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单元提升11线索一 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角度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不同点 具体 背景 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 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战争 目的 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 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并制造一系列暴行,使世界人民面临着生存问题性质 从总体上看是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结果 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 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相同点 都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必然结果卷入国家较多,历时较长,参战国都充分运用新科技都给世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都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战后都形成了新的国际秩序,建立了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针对训练] 1.(2022·重庆卷·T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曾有人言道:询问是谁赢得了某场战争,就仿佛在询问是谁战胜了旧金山地震。在20世纪,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这一命题,即在战争中不存在真正的胜利者,而只有程度不同的失败者。然而,战争是否也与地震一样,是人类智慧所无法控制和消除的自然现象呢?虽然很少会有人同意这一观点,但是,无论人类怀着如何高尚的理想,如何孜孜以求地试图消除战争,却依然只能赢得国家间转瞬即逝的短暂和平。——摘编自[美]肯尼思·N·华尔兹《人、国家与战争——一种理论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在解读材料基础上独立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运用20世纪相关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解析] 首先,明确设问类型。本题属于观点论证类题目,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其次,提出观点。由材料“询问是谁赢得了某场战争,就仿佛在询问是谁战胜了旧金山地震”“无论人类怀着如何高尚的理想……只能赢得国家间转瞬即逝的短暂和平”可以得出观点:战争消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关。再次,进行论证。第一步,搜寻史实——运用20世纪相关史实进行论证,可结合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等展开。第二步,展开论证——根据自己所提出的观点进行论证即可。最后,总结升华。其他观点言之有理亦可。[答案] 示例一:观点:战争消亡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有关。论证:20世纪以来,人类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场战争是由世界发展的不均衡和帝国主义之间的各种复杂矛盾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战后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没有消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并没有真正解决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世界的发展依然处于极度不平衡中,1939年又全面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遭受了巨大灾难。我们不得不考虑人类发展的未来以及战争对我们的威胁。私有财产所有制、统治阶级的压迫以及经济利益冲突是战争爆发的内因,帝国主义的扩张、霸权主义等是现代战争爆发的外因。要让战争消亡,人类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文明之间的相互借鉴与包容是关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给人类指出了发展的方向,成为消除人类战争的目标与方向。示例二:观点:正义的战争是推动社会发展和维护和平的手段。主要论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爆发了十月革命,产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反法西斯战争,推动了世界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为新中国创造了和平发展环境;等等。示例三:观点:战争最后的胜利属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者。主要论据:一战后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到二战后殖民体系的崩溃;德国、日本等法西斯主义最终失败;人民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等等。线索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的主要异同异同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相同点 背景 在世界大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形式 根据一系列国际会议所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国家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新的国际体系特点 是大国意志的体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都随着各国力量的消长而瓦解不同点 大国 意志 体现了英、法、美等帝国主义大国的意志 体现了美、苏两国的意志作用 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 资本主义大国同社会主义大国的暂时妥协中心 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形成了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反映了欧洲地位的下降建立 基础 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 两个战胜国美、苏的妥协调整 矛盾 战胜国与战败国及战胜国之间的矛盾 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针对训练] 2.(2024·广东韶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63年至1914年作为一个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的时期,在世界历史上具有突出地位。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十分突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这是一个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时期的漫长过程的非凡顶峰。随着权力史无前例的集中,欧亚大陆的一个半岛已经一跃而成为世界的中心。——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1926年写道:“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已经……在这片远离我们的土地上唤醒了独立的感情。在过去几年里,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无论是战胜国英、法,还是战败国德、意都受到严重损耗,经济破败凋敝,政治局势动荡不稳,国际地位显著下降。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美苏之间的战略目标、战略构想和战略利益形成了根本冲突,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领域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二战重创了英法等殖民帝国,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改写了世界政治地图。——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国际格局的主要特点。(2)概括材料二的主旨,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过去几年里”亚洲“变化”在政治和思想领域的表现。(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格局出现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解析] 第(1)问,由材料一“欧洲直接或间接地成为全球主人”“到1914年时欧洲已称霸全球”“始于500年前葡萄牙船长沿非洲海岸摸索前进”并结合所学殖民体系形成的相关史实可得,欧洲逐渐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亚非拉等殖民地从属于欧洲。第(2)问第一小问,材料二“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指的是一战,“唤醒了独立的感情”“无论是人还是思想、还是亚洲本身都在变化”指的是亚洲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所以材料二的主旨是一战唤醒了亚洲人民的独立(民族)意识。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的相关史实回答,如以中国为例,政治领域的表现是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导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思想领域的表现是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如以印度为例,政治领域的表现是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思想领域的表现是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第(3)问,首先,要注意这里的变化和发展趋势要前后有关联,无论是变化还是发展趋势都要结合具体史实来表达。具体来说,由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的国际格局演变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所以第一个变化是一战后,欧洲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了倡导和平与安全,国联成为首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但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相应的发展趋势即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国联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并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国联的失败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经验教训。由材料二“使欧洲浸入血泊中的那场战争”和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大伤元气”“二战后美苏关系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形成了全面的对峙和对抗”并结合二战的相关史实可得,第二个变化是美国的参战使得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另一条道路。其发展趋势则是美国的参战和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由材料二“唤醒了独立的感情”和材料三“原来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并结合所学殖民体系瓦解的相关史实可得,第三个变化是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印度的阿姆利则惨案就是一则典型的历史事件。其发展趋势则是随着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最后,总结陈词,说明总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即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在一战后开始改变,逐渐形成了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答案] (1)特点:欧洲逐渐称霸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心,亚非拉等殖民地从属于欧洲。(2)主旨:一战唤醒了亚洲人民的独立(民族)意识。表现:①以中国为例,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导致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传播马克思主义。②以印度为例:甘地领导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印度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3)变化1:一战后,欧洲列强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国联成为首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但在制裁侵略、保卫世界和平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发展趋势1: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并未能彻底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伏笔;国联的失败为后来联合国的建立提供了经验教训。变化2:美国的参战使得美国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头号强国;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另一条道路。发展趋势2:美国的参战和苏俄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逐渐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变化3: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印度的阿姆利则惨案就是一则典型的历史事件。发展趋势3:随着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世界殖民体系逐渐瓦解。总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在一战后开始改变,逐渐形成了二战后的美苏两极格局。1/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