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年数学五升六暑假知新培优精练(北师大版)专题05 数据处理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我国陆地按照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要清楚地表示各种地形分布情况及与总面积的关系,应选择(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 D.复式条形统计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适合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的数据是( )。A.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率。 B.某校门口7点到10点每小时的车流量。C.5年来小刚的身高变化。 D.小明家5月各类开销占总开销的百分比。4.下图是星星书店第一季度图书销售情况。下面分析不合理的是( )。A.文学类的销量最高B.科学类的销量和历史类差不多C.科学类的销量比文学类少占总销量的11%D.历史类和其他类的销量和超过总销量的一半5.晚饭后,贝贝和爸爸、妈妈从家出发,步行10分到距家500m的文化馆,妈妈和贝贝没有停留,沿原路返回家中,爸爸在文化馆停留了15分后也沿原路返回。贝贝、爸爸和妈妈三人返回用的时间依次是10分、10分、15分。下面的三幅图中,( )描述了爸爸的行程。A.B.C.6.第二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通过“学习强国”平台调查121个样本,其中成年人样本约占总样本数量的75%,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样本约占总样本量的25%,如图中能正确表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样本量关系的扇形统计图是( )。A.B.C. D.7.要知道全国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中,18岁以下、18~69岁、70岁及以上的人分别占接种总人数的百分比,选用 统计图;要清楚地了解某市一年四个季度旅游人数的数量,最佳选择 统计图( )。A.条形;扇形 B.折线;扇形 C.扇形;条形 D.扇形;折线8.下面的信息,最适合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的是( )。A.学校一至六年级的人数 B.鹤壁市6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C.淘气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 D.超市矿泉水每个月的销售量9.玲玲从家出发去文具店买文具,当她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发现自己忘带钱,于是又返回家取钱,然后去文具店挑了一会儿文具后回到家中。下面图( )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玲玲的行为。A. B.C. D.10.甲、乙两校男、女生人数的比例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校 乙校A.甲校男生人数多于乙校男生人数 B.乙校男生人数多于甲校男生人数C.甲、乙两校男生人数一样 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11.小明想统计自己整个小学阶段每次数学成绩的变化状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统计一袋牛奶里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12.空气中主要成分的体积所占百分比如图:100升空气中含有( )升氧气;一间长8米、宽5米、高3米的封闭教室,空气中含氧气大约有( )立方米。13.实验小学六(1)班的李阳和王源分别调查了本班同学参加体育兴趣班的情况,并制作成了统计图(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信息,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一共有( )人。14.“六一”儿童节,某书城举行“快乐购书节”活动。(1)书城张经理要统计当天各类图书分别销售了多少册,他采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2)果果到书城买了4本故事书,每本a元,还余下18元,他一共带了 元钱。15.下图是红红一家“五一”长假出外旅游的费用统计图。A表示食宿费用;B表示路费;C表示购物、游玩费用。(1)路费占旅游总费用的( )%。(2)已知食宿费用是1200元,那么购物、游玩费用是( )元。16.下图是妙想和笑笑参加400米比赛的情况统计图。(1)( )先到达终点。(2)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为( )米。17.如图是摩托车行驶时间与路程变化情况。摩托车出发2时后的行驶路程为( )千米,此时摩托车的平均速度为( )千米/时。在行驶的过程中,摩托车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18.走路健身是一项很好的保健运动,王老师全家人都喜爱这项运动。某一天他们全家老小共7个人都一起出去走路,走完后要比一比7个人1天各自走了多少步数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而要统计王老师1个人周一到周日每天走的步数的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19.下边图1是某小学在抗击疫情中学生自愿捐款情况的条形统计图。图2是该小学三到六年级总人数的统计图。已知该小学三到六年级共有900人。(1)四年级人数占四个年级总人数的( )%。(2)六年级共有( )人。(3)五年级同学共捐款( )元。20.乐乐根据爸爸水果店内现有各种水果的质量,绘制了扇形统计图。从统计图可以看出:(1)水果店内质量最少的水果是( )。(2)( )和( )两种水果的质量差不多。(3)( )质量占所有水果总质量的。21.下面两幅图是王老师收集的图书类别与册数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中的各个部分分别表示哪一类的图书册数?①是( ),②是( ),③是( )。22.某小学四、五、六年级在学雷锋活动中共做好事120件,各年级做好事数量所占比例如图。六年级做好事( )件,五年级做好事( )件,四年级做好事( )件。23.六(2)班对全班40人开展“我最喜爱的职业”调查活动,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的扇形统计图。(1)选择( )的人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 )%,有( )人。(2)选择教师的比选择律师的多占调查总人数的( )%,多( )人。(3)选择公务员的和选择医生的共占调查总人数的( )%,共( )人。24.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用( )统计图能表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情况;要表示出六年级各班的具体人数,选用( )统计图最合适。25.下面是光明小学六(1)班同学参加社团活动情况统计图。六(1)班共成立了四个社团,每位同学只参加了一个社团,参加足球王子社团的有16人,是人数最多的,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占全班人数的25%,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人数最少,其他人参加的是小小画家社团。(1)请在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明每个社团的名称。(2)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有2名同学,六(1)一共有( )名同学。(3)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有( )名同学。三、判断题26.绘制扇形统计图更能清楚地看出叶庄乡各种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27.扇形统计图能表示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28.要表示小林在一天中进行各种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用扇形统计图最合适。( )29.要表示小林在一天中进行各种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用扇形统计图最合适。( )30.为了清楚看出全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可将收集的数据分段整理,再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31.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分段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 )32.要比较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及发展趋势,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33.某地定时测到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四、作图题34.五(1)班每位同学都参加了课后延时服务,且只参加了其中一项,统计如下:(1)全班共有( )人,阅读占( )%。(2)把条形统计图中的思维组补充完整。35.习近平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我市各地积极响应,践行垃圾分类活动。根据下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有害垃圾占垃圾总数的( )%。(2)根据以上信息,算出该区这天产生厨余垃圾的吨数,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据统计,可回收物中的1吨废塑料可回炼600千克柴油。如果此次可回收物中的20%是废塑料,那么可以回炼多少千克柴油?36.下面是西关小学六(1)班同学各体育项目合格人数统计图。(1)已知男生立定跳远合格人数占男生所有项目合格人数的31.25%,女生投实心球合格人数占女生所有项目合格总人数的20%,计算并补全上面的条形统计图。(2)从图中能明显看出,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 )训练。(3)这个班至少有( )人。五、解答题37.“限塑令”下达后,小英对本学校学生使用环保袋的情况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分为四个等级:A.一直使用;B.经常使用;C.较少使用;D.从不使用。最后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统计图。(1)本次一共调查了( )名学生,其中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 )%,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 )%。(2)请根据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比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少( )%。38.垃圾的种类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经过阳光小区的前期宣传,居民普遍对于垃圾分类有了新的认识。为了统计阳光小区垃圾分类的具体情况,六(1)班学生对小区近一周产生的垃圾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请你根据统计图完成下面的问题。(1)这个小区这周一共产生垃圾多少吨?(2)可回收物有多少吨?请把两幅统计图补充完整。39.每年的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今年的“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中,六(1)班在学校附近开展了以“我最支持的戒烟方式”为主题的调查活动,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后,统计出支持强制戒烟的有90人,支持替代品戒烟的有20人,并绘制成下面的扇形统计图。(1)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了多少人?(2)把扇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0.每年的4月2日是“国际儿童图书日”。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培养儿童良好阅读习惯,育才小学新购进一批图书,情况统计如图。(1)育才小学新购进其他图书占这批图书的( )%。(2)育才小学新购进多少本《童话故事》?41.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民间历来有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前夕,我市某食品厂为了解市民对去年销售量较好的肉馅粽、豆沙粽、红枣粽、蛋黄粽(分别用A,B,C,D表示这四类粽子)的喜爱情况,对某小区的部分居民进行了抽样调查,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了如图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多少人?(2)完成以上两幅统计图。(3)若该小区有2800人,则喜爱肉馅粽(A类粽)的有多少人?请写你的思考过程。42.太空育种是当今世界农业领域的尖端科学技术。世界上仅有三个国家拥有该技术,我国就是其中之一,为选取优质小麦种子进行太空培育,某种子培育基地用A、B、C、D四种型号的种子进行发芽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参加发芽实验的四种型号小麦种子共2000粒,其中C型号种子的发芽率是92.5%,C型号种子的发芽数是( )粒。(2)请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根据实验数据,你建议选取哪种型号的种子进行太空培育?请写出你的思考过程。43.为推动劳动教育,某校倡议小学生“每天劳动不少于30分”。项目小组随机调查了一些学生每天劳动的时间,根据所得数据初步制成以下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1)项目小组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对于劳动时间少于30分的同学,你有什么建议?44.某校有学生3000人,现欲开展学校社团活动,准备组建摄影社、国学社、篮球社、科技制作社四个社团。每名学生最多只能报一个社团,也可以不报。为了估计各社团人数,现在学校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做问卷调查,得到了如图所示的两个不完全统计图。结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 )。(2)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上标明具体数据;(3)社团按每50名学生配备一位老师,试估计篮球社团需要配备的老师人数。45.近日某记者对大、中、小学生和上班族进行了一项关于“手机使用时长”的抽样调查,记者把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1)结合以上两幅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算出接受了抽样调查的一共有( )人。(2)在扇形统计图上补充每天使用手机在3~5时人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3)在条形统计图上把每天使用手机在5时以上的情况补充完整。(4)医生建议每天使用手机不宜超过2时,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养成健康的手机使用习惯很重要。结合此项抽样调查,写出你的建议。46.为了筛选一种优质的种子进行太空育种,某种子培育基地用小麦、玉米、大豆、水稻四种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实验种子的数量及发芽情况如下:(1)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共1200粒,其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是88%,小麦种子的发芽数是( )粒。(2)请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试卷第1页,共3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C【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根据各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即可。【解析】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我国陆地按照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要清楚地表示各种地形分布情况及与总面积的关系,应选择扇形统计图。故答案为:C2.C【分析】①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别表示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②将周角360°看作单位“1”,及格对应的圆心角度数÷周角=及格对应百分率,及格与不及格占总数的25%;③看图可知,涂色部分占2公顷的,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2公顷的即可;④看图可知,涂色部分占1公顷的,1公顷=10000平方米,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求出10000平方米的即可。【解析】①涂色部分可表示0.13,说法正确;②45°÷360°=0.125=12.5%12.5%+12.5%=25%扇形统计图表示正确;③2×=(公顷)表示正确;④1公顷=10000平方米10000×=100(平方米)涂色部分的面积是100平方米,原说法错误。说法正确的是①②③。故答案为:C3.D【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解析】A.不同条件下种子发芽率,适合用条形统计图;B.某校门口7点到10点每小时的车流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C.5年来小刚的身高变化,适合用折线统计图;D.小明家5月各类开销占总开销的百分比,适合用扇形统计图。故答案为:D4.D【分析】A.比较扇形统计图中各类图书的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得出哪类图书的销量最高;B.比较科学类和历史类的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即可;C.用文学类的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减去科学类的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即可;D.把历史类与其他类的销量占总销量的百分比相加,再与总销量的一半即50%进行比较即可。【解析】A.31%>30%>20%>19%所以文学类的销量最高,原分析合理;B.20%>19%科学类的销量和历史类差不多,原分析合理;C.31%-20%=11%科学类的销量比文学类少占总销量的11%,原分析合理;D.19%+30%=49%,49%<50%历史类和其他类的销量和少于总销量的一半,原分析不合理。故答案为:D5.A【分析】已知步行10分到距家500m的文化馆,所以在0-10分钟这个时间段,爸爸的路程是从0增加到500m;爸爸在文化馆停留了15分后也沿原路返回,这15分钟内爸爸的位置没有变化,也就是路程保持500m不变,爸爸返回的时间是10分钟,根据这些特点来逐一分析选项。【解析】A.在图像中,0-10分钟路程从0增加到500m,10-25分钟路程保持500m不变,25-35分钟路程从500m减少到0m ,符合爸爸的行程特点。B.在图像中,没有路程保持不变的停留阶段,不符合爸爸在文化馆停留15分钟的行程,所以该选项不符合爸爸的行程特点。C.在图像中,0-10分钟路程从0增加到500m,10到20分钟是在文化馆的停留时间,停留时间是10分钟,与爸爸在文化馆停留了15分钟不符,返回时间用了15分钟,与返回时间10分钟不符,所以该选项不符合爸爸的行程特点。故答案为:A6.B【分析】已知成年人样本约占总样本数量的75%,即对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的;未成年人样本约占总样本数量的25%,即对应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图的。观察四个选项,找出能正确表示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样本量关系的扇形统计图。【解析】75%>25%,成年人所占的扇形面积大于未成年人所占的扇形面积;成年人占:75%==未成年人占:25%==A.从图中可知,成年人的扇形面积小于未成年人的扇形面积,不符合题意;B.从图中可知,未成年人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的,成年人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的,符合题意;C.未成年人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的面积大于,成年人的扇形面积占整个圆的面积小于,不符合题意;D.从图中可知,成年人的扇形面积小于未成年人的扇形面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7.C【分析】条形统计图: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其作用是能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折线统计图:用不同位置的点表示数量的多少,并用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其作用是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以一个圆的面积表示物体的总数量,以相应的扇形面积表示各有关部分占总数量的百分数。其作用是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解析】据分析可知,要知道全国已接种新冠疫苗的人中,18岁以下、18~69岁、70岁及以上的人分别占接种总人数的百分比,选用扇形统计图;要清楚地了解某市一年四个季度旅游人数的数量,最佳选择条形统计图。故答案为:C8.C【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扇形统计图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据此作答。【解析】A.学校一至六年级的人数,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B.鹤壁市6月份的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C.淘气家各项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比,适合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D.超市矿泉水每个月的销售量,适合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故答案为:C9.C【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玲玲的行为分为:①从家出发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②又返回家,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③回到家中取钱,这段时间在家;④然后从家去文具店,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远;⑤在文具店挑了一会儿文具,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不变;⑥从文具店回家,这段时间离家的距离越来越近。据此找出能比较准确地反映玲玲行为的统计图。【解析】A.在路程一半时有停留时间,不符合题意;B.在路程一半时有停留时间,且没有表现出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时间,不符合题意;C.玲玲所有的行为都表现出来了,符合题意;D.没有表现出在文具店买文具的时间,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10.D【分析】左图,把甲校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甲校的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51%;右图,把乙校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乙校的男生人数占全校人数的60%;由于题中没有给出甲校和乙校的具体总人数,所以这两个单位“1”的量是不确定的。只有当单位“1”的量相同,才能根据每个量占单位“1”的百分率来比较大小。据此解答。【解析】由分析得:由于题中没有给出甲校和乙校的具体总人数,所以无法确定甲校男生的人数和乙校男生的人数谁多谁少。故答案为:D11. 折线 扇形【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析】小明想统计自己整个小学阶段每次数学成绩的变化状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如果要统计一袋牛奶里营养成分所占百分比情况,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合适。12. 21 25.2【分析】从扇形统计图中可知,氧气在空气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为21%,求100升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就是求100的21%是多少,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封闭教室可看作一个长方体,已知教室长8米、宽5米、高3米,根据“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计算出教室的容积(即空气体积),因为氧气在空气中所占体积百分比为21%,所以教室中氧气的体积为教室空气体积的21%,同理,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析】100×21%=100×0.21=21(升)所以100升空气中含有21升氧气;8×5×3=40×3=120(立方米)120×21%=120×0.21=25.2(立方米)所以空气中含氧气大约有25.2立方米。13.5【分析】从扇形统计图可知,参加篮球兴趣班的人数占参加兴趣班总人数的40%;从条形统计图可知,参加篮球兴趣班的有20人。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20除以40%可以求出参加兴趣班的总人数。已知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人数占兴趣班总人数的1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兴趣班总人数乘10%,即可求出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人数。【解析】20÷40%×10%=50×10% =5(人)则参加乒乓球兴趣班的一共有5人。14.(1)条形(2)4a+18【分析】(1)三种统计图的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显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除了显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地反应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和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据此解答。(2)先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了4本故事书的价钱,再加上还余下的钱数,即可求出果果一共带了多少钱,据此解答。【解析】(1)由分析可得:书城张经理要统计当天各类图书分别销售了多少册,他采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2)4×a+18=(4a+18)元即他一共带了(4a+18)元钱。15.(1)35(2)1920【分析】(1)整个圆表示旅游总费用,对应的圆心角是360°,其中食宿费用对应的圆心角是90°,占旅游总费用的,即25%。把旅游总费用看作单位“1”,用1减去25%和40%,即可求出路费占旅游总费用的百分之几。(2)食宿费用占旅游总费用的25%,已知食宿费用是1200元,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用1200除以25%即可求出旅游总费用。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求得的旅游总费用乘40%,即可求出购物、游玩费用。【解析】(1)90°÷360°==25%1-25%-40%=35%则路费占旅游总费用的35%。(2)1200÷25%×40%=1200÷0.25×0.4=4800×0.4=1920(元)则购物、游玩费用是1920元。16.(1)妙想(2)100【分析】(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妙想2分钟到达了终点,笑笑2.5分钟到达了终点。所以,妙想先到达终点。(2)两条折线相距最远时,两人相距最远。看图可知,1分钟时笑笑的路程是300米,妙想的路程是200米,用300米减去200米求出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为多少米。【解析】(1)妙想先到达终点。(2)300-200=100(米)所以,比赛中两人相距最远约为100米。17. 80 40 3时~4时【分析】从折线统计图中可知,摩托车出发2个小时,行驶了80千米,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得出此时的速度;在第2小时到第3小时之间,摩托车从80千米到118千米行驶了38千米,则速度是38千米/小时;在从3小时到4小时之间,摩托车从118千米到160千米行驶了42千米,则速度是42千米/小时;比较三次速度的大小,再确定速度最快的时间段。【解析】前2个小时:80÷2=40(千米/小时)2到3小时:(118-80)÷(3-2)=38÷1=38(千米/小时)3到4小时:(160-118)÷(4-3)=42÷1=42(千米/小时)38<40<42则摩托车出发2时后的行驶路程为80千米,此时摩托车的平均速度为40千米/时。在行驶的过程中,摩托车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3时~4时。18. 条形 折线【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增加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楚的看出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据此即可填空。【解析】由分析可知:走路健身是一项很好的保健运动,王老师全家人都喜爱这项运动。某一天他们全家老小共7个人都一起出去走路,走完后要比一比7个人1天各自走了多少步数情况,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合适。而要统计王老师1个人周一到周日每天走的步数的变化情况,选用折线统计图比较合适。19.(1)25%(2)243(3)18720【分析】(1)根据题意,可将圆看作100%,四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比=100%-(三年级百分比+五年级百分比+六年级百分比),将数据代入计算出结果即可。(2)从图2可知,六年级占总人数的27%,已知总人数为900人,即用900×27%即可。(3)从图2可知,五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用总人数×五年级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得出五年级的人数,从图1可知五年级平均每人捐款80元,所以五年级同学共捐款钱数,用五年级的人数×80即可。【解析】(1)100%-(22%+26%+27%)=100%-75%=25%四年级人数占四个年级总人数的25%。(2)900×27%=243(人)六年级共有243人。(3)900×26%×80=234×80=18720(元)五年级同学共捐款18720元。20.(1)香蕉(2) 橘子 梨(3)香蕉【分析】(1)爸爸水果店内现有水果的总质量是固定的,根据各种水果的占比情况可判断,哪种水果的占比越多,则该水果的质量越多;哪种水果的占比越少,则该水果的质量越少。(2)由(1)可知,哪两种水果的占比差不多,则表示这两种水果的质量差不多。(3)也就是10%,由扇形统计图可知,香蕉的质量占所有水果总质量的10%。【解析】(1)10%<18%<20%<22%<30%,因此水果店内质量最少的水果是香蕉。(2)20%和22%最接近,因此橘子和梨这两种水果的质量差不多。(3)香蕉的质量占所有水果总质量的10%,10%化成分数是,因此香蕉质量占所有水果总质量的。21. 故事书 科技书 文艺书【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可知,故事书的数量最多,文艺书最少,科技书占中间。则将扇形统计图的整个圆表示三种图书的总册数,50%就是其中一种书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占的百分比越大,书的数量就越多,占的百分比越小,书的数量就越少。【解析】50%>30%>20%①是故事书,②是科技书,③是文艺书。22. 48 42 30【分析】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根据扇形统计图可知,六年级做好事数量占共做好事120件的40%,五年级做好事数量占共做好事120件的35%,四年级做好事数量占共做好事120件的25%,据此解答即可。【解析】六年级:(件)五年级:(件)四年级:(件)所以六年级做好事48件,五年级做好事42件,四年级做好事30件。23.(1) 公务员 25 10(2) 5 2(3) 45 18【分析】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用整个圆表示调查全班的总人数,用圆内面积大小不同的扇形表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1)扇形面积越大表示所占百分比越大,从扇形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最喜欢公务员的人最多,因为它的扇形面积最大,所占百分比是25%,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喜欢公务员的人数;(2)选择教师的百分比是17.5%,选择律师的百分比是12.5%,先求出选择教师的比选择律师的多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选择教师的比选择律师多的人数;(3)选择公务员的占总人数的25%,选择医生的占总人数的20%,先求选择公务员和选择医生的人数共占总人数的百分比,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求出选择公务员的和选择医生的总人数。【解析】(1)40×25%=10(人)即选择公务员的人最多,占调查总人数的25%,有10人。(2)17.5%-12.5%=5%40×5%=2(人)即选择教师的比选择律师的多占调查总人数的5%,多2人。(3)25%+20%=45%40×45%=18(人)即选择公务员的和选择医生的共占调查总人数的45%,共18人。24. 扇形 条形【分析】(1)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因为要表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情况,也就是各成分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例,据此解答。(2)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清楚地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要表示出六年级各班的具体人数,重点在于明确每个班的具体人数数值,据此解答。【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用扇形统计图能表示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情况;要表示出六年级各班的具体人数,选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25.(1)见详解(2)40(3)10【分析】(1)参加足球王子社团的有16人,是人数最多的,应填在左边那一块扇形中;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占全班人数的25%,应填在右上角那块扇形中;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人数最少应填在占5%的那块扇形中;其他人参加的是小小画家社团,填在右下角,据此在扇形统计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明每个社团的名称即可。(2)由(1)参加劳动最美社团的有2名同学占总人数的5%,用2除以5%,求出全班人数即可。(3)用全班人数乘25%,求出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人数的即可。【解析】(1)如图:(2)(名)所以六(1)一共有40名同学。(3)(名)所以参加滑轮之星社团的有10名同学。【点评】本题考查扇形统计图,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计算。26.√【分析】扇形统计图是用整个圆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的大小表示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数。【解析】通过扇形统计图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所以能更清楚地看出叶庄乡各种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该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7.√【分析】根据各种统计图的特征: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据此判断。【解析】扇形统计图能表示总数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28.×【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分析。【解析】通过分析可得:要表示小林在一天中进行各种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9.×【分析】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清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据此解答。【解析】通过分析可得:要表示小林在一天中进行各种活动所用的时间是多少,用条形统计图最合适。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30.√【分析】统计表用表格呈现数据,条形统计图用直条呈现数据。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统计的结果。据此判断即可。【解析】将收集的数据分段整理,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可以更清楚看出全班学生的身高分布情况。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1.√【解析】 收集、整理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一组数据进行分段整理,分段整理数据时,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通常用画“正”字的方法进行整理。整理之后要将各段的数字相加,看是否与总数相等,以验证分段统计结果是否正确。题干说法正确。故答案为:√32.√【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由此根据情况判断即可。【解析】据题意,要比较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及发展趋势,选择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数量情况,但不能反映五一假期北海和钦州接待游客的发展趋势,所以应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更合适。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关键是要熟练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33.√【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解答即可。【解析】某地定时测到的一天气温变化情况适合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世界各大城市同一时刻测到的气温适合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34.(1)(2)见详解【分析】(1)观察图可知,艺术组有13人,占总人数的26%,把总人数看作单位“1”,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即可求出总人数;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用阅读组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即可;(2)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总人数乘思维组占的分率求出思维组的人数,再完成统计图即可。【解析】(1)13÷26%=50(人)17÷50=0.34=34%全班共有50人,阅读占34%。(2)50×24%=12(人)统计图如下:35.(1)6(2)见详解(3)3240千克【分析】(1)将垃圾总吨数看作单位“1”,1-可回收物对应百分率-厨余垃圾对应百分率-其他垃圾对应百分率=有害垃圾对应百分率;(2)将垃圾总吨数看作单位“1”,其他垃圾吨数÷对应百分率=垃圾总吨数,垃圾总吨数分别乘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对应百分率,求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的吨数,画出相应长度的直条,标记数据,补充条形统计图即可;(3)垃圾总吨数×可回收物对应百分率×废塑料对应百分率=废塑料吨数,废塑料吨数×1吨废塑料可回炼的柴油量=此次可回收物可回炼的柴油量,据此列式解答。【解析】(1)1-54%-30%-10%=6%有害垃圾占垃圾总数的6%。(2)5÷10%=5÷0.1=50(吨)50×54%=50×0.54=27(吨)50×30%=50×0.3=15(吨) 50×6%=50×0.06=3(吨)某区某日垃圾分类情况统计图(3)50×54%×20%×600=50×0.54×0.2×600=3240(千克)答:可以回炼3240千克柴油。36.(1)见详解(2)投实心球;(3)50【分析】(1)立定跳远的男生有25人,占男生所有项目合格总人数的31.25%,可以求男生所有项目合格人数,对应的数除以对应的分率,25÷31.25%=80(人),再用合格总人数减去立定跳远合格的人数减去跳绳合格的人数减去投实心球合格的人数就得到跑步合格的人数了。根据女生投实心球合格人数占女生所有项目合格总人数的20%,可以求出女生所有项目合格人数15÷20%=75(人),女生所有项目合格总人数减去立定跳远合格人数减去跳绳合格人数减去投实心球合格人数就等于女生跑步合格人数,这样就可以补全条形统计图了。(2)把每一项活动的男生和女生加起来,发现投实心球的人数总和最少。(3)男生至少有25人,女生至少有25人,因此这个班至少有25+25=50(人)。【解析】(1)男生合格总人数:25÷31.25%=80(人)男生跑步合格人数:80-15-17-25=23(人)女生合格总人数:15÷20%=75(人)75-23-25-15=12(人)(2)立定跳远:25+23=48(人)跳绳:17+25=42(人)投实心球:15+15=30(人)跑步:23+12=35(人)30<35<42<48这个班最需要加强的是投实心球训练。(3)25+25=50(人)这个班至少有50人。37.(1)400;5;20(2)图见详解(3)75【分析】(1)从两幅统计图中可知,等级为B的学生有160名,占学生总人数的40%,把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单位“1”未知,根据百分数除法的意义,用160÷40%求出学生总人数;用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除以学生总人数,求出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根据减法的意义,用“1”减去等级为A、B、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即是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几。(2)把学生总人数看作单位“1”,等级为A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35%,单位“1”已知,根据百分数乘法的意义,用总人数乘35%,求出等级为A的学生人数;用总人数减去等级为A、B、D的学生人数,即是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据此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比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少百分之几,用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减去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求出少的人数,再除以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即可。【解析】(1)总人数:160÷40%=160÷0.4=400(名)D占学生总人数的:20÷400×100%=0.05×100%=5%C占学生总人数的:1-35%-40%-5%=20%本次一共调查了(400)名学生,其中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5)%,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20)%。(2)A:400×35%=400×0.35=140(名)C:400-140-160-20=80(名)如下图:(3)(80-20)÷80×100%=60÷80×100%=0.75×100%=75%等级为D的学生人数比等级为C的学生人数少(75)%。38.(1)40吨(2)10吨;统计图见详解【分析】(1)已知厨余垃圾有22吨,且厨余垃圾占总垃圾的55%,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22÷55%=40吨。(2)已知总垃圾为40吨,厨余垃圾22吨,有害垃圾1.6吨,其他垃圾6.4吨,用总垃圾吨数分别减去厨余垃圾吨数、有害垃圾吨数、其他垃圾吨数可计算出可回收物的吨数;已知其他垃圾6.4吨,根据 “其他垃圾所占百分比=其他垃圾吨数÷总垃圾吨数×100%”,可计算出其他垃圾所占的百分比。【解析】(1)22÷55%=22÷0.55=40(吨)答:这个小区这周一共产生垃圾40吨。(2)40-22-1.6-6.4=18-1.6-6.4=18-(1.6+6.4)=18-8=10(吨)答:可回收物有10吨。6.4÷40×100%=0.16×100%=16%所以其他垃圾占总垃圾的16%。作图如下:39.(1)200人(2)图见详解【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支持替代品戒烟占总调查人数的10%,对应的是支持替代品戒烟人数20人,求单位“1”,用20÷10%解答。(2)用强制戒烟的人数÷调查的总人数×100%,求出强制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再把调查总人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强制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替代品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减去药剂戒烟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求出警示戒烟炸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完成统计图即可。【解析】(1)20÷10%=200(人)答:六(1)班同学一共调查200人。(2)90÷200×100%=0.45×100%=45%1-45%-10%-15%=55%-10%-15%=45%-15%=30%如图:40.(1)18;(2)750本【分析】(1)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把育才小学购进的这批图书总量看作单位“1”,育才小学新购进其他图书占这批图书的百分之几=1-30%-27%-25%,由此解答本题;(2)先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再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童话故事》数量=其他图书数量÷其他图书占这批图书的百分之几×25%,由此列式计算。【解析】(1)1-30%-27%-25%=18%育才小学新购进其他图书占这批图书的18%。(2)540÷18%×25%=3000×25%=750(本)答:育才小学新购进750本《童话故事》。41.(1)600人;(2)见详解;(3)840人;思考过程见详解【分析】(1)由图可知,D的人数是240人,占总人数的40%,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240除以40%计算,所得结果即为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人数。(2)用(1)求的总人数减去A、B、D的人数,所得差即为C的人数;用C的人数除以总人数,求出C占总人数的百分率;再用“1”减去D、C、B占的分率,求出A占的分率,据此完成两幅统计图。(3)由图可知,喜爱肉馅粽(A类粽)的占总人数的30%,已知总人数是2800人,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解析】(1)240÷40%=600(人)答:本次参加抽样调查的居民有600人。(2)喜欢C类粽的人数:600-180-60-240=120(人)C:120÷600×100%=0.2×1005=20%A:1-10%-20%-40%=30%统计图如下:(3)2800×30%=840(人)思考过程:从(2)中的扇形统计图可知,喜爱肉馅粽(A类粽)的占总人数的30%,已知总人数是2800人,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用总人数乘30%,所得结果即为喜爱肉馅粽(A类粽)的人数。答:喜爱肉馅粽(A类粽)的有840人。42.(1)407(2)画图见详解(3)D型;思考过程见详解【分析】(1)把参加发芽实验的四种型号小麦种子的总粒数看作单位“1”,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用2000×22%列式求出C型号种子的粒数,再乘发芽率即可求出C型号种子的发芽数是多少粒。(2)把参加发芽实验的四种型号小麦种子的总粒数看作单位“1”,用1减去A、B、C三种型号的种子分别占单位“1”的百分率的和求出D型号种子占的百分率,据此补充扇形统计图;根据(1)求出的C型号种子的发芽粒数补充条形统计图。(3)根据发芽率=发芽种子数÷实验种子数×100%,分别求出各型号种子的发芽率,选取发芽率大的型号的种子即可。【解析】(1)2000×22%×92.5%=440×92.5%=407(粒)答:C型号种子的发芽数是407粒。(2)1-(35%+20%+22%)=1-(55%+22%)=1-77%=23%作图如下:(3)630÷(2000×35%)×100%=630÷700×100%=0.9×100%=90%374÷(2000×20%)×100%=374÷400×100%=0.935×100%=93.5%407÷(2000×22%)×100%=407÷440×100%=0.925×100=92.5%437÷(2000×23%)×100%=437÷460×100%=0.95×100%=95%因为95%>93.5%>92.5%>90%,所以D型号的种子发芽率最高,所以建议选取D型号的种子进行太空培育。43.(1)240;(2)见详解;(3)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制定每天劳动计划等。(答案不唯一)【分析】(1)把所有学生的数量看作单位“1”,先用150人除以对应的百分率62.5%求出总人数。(2)减法求出小于30分所占的百分率,再用总人数分别乘对应的分率求出超过1时和小于30分对应的人数,据此完成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3)小于30分说明运动时间少,所以可以加强宣传,制定计划等。【解析】(1)150÷62.5%=240(人)(2)1-62.5%-25%=12.5%240×25%=60(人)240×12.5%=30(人)作图如下:(3)答:我的建议是加强劳动教育宣传,制定每天劳动计划等。(答案不唯一)44.(1)50(2)见详解(3)12人【分析】(1)抽样调查样本容量就是在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样本的数量。学校所有学生中抽取50名学生做问卷调查,这里的50就是样本容量。(2)把随机抽取的人数看作单位“1”,篮球社的人数占抽取的人数的2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篮球社的人数,再用随机抽取的人数连续减去参与摄影、篮球、科学制作和不参与的人数,即可求出参与国学社的人数,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并在图上标明具体数据;(3)某校有学生3000人,参与篮球社的人数占了20%,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出参与篮球社的总人数,因为社团按每50名学生配备一位老师,用参与篮球社的总人数除以50,即可求出篮球社团需要配备的老师人数,据此解答。【解析】(1)本次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是50。(2)50×20%=10(人)50-5-10-12-8=15(人)如图:(3)3000×20%÷50=600÷50=12(人)答:篮球社团需要配备的老师是12人。45.(1)2000;(2)见详解;(3)见详解;(4)见详解【分析】(1)根据统计图可知,使用手机1—3时的人数占使用手机调查的总人数的18%,对应的是使用手机1—3时的人数360人,求单位“1”,用360÷18%解答;(2)用使用手机在3—5时人数÷调查的总人数×100%,求出使用手机3—5时占使用手机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补充完整的扇形统计图;(3)用调查使用手机总人数-使用手机1时以内的人数-使用手机1—3时人数-使用手机3—5时人数,求出使用手机5时以上的人数,补充条形统计图;(4)根据长时间观看手机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干涩,引发视力下降的原因,写出建议。【解析】(1)360÷18%=2000(人)接受了抽样调查的一共有2000人。(2)700÷2000×100%=0.35×100%=35%如图:(3)2000-40-360-700=1960-360-700=1600-700=900(人)如图:(4)我的建议是:①每天应该尽量少玩手机,减少手机屏幕辐射对视力的影响。②每玩一小时手机需要放松眼部,并多做眼保健操。(答案不唯一)46.(1)264(2)见详解【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可知,把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数看作单位“1”,小麦种子数占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数的25%,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小麦种子数;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是88%,再根据小麦种子的发芽数=小麦种子数×发芽率,代入数据计算,求出小麦种子的发芽数;(2)把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数看作单位“1”,用“1”连续减去玉米、大豆、小麦占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数的百分率,即可求出水稻种子数占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数的百分之几,再将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即可解答。【解析】(1)1200×25%=300(粒)300×88%=264(粒)即参加发芽试验的种子共1200粒,其中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是88%,小麦种子的发芽数是264粒。(2)1-20%-10%-25%=45%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图: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