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内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内江市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测评
道德与法治
本测评卷包括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道德与法治、历史共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第Ⅱ卷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规定的区域内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不能答在测评卷上。
2.测评结束后,监测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你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有的心理学家把青春期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独立活动的愿望变得越来越强烈,有了强烈的自尊和反抗意识。据此,下列对“心理断乳期”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这体现了青春期独立意识的发展 ②这可能产生青春期心理矛盾
③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④这反映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学校在青春期心理健康宣传周活动中,开设了以“守护青春,静听绽放”为主题的青春期异性交往课堂。异性交往课堂的开设有利于
①增进同学们对异性了解 ②同学们打破性别界限,完全打成一片
③从根本上杜绝早恋现象 ④同学们在团结和睦的集体中共同成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情绪是我们的主观体验,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依据下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情绪是需要管理的,我们可以杜绝一切消极情绪的产生
②面对同样的事件,认知不同,产生的情绪、后果也不同
③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场合表达情绪
④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并通过改变认知来调节情绪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2025 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掀起一股追“锋”热潮:参加公益打卡活动、听雷锋主题宣讲、读《雷锋日记》……小华参加了“学雷锋”系列活动,被雷锋的事迹深深感动,他暗下决心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说明
①情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选择 ②情感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③情感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 ④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获得积极情感体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孔子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自尊要从知耻开始。下列语句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①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③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④闻过即改,知耻后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一辆洒水车经过在路口执勤的交警身边时,提前关闭了朝向交警一侧的洒水口,驶过后才重
新洒水。交警反应过来后,向洒水车敬礼致谢。有网友评论:“都是温暖的人!”洒水车司机和交警的“温暖”在于
①尊重他人 ②自强不息 ③以礼待人 ④诚实守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5年春晚节目中,“我们”出现在全国观众的眼前:
☆“外卖诗人”烟火里谋生,奔忙中寻梦,用诗句定格生活的酸甜苦辣,抒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麦子阿姨”尽管已60多岁,毅然以5000元的预算,骑着三轮车南下寻梦,在忙碌生活中追求自我。 ☆“种花爷爷”一辈子与泥土和花草为伴,在旁人眼中不起眼的种花小事中倾尽心血,用岁月书写梦想的坚持与毅力。
从这些平凡、普通的“我们”身上,可以感受到
①乐观向上、努力拼搏的生命追求 ②诚信待人、遇事不避的责任担当
③奋发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④换位思考、宽容他人的容忍之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45°人生”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同的状态,陷于消极情绪里的人觉得是难受的后仰式,而对生活不离不弃、积极向上的人看来是奋进的前倾式。选择积极的“45°人生”,我们应
①保持乐观情绪,做到知足常乐
②激发自我潜能,不断奋发向上
③追求远大理想,忽略具体行动
④珍惜青春时光,自信面对挑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024年7月,“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条中轴线,历经700多年发展,全长约7.8千米,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和城市规划传统。“北京中轴线”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历经沧桑,引领世界 B.美美与共,和而不同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崇尚法治,历久弥新
10.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语,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启示我们
①站稳人民立场 ②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③树立诚信意识 ④正确看待差异和矛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我们要将爱的情感和责任扩展到全社会。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要求的是
①台风登陆,邻居于狂风暴雨中营救被困母子
②利用暑假到外地旅游,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③节假日到街头清除小广告,为美化城市出力
④看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公交,主动上前搀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24年9月29 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胸怀强国之志,以国家富强为念,以人民幸福为盼,忠心爱国、矢志报国,把个人小我融入国家大我。这启示我们要有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 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
③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 ④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5年5月20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这体现了
①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②我国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
③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④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有法可依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4.某家石料加工厂将建筑垃圾通过打碎、筛选等生产过程,加工成石粉、地板砖等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防尘防控措施,对周边居民造成了扬尘、噪音等污染,严重扰民。可见,该家石料加工厂
①违反了民法典中确立的诚信原则 ②侵犯了周边居民的财产权
③违反了民法典中确立的绿色原则 ④侵犯了周边居民的健康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①李某与他人签订合同,没有按合同约定的日期按时交货————行政违法行为
②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
③王某因驾驶机动车闯红灯被罚200 元———行政违法行为
④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某校召开法治安全教育大会,法治副校长就校园欺凌的多种形式、危害以及应对策略作专题讲座,鼓励同学们勇敢对校园欺凌说“不”,教同学们学会用正确方式保护自己和他人。对此,同学们应
A.预防违法犯罪,制定法律法规 B.树立法治观念,抵制校园欺凌
C.加强学校保护,打击校园霸凌 D.提高道德修养,做到自尊自爱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52分)
17.青春,带着一份特殊的邀约,款款而来。面对青春的邀约,有的同学能坦然处之,有的同学则惶恐不安、羞涩难言。请你运用《珍惜青春时光》的相关知识,提炼出下列同学有效化解青春期烦恼的密码。(16分)
化解密码
面对脸上的青春痘,小芳自侃到:“青春有活力,有症也无妨”。 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小芳
小明性格内向,害怕与同学们交往。在老师的建议下,他积极参加了班级、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和同学们融洽相处。 应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小明
在公交车上,小丹发现有个男青年不停地往她身边挤,她鼓起勇气,大声呵斥对方,男青年灰溜溜地下车走了。 遭遇性骚扰,小丹
小宇的数学测试没有考好,情绪很低落。回家后他和爸爸进行了沟通,认识到失败乃成功之母,考差了也不一定是坏事。 调节失落的情绪,小宇
18.黄旭华院士是中国核潜艇研究设计的先驱者之一。作为核潜艇事业的元老,他的自信源于对自身价值的深刻认知与不懈追求。他精准定位,投身核潜艇事业,将个人志向融入国家战略需求;秉持扬长避短的智慧,发挥专业特长,以工程思维与创新巧思突破重重难关;凭借积极行动的魄力,用专注与实干填补国内核潜艇技术空白。在不断攻坚克难中,他勇于探索未知领域,积累丰富经验,在一次次技术突破中增强底气,最终成长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见贤思齐,我们应向榜样学习。某校开展“众里寻他——寻找最美自信少年”的活动,请结合黄旭华院士的事迹,运用“做自信的人”相关知识,拟定一份“最美自信少年”的评选标准。(12分)
19.为了加强对民法典中关于财产权法律条文的理解和运用,某校七年级同学搜集了一些案例。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10分)
案例一:三年前,小明的爸爸在城区购买了一套商品房,但没有入住,直接出租给了赵某,每月收取租金。今年,租期已满,赵某不再续租,小明全家搬进来居住。
(1)阅读案例一,列举小明的爸爸对房子所行使的财产权中的权利。(回答两点即可,4分)
案例二:张某夫妇出门做生意,不幸遭遇车祸,双双离世。张某夫妇生前留下房产一套、轿车一辆、存款60万 张某夫妇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已经参加工作,女儿在70多岁奶奶的照顾下,正在某中学七年级就读。办完张某夫妇的葬礼后,张某的弟弟要求继承张某的遗产,并将张某的儿女告上了法庭。
(2)如果你是当庭法官,你会将张某的遗产判给谁 请阐述理由。(6分)
20.四川内江古称“汉安”,甜文化、大千文化源远流长,大千故里、文化之乡享誉海内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青少年的人文素养,某校开展“文化之旅”的研学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14分)
【研学一站】张大千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同学们被张大千的一幅幅青绿山水所吸引,从画作可以看到大千先生对于自然的细致观察和生动的描绘,瀑布飞泻,山峦雄奇,每一笔都饱含着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来到“东张西毕”展厅,同学们欣赏了张大千、毕加索互赠的《西班牙牧神像》《墨竹》,两位东西方“画坛巨匠”尽管在画风上有所不同,但他们始终相互尊重、互相欣赏。
请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同学们在张大千博物馆中体会到的中华人文精神。(4分)
【研学二站】甜源蔗乡
古往今来,勤劳的内江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在这片土地上不断地书写甜文化。
同学们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到,内江种植甘蔗,可以追溯到唐朝贞观年间,已有千年历史。先民很早就懂得基于地理条件与劳作经验种植甘蔗。康熙年间,移民曾达一将福建蔗种引入内江.随后又引入制糖工具和技术工人,制糖技术得到改良革新,当地人民群众也由此走上致富之路
请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内江人民书写甜文化是如何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的。(6分)
【研学总结】
研学活动结束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谈起了本次研学活动的收获。小明说:“我从张大千历时三年的敦煌壁画临摹作品中,触摸到中国艺术的千年文脉。”小芳说:“在泼墨画体验与红糖制作实践中,我感受到传统技艺的精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了更立体的认知。”张老师说:“本次研学活动是我校开展文化育人的一个缩影,对于文化兴校具有积极作用。”
请结合老师和同学们的研学总结,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开展本次研学活动的意义。(4分)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5 ABCBD 6-10 BBDCA 11-15 BBCDC 16 B
二、非选择题(52分)
17.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小芳能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4分)
应对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小明通过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放松自己,学会与同学交往。(4分)
遭遇性骚扰,小丹敢于拒绝,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体现了敢于反抗的勇气。(4分)
调节失落的情绪,小宇通过与父亲沟通,改变了对考试失利的认知,运用了改变认知评价的方法调节情绪。(4分)
18.①能够精准定位自己,将个人志向与国家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树立远大理想。(3分)
②懂得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在擅长的领域勇于探索。(3分)
③具有积极行动的魄力,脚踏实地、专注实干,通过实践积累经验,增强自信的底气。(3分)
④勇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在攻坚克难中不断突破自我,不畏惧失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3分)
19.(1)小明的爸爸对房子行使了占有权(搬进来居住)和收益权(出租房屋收取租金)。(每点2分,共4分)
(2)会将张某的遗产判给张某的儿子和女儿。(2分)
理由: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配偶、子女、父母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张某的儿子和女儿作为其子女,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依法享有继承权;张某的弟弟属于第二顺序继承人,在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情况下,第二顺序继承人不享有继承权。(4分)
20.【研学一站】同学们体会到的中华人文精神有: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理念;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胸怀,体现了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4分)
【研学二站】①内江先民基于地理条件与劳作经验种植甘蔗,体现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2分)
②引入蔗种、制糖工具和技术并进行改良革新,体现了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理念。(2分)
③通过种植甘蔗和制糖走上致富之路,体现了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理念。(2分)
【研学总结】①有利于同学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2分)
②有利于同学们在实践中体验传统技艺,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