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基础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暑假分层测试卷:第五至第八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面的图形中,有直角的是( )。A. B. C.2.三角尺是我们学习的好伙伴。比一比,三角尺上的直角和试卷上的直角,哪个大?( )A.三角尺上的大 B.试卷上的大 C.一样大3.估算下面题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704-396A.300 B.400 C.5004.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有( )个。(1)一个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2)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3)三角板上的三个角中,最大的一个角是直角。(4)锐角、直角、钝角中,钝角最大,锐角最小。A.2 B.3 C.45.用直尺量橡皮,橡皮左端对准刻度0,右端距离刻度4超过3小格,这块橡皮的长度是( )。A.43厘米 B.43毫米 C.37毫米6.红丝带长4分米,黄丝带长38厘米,蓝丝带长410毫米。这三条丝带相比,( )丝带最长。A.红 B.黄 C.蓝7.如图所示,小树高10分米,大象大约高( )。A.3米 B.2米 C.4米8.下图两个三位数相加,和可能是( )。A.702 B.754 C.802二、填空题9.写出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 )个( ),( )条( )。10.下面的图形各是几边形?各有几个角?( )边形 ( )边形 ( )边形( )个角 ( )个角 ( )个角11.下面的图形中,是角的在( )里画“√”,不是的画“×”。( ) ( ) ( ) ( ) ( ) ( )12.先写出钟面上表示的时间,再想一想时针和分针形成的各是什么角,填在( )里。: : :( )角 ( )角 ( )角13.图中,长尾夹子长( )毫米,铅笔长( )分米。14.在括号里填“>”“<”或“=”。5分( )50秒 6毫米( )4厘米 576( )75660分( )1时 1分米( )12厘米 8806( )808615.在括号里填合适的单位。明明每天从家走到学校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 ),途中遇到红灯需等30( );他有一块厚12( )的橡皮、一根长2( )的直尺。三、判断题16.要想把角画大一些,就得把角的两条边画长一些。( )17.一张床长20分米。( )18.如果●-372=■-218,那么●>■。( )19.量马的身高用毫米作单位。( )四、计算题20.直接写出得数。35+25= 54-38= 60+700= 70+80=60+50= 150-90= 89-54= 57+28=21.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76÷8= *538+379= 602-206=205+478= *716-329= 634+279-585=五、解答题22.天天超市原有326袋红薯,购进一批后,现有564袋红薯,购进多少袋红薯?23.二(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王老师记录了这个班级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的人数,结果如下:班级 报名人数二(1)班(1)报名参加运动会的有多少人?(2)有多少人没有报名参加?24.朝阳小学在“六一”儿童节那天举行了义卖活动,一年级卖了287元,比二年级少卖了153元,一、二年级一共卖了多少元?25.看表填空。下面是二(1)班同学的兴趣爱好统计表。项目 游戏 踢球 唱歌 跳舞人数 正正正正 正正正— 正正正 正正—(1)根据上面表格填空。项目 游戏 踢球 唱歌 跳舞人数 ( ) ( ) ( ) ( )(2)二(1)班喜欢( )的人最多,喜欢( )的人最少。(3)二(1)班一共有( )人。(4)喜欢踢球的人比喜欢唱歌的多( )人。(5)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基础篇)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暑假分层测试卷:第五至第八单元》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 B C A B B C B C1.B【分析】如图,和三角尺上这一角大小相等的角是直角,比直角小的角为锐角,比直角大的角为钝角,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题中各图,据此作答。【详解】A.图为圆形,无直角;B.图为正方形,有4个直角;C.图为平行四边形,无直角。故答案为:B2.C【分析】当一条直线和另一条横的直线交成的邻角彼此相等时,这些角的每一个被叫做直角,所有直角一样大。【详解】由分析可知:三角尺上的直角和试卷上的直角一样大。故答案为:C3.A【分析】估算704-396时,可以把704看作700,396看作400,据此进行估算。【详解】704-396≈700-400=300估算704-396的得数大约是300。故答案为:A4.B【分析】(1)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2)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开口有关,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大,角就大;角的两条边张开得小,角就小。(3)在三角板上,直角最大的。(4)钝角>直角>锐角,即,钝角最大,直角第二,锐角最小。据此选择。【详解】由题意得:(2)(3)(4)说法正确,也就是说法正确的有3个;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角的初步认识,要熟练掌握。5.B【分析】当直尺的0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另一端所指的刻度是几,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在直尺上,1大格表示1厘米,1小格表示1毫米,故,刻度指向4表示4厘米,也就是40毫米,超过3小格表示多3毫米,合起来就是43毫米;据此解决。【详解】由题意分析得:用直尺量橡皮,橡皮左端对准刻度0,右端距离刻度4超过3小格,这块橡皮的长度是43毫米。故答案为:B6.C【分析】先根据“1分米=100毫米,1厘米=10毫米”来换算单位,再比较长短,即可知道答案。【详解】4分米=400毫米,38厘米=380毫米;故,410毫米>400毫米>380毫米;即,410毫米>4分米>38厘米;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及比较,要熟悉它们之间的进率。7.B【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知:大象的高度大约是2个10分米,即大象大约高20分米。再根据1米=10分米,进行单位换算。【详解】10+10=20(分米)20分米=2米所以大象大约高2米。故答案为:B【点睛】把分米换算成米,末尾去掉1个0。8.C【分析】这两个加数的个位数字是5和7,5+7=12,故,相加的和的个位数字是2且向十位进一;原来两加数的百位数字分别是4和3,和是7;A答案百位数字是7,十位数字是0,没有体现进位,不符合题意;B答案个位数字是4,不符合题意;C答案个位数字是2,且百位数字是8,体现了进位,符合题意。【详解】由题意可知:图中两个三位数相加,和可能是802;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三位数与三位数的进位加法。9. 1;顶点;2;边【详解】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熟练掌握即可。10. 五 七 六 5 7 6【解析】略11. × √ √ × √ ×【解析】略12. 9 00 1 15 2 40 直 锐 钝【分析】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时,分针走一大格是5分,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钟表一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9,表示的时间是9:00;钟表二分针指着3,时针指着1和2之间,表示的时间是1:15;钟表三分针指着8,时针指着2和3之间,表示的时间是2:40;用直角三角尺中的直角比较大小,比三角尺中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三角尺中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和三角尺中直角相等的角是直角,据此解答。【详解】13. 15 1【分析】测量物体长度时,将物体的一端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物体与直尺要放平不要倾斜,物体另一端与直尺所对应的刻度就是物体的长度;若测量时,物体的一端未与直尺的0刻度线对齐,则用测量结束的刻度-测量开始的刻度=物体的长度;根据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单位变换一致后即可解答。【详解】长尾夹子首端:3厘米;3厘米=30毫米;末端:4厘米5毫米;4厘米5毫米=40毫米+5毫米=45毫米;45-30=15(毫米)铅笔首端:5厘米;末端:15厘米;15-5=10(厘米)10厘米=1分米图中,长尾夹子长15毫米,铅笔长1分米。14. > < < = < >【分析】先统一单位,然后比较大小即可。整数比较大小方法:①位数多的数大于位数少的数;②位数相同的,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最高位上大的,数就大,最高位数相同的,就比较下一位,以此类推。1时=60分,1分=60秒,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详解】1分=60秒,则,1分>50秒,故,5分>50秒;4厘米=40毫米,故,6毫米<4厘米;576<756;1时=60分,即,60分=1时;1分米=10厘米,故,1分米<12厘米;8806>8086。15. 分/min 秒/s 毫米/mm 分米/dm【分析】根据实际生活经验、结合数据大小选择合适的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即可。【详解】明明每天从家走到学校需要的时间大约是20分;途中遇到红灯需等30秒;他有一块厚12毫米的橡皮、一根长2分米的直尺。【点睛】熟练掌握对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的认识是解题关键。16.×【分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得越大,角越大,叉开得越小,角越小;据此解答。【详解】角的大小是由两条边张开的大小决定的,要想把角画大一些,就需要把两条边张开得越大。故答案为:×【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角的大小与边之间的关系。17.√【分析】20分米=2米,一般的床长2米是合理的,故原题说法正确。【详解】由题意得:一张床长20分米,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结合生活经验来判断。18.√【分析】据题●-372=■-218,又:372>218,根据和与差的变化规律,两个减法算式的差相等,如果减数大,则被减数也大;如果减数小,则被减数也小。据此解题即可。【详解】●-372=■-218根据和与差的变化规律。372>218所以●>■。故答案为:√19.×【分析】马的身高属于较高的高度,用米或者分米或者厘米来作单位,比较合适;而毫米表示很薄或者很短的物体;据此判断。【详解】由题意分析得:量马的身高用毫米作单位,此说法不对;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认识,要熟练掌握。20.60;16;760;150110;60;35;85【解析】略21.9……4;917;396683 ;387;328【分析】100以内有余数除法列竖式计算,用乘法口诀试商,商要与被除数的个位对齐;整数加减法列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注意进退位。验算时,原式是减法的,用加法验算;原式是加法的,用减法验算。【详解】76÷8=9……4 *538+379=917 602-206=396验算:205+478=683 *716-329=387验算:634+279-585=32822.238袋【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此题已知原有的袋数和现在的袋数,求购进的袋数;用现在的袋数减去原有的袋数即可求出购进的袋数。【详解】564-326=238(袋)答:购进红薯238袋。【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分析清楚题意,再找准等量关系。23.(1)33人(2)17人【分析】(1)数一数统计结果的人数,即可知道报名参加运动会的有多少人;(2)先用加法把男生和女生加起来,计算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报名参加运动会的人数,即可算出没有报名参加的人数。【详解】由题意可得:(1)报名参加运动会的有33人。(2)26+24-33=50-33=17(人)答:有17人没有报名参加。【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数据的收集及运用,数人数时要细心。24.727元【分析】因为一年级比二年级少卖153元,根据加法的意义,用287+153先算出二年级卖了多少元,再将两个年级卖出的钱数相加,即可得出一、二年级一共卖了多少元。【详解】287+153+287=440+287=727(元)答:一、二年级一共卖了727元。25.(1)20;16;15;11(2)游戏;跳舞(3)62(4)1(5)答案不唯一,如:喜欢唱歌和喜欢跳舞的一共多少人?26人【分析】(1)观察统计表中“正”字的笔画数,依次填出即可;(2)比较每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即可得出谁最多谁最少;(3)把表中所有“正”字的笔画数相加即可;(4)用喜欢踢球的人数减去喜欢唱歌的人数;(5)提出合理问题并解答即可,答案不唯一。【详解】(1)项目 游戏 踢球 唱歌 跳舞人数 20 16 15 11(2)20>16>15>11二(1)班喜欢游戏的人最多,喜欢跳舞的人最少。(3)20+16+15+11=62(人)二(1)班一共有62人。(4)16-15=1(人)喜欢踢球的人比喜欢唱歌的多1人。(5)答案不唯一,如:喜欢唱歌和喜欢跳舞的一共多少人?15+11=26(人)答:喜欢唱歌和喜欢跳舞的一共26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看清数据,逐问进行解答。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