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选择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选择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选择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每盒乒乓球16元,乒乓球的单价可以表示成( )。
A.16元/个 B.16个/元 C.16盒/元 D.16元/盒
2.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长方形
3.小丽计算器上的数字键“4”坏了,下面( )算式也可以算出1920÷24的得数。
A.1920÷8×3 B.1920÷4÷6 C.1920÷8÷3 D.1920÷30-6
4.下面直线上,箭头所指的点表示( )。
A.570003 B.573000 C.570300 D.576000
5.下面的数中,( )读出来的“零”的个数最多。
A.50505005 B.55000055 C.50005550 D.55005050
6.计算时,竖式中的5与348相乘的实际意义是( ).
A.5×348 B.50×348 C.500×348
7.下面的图案中,( )包含平移现象。
A. B. C.
8.下面的计算是148乘一个两位数,关于竖式计算说法错误的是( )。
A.⑤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B.④一定比③大。
C.②的个位一定是6。
D.②的个位可以是6。
9.如图梯形的高是( )。
A.2cm B.4cm C.5cm
10.下面各数中( )读的“零”最多。
A.404040 B.4050505 C.6006606 D.4004000
11.下列四个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数是( )。
A.34600000 B.530503005 C.6005000000
12.下图是正方形点子图,现要求在图中再选一个点D,使四边形ABCD成为一个梯形,则点D共有( )种选法。
A.2 B.3 C.4 D.5
13.1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2厘米,照这样算,1000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 )米。
A.2000 B.200 C.20 D.2
14.下面与360÷(4×9)结果不相等的算式是( )。
A.360÷4÷9 B.360÷36 C.360÷4×9
15.如果△×□=30,那么(△×3)×(□×2)的结果是( )。
A.90 B.60 C.180
16.一个平行四边形周长是36厘米,相邻的一条边长11厘米,另一条边长( )。
A.25厘米 B.7厘米 C.11厘米 D.18厘米
17.已知〇×▽=80,则(〇×2)×(▽÷4)=( )。
A.40 B.160 C.20
18.14个脸盆共392元,20条毛巾共160元。每个脸盆比每条毛巾贵多少元?用算式表示为( )。
A.392÷14 B.160÷20 C.392÷14-160÷20
19.如图中的三角形被纸遮住了一部分,它可能是( )三角形。
A.锐角 B.直角 C.锐角或直角 D.锐角或直角或钝角
20.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1.一个三角形被遮挡住两个角,露出来的一个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前三种都对
22.下面的四种剪法中不能拼成长方形的是图( )。
A. B.
C. D.
23.如图,蜗牛叮叮、咚咚从草地的两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叮叮每分钟爬行10厘米,咚咚每分钟爬行12厘米。如果它俩不停歇,一直朝前爬,相遇的地点应该在( )。
A.中点左边 B.中点 C.中点右边
24.洛洛想用一根吸管剪成3段后围成一个三角形,如下图,( )点不能作为第一刀的截点。
A.① B.② C.③ D.④
25.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
A.等边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正方形
26.下面图形只有一条对称轴的是( )。
A.三角形 B.等腰梯形 C.长方形
27.下面各数中,( )与1000000最接近。
A.1000900 B.999900 C.990099
28.2019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南京某著名景点的游客数量大约为( )人次。
A.1000 B.10万 C.10亿
29.(如图)一张三角形纸被斯去了一个角,原来这张纸的形状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30.900090909000中从右边数起,第二个“9”表示( )。
A.9个亿 B.9个千万 C.9个十万
31.平面图上数对(□+6,9-○)表示的点的位置是(13,4),那么□是多少,○是多少,( )。
A.7;4 B.7;5 C.7;8 D.8;5
32.下面4个例子,符合“数量=总价÷单价”的是( )。
A.体育器材室有100个篮球,借走25个,还有多少个?
B.新华书店购进100套书,每套25本,一共购进多少本?
C.小芳课间跳绳,先跳100下,又跳25下,一共跳了多少下?
D.王老师用100元买水彩笔,每盒25元,可以买多少盒?
33.下面三个数中,一个“零”也不读出来的是( )。
A.28075000 B.4068520 C.3008900 D.500026
34.下图中,图形①向右平移( )格后,和图形②组合成的新图形一共有4条对称轴。
A.4 B.6 C.8 D.10
35.三十万零七百写作( )。
A.300700 B.3000700 C.30700
36.算盘和( )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计算工具。
A.计算机 B.筷子 C.算筹 D.石子
37.使用计算器时,开机键是( )。
A.OFF B.ON C.AC
38.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它的一个底角是( )。
A.60° B.30° C.15°
39.4□9540000≈4亿,□中最大填( )。
A.9 B.4 C.5
40.下面的算式中,与15×160的计算结果不同的算式是( )。
A.150×16 B.30×80 C.90×40
41.在计算34×101时,小东想到了这样的方法:34×100+34,这是依据( )。
A.乘法分配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42.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发现100张纸摞起来大约厚1厘米,照这样推算,500000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 )千米。
A.5 B.50 C.500 D.5000
43.下面是三位同学探索六边形内角和的思考过程,正确的是(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44.下边图形中,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
A. B. C.
45.下面收集的是四个人的身份证号码。四人中小强的年龄最小,他的身份证号码是( )。
A.320621198810151236 B.610103199903287652
C.32063520010102184X D.110101201011072783
46.下图中梯形的高( )。
A.在6cm和9cm之间 B.大于9cm C.小于6cm D.无法确定
47.小红和小华买同样的日记本,小红买了3本,小华买了5本,小红比小华少用了18元,一本日记本(  )元。
A.10 B.9 C.6
48.下列图形中不可能通过将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是( )
A. B. C. D.
49.下面四幅图中,可以表示乘法分配律的是( )。
A. B. C. D.
50.如果两个非零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 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积就( )。
A.不变 B.扩大到原来的5倍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2024-2025学年下学期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暑假专项训练:选择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A C D A B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C C B A C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D B A B C B B B A C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D C B A C B B B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A B C C D C B B B B
1.D
【分析】每盒乒乓球16元,根据实际情况,乒乓球的单价标准写法是元/盒,即可以表示为16元/盒。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每盒乒乓球16元,乒乓球的单价可以表示成16元/盒。
故答案为:D
2.A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确定各选项图形对称轴的数量,选择对称轴数量最多的即可。
【详解】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B.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C.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
对称轴最多的是等边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关键是熟悉轴对称图形和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3.C
【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把除数24分成不含有4的两个数,但又不改变算式结果的大小,把24看作8×3,根据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乘积,算式变成1920÷8÷3,算式的结果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1920÷24=80
A.1920÷8×3
=240×3
=720
与原算式结果不同。
B.1920÷4÷6
由于数字键“4”坏了,这个选项无法计算。
C.1920÷8÷3
=240÷3
=80
与原算式结果相同。
D.1920÷30-6
=64-6
=58
与原算式结果不同。
小丽计算器上的数字键“4”坏了,下面1920÷8÷3算式也可以算出1920÷24的得数。
故答案为:C
4.D
【分析】570000到580000平均分成了5份,求每份表示多少,用580000减去570000,再除以5即可,570000到箭头所指位置之间相隔3份,用570000加上3份表示的总长度,即可求出箭头所指的点是多少。
【详解】(580000 570000)÷5
=10000÷5
=2000
570000+2000×3
=570000+6000
=576000
箭头所指的点表示576000。
故答案为:D
5.A
【分析】读数时,把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去读,再在每级的末尾加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的开头或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详解】A.50505005读作:五千零五十万五千零五
B.55000055读作:五千五百万零五十五
C.50005550读作:五千万五千五百五十
D.55005050读作:五千五百万五千零五十
则上面的数中,A读出来的“零”的个数最多。
故答案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亿以内数的读写,要求学生掌握。
6.B
【分析】57中的5在十位上,表示5个十,所以5与348相乘的实际意义是5个十乘348,即50×348;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题干分析可得:计算时,竖式中的5与348相乘的实际意义是50×348。
故选:B。
【点睛】此题考查整数乘法的笔算方法,乘到哪一位,积的末尾就与哪一位对齐。
7.B
【分析】平移的含义: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包含旋转现象。
B.包含平移现象。
C.包含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B。
【点睛】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
8.D
【分析】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A.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可能是五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例如148×16=2368,148×96=14208,原题说法正确;
B.④等于148乘整十数,积肯定大于1000;③等于888,则④一定比③大,原题说法正确;
C.148乘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字等于888,888÷148=6,则②的个位一定是6,原题说法正确;
D.②的个位一定是6,不可以其他数字,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熟练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A
【分析】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梯形高的定义可知,梯形的高是2cm。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梯形的高的定义,需熟练掌握。
10.B
【分析】整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最后读个级;读亿级和万级时按读个级的方法来读,读完亿级后加上一个“亿”字,读完万级后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每级中间和前面有一个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
【详解】A.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零四十,读了一个零;
B.4050505读作四百零五万零五百零五,读了三个零;
C.6006606读作六百万六千六百零六,读了一个零;
D.4004000读作四百万四千,一个零也不读;
4050505读的“零”最多。
故答案为:B
11.C
【分析】先把数分级,四位一级,从最高级一级一级的读,读数时注意每级末尾的0不用读,每级中间连续几个0只读一个,据此先读出数,再进行解答。
【详解】A.34600000读作:三千四百六十万,一个“零”也不读,故不符合题意;
B.530503005读作:五亿三千零五十万三千零五,读了两个“零”,故不符合题意;
C.6005000000读作:六十亿零五百万,只读一个“零”,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读数时注意每级末尾0的读法,以及每级中间0的读法。
12.C
【详解】略
13.C
【分析】10000枚里面有1000个10枚,则1000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大约是1000个2厘米。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据此将1000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的高度换算成米。
【详解】10000÷10×2
=1000×2
=2000(厘米)
2000厘米=20米
10000枚1元硬币摞在一起大约高20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一亿有多少,解决类似问题时,先求出这些硬币里面有几个10枚,高度就是几个2厘米。
14.C
【分析】除法的性质是指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后两个数的积,也可以先除以第二个数,再除以第一个数,商不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除法的性质可知,360÷(4×9)=360÷36=360÷4÷9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除法的性质,常运用除法的性质进行简算。
15.C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如果一个因数乘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也乘或除以同一个数;因为因数△乘3,因数□乘2,所以积应乘6;据此解答。
【详解】如果△×□=30,那么(△×3)×(□×2)=30×3×2=180
故答案为:C
16.B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6除以2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相邻两边的长度之和,再用这个数减11即可解答。
【详解】36÷2-11
=18-11
=7(厘米)
故答案为:B
【点睛】平行四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相同,所以周长÷2=相邻两边的和。
17.A
【分析】依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
由于〇×▽=80,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试算:
赋值法:可以对〇与▽赋上相应的值,再代入(〇×2)×(▽÷4)中得出答案。
整体代入法:可以将〇×▽看作一个整体,把(〇×2)×(▽÷4)去括号后利用乘法交换律变换成(〇×▽)×2÷4,代入运算即可。
【详解】依题意,解答如下:
赋值法:把〇看作1,▽看作80,则(〇×2)×(▽÷4)=(1×2)×(80÷4)=2×20=40
整体代入法:
〇×▽=80
(〇×2)×(▽÷4)
=(〇×▽)×(2÷4)
=80×0.5
=40
则(〇×2)×(▽÷4)=40。
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能用赋值法和乘法交换律进行转换是关键。
18.C
【分析】要求每个脸盆比每条毛巾贵多少元,先求每个脸盆和每条毛巾各多少钱,根据“总价÷数量=单价”分别计算出脸盆和毛巾的单价,再用减法求出问题即可。依此选择。
【详解】392÷14-160÷20
=28-8
=20(元)
则每个脸盆比每条毛巾贵20元。
故答案为:C
19.D
【分析】通过上图可知,三角形遮住了2个角,露在外面的是一个锐角,因此不能确定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另外两个角有可能都是锐角,也有可能有一个角是直角或钝角,所以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这个三角形可能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0.A
【分析】看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只要看这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若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那么它就是轴对称图形,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A.,直线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不是轴对称图形;
B.,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C.,直线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
【点睛】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等腰梯形、正六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21.D
【分析】一个三角形最多有3个锐角,最少有2个锐角,所以把三角形的两个角遮住,露出来的一个角是锐角,另外两个角有可能是两个锐角,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或一个钝角和一个锐角,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这个三角形有可能是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D
【点睛】三角形中最大的角是什么角,这个三角形就是什么三角形(如最大角是钝角,这个三角形就是钝角三角形)。
22.B
【分析】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并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据此解答。
【详解】A.图形中是沿着高剪开,有直角,把剪下的左边图形平移到右边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
B.图形中不是沿着高剪开,没有直角,把剪下的上面图形平移到下面不能得到一个长方形。
C.沿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中点分别剪下了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后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
D.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后,可以平移成一个长方形。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长方形的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A
【分析】根据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因为咚咚的速度大于叮叮的速度,所以相遇时咚咚行的路程超过中点,因此,相遇地点应该在中点左边,据此解答。
【详解】因为咚咚的速度大于叮叮的速度,所以相遇时咚咚行驶的路程超过中点,因此,相遇地点应该在中点左边。
故答案为:A
【点睛】本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数量,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24.B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可知,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解析可知,如果中点作为第一刀的截点,则有一段为吸管长的一半,另两段之和为吸管长的一半,这样两段之和等于第一段长度,不符合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②点不能作为第一刀的截点。
故答案为:B
25.C
【分析】轴对称图形定义为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直线叫做对称轴。据此确定各选项图形对称轴的数量,选择对称轴数量最多的即可。
【详解】A.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
B.等腰梯形有1条对称轴;
C.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
对称轴最多的是正方形。
故答案为:C
【点睛】关键是熟悉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和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26.B
【分析】首先要知道对称轴的概念,对称轴是指使几何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直线。然后我们分别分析每个选项图形的对称轴数量。
【详解】A.如果是等边三角形就有三条对称轴。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分别向对边的中点对折,都能完全重合,所以它有三条对称轴,不是只有一条对称轴;
B.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我们可以想象沿着等腰梯形上下底中点的连线对折,等腰梯形的两腰能够完全重合,其他直线都不能使它对折后完全重合,所以等腰梯形只有一条对称轴;
C.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分别是沿着长的中点连线对折和沿着宽的中点连线对折,都能使长方形对折后完全重合,所以长方形不是只有一条对称轴。
只有等腰梯形是只有一条对称轴的图形。
故答案为:B
27.B
【分析】分别计算出三个数与1000000的差,再比较它们的差,差最小的那个数就是最接近1000000的数。
【详解】A.1000900-1000000=900
B.1000000-999900=100
C.1000000-990099=9901
100<900<9901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了大数的大小比较,熟练掌握大数的减法是解题的关键。
28.B
【分析】根据生活的经验可知,节假日时热门景点游客数量日均可达数万人,清明小长假3天总和约为10万人,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2019年清明小长假期间,南京某著名景点的游客数量大约为10万人次。
故答案为:B
29.A
【分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已知的两个内角=第三个内角,然后根据3个内角的大小关系判断是什么三角形。
【详解】180°-88°-44°=48°
三个角分别是88°、44°、48°都是锐角,所以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同时考查了三角形的按角分类,关键明确: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②三个角都为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30.C
【分析】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第一个数位称为个位,依次是十位,百位,千位,万位,十万位......。据此判断。
【详解】900090909000中从右边数起,第二个“9”在十万位上,表示9个十万。
故答案为:C
31.B
【分析】数对是一个表示位置的概念,相当于坐标,前一个数字表示列,后一个数字表示行,通常把竖排叫作列,横排叫作行。
【详解】□+6=13
□=7;
9-○=4
○=5
故答案为: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出数对和点得位置的对应关系,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2.D
【分析】根据题意,逐项进行分析,找到符合“数量=总价÷单价”的选项即可。
【详解】A.体育器材室有100个篮球,借走25个,还有多少个?根据还剩下的=总数-借走的个数解答;
B.新华书店购进100套书,每套25本,一共购进多少本?根据一共购进的本书=总套数×每套的本书解答;
C.小芳课间跳绳,先跳100下,又跳25下,一共跳了多少下?根据一共跳的次数=先跳的次数+又跳的次数解答;
D.王老师用100元买水彩笔,每盒25元,可以买多少盒?根据数量=总价÷单价解答。
故答案为:D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熟练掌握单价、总价、数量的关系。
33.C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读出各数再作选择。
【详解】A.28075000读作:二千八百零七万五千,读一个零;
B.4068520读作:四百零六万八千五百二十,读一个零;
C.3008900读作:三百万八千九百,不读零;
D.500026读作:五十万零二十六,读一个零。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是考查整数的读法,分级读或借助数位顺序表读能较好的避免读错0的情况。
34.B
【分析】要使图形①和图形②组合成的新图形一共有四条对称轴,那么要使得图形①平移后位于图形②正中央,如下图所示,据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图形①平移至如下图所示时,新图形有四条对称轴:
由此可得图形①向右平移了6格;
故答案为:B
35.A
【解析】三十万零七百写作多少。先从最低位数起,个、十、百、千、万、十万,能确定共有六位数,然后再确定每个数位是几,没有的用0补齐。据此解答。
【详解】三十万零七百是个六位数,其中十万位是3,百位是7,其余是0,即300700。
故答案为:A
【点睛】这种由汉字叙述写作数字的题,首先确定是几位数,再根据描述从高位到低位写上数字,其它位的数用0补齐。
36.C
【分析】算筹和算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计算工具;用算筹进行计算,简称筹算;用算盘进行计算,简称珠算,据此作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算盘和算筹是我国古代人民的计算工具。
故答案为:C
37.B
【分析】根据对计算器各个按键的功能的了解,ON是开机键,OFF是关机键,AC是清除键,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OFF是关机键;
B.ON是开机键;
C.AC是清除键;
使用计算器时,开机键是ON;
故答案为:B
38.B
【分析】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顶角的度数,再除以2,即可求出一个底角的度数;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
【详解】(180°-120°)÷2
=60°÷2
=30°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120°,它的一个底角是30°。
故答案为:B
39.B
【分析】运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根据千万位上数字的大小确定用“四舍”法、还是用“五入”法,4□9540000≈4亿,用“四舍”,最大可以填4,据此解答。
【详解】4□9540000≈4亿,□中最大可以填4;
故答案为:B
【点睛】熟练掌握“四舍五入”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0.C
【分析】积不变的规律: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积不变;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A.150×16=15×160
B. 30×80=15×160
C. 90×40=3600,3600≠15×160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积不变的规律的灵活应用,解答时要看清乘法的变化。
41.A
【解析】34×101写成34×100+34是把101看成是100+1,写成34×(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展开。
【详解】;
依据的是乘法分配律,故答案选:A。
【点睛】乘法分配律是简便计算中应用最广泛的运算技巧,。
42.B
【分析】用500000000÷100,计算出500000000里面有多少个100,就是有多少个1厘米,再根据1千米=100000厘米,把厘米换算成千米,即可解答。
【详解】500000000÷100=5000000(厘米)
5000000厘米=50千米
数学活动课上,同学们发现100张纸摞起来大约厚1厘米,照这样推算,500000000张这样的纸摞起来大约厚50千米。
故答案为:B
43.C
【分析】根据题意,方法①通过将六边形从一个顶点向其它顶点连线,分成4个三角形,其内角和为4×180°=720°。方法②若从六边形中心连线分成6个三角形,这6个三角形的内角和为6×180°=1080°,但这些三角形在中心处重复了一个周角360°,需减去360°后得到720°方法③将六边形沿一条对边的连线分成两个四边形,每个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二者相加也得到720°。因此三种方法都正确。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下面是三位同学探索六边形内角和的思考过程,正确的是①②③。
故答案为:C
44.C
【分析】把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边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是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
A.有4条对称轴,如图:;
B.有1条对称轴,如图: ;
C.有5条对称轴,如图:。
对称轴条数最多的是。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在实际中的应用。
45.D
【分析】根据身份证编码的特点:7—10位找出出生的年份,推算出谁最小。
【详解】A.320621198810151236,是1988年出生;
B.610103199903287652,是1999年出生;
C.32063520010102184X,是2001年出生;
D.110101201011072783,是2010年出生;
因为四人中小强的年龄最小,他的身份证号码是110101201011072783;
故答案为:D
【点睛】本题考查了身份证的数字编码问题,身份证上:前六位是地区代码;7—14位是出生日期;15-17位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第18位是校验码。
46.C
【分析】根据垂直线段的性质:从直线外一点向已知直线画垂直线段和斜线,垂线段最短。所以梯形的高小于6cm,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得:
图中梯形的高小于6cm。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梯形的高的意义,明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47.B
【分析】要求每本日记本多少钱,求每份数,就要先知道总钱数和份数,可分析出“少用了18元”是总钱数,那份数是小红比小华少买的本数。据此可解。
【详解】18÷(5 3)
=18÷2
=9(元)
则一本日记本9元。
故答案为:B。
【点睛】既然是买同样的日记本,每本日记本的价格相同,关键是一步步求出本数和钱数。这就要求学生在分析时注意这两个量的求法。
48.B
【分析】平移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相等,图形的大小、形状都不改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是由图形通过顺时针旋转90°得到的图形;
C、是由图形通过顺时针旋转180°得到的图形;
D、是由图形通过顺时针旋转270°得到的图形.
故选B.
49.B
【分析】根据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据此分析各个选项即可。
A.这个线段的总长度可以把三部分的长度相加,就是a加上b,再加上c即可。
B.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整个长方形的面积的长是a加b的和,宽就是c,整个长方形的面积就是(a+b)×c,整个长方形面积也等于左边的小长方形的面积即a乘c,加上右边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b乘c,因此(a+b)×c= a×c+b×c,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C.图中五角星总的个数就用行数乘每行的个数,即a乘b即可。
D.剪子a元加上铅笔b元一共c元,即a+b=c。
【详解】A. 这个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为:a+b+c,未运用乘法分配律。
B.整个长方形的面积: (a+b)×c= a×c+b×c,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C.图中五角星总的个数:a×b,未运用乘法分配律。
D.a+b=c,未运用乘法分配律。
故答案为:B
50.B
【分析】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两数相乘,如果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几倍(0除外),积也会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如果两个非零的数相乘,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积就扩大到原来的5倍。
故答案为:B
【点睛】此题考查及的变化规律的熟练应用,要牢记特点,熟练掌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