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依法行使权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依法行使权力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依法行使权利》
一、教材解析 本课选自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课时内容《依法行使权利》,包括“行使权利有界限”和“维护权利守程序”两目。教材主要介绍了如何正确行使权利。接着介绍如何正确维护权利。通过对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探究,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正确维护权利。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对学生进行权利边界意识和程序意识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法治思维的形成,并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化解矛盾纠纷。帮助学生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养成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二、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框的学习,学生了解了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分类及重要性,人身自由的含义、分类及重要性,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的分类。但是,他们对“如何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概念还很模糊,学生还未能够结合具体案例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未能真正领会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部分同学不知道珍惜权利,不知道正确行使权利;义务意识、责任意识淡薄,不愿履行和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这就需要基于这一基本学情,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权利义务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明白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2.道德修养:初步具备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自觉践行良好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理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 3.法治观念:初步了解公民的权利,学会依法正确行使权利,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增强权利意识,明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增进热爱宪法的情感,自觉遵守宪法、自觉维护宪法尊严。 4.健全人格:具有自立自强、理性平和、坚韧乐观的人格,能够主动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确立符合国家需要和自身实际的健康生活目标,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具有适应变化、不怕挫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5.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活动,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具有民主与法治意识,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民主实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如何正确维护权利 教学难点:正确行使权利和维护权利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师设置活动: 展示图文材料:司法部表彰299个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委员会和999名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模拟人民调解员:言语引导,让学生化身人民调解员,为民间纠纷案件出谋划策。 1.仔细阅读材料,了解相关信息 2.思考教师问题,并积极举手发言 3.跟随老师引导,进入课堂学习
环节一:广场舞之争探行使权利有界限
教学内容: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广场舞扰民之争 提问:请你充当人民调解员,查阅相关法律规定来劝说大妈们 展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条关于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力时的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条规定 总结:宪法及相关法律对我国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 言语引导,总结基础知识点——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展示材料:某地关于规范开展广场舞活动的通知 提问:有了这些规范,大妈们可以怎样不扰民跳广场舞 播放视频:智能广场舞设备让广场舞不扰民! 总结知识点: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提问:行使权利按照法定程序有何意义和要求?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 展示图片:应对广场舞扰民,他们怎么做 提问:为了保证自己休息的权利,周围住户的方式是否合适?我们应当怎样维护自己的权利? 仔细阅读材料,根据生活实际以及所学知识,积极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 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了解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相关限制性规定。 跟随教师引导,了解我国公民应该如何行使权利 认真观看视频,并结合图片内容,思考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公民行使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阅读图文,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并回答问题。
环节二:旅行社退款风波析维护权利守程序
教学内容:公民怎样依法维护权利;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预设过程(12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材料:旅行社退款风波 提问:作为人民调解员请你一起帮助王某出主意,他们可以怎样灵活运用维权方式依法维权?(自行阅读44—46页,参考并提建议) 小组合作探究 讨论规则:①组长组织、人人参加,5分钟内完成讨论。②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扮演检察官代表小组发言。③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点评学生回答,言语引导,总结维护权利守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并介绍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区别、协商与调解的区别,引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对仲裁进行解释说明,同时介绍刑事自诉和刑事公诉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仔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维护权利守程序——和解、调解、仲裁、诉讼,并对其中相关名词概念进行区分。 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我国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 近日,河北易县警方发现网民田某通过手机在微信群散布与疫情相关的虚假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第一项规定,田某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处罚。这一案例警示我们( A ) ①珍视自由,依法行使权利 ②自由是法律之内的自由 ③公民要自觉遵守网络规则 ④违法犯罪行为必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小华爸爸想把几名欠他钱的“老赖”的资料发布到网上,包括其姓名、照片、欠债金额、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和事件详情。小华认为爸爸的想法不妥并提出若干理由,其中正确的是( A ) ①任何合法权利都有其边界 ②应用合法手段维护合法权利 ③必须充分协商之后再诉讼 ④应向公安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结合本课所学,思考:假如你不慎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你会采用哪些方式和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和解:① 与经营者协商进行协商和解,要求赔偿损失、退货。 调解:②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拨打消协热线12315投诉。③ 向工商管理部门投诉。 仲裁:④ 向仲裁机关提起仲裁,要求赔偿损失。 诉讼:⑤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