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 《3.1人须有自尊》 教学设计课题 3.1人须有自尊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七年级下册课标要求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教材分析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是一个聚焦于青春期学生自我认知、情感发展及行为塑造的重要单元。本单元通过三课内容一一第三课《人贵自尊》、第四课《自信给人力量》、第五课《人生当自强》一一系统探讨了青春期学生在自尊、自信、自强三个方面的成长需求与实现路径,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特质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框为第三课第一框,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自尊的内涵,认识自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尊并尊重他人。通过具体案例和情境分析,让学生明白自尊不仅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也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青春期,开始形成独立的自我意识,逐渐关注自我形象与他人评价,渴望在各方面展现自我。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中,学生已经了解到青春期的身心变化,学会了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些内容不仅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认知的基础,也为他们理解自尊、自信和自强的概念提供了铺垫。但面对成长中的挑战与挫折,部分学生可能在自尊、自信、自强方面存在困惑,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价值,树立积极心态,培养坚韧品质。需要通过教师引导,理解自尊的内涵和重要性,学会在日常生活中维护自尊并尊重他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核心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 具备热爱伟大祖国、 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 中国 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情感, 以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而奋斗的志向, 能够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修养:学会做一个有自尊的人,对自我价值进行肯定,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 健全人格:掌握做自尊的人的表现,体现自身修养。 责任意识:引导学生能够真诚面对自我,赢得他人的尊重。重点 自尊的作用,自尊的人的表现难点 自尊的人的表现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数智融合点导入新课 利用数字化平台播放“嗟来之食”视频,引发学生兴趣,为课程铺垫。 播放视频 思考: “嗟来之食”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引入课题:3.1人须有自尊 学生感悟,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引发学生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内容做好铺垫。 数字化视频资源应用。讲授新课 任务发布:通过在线平台(如钉钉班级群、腾讯课堂互动区)推送以下情景,学生以文字或语音形式提交回答: 情景1:如果老师让我在大会上发言,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上传衣着搭配图或文字描述)。 情景2:在公共场所,我之所以会约束自己的不良习惯,是因为__________(选择或填写原因:怕丢脸/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等)。 情景3:有人当众叫我外号时,我会__________(选择或填写:直接制止/私下沟通/一笑而过等)。 情景4:父母、老师当众批评我时,我会__________(选择或填写:认真倾听/感到委屈/反驳解释等)。 智能分析:利用AI工具(如“问卷星”智能分析功能)统计学生回答,生成词云图或柱状图,展示高频答案,引导学生讨论共性。 2. 自尊初体验:互动问答墙 任务:在在线讨论墙(如“班级小管家”小程序)中,学生用一句话描述对“自尊”的理解,并点赞他人回答。 教师引导:选取点赞数最高的3条回答,结合教材定义进行点评,形成课堂共识。 【笔记】1. 自尊的含义和表现 【多媒体深度学习】 3. 视频与歌曲互动分析 任务发布:播放“晏子使楚”动画片段和歌曲《像我这样的人》,学生分组完成以下任务: 视频组:截取片段中晏子维护尊严的台词或行为,上传至班级云盘并标注关键词(如“智慧反击”“不卑不亢”)。 歌曲组:分析歌词中体现的自尊情感(如“平凡却独特”“不甘平庸”),用思维导图整理。 4. 思考探究:寓言故事中的自尊启示 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VR设备(或3D动画)模拟“青蛙与牛”的寓言场景,回答: 问题:青蛙为什么会遭到嘲讽?结合自尊的三个特点(认可自己、知廉耻、不爱慕虚荣)分析。 【笔记】2. 为什么要有自尊? 动态知识图谱:结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用动态图谱展示自尊在人类需求中的位置,学生拖拽图标补充自尊的生理、心理、社会价值。 【自我肯定与表达】 5. 三句话自我肯定练习 任务:学生在智能手写板(或在线白板)上写下三句肯定自己的话,如: “我虽然不完美,但我的努力值得被认可。” “我的独特性让我在集体中发光。” 互动展示:通过投影仪实时展示学生作品,其他学生用表情包(如“点赞”“鼓掌”)投票,选出最温暖的句子。 6. 名言警句共勉 任务:学生从“班级名言库”中(教师提前收集)选择一条与自尊相关的名言,用AI语音合成功能朗读并生成音频,上传至班级云音乐平台。 【案例分析与思辨】 7. 行为判断:小明的选择 任务:呈现案例(如小明因同学嘲笑而放弃比赛),学生通过在线投票选择“支持”或“反对”,并留言说明理由。 8. 角色扮演:小航与小蕾的言行 任务:学生分组通过虚拟角色扮演平台(如“剧本杀”小程序)模拟小航(炫耀)和小蕾(虚荣)的场景,其他学生在线评价并打分。 教师总结:结合“虚荣心”知识拓展,用动态对比图展示自尊与虚荣的区别。 【笔记】3. 自尊的人的特点 动态对比表:学生用表格工具(如Excel Online)整理自尊与虚荣的行为对比,教师补充案例并生成PDF总结。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各抒己见 材料阅读 思考感悟 材料阅读 各抒己见 思考并感悟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以积极饱满的姿态投入到新课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动脑筋,积极思考 动态思维导图:利用XMind或MindMaster实时生成思维导图,学生补充自尊的定义、行为表现(如仪容仪表、约束行为、维护名誉等),教师同步调整结构。 智能讨论:通过在线协作工具(如腾讯文档)汇总各组分析,教师点评并生成总结报告。 智能反馈:利用AI语音助手(如“小度”课堂版)录制小组讨论音频,自动生成文字摘要并推送至班级群。 引导学生思考归纳问题 智能统计:利用“问卷星”实时统计投票结果,生成饼状图,教师结合“行己有耻”解读正确选择。课堂小结 总结提问:请结合今天的学习和自己的理解,学生谈收获,教师依照思维导图概括总结。(预设2分钟)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