.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关键能力提升
[典例1] D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是,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要使它们进入我们的耳朵,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事,都要关心。该对联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正确。]
[典例2] A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即“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①正确。“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陶瓷修复课的学生”在换位前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其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它就为假,即“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③正确。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不选。]
[典例3] B [根据题意可知,该班只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且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预测甲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而丁预测甲和丁都不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丁的预测相矛盾,故二人的预测必有一真。乙预测丙是劳动小能手,丙预测“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丙的预测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和否定后件式(乙不是劳动小能手,丙是劳动小能手)。假设乙预测为真,即丙是劳动小能手,这与丙的预测的否定后件式的推理相同,即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这会出现三个人的预测都是真的,与材料给定条件不符,所以乙的预测为假,则只有丙的预测为真,所以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综上所述,乙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乙预测为假,丙和丁预测为真,B正确,A、C、D错误。]
小题突破
[矫正1] B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复合判断的形式把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结合起来,①正确。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材料中没有体现选言判断,②排除。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材料中没有体现关系判断,③排除。“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正确运用了联言判断,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况,④正确。]
[矫正2] C [选科的学生或者喜欢政治,或者喜欢历史,或者喜欢地理。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根据相容选言判断规则,我们可以得知,小明不喜欢地理,如果喜欢政治,那么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历史,不一定为真,①错误。小明不喜欢地理,小明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一定为真,②正确。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政治,那么剩下两个选言判断就一定要二者至少有一个为真,该判断才为真,一定为真,③正确。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地理,就一定喜欢政治或历史,因此“就一定喜欢政治和历史”为假,④错误。]
[矫正3] C [“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其为前提的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无前未必无后。因此,“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会下降”。因此A、B两个选项的判断可能为真,不能判断必为假,排除。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C符合题意。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D可以为真,排除。](共51张PPT)
第2课时 正确运用判断
///////
///////
1
2
考点突破
小题突破
考点突破
1
考点二 正确运用简单判断
考点一 判断的概述
考点三 正确运用复合判断
1.判断及其基本特征
含义 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__________的思维形式
基本特征 对认识对象__________,是判断的一个基本特征。断定的方式有两种:一是______,二是______
判断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有__________。如果一个判断的断定符合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它就是真的;否则,它就是假的
检验判断 真假的标准 判断来源于人们的_________,其正确与否要经受__________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有所断定
有所断定
肯定
否定
真假之分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
2.判断的表达与类型
表达 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__________,语句是判断的__________。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类型 简单 判断 直接由______构成而不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包括__________、关系判断
复合 判断 本身包含__________的判断,包括联言判断、__________和假言判断等
思想内容
语言形式
概念
性质判断
其他判断
选言判断
1.判断就是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
纠正: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符合认识对象实际情况的判断是真判断。
2.语句是判断的思想内容,判断是语句的语言形式。
纠正: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3.来源于社会实践的判断是真判断。
纠正:判断来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其正确与否要经受实践的检验。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真判断,不符合实际的判断就是假判断。
4.任何语句都表达判断。
纠正: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但是,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命题点 判断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典例] (2023·河北卷,16)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还说如果答错了就会杀了他。
国王: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阿凡提:有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颗。
国王:大地的中心在哪里?
阿凡提:在我这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国王:你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吗?
阿凡提:比您只早一天。
结合材料,下列属于判断的是(  )
①国王给阿凡提出了三道难题 ②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③如果国王不杀阿凡提,那么阿凡提没答错 ④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判断即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有所断定, 二是有真假之分。 一 般来讲,陈述句、反问句可以表达判断,祈使句、疑问句,感叹句则不表达判断。①属于陈述句,对事物有所断定,属于判断, 入选。③断定了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 属于判断,入选。②属于疑问句,既没有肯定什么,也没有否定什么,所以②不是判断,不选。“大地的中心在阿凡提毛驴右前蹄踩着的地方”无法判断真假, 不符合判断的第二个特征,④不选。
1.性质判断
(1)含义:性质判断就是断定认识对象______或者________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判断。
(2)构成:性质判断一般由______、主项、______和谓项组成。
具有
不具有
量项
联项
(3)种类
划分标准 种类
判断的质 __________和否定判断
判断的量 全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全部
特称判断 断定的对象是某类事物的部分
单称判断 判断主项反映的是单个对象
从“质”与“量”的结合上划分 ______________、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______________,单称肯定判断、单称否定判断
肯定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4)要求
①不能缺少______和谓项,否则判断就不完整。
②避免主项与谓项__________,否则不能如实地反映事物状况,容易造成误解。
③要准确地使用量项和______,以保证判断的“量”与“____”都准确无误。
主项
配合不当
联项

2.关系判断
含义 断定认识对象之间______的判断
构成 关系判断一般由关系者项、________和量项三部分组成
分类 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关系的性质”可分为____________和传递性关系
关系
关系项
对称性关系
1.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纠正:依据判断本身是否包含其他判断,判断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2.性质判断比关系判断更重要。
纠正:认识事物,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因此不能说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哪个更重要。
3.弄清对象的性质,就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纠正:只有既弄清对象的性质,又了解对象之间的关系,才能对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4.关系判断就是判断对象之间传递性关系的判断。
纠正:就对象传递性关系进行判断是关系判断的一种。关系判断还可能就对象间的对称性关系进行判断。
5.断定认识对象之间有无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纠正: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
命题点一 正确运用性质判断
[典例1] (2023·浙江6月选考,27)欲望和意愿是人与人工智能(AI)的最大差异,AI可以写诗画画,但只有在接受人的指令后才会执行这些艺术活动,其自身并不具备做这些的冲动与意愿。AI是艺术作品,而非艺术家。如果以上陈述为真,能合乎逻辑地推出(  )
①有些会写诗画画的不是艺术家 ②只有艺术家才有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
③离开人的指令,AI将一事无成 ④有些艺术作品可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如果单称为真,特称一定为真,AI可以写诗画画,AI不是艺术家,据此可推出“有些会写诗画画的不是艺术家”,①正确。依材料,如果自身不具备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就不是艺术家,这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根据有效式否定后件式,无后必无前,可以推断艺术家具备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但不能推导出“只有艺术家才有写诗画画的冲动与意愿”,②错误。“AI只有接受指令后才可以写诗画画”属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前件就可以否定后件,据此可推出离开人的指令,AI不能写诗画画,但不能断定AI将一事无成,③错误。如果单称为真,特称一定为真,依材料,AI是艺术作品,AI可以写诗画画,据此可以推出“有些艺术作品可以创作新的艺术作品”,④正确。
名师点拨 运用性质判断常见的错误
我们强调运用性质判断“质”“量”要准确,不准确的性质判断都是错误的。常见的错误有以下几种:
(1)缺少主项和谓项。
(2)主谓失合(也叫主谓配合不当)。
(3)断定过量。
(4)误用多重否定。最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一般不会用错。有时,为了表达强烈的语气,往往用双重否定,或者为了特殊的表达意图,使用三重否定,这时候就应当格外小心。
命题点二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典例2] (2023·湖北卷,13)某校举办教职工健康长跑比赛,分男女两组记名次。赛后,赵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钱老师说:“我是女子组的第三。”孙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最后。”李老师说:“我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四位老师所言属实,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  )
A.李、钱、赵、孙 B.钱、李、赵、孙
C.李、赵、钱、孙 D.李、钱、孙、赵
A
解析 根据李老师是男子组的第一、全校第三可以得知,全校第一、二名是女老师。根据钱老师是女子组的第三可以得知,钱老师的成绩位于李老师之后。李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一个到达终点,钱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二个到达终点,B、C排除。根据赵老师是女子组的最后、但不是全校最后,以及孙老师是男子组的最后可以得知,孙老师是全校最后,赵老师在四位老师中第三个到达终点,孙老师在四位老师中最后一个到达终点,D排除。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他们到达终点的先后排序是李、钱、赵、孙。
名师点拨 正确运用关系判断
对 称 性 关 系 对称 关系 “同学”“同事”“朋友”、两者的距离、“相同”“相等”“交叉”等
反对称 关系 “大于”“小于”“重于”“少于”“侵” “剥削”“在……之上”“在……之下”
“在……之前”等
非对称 关系 “佩服”“认识”“尊重”“喜欢”“赞同”“信任”“志愿”“帮助”等
传 递 性 关 系 传递 关系 “比……长(大、小、多、少、重、轻)”“小于”“大于”“在……之前”“在……之后”“早于” “晚于”等
反传递 关系 “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孙子”“矛盾关系”
非传递 关系 “喜欢”“赞同”“信任”“朋友”“同事”“同学”“交叉关系”“反对关系”
1.复合判断及其种类
含义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
构成 它由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组成
种类 根据断定情况的不同,复合判断分为联言判断、__________和假言判断等多个种类
联结词
支判断
选言判断
2.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含义 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__________的判断
逻辑 结构 一个联言判断至少包含两个________。
“并且”“既……又……”“不但……而且……”“虽然……
但是……”等是常用联结项。
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联言判断的联结项有时可以______
同时存在
联言支
省略
真假 值特征 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______,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也就是说,它要求各个联言支的断定都要与______相符合。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一假即假,全真才真)
意义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将认识对象的多种情况______起来进行考虑,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的情况,从而使思考更加周密,______更为恰当
真的
实际
综合
判断
3.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含义 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__________的判断
逻辑 结构 一个选言判断至少包含______选言支。
“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是常用联结项。
在日常语言的表达中,选言判断的联结项一般______省略
可能情况
两个
不能
种类 相容选 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______。常用“或者……或者……”来表达
不相容 选言判断 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____________,不能有两种和两种以上的情况并存。常用“要么……要么……”“不是……就是……”等来表达
并存
有一种存在
真假 值特征 相容选 言判断 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______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______,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 选言判断 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______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______,或者______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有且只有一真才真)
至少
真的
只能
真的
没有
意义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不仅有助于我们______地表达关于对象的各种可能的情况,而且能够明确解决问题的______和途径
注意 事项 要根据认识对象的实际情况,确定应该使用相容还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准确
范围
4.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含义 假言判断是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______的判断。假言判断又叫__________
逻辑 结构 一个假言判断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判断组成。其中,表示条件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表示依赖这一条件而成立的判断叫作假言判断的______。“如果……那么……”“只有……才……” “……当且仅当……”等,是常用来联结前件与后件的联结项
条件
条件判断
前件
后件
种类 充分条件 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条件关系的判断
必要条件 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
充分必要条 件假言判断   反映事物情况之间充分必要条件关系的判断,是同时断定充分和必要两种条件关系的假言判断
真假 值特征 假言判断既然是反映事物情况之间条件关系的判断,它的真假就__________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而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前提 掌握假言判断前件和后件所揭示的事物情况之间的__________,是我们正确运用假言判断的前提
不取决于
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
1.复合判断由选言支和联结项两部分组成。
纠正:复合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
2.在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真的。
纠正: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
3.在选言判断中,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揭示一两种可能情况即可。
纠正:在选言判断中,要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尽量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4.假言判断即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纠正: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
5.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前件、后件本身的真假。
纠正: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
命题点一 正确运用联言判断
[典例1] (2023·重庆卷,3)明代思想家顾宪成在东林书院留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该对联(  )
A.以直言判断形式描述当时复杂的学习环境
B.以选言判断形式呼吁要认真读书学习知识
C.以假言判断形式揭示了读书爱国的条件关系
D.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
D
解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意思是,无论是周围环境的声音还是读书的声音都要使它们进入我们的耳朵,表示学生要好好读书,但是光读好书对一个读书人来说是不够的,小到家事,大到国事,都要关心。该对联以联言判断的形式倡导将读书与爱国相结合,D正确。
命题点二 正确运用选言判断
[典例2] (2024·北京卷,6)“你劳动的样子真美。”某中学开设了植物栽培、面点制作、陶瓷修复、三维打印等劳动课程。就课程参与情况,下列说法合乎逻辑的是(  )
①由“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为假,能推出“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
②由“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
③由“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为假,能推出“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
④关于植物栽培课的学生能否在“劳动最美丽”展示活动中获奖,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解析 “李同学或报了植物栽培课,或报了面点制作课”属于相容选言判断,当且仅当它的所有选言支为假时,这个相容选言判断才为假,即“李同学既没报植物栽培课,也没报面点制作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①正确。“有的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不是三班同学”为真,不能推出“有的三班同学不是陶瓷修复课的学生”为真,“陶瓷修复课的学生”在换位前不周延,换位后却周延了,犯了“扩大概念外延”的逻辑错误,②排除。“张同学既报了陶瓷修复课,又报了三维打印课”属于联言判断,其中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时,它就为假,即“张同学或没报陶瓷修复课,或没报三维打印课”为真时,它才为假,③正确。排中律要求人们:在同一时间、从同一方面、对同一对象所形成的论断“A”和“非A”,不能断定它们都不成立。王同学说“或者获奖,或者获不了奖,我都不赞同”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④不选。
命题点三 正确运用假言判断
[典例3] (2024·湖南卷,16)某班开展劳动教育,并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在评选结果公布之前,该班四位同学进行了预测(如下所示)。评选结果表明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由此可见(  )
甲:我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
乙:丙是劳动小能手
丙: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
丁:劳动小能手不是我,也不是甲
A.丙的预测为真,甲是劳动小能手
B.丁的预测为真,乙是劳动小能手
C.乙的预测为真,丙是劳动小能手
D.甲的预测为真,丁是劳动小能手
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该班只评选一名劳动小能手,且四位同学中只有两个人的预测是真的。甲预测甲或者丁是劳动小能手,而丁预测甲和丁都不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丁的预测相矛盾,故二人的预测必有一真。乙预测丙是劳动小能手,丙预测“如果我不是劳动小能手,则乙是劳动小能手”,丙的预测属于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和否定后件式(乙不是劳动小能手,丙是劳动小能手)。假设乙预测为真,即丙是劳动小能手,这与丙的预测的否定后件式的推理相同,即乙和丙的预测均为真,这会出现三个人的预测都是真的,与材料给定条件不符,所以乙的预测为假,则只有丙的预测为真,所以丙不是劳动小能手,乙是劳动小能手。综上所述,乙是劳动小能手,甲和乙预测为假,丙和丁预测为真,B正确,A、C、D错误。
名师点拨 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与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之间的等值转换
项目 公式 例证
改变前后件的值就改变了条件关系 如果p那么q=只有非p才非q 如果下雨,地上就会湿。等值于:只有不下雨,地上才不湿
只有p才q=如果非p那么非q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等值于:如果不满18周岁,就没有选举权
调换前后件的位置,就改变了条件关系 如果p那么q=只有q才p 如果下雨,地上就会湿。等值于:只有地上湿,才是下雨了
只有p才q=如果q那么p 只有年满18周岁,才有选举权。等值于:如果有选举权,那么年满18周岁
小题突破
2
易错点一 不能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
提醒:当联言判断用单句表达时,在形式上与关系判断很容易混淆。区别联言判断和关系判断的方法,是将单句变成复句看是否成立,联言判断变成复句后,每个分句都成立;关系判断变成复句后,两个分句都不成立。
[矫正1] (2025·山东枣庄开学考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以复合判断的形式把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结合起来
②正确运用了选言判断,明确了解决问题的范围和途径
③正确运用了关系判断,对认识对象有较为全面的把握
④正确运用了联言判断,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解析 复合判断是其本身包含其他判断的判断,它由联结词和支判断两部分组成。“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复合判断的形式把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结合起来,①正确。选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材料中没有体现选言判断,②排除。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叫作关系判断。材料中没有体现关系判断,③排除。“现阶段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要更多考虑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问题”,联言判断是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既要解决好农业问题,也要解决好农民问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正确运用了联言判断,多方面地分析和把握事物情况,④正确。
易错点二 对选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
提醒:选言判断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如果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
[矫正2] 高一学习结束面临选科,某班同学或是喜欢政治,或是喜欢历史,或是喜欢地理。其中小明同学不喜欢地理。根据以上情况,下列说法为真的是(  )
①小明喜欢政治,就不喜欢历史
②小明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
③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或地理
④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地理,就一定喜欢政治和历史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选科的学生或者喜欢政治,或者喜欢历史,或者喜欢地理。这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一真即真,全假才假。根据相容选言判断规则,我们可以得知,小明不喜欢地理,如果喜欢政治,那么可能喜欢也可能不喜欢历史,不一定为真,①错误。小明不喜欢地理,小明如果不喜欢政治,就一定喜欢历史,一定为真,②正确。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政治,那么剩下两个选言判断就一定要二者至少有一个为真,该判断才为真,一定为真,③正确。该班同学如果不喜欢地理,就一定喜欢政治或历史,因此“就一定喜欢政治和历史”为假,④错误。
易错点三 对假言判断的真假认识不清
提醒:假言判断分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假言判断的真假取决于判断所揭示的事物之间的条件关系能否成立。有时,前件和后件都是假的,但事物情况之间确实存在着某种条件关系,这样的判断仍然可以是真的。
[矫正3] 当“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为真,则下列逻辑判断必为假的是(  )
A.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下降了
B.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就不会下降
C.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
D.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
C
解析 “如果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以其为前提的假言推理的有效式是肯定前件式和否定后件式。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无前未必无后。因此,“没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可能下降了,也可能不会下降”。因此A、B两个选项的判断可能为真,不能判断必为假,排除。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真值表,如果前件真,后件假,则判断一定为假。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却没下降,前件真,后件假,因此该判断一定为假,C符合题意。沉迷于手机是学习成绩肯定会下降的充分条件,不是必要条件,所以不是只有沉迷于手机,学习成绩才会下降,D可以为真,排除。强化练57 正确运用判断
(分值:65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5·福建南平开学考试)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对下列各类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杨柳喜欢张华:反对称关系
②Z国和F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称关系
③周伟比李芳大,李芳比韩梅梅大:非传递关系
④周伟比李芳大两岁,李芳比韩梅梅大两岁:反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 ②“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是相容关系中的属种关系 ③“增速快但占比低”的判断正确把握了服务消费的现状 ④“服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强调了二者间的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①全国所有儿童的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②全国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够享受保健服务
③完善的保健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④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的龙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河北邯郸阶段练习)生活不仅有酱醋油茶的艰辛,也有诗书琴画的雅趣。不因雅趣而躲避生活的艰辛,也不因琐碎的艰辛而丢掉雅趣。“生活,既是酱醋油茶,又是诗书琴画”,对于此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判断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②如果该判断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③该判断属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④该判断属联言判断中的复合判断,联言支同为真,则判断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这一判断是(  )
①选言判断,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民海军之间的条件联系 ②假言判断,能准确表达人民海军的发展情况明确问题范围 ③联言判断,帮助人们将人民海军发展的多种情况综合考虑 ④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人民海军的历史发展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4·湖北十堰期末)语文老师要求以“如果”为题发挥想象,创作一篇短文。有孩子写到: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就可以穿过云霄,飞向蔚蓝而浩瀚的天空; 如果我是一条海鱼,我就可以尽情地徜徉在大海母亲般的怀抱里。
下列对上述短文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A.尽管上述判断前件为假,但前后件的关系真实存在
B.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后件真,判断才为真
C.我只有变成小鸟,才能穿过云霄,飞向天空
D.当且仅当我是海鱼,我才能徜徉在大海里
7.(2025·广东佛山开学考试)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观点 逻辑分析
①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违反了矛盾律
③奇数是偶数加一,偶数是奇数减一 犯“比喻定义”错误
④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因此张三认识王五 把非传递关系当做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4·重庆高三开学考试)本次研究性学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获得了特等奖。评选结果被其中一位同学猜中。由此可断定(  )
甲:我或者丁是特等奖; 乙:甲应该是特等奖; 丙:如果不是我,那一定是乙获得特等奖; 丁:我和甲最多只能得一等奖。
A.甲猜对了,丁是特等奖
B.乙猜对了,甲是特等奖
C.丙猜对了,乙是特等奖
D.丁猜对了,丙是特等奖
9.(2025·广东佛山一模)某公安高校2023年本科公安专业录取考生的选考科目的情况是,该校公安学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选考了“思想政治”;该校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同时选考了“物理”和“化学”,但并不是都选考了“思想政治”。对于该校2023年本科公安专业录取考生的选考科目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所有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都选考了“思想政治” ②所有被该校公安技术专业录取的考生选考了“思想政治” ③有的被该校公安技术专业录取的考生没有选考“思想政治” ④有的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选考了“物理”和“化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25·云南阶段练习)2024年5月1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系统中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其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由此可见(  )
①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的充分条件
②风云三号G星的运行说明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风云三号G星的研制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高度统一
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2025·湖南阶段练习)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小力爸爸决定每天和小力一起锻炼一小时。小力爸爸认为如果跑步就不打羽毛球、篮球;小力觉得,羽毛球和篮球都是不错的选择。小力妈妈听后,说了下面的话,能让父子俩都满意的是(  )
①可以既选打羽毛球又选跑步
②可以选择打羽毛球或者篮球
③只选择打羽毛球而不打篮球
④既不打羽毛球也不选择篮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5·陕西开学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人有选举权,他才年满18周岁
B.只有一个人年满18周岁,他才有选举权
C.只要一个人年满18周岁,他就有选举权
D.只要一个人没有选举权,他就不满18周岁
13.(2025·福建福州一模)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103周岁的生日。某班级党史学习小组围绕“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甲:一路走来,我们的“伟大事业”不仅离不开党的领导,而且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 乙: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劳动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所以,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利益。 丙:中国共产党员应该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遵守党的纪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员。 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党的生命线,是激励党员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对上述观点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的观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
②乙的观点符合三段论推理结构
③丙的观点是联言判断,中共党员要同时具备这几种品质
④丁的直言判断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下定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4.(2024·湖北黄冈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赵女士的母亲孙阿姨自两年前被检查出高血压、高血糖等老年病后,便迷上了养生保健,每天都要定点定时去M保健品销售公司听课,销售人员称这些保健品有病治病,没病能防病,更重要的是可以防癌。孙阿姨在销售人员的鼓动下购买了20多万元的保健品。赵女士多方查证后发现这些保健品大多为“三无产品”,且部分保健食品中含有的处方药成分具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对肝部和肌肉造成严重损伤。赵女士找到M保健品公司要求退回货款,结果不仅被拒绝,还被销售人员指责不给父母买保健品就是不孝顺,赵女士感到十分气愤。
销售人员指责赵女士不给父母买保健品就是不孝顺。运用“正确运用判断”的相关知识评价销售人员的观点。(9分)
15.(2024·福建三明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指出“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不仅对构建国与国之间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还将指引中法关系在当下动荡变革的世界继续向前。
中法两国文明起源不同,但一直相互吸引。十八世纪,法国出现了中国文化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们热心研究孔子和中国哲学。建交以来,两国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对未来的世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材料二 认真阅读以上要闻后,宝鸡中学政治班的同学们开始了热情的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部分内容:
小颉:只要坚持“中法精神”,双边关系就不会偏离友好合作的主航道,就能够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小春:法中关系升温,要么是文化渗透,要么是寻求庇佑。法国文化一无是处,中华文化才是仁者大道。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小颉和小春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复合判断?分别对其具有的逻辑性质加以说明。(9分)
(2)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知识,以“科学思维助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结合材料,逻辑清晰,语言顺畅,学科观点运用得当,80字左右。(8分)
强化练57 正确运用判断
1.C [杨柳喜欢张华,是非对称关系,①错误。Z国和F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对称关系,②正确。周伟比李芳大,李芳比韩梅梅大,是传递关系,③错误。周伟比李芳大两岁,李芳比韩梅梅大两岁,是反传递关系,④正确。]
2.B [根据材料中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是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推断得知,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都属于居民消费中的一部分,且不相容,因此可以推断出“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①正确。“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以分析出“增速快但占比低”的判断正确把握了服务消费的现状,③正确。对称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服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强调了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没有强调经济增长对服务消费的推动作用,④错误。]
3.C [全国儿童的健康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并不是所有儿童的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升,①错误。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完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可推出完善的保健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全国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够享受保健服务,②③正确。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是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的龙头,④错误。]
4.A [“既是……又是……”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该判断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①②符合题意。“既是……又是……”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③排除。该判断属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联言支同为真,则判断成立,④排除。]
5.D [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这一判断是联言判断,帮助人们将人民海军发展的多种情况综合考虑,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人民海军的历史发展情况,③④正确。材料中的判断是断定事物几种情况都存在的判断,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①②与题意不符。]
6.A [题干中老师要求以“如果”为题发挥想象,孩子写到的“如果……就……”虽然前件判断为假,但前后件之间的关系是真实存在的,A正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后件假前件假,判断也为真,B错误。“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就可以穿过云霄,飞向蔚蓝而浩瀚的天空”,二者之间是充分条件关系,不是必要条件关系,C不选。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D选项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不符合条件,不选。]
7.B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指出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实质不一致,没有违反矛盾律,②错误。用奇数定义偶数,用偶数定义奇数,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可能是犯罪分子,是我们要专政的对象,不是中国人民,因此“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这一观点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①正确。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这不代表张三一定认识王五,因此这是非传递关系,而不是传递关系,④正确。]
8.A [甲同学的“我或者丁是特等奖”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这两种情况至少有一真,可以并存。如果乙猜对了,甲应该是特等奖,则甲同学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但评选结果被其中一位同学猜中,所以乙的猜测是错误的,甲不应该是特等奖,B错误。丙所猜的,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丙没获得,乙获得特等奖;乙没获得特等奖,丙获得。假如丁同学的“我和甲最多只能得一等奖”正确,则得特等奖的要么是丙要么是乙,则丙的判断也是正确的。题意结果被其中一位同学猜中,所以丁和丙的判断都只能是错误的,C、D错误。综上所述,甲、乙和丙都不是特等奖,所以丁是特等奖。甲猜的“我或者丁是特等奖”,而甲不是特等奖,则丁是特等奖,甲猜对了,A正确。]
9.D [因为公安技术类的考生并不是都选考了“思想政治”,因此,“所有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都选考了‘思想政治’”说法错误,①排除。该校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同时选考了“物理”和“化学”,但并不是都选考了“思想政治”,说明有的被该校公安技术专业录取的考生没有选考“思想政治”,②错误,③正确。该校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同时选考了“物理”和“化学”,可以推断出有的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选考了“物理”和“化学”,④正确。]
10.D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让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因此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的充分条件,①错误。风云三号G星的运行说明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真理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无限接近,②错误。2024年5月1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系统中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风云三号G星的研制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高度统一,③正确。材料表明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④正确。]
11.C [“如果跑步就不打羽毛球、篮球”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因此打羽毛球就不能选跑步,①排除。小力的话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可选择打羽毛球或者篮球或者二者都选。小力爸爸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可以推出“可以选择打羽毛球或者篮球”,进而还可推出“打羽毛球而不打篮球”或“打篮球而不打羽毛球”,②③正确。既不打羽毛球也不选择篮球,这违反了小力的意愿,④排除。]
12.B [由题干可知,年满18周岁是具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并且有选举权不是年满18周岁的必要条件,A、C、D排除,B正确。]
13.C [一路走来,我们的“伟大事业”不仅离不开党的领导,而且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此观点是联言判断,①错误。性质判断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乙的观点符合三段论推理结构,②正确。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遵守党的纪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员,丙的观点是联言判断,中共党员要同时具备这几种品质,③正确。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党的生命线,是激励党员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属于复合判断的联言判断,而不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下定义,④错误。]
14.销售人员的观点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要求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但实际上不买保健品未必就不孝顺,不买保健品不构成不孝顺的充分条件,所以销售人员错误地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结构。
15.(1)①小颉的观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②小春的观点“法中关系升温,要么是文化渗透,要么是寻求庇佑”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③“法国文化一无是处,中华文化才是仁者大道”是一个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2)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在中法关系发展问题上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要树立辩证思维,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中法关系,推动其发展。要树立创新思维,把握中法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助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
解析 (1)关键词①:只要坚持“中法精神”,双边关系就不会偏离友好合作的主航道,就能够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关键词②:法中关系升温,要么是文化渗透,要么是寻求庇佑→可联系不相容选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关键词③:法国文化一无是处,中华文化才是仁者大道→可联系联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2)本题为开放类,答案不固定,言之有理即可。可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角度撰写。(共33张PPT)
强化练57 正确运用判断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2025·福建南平开学考试)事物具有多种多样的关系。对下列各类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杨柳喜欢张华:反对称关系
②Z国和F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对称关系
③周伟比李芳大,李芳比韩梅梅大:非传递关系
④周伟比李芳大两岁,李芳比韩梅梅大两岁:反传递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解析 杨柳喜欢张华,是非对称关系,①错误。Z国和F国是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是对称关系,②正确。周伟比李芳大,李芳比韩梅梅大,是传递关系,③错误。周伟比李芳大两岁,李芳比韩梅梅大两岁,是反传递关系,④正确。
2.目前,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2024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扩大内需和拉动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下列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 ②“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是相容关系中的属种关系 ③“增速快但占比低”的判断正确把握了服务消费的现状 ④“服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强调了二者间的对称关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是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推断得知,服务消费和商品消费都属于居民消费中的一部分,且不相容,因此可以推断出“服务消费”与“商品消费”是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①正确。“服务消费”与“居民消费”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而不是属种关系,②错误。我国服务消费增速快于商品消费,成为居民消费的主要增量来源,但与高收入经济体相同发展阶段的平均水平相比,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仍然偏低,可以分析出“增速快但占比低”的判断正确把握了服务消费的现状,③正确。对称关系是指一对象对另一对象具有某种关系,另一对象对这一对象还具有那种关系,“服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强调了服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没有强调经济增长对服务消费的推动作用,④错误。
3.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完善以区县妇幼保健机构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
①全国所有儿童的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②全国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够享受保健服务
③完善的保健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④乡镇卫生院是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的龙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C
解析 全国儿童的健康水平整体上得到了提升,并不是所有儿童的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升,①错误。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完善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提高保健服务的可及性,我国儿童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可推出完善的保健服务为儿童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全国绝大部分儿童都能够享受保健服务,②③正确。区县妇幼保健机构是基层儿童保健服务网络的龙头,④错误。
4.(2024·河北邯郸阶段练习)生活不仅有酱醋油茶的艰辛,也有诗书琴画的雅趣。不因雅趣而躲避生活的艰辛,也不因琐碎的艰辛而丢掉雅趣。“生活,既是酱醋油茶,又是诗书琴画”,对于此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判断是依据联言判断的逻辑性质进行的推理
②如果该判断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
③该判断属复合判断中的选言判断,选言支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④该判断属联言判断中的复合判断,联言支同为真,则判断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A
解析 “既是……又是……”属于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该判断一个联言支是假的,那么这个判断就是假的,①②符合题意。“既是……又是……”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③排除。该判断属复合判断中的联言判断,联言支同为真,则判断成立,④排除。
5.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这一判断是(  )
①选言判断,有利于人们正确认识人民海军之间的条件联系 ②假言判断,能准确表达人民海军的发展情况明确问题范围 ③联言判断,帮助人们将人民海军发展的多种情况综合考虑 ④联言判断,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人民海军的历史发展情况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解析 中国人民海军成立70多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已发展成为五大兵种齐全、核常兼备的战略性军种。这一判断是联言判断,帮助人们将人民海军发展的多种情况综合考虑,有助于人们全面把握人民海军的历史发展情况,③④正确。材料中的判断是断定事物几种情况都存在的判断,属于联言判断,不是选言判断和假言判断,①②与题意不符。
6.(2024·湖北十堰期末)语文老师要求以“如果”为题发挥想象,创作一篇短文。有孩子写到:
A
如果我是一只小鸟,我就可以穿过云霄,飞向蔚蓝而浩瀚的天空;
如果我是一条海鱼,我就可以尽情地徜徉在大海母亲般的怀抱里。
下列对上述短文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A.尽管上述判断前件为假,但前后件的关系真实存在
B.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真后件真,判断才为真
C.我只有变成小鸟,才能穿过云霄,飞向天空
D.当且仅当我是海鱼,我才能徜徉在大海里
解析 题干中老师要求以“如果”为题发挥想象,孩子写到的“如果……就……”虽然前件判断为假,但前后件之间的关系是真实存在的,A正确。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后件假前件假,判断也为真,B错误。“我是一只小鸟”和“我就可以穿过云霄,飞向蔚蓝而浩瀚的天空”,二者之间是充分条件关系,不是必要条件关系,C不选。题干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而D选项是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不符合条件,不选。
7.(2025·广东佛山开学考试)科学思维是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B
观点 逻辑分析
①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 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 违反了矛盾律
③奇数是偶数加一,偶数是奇数减一 犯“比喻定义”错误
④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因此张三认识王五 把非传递关系当做传递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指出某些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实质不一致,没有违反矛盾律,②错误。用奇数定义偶数,用偶数定义奇数,犯了“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③错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可能是犯罪分子,是我们要专政的对象,不是中国人民,因此“中国人民就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人”这一观点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①正确。张三认识李四,李四认识王五,这不代表张三一定认识王五,因此这是非传递关系,而不是传递关系,④正确。
8.(2024·重庆高三开学考试)本次研究性学习,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中只有一位同学获得了特等奖。评选结果被其中一位同学猜中。由此可断定(  )
A
甲:我或者丁是特等奖;
乙:甲应该是特等奖;
丙:如果不是我,那一定是乙获得特等奖;
丁:我和甲最多只能得一等奖。
A.甲猜对了,丁是特等奖
B.乙猜对了,甲是特等奖
C.丙猜对了,乙是特等奖
D.丁猜对了,丙是特等奖
解析 甲同学的“我或者丁是特等奖”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这两种情况至少有一真,可以并存。如果乙猜对了,甲应该是特等奖,则甲同学的判断也是正确的。但评选结果被其中一位同学猜中,所以乙的猜测是错误的,甲不应该是特等奖,B错误。丙所猜的,按充分条件假言推理,丙没获得,乙获得特等奖;乙没获得特等奖,丙获得。假如丁同学的“我和甲最多只能得一等奖”正确,则得特等奖的要么是丙要么是乙,则丙的判断也是正确的。题意结果被其中一位同学猜中,所以丁和丙的判断都只能是错误的,C、D错误。综上所述,甲、乙和丙都不是特等奖,所以丁是特等奖。甲猜的“我或者丁是特等奖”,而甲不是特等奖,则丁是特等奖,甲猜对了,A正确。
D
9.(2025·广东佛山一模)某公安高校2023年本科公安专业录取考生的选考科目的情况是,该校公安学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选考了“思想政治”;该校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同时选考了“物理”和“化学”,但并不是都选考了“思想政治”。对于该校2023年本科公安专业录取考生的选考科目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所有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都选考了“思想政治” ②所有被该校公安技术专业录取的考生选考了“思想政治” ③有的被该校公安技术专业录取的考生没有选考“思想政治” ④有的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选考了“物理”和“化学”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因为公安技术类的考生并不是都选考了“思想政治”,因此,“所有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都选考了‘思想政治’”说法错误,①排除。该校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同时选考了“物理”和“化学”,但并不是都选考了“思想政治”,说明有的被该校公安技术专业录取的考生没有选考“思想政治”,②错误,③正确。该校公安技术类本科专业录取的考生都同时选考了“物理”和“化学”,可以推断出有的被该校公安专业录取的考生选考了“物理”和“化学”,④正确。
10.(2025·云南阶段练习)2024年5月1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系统中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主要用于降水气候学研究以及灾害性天气系统降水监测,能提供全球中低纬地区降水三维结构信息。其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同时业务运行晨昏、上午、下午和倾斜四条近地轨道民用气象卫星的国家。由此可见(  )
①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的充分条件
②风云三号G星的运行说明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无限接近真理的过程
③风云三号G星的研制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高度统一
④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D
解析 如果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前一种情况就是后一种情况的充分条件。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还需要尊重客观规律,才能让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因此科研人员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风云三号G星成功发射的充分条件,①错误。风云三号G星的运行说明人类认识世界是一个真理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无限接近,②错误。2024年5月1日,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风云气象卫星系统中首颗低倾角轨道降水测量卫星风云三号G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风云三号G星的研制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的高度统一,③正确。材料表明科学技术进步促进了认识工具的发展从而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④正确。
11.(2025·湖南阶段练习)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小力爸爸决定每天和小力一起锻炼一小时。小力爸爸认为如果跑步就不打羽毛球、篮球;小力觉得,羽毛球和篮球都是不错的选择。小力妈妈听后,说了下面的话,能让父子俩都满意的是(  )
①可以既选打羽毛球又选跑步
②可以选择打羽毛球或者篮球
③只选择打羽毛球而不打篮球
④既不打羽毛球也不选择篮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解析 “如果跑步就不打羽毛球、篮球”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否定后件就可以否定前件,因此打羽毛球就不能选跑步,①排除。小力的话是一个相容选言判断,可选择打羽毛球或者篮球或者二者都选。小力爸爸的话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可以推出“可以选择打羽毛球或者篮球”,进而还可推出“打羽毛球而不打篮球”或“打篮球而不打羽毛球”,②③正确。既不打羽毛球也不选择篮球,这违反了小力的意愿,④排除。
12.(2025·陕西开学考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只有一个人有选举权,他才年满18周岁
B.只有一个人年满18周岁,他才有选举权
C.只要一个人年满18周岁,他就有选举权
D.只要一个人没有选举权,他就不满18周岁
解析 由题干可知,年满18周岁是具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并且有选举权不是年满18周岁的必要条件,A、C、D排除,B正确。
B
13.(2025·福建福州一模)2024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了103周岁的生日。某班级党史学习小组围绕“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甲:一路走来,我们的“伟大事业”不仅离不开党的领导,而且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
乙:无产阶级政党代表劳动人民利益。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所以,中国共产党代表劳动人民利益。
丙:中国共产党员应该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遵守党的纪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员。
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党的生命线,是激励党员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
对上述观点的逻辑分析正确的是(  )
①甲的观点是不相容选言判断
②乙的观点符合三段论推理结构
③丙的观点是联言判断,中共党员要同时具备这几种品质
④丁的直言判断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下定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一路走来,我们的“伟大事业”不仅离不开党的领导,而且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此观点是联言判断,①错误。性质判断三段论是以两个已知的性质判断为前提,借助一个共同的项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的推理,乙的观点符合三段论推理结构,②正确。中国共产党党员应该是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遵守党的纪律、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党员,丙的观点是联言判断,中共党员要同时具备这几种品质,③正确。定义是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党的生命线,是激励党员不断前进的精神力量,属于复合判断的联言判断,而不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下定义,④错误。
C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14.(2024·湖北黄冈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赵女士的母亲孙阿姨自两年前被检查出高血压、高血糖等老年病后,便迷上了养生保健,每天都要定点定时去M保健品销售公司听课,销售人员称这些保健品有病治病,没病能防病,更重要的是可以防癌。孙阿姨在销售人员的鼓动下购买了20多万元的保健品。赵女士多方查证后发现这些保健品大多为“三无产品”,且部分保健食品中含有的处方药成分具有毒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对肝部和肌肉造成严重损伤。赵女士找到M保健品公司要求退回货款,结果不仅被拒绝,还被销售人员指责不给父母买保健品就是不孝顺,赵女士感到十分气愤。
销售人员指责赵女士不给父母买保健品就是不孝顺。运用“正确运用判断”的相关知识评价销售人员的观点。(9分)
答案 销售人员的观点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要求有前一种事物情况就必有后一种事物情况。但实际上不买保健品未必就不孝顺,不买保健品不构成不孝顺的充分条件,所以销售人员错误地运用了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逻辑结构。
15.(2024·福建三明阶段练习)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指出“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不仅对构建国与国之间关系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还将指引中法关系在当下动荡变革的世界继续向前。
中法两国文明起源不同,但一直相互吸引。十八世纪,法国出现了中国文化热,伏尔泰等启蒙思想家们热心研究孔子和中国哲学。建交以来,两国坚持独立自主的战略抉择,致力于通过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通过多边协调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面对新时代的风云际会,中法应当秉持建交初心、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具有独立自主传统的大国,针对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重大挑战,推动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对未来的世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材料二 认真阅读以上要闻后,宝鸡中学政治班的同学们开始了热情的讨论。下面是他们讨论的部分内容:
小颉:只要坚持“中法精神”,双边关系就不会偏离友好合作的主航道,就能够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
小春:法中关系升温,要么是文化渗透,要么是寻求庇佑。法国文化一无是处,中华文化才是仁者大道。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完成下列任务:
(1)小颉和小春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复合判断?分别对其具有的逻辑性质加以说明。(9分)
答案 ①小颉的观点是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其前件真,后件就一定真。反过来看,后件假,前件就一定假。②小春的观点“法中关系升温,要么是文化渗透,要么是寻求庇佑”是不相容选言判断。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言支是真的,或者没有选言支是真的,这个不相容选言判断就是假的。③“法国文化一无是处,中华文化才是仁者大道”是一个联言判断。在联言判断中,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个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如果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解析 关键词①:只要坚持“中法精神”,双边关系就不会偏离友好合作的主航道,就能够长期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可联系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关键词②:法中关系升温,要么是文化渗透,要么是寻求庇佑→可联系不相容选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关键词③:法国文化一无是处,中华文化才是仁者大道→可联系联言判断及其逻辑性质。
(2)运用树立科学思维观念知识,以“科学思维助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为题,写一篇短评。要求:结合材料,逻辑清晰,语言顺畅,学科观点运用得当,80字左右。(8分)
答案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在中法关系发展问题上纠正逻辑错误,驳斥诡辩,捍卫真理。要树立辩证思维,更为全面动态地把握中法关系,推动其发展。要树立创新思维,把握中法关系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极面向未来、敢于有所作为,助推中法关系迈上新台阶。
解析 本题为开放类,答案不固定,言之有理即可。可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等角度撰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