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部编版九上 第五单元 走向近代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标 知道三角贸易,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对世界历史学习有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及分析和理解能力。但由于在思想上对历史学科认识不足,缺乏重视的态度,故而对历史知识的记忆、理解及应用还存在差距。特别是史料分析能力及表述能力仍需加强练习和提升。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五单元走向近代的第4课时。教材从四个部分向学生介绍了早期殖民掠夺的历史:早期殖民掠夺的原因、殖民争霸、三角贸易及殖民掠夺的影响。在世界近代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承新航路开辟,下启工业革命,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
核心素养 【唯物史观】 认识进行早期殖民掠夺的国家及其掠夺殖民地的史实,简述三角贸易的过程。辩证地理解殖民掠夺的影响,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认识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绘制三角贸易示意图,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了解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殖民扩张,为资本主义发展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掌握早期殖民扩张的表现和影响,三角贸易的路线和影响,海权的重要性。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对殖民主义罪恶的认识和批判,培养学生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重点:三角贸易 难点: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
教学方法:文本阅读、史料解析、情境创设、问题引领、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教材插图、多媒体课件、音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教学过 程教学过 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以美国波士顿哥伦布雕像被斩首的图片和视频导入设疑:美国民众为什么要破坏哥伦布的雕像?为什么说哥伦布的到来意味着印第安人噩梦的开始?2、过渡:哥伦布是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路先锋,发现美洲新大陆让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但与此同时,哥伦布的大发现,也拉开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序幕,是全球黑奴贸易的开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第16课早期的殖民掠夺,揭开那一段野蛮残暴血腥的历史。(板书)设计意图:观看视频,创设学习情境,以热点政治问题导入,设置悬念,引起学生关注。二、探究新课第一幕 走进殖民掠夺过渡:走在殖民掠夺最前列的是谁?情况如何?(一)殖民先锋,葡西双雄(16世纪)1、播放视频: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崛起。2、合作探究:观看视频并结合地图完成表格:葡萄牙和西班牙对外殖民的范围和方式。3、教师讲述:1493年,在罗马教皇的仲裁下,葡萄牙和西班牙在世界上划分了势力范围,我们称之为“教皇子午线”。规定线以西属西班牙,以东属葡萄牙。这样葡萄牙就获得了几乎整个亚洲和非洲,外加南美洲的巴西。西班牙则获得除巴西外的整个南北美洲。这个条约是西方瓜分世界、划分势力范围的开始。西方殖民体系初步建立。设计意图:在介绍葡萄牙、西班牙时点出教皇子午线,认识西方殖民体系的初步建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意识,提高学生归纳总结及史料实证学科素养。4、展示材料,讲解设疑:16世纪葡西两国建立起以亚洲、非洲为主的东方殖民帝国和以美洲为主的西方殖民帝国,成为最早的海洋霸主,两国在殖民地进行赤裸裸的残酷掠夺,财富像水一样流进国内。两国将如何支配这些财富呢?5、过渡:两国都是封建君主制国家,把掠夺来的财富主要用于购买法国、荷兰、英国的奢侈品,财富又像云一样地飘走了,葡西的辉煌成为过眼云烟,由“黄金帝国”变成了“黄金漏斗”。代替其殖民霸主地位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国——“风车王国”。(二)小国大业、荷兰崛起(17世纪)1、播放视频:通过视频认识荷兰殖民范围。2、教师讲述:荷兰位于欧洲北部,一半以上的国土低于海平面;国土面积只有葡萄牙的一半,比西班牙小得多;人口只有150万,不到我们宣州区人口的两倍。就是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在17世纪,却创造了一个奇迹,拥有的商船数量几乎超过了欧洲国家的总和,承揽了世界海上大部分运输,被誉为“海上马车夫”。但单纯的商业贸易没有国内强大的工业支撑,游弋在海洋的商队缺少一支最强大的海军保护,辉煌了一个世纪后,这颗耀眼的海洋之星随之陨落。过渡:17世纪下半叶,后崛起的法国也加入殖民争霸的行列,先后在北美洲、非洲和亚洲建立了法属殖民地。展示地图:通过图片认识法国殖民范围。设计意图:阅读史料,获取信息进行加工的能力。认识国家“其兴也勃也,其亡也忽也”。过渡: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之后,在18世纪下半叶,英国一跃成为世界殖民大帝国。英国国土面积只有24万多平方公里,大小仅相当于我国的广西省,不到两个安徽省。17世纪末人口只有600万,可谓“小国寡民”。英国是怎样一步一步壮大起来,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三)傲视全球、英国称霸(18世纪) 1、播放视频并图示展示:英国殖民扩张的经过。2、教师设疑:英国崛起的原因?(1)政治: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2)经济:手工业迅速发展需要开拓海外市场;(3)军事:注重发展海军;(4)地理位置:濒临大西洋,位于海上贸易航道的要冲。设计意图:重点介绍后来居上的英国,分析英国崛起的原因,注重论从史出、合作探究,掌握大国崛起的基本条件。第二幕 审视殖民掠夺 过渡:通过上一幕的学习,我们知道有哪些国家进行了殖民掠夺和扩张?殖民之国 1、学生回答:葡、西、荷、法、英2、教师设疑:“早期”指的是什么时间?(二)殖民之时3、难点突破:早期是指16世纪到18世纪末,即:资本原始积累时期。从而解读概念:什么是资本原始积累?在概念解读中设疑强调:有哪些暴力手段?(三)殖民之罪1、图片展示:(1)抢劫和掠夺财富 (2)屠杀奴役土著居民(3)罪恶的三角贸易2、学生活动:让一名学生上台图示法演示“三角贸易”的经过。3、视频和图片再现:三角贸易的野蛮残酷血腥暴力。设计意图:绘制三角贸易示意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理解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和残酷性。殖民之果课堂讨论,合作探究: 有人说欧洲殖民者对殖民地侵略是一种罪恶,也有人说这种侵略客观上有利于历史的发展。我们该如何看待上述观点呢?材料解读,畅所欲言: 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为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材料2:图片材料3:非洲到处在流血……人们到哪里去了呢?他们被捉去当奴隶,或者在捕捉奴隶者到来时逃走了。那些侥幸逃走的人们不得不从生机盎然的农业区,迁居人迹罕至,野兽出没的深山老林,重过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 ——艾周昌等《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3、总结归纳,辩证评价:(突破难点)设计意图:突破本课教学难点,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理解早期殖民掠夺的影响,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史料解析能力及史料实证历史学科素养,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提升辩证历史思维品质。总结提升过渡:由此可见,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人民残酷的奴役、压榨和掠夺的基础之上,对亚非拉人民来说,是野蛮血腥暴力的。这不得不引人深思:人类文明的发展、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进步,能不能牺牲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甚至人民的生命为代价?第三幕 感悟殖民掠夺展示图片:结束语: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旧的殖民时代已宣告结束,但殖民主义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21世纪,人类将如何发展?我们尊敬的习大大提出了伟大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曾经饱受殖民掠夺之苦的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继续加强同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为世界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力量,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阳光普照世界!板书设计 早期殖民掠夺走进殖民掠夺 1、殖民先锋,葡西双雄(16世纪)2、小国大业、荷兰崛起(17世纪)3、傲视全球、英国称霸(18世纪) 二、审视殖民掠夺1、殖民之国2、殖民之时3、殖民之罪4、殖民之果三、感悟殖民掠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