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认识乘方 课件(共30张PPT) 2025—2026学年湘教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1 认识乘方 课件(共30张PPT) 2025—2026学年湘教版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1章 有理数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1.6 有理数的乘方
1.6.1 认识乘方
目录

学习目标

新课导入

新知探究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第壹章节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理解乘方的意义,会运用乘方的意义准确进行有理
数的乘方运算.
第贰章节
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
印度宰相发明了国际象棋,棋盘上共有8行8列构成64个格子。
国王决定奖赏他,他跪在国王面前说:“请在棋盘的第一个格子放上1粒麦粒,在棋盘的第二个格子里放上2粒麦粒,在棋盘的第三个格子里放上4粒麦粒,在棋盘的第4个格子里放上8粒麦粒,以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赏给你的仆人吧!”
国王听了很不以为然,说:“我一定满足你的
要求!”
你觉得国王能兑现诺言吗?
第叁章节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问题1:
(1) 完成下列填空,并说一说这两个式子有什么相同点?
2cm
2cm
S正 =_________ = ____( )
V正 = _________= ____ ( )
2×2
2×2×2
cm2
cm3
4
8
都是相同因数的乘法
乘方
(2) 这两个过程有什么简单的写法吗?(类比单位的写法)
S正 =__________ = __________= 4 ( cm2 )
V正 = _________= __________ = 8 ( cm3 )
2×2
2×2×2
22
平方厘米
立方厘米
23
2 的平方
2 的二次方
2 的立方
2 的三次方
(3) 这种写法读作什么呢?
类比
类比
问题2:如图,某种细胞每过 30 min 便由 1 个分裂
成 2 个. 经过 5 h,这种细胞能由 1 个分裂成多少个?
30 min 2 个
1 h 2×2 个
1.5 h 2×2×2 个
… ……
5 h 2×2×…×2×2 个
10 个 2
一般地,n 个相同的因数 a 相乘,即 ,
记作_____,读作___________.
a 的 n 次方
n 个 a
a · a · … · a
an
n 个 a
a · a · … · a = an
求 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作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

_____运算:
乘方
读作:a 的 n 次幂

底数
指数

→ 因数
→ 因数个数
二次方→平方
三次方→立方
为 1 时可省略 ←
例 1 (1)(-5)2 的底数是 ,指数是 ,(-5)2 表示 2 个 相乘,读作 的二次方,也读作 -5 的 ;
(2) 表示 个 相乘,读作 的 次方,也读作 的 次幂,其中 叫作 ,6 叫作
.
-5
2
-5
-5
平方
6


底数
指数
问题3:类比以上研究,完成下列填空.
(1) (-2)×(-2)×(-2)×(-2)记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
(-2)4
-2 的四次方
(-2)4 与 -24 一样吗?为什么?
结果不相等,意义不同
(2) 记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_.
的五次方
与 一样吗?
结果不等,意义不同
例2 计算:
(1) 07; (2) 16; (3) 34 ; (4) 43.
解:(1) 07 = 0×0×0×0×0×0×0 = 0.
(2) 16 = 1×1×1×1×1×1 = 1.
(3) 34 = 3×3×3×3 = 81.
(4) 43 = 4×4×4 = 64.
例2 计算:
(1) 0.23; (2) (-3)3; (3) ; (4) .
解:(1) 0.23 = 0.2×0.2×0.2 = 0.008.
(2) (-3)3 = (-3)×(-3)×(-3) = -27.
(3)
(4)
规定
在书写负数和分数的乘方时,一定要把负数、分数用括号括起来.
1. 计算:
(1) 51 = ,52 = ,53 = ;
(2) (-2)2 = ,(-2)3 = ,(-2)4 = ,(-2)5 = ;
(3) = , = , = ;
(4) 02 = , 09 = .
5
-8
25
125
4
16
-32
0
0
观察幂的正负性,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根据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可以得出:
直接判断下列各式计算结果的符号:
(1) (-4)2×(-3)3;
(2) -23×(-2)3.
(1) 的结果为负,(2) 的结果为正.
1次
2次
20次
问题4:有一张厚度是 0.1 mm 的纸,将它对折 1 次后,厚度为 2×0.1 mm。
(1)将这张纸对折 2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2)假设可以将这张纸对折 20 次,那么对折 20 次后厚度为多少毫米?
对折 次数 1次 2次 3次 4次 … 20次
纸的 层数 …
厚度 (mm) …
22
23
24
220
2
2×0.1
22×0.1
23×0.1
24×0.1
220×0.1
(3)每层楼平均高度为 3 m,这张纸对折 20 次后有多少层楼高?
(1)0.4 mm
(2)104857.6 mm
解:104857.6 mm = 104.8576 m
104.8576÷3 ≈ 35(层)
变式:按如图方式,将一个边长为 1 的正方形纸片分割成 6 个部分.
①的面积是 ;②的面积是 ;
③的面积是 ;④的面积是 ;
⑤的面积是 ;⑥的面积是 .
受此启发,你能求出
的值吗?
第肆章节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
1.关于式子(-5)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表示 (-5)×(-5)×(-5)×(-5)
B. -5 是底数,4 是指数
C.-5 是底数,4 是幂
D.4 是指数,(-5)4 是幂
C
2.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A.(-6)×(-6)×(-6)×(-6)=-64
B.(-2)3=(-2)×(-2)×(-2)
C. -54=(-5)×(-5)×(-5)×(-5)
D.× × =
B
3.计算(-3)2的结果是( )
A. -6 B. 6 C. -9 D. 9
4. -23等于( )
A. 6 B. -6 C. 8 D. -8
D
D
5. 若(a+3)2+|b-4|=0,则ab的值为_______.
81
(2)(-2)3=(-3)2;
(3) -32 =(-3)2.
6. 判断下列各等式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1) 32 = 2 × 3 = 6;
不成立,
-32 = -(3×3)= -9
(-3)2 =(-3)×(-3)= 9
不成立,
32 = 3×3 = 9
(-3)2 =(-3)×(-3)= 9
不成立,
(-2)3 =(-2)×(-2)×(-2)= -8
【课本P47 练习 第2题】
(1) (-3)4 ; (2) (-4)3 ;
(3) (-8)3 ; (2) (-)3 .
7. 计算:

(1) (-3)4 = (-3)×(-3)×(-3)×(-3)
= 81 .
(2) (-4)3 = (-4)×(-4)×(-4)
=-64 .
(3) (-8)3 = (-8)×(-8)×(-8)
=-512 .
(4) (- )3 = (- )× (- ) × (- )
=- .
【课本P47 练习 第3题】
第伍章节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乘方
性质
定义
注意
正数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正数;
求n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在书写负数、分数的乘方时,
一定要把整个负数、分数用括号括起来
乘方运算的结果叫作幂
an

底数
指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汇报人:孙老师
汇报班级:X级X班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