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⑴学生能够运用示意图,准确列举各类型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⑵结合具体实例,清晰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思想方法目标 ⑴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案例的分析,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综合分析的思想方法。 ⑵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理解不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式的特点以及对国家安全影响的差异。 3.素养成长目标(核心素养) ⑴区域认知:从国家安全的视角,认识不同海域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特点和重要性,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⑵综合思维:结合图文资料,全面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开发方式以及对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培养综合思维能力。 ⑶地理实践力:通过绘制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思维导图、收集相关资料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⑷人地协调观:深刻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的关系,树立合理开发海洋空间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意识,形成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课标教材 1.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 2020 年版 2022 年 7 月第 3 次印刷版高二地理选择性必修教材三第二章第四节的内容。教材主要介绍了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以及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三个方面的内容。海洋空间资源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陆地资源紧张、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教材通过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式的介绍,引导学生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人地协调观。 3.教学重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①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包括海洋运输空间、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底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仓储空间等。 ②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⑵教学难点 ①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之间的复杂关系。 ②分析不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式对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影响的差异。 三、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和综合分析能力,在之前的学习中对自然资源、区域发展等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这一内容较为抽象,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多个领域,学生在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安全的影响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学生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实际案例接触较少,缺乏直观的认识,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丰富的案例和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情景引入(5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美国于2017 年设计的海上漂浮城市 “自由号” 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包括其规模、功能、动力来源等信息。 美国“自由号”(Freedom Ship)一、规模与结构尺寸与重量:长度:1,372米(相当于4.5个埃菲尔铁塔首尾相连)。宽度:229米,高度:107米,共分25层。重量:建成后达270万吨,相当于玛丽女王2号游轮的4倍,或比美国福特号航母(排水量11.2万吨)大近30倍。容量可容纳5万名永久居民和2万名船员。每日接待3万名游客,其中1万人可过夜(设1万间酒店客房)。居住与商业空间包含18,000套住宅(售价18万~4,400万美元不等)、3,000个商业空间(商店、办公室等)及2,400个公共场所。提问:“自由号” 这样的海上漂浮城市的出现,反映了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怎样的开发利用?这种开发利用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学生活动 观察图片和资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可能回答:反映了人类对海上生产生活空间的开发利用;可以缓解陆地人口压力,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利用太阳能和波浪能等清洁能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等。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新颖、有趣的海上漂浮城市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关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这一主题。 引发学生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意义的思考,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2.问题导学(5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问题清单,问题如下: 海洋空间资源有哪些类型? 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有哪些?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有什么影响?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有什么影响?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初步思考这些问题。 学生活动 阅读学习目标和问题清单,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在教材中寻找相关信息,对问题进行初步思考和解答。 设计意图 通过明确的问题导向,让学生在阅读教材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寻找答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效率。 帮助学生构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3.新知探究(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10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 “海洋空间资源类型示意图”,结合示意图讲解海洋空间资源的类型,包括海洋运输空间、海上生产生活空间、海底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海底仓储空间、海洋文化娱乐设施空间等。 分别介绍每种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例如: 海洋运输空间:讲解港口、航道、海上航线等的建设和作用,展示世界主要港口的图片和货物吞吐量数据,说明海洋运输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 海上生产生活空间:除了之前提到的海上漂浮城市,还介绍海上工厂、海上石油平台、海上养殖基地等,分析这些设施的功能和对海洋空间的利用方式。 海底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讲解海底电缆的铺设,包括通信电缆和电力电缆,说明其对全球通信和能源传输的重要性。 海底仓储空间:介绍利用海底洞穴、废弃矿井等进行仓储的方式,以及这种仓储方式的优势。 海洋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展示海上主题公园、海滨浴场等图片,说明其对丰富人们生活、发展旅游业的作用。 提问:除了教材中提到的这些开发利用方式,你还能想到哪些人类对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学生活动 观察示意图,认真听讲,理解海洋空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方式。 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发言,可能回答:海上风力发电场、海底观光隧道、海上机场等。 设计意图 通过直观的示意图和丰富的案例,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海洋空间资源的类型和开发利用方式,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对地理事物的观察力。 4.深度学习(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10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相关资料,包括我国海洋资源开发的现状、海洋资源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等数据。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从资源供给、资源多样性、资源开发成本等方面进行分析。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问题如下: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如何增加国家的资源供给?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保护国家资源多样性有什么作用?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可能会面临哪些资源开发成本方面的问题?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重要影响,例如: 增加资源供给: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等,通过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可以获取这些资源,缓解陆地资源紧张的局面,保障国家的资源供给。 保护资源多样性:海洋生态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合理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可以促进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家的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 资源开发成本: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着技术难度大、投资成本高、风险大等问题,需要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降低资源开发成本,提高资源开发效率。 学生活动 阅读资料,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参与小组讨论,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小组代表发言,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讨论的结果。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和点评,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设计意图 通过资料分析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相互启发,拓宽思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5.新知探究(二)——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8 分钟) 教师活动 展示我国海洋国土的范围示意图,讲解海洋国土的概念,包括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等。 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关系,例如: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活动可以加强国家对海洋国土的实际控制和管理,通过建设海上军事设施、海洋监测站等,维护国家的海洋主权和安全。 合理开发海洋空间资源可以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为维护海洋国土安全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可能引发的国际争端,如海洋资源的争夺、海洋划界问题等,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构成威胁,举例说明一些国际海洋争端的案例。 提问: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维护国家的海洋国土安全? 学生活动 观察示意图,理解海洋国土的概念和范围。 认真听讲,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分析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回答教师的问题,可能回答:加强海洋执法力量、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国际争端、制定合理的海洋开发规划等。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海洋国土的概念和范围,认识到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密切关系。 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引导,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责任感。 6.当堂应用(5 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高考题。 锂电池原料主要是锂矿中提取的碳酸锂。目前,能够被开发利用的锂资源主要有盐湖碳酸锂和矿山锂矿石两种,其中从盐湖提取碳酸锂的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我国锂资源集中分布在青藏高原,开采规模小,进口依赖度达70%以上,主要为从南美洲进口的盐湖碳酸锂和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矿石。下图示意世界锂矿资源分布。据此完成1~2题。1.现阶段我国锂资源进口占比大,主要是因为我国( )①锂矿资源储量较少 ②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 ③矿石加工技术落后 ④锂矿开采、运输成本高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与从澳大利亚进口锂资源相比,从南美洲进口碳酸锂有利于( )A.节省锂矿运输费用 B.提升锂矿加工技术C.减轻大气污染程度 D.优化资源供应结构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答。学生活动 阅读案例和问题,思考如何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独立完成问题的解答,然后与同桌进行交流和讨论。 部分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的答案,接受其他同学的质疑和教师的点评。第1题,我国锂资源高度依赖进口主要受国内供求矛盾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电子工业等行业的发展对锂电池需求增加,导致我国对制造锂电池的原材料的需求增加,与此同时,我国锂矿资源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地区,区域自然环境恶劣,基础设施建设困难,距离东部市场远,需陆路运输,开采和运输成本高,②④正确;图中显示我国锂矿资源储量达320万吨,储量丰富,①错误;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矿石在国内加工,锂矿石加工技术较先进,③错误。故选C。第2题,我国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锂矿石,需要运送至国内再加工,加工环节对环境影响较大,从南美洲进口的碳酸锂,加工环节对环境影响更小,C正确;从南美洲进口碳酸锂运输距离更远,不能节省运输费用,A错误;直接进口碳酸锂,不能提升锂矿加工技术,B错误;两者都是从国外进口锂矿资源,不会优化资源供应结构,D错误。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答,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7.归纳总结(4 分钟)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等。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 强调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维护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重要性。 学生活动 跟随教师的引导,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 观察思维导图,进一步明确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设计意图 通过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强化学生对重点知识的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8.拓展提升(3 分钟) 教师活动 布置课后拓展任务: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方面的最新政策和发展动态,撰写一篇简短的报告,分析这些政策和动态对我国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鼓励学生关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领域的科技创新,思考科技创新在推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维护国家安全方面的作用。 学生活动 记录课后拓展任务,明确任务要求。 课后积极查阅资料,完成报告的撰写,思考科技创新在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设计意图 通过拓展任务,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处理能力。 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推动作用。 五、教学板书设计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安全 一、海洋空间资源开发 1.类型 ⑴海洋运输空间 ⑵海上生产生活空间 ⑶海底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 ⑷海底仓储空间 ⑸海洋文化娱乐设施空间 2.开发利用方式 二、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 1.增加资源供给 2.保护资源多样性 3.资源开发成本 三、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1.加强实际控制 2.促进经济发展 3.引发国际争端 六、分层作业设计 1.基础作业 ⑴填空题 ①海洋空间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②海洋运输空间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⑵选择题 ①下列属于海上生产生活空间开发利用方式的是( ) A. 海底电缆铺设 B. 海上石油平台建设 C. 海上航线开辟 D. 海底仓储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的影响不包括( ) A. 增加资源供给 B. 降低资源多样性 C. 提高资源开发成本 D. 缓解陆地资源紧张 ②简答题 简述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提升作业 ⑴分析题 阅读材料,分析某沿海城市建设大型港口对该地区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 材料:某沿海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计划建设一座大型港口,该港口将具备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等多种功能。 ⑵绘图题 绘制一幅思维导图,展示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之间的关系。 3.拓展作业 ⑴研究性学习 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项目,如海上风力发电场、海底矿产资源开发等,查阅相关资料,分析该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要求:撰写研究报告,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概述、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等,字数不少于 800 字。 ⑵社会实践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海洋科技馆或港口,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实际情况,撰写参观心得。 要求:参观心得内容包括参观的主要内容、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等,字数不少于 500 字。 七、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情景引入、问题导学、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相关知识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能够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资源安全和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够高,讨论不够深入,需要教师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在讲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海洋国土安全的影响时,由于内容涉及到一些国际政治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讲解还不够透彻。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参与度。对于一些抽象、复杂的内容,应采用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讲解,或者增加更多的案例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