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章节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课题 3.1 伟大的改革开放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内容为“伟大的改革开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通过改革开放发展历程、重大意义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伟大的改革开放”是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三课“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第一框。该框下设两目:第一目“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本框的小组讨论的部分。教材以时间为轴,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新时期、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标志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到党的十九大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让学生对改革开放有了直观具体的感受。第二目“改革开放的意义”,是基于上述情境的进一步情感价值分析。对改革开放的意义、结果和做法进行简要表述,从理论理解上升到意识形态层面的认同。二、学情分析: 上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本课内容学习之前,经过初中学习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喜欢阅读历史事件并有一定史学知识积累。 同时,学生思维敏捷,求知欲强,探究合作的想法明显,具备一定的自主和探究精神,对中国改革开放等宏观政策的敏锐度较高,但对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和改革开放漫长的时间轴等知识有所欠缺。三、学习目标: 1.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2.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明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明确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体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是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力量。 公共参与:通过对博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的伟大变革的了解,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意义。 教学难点:改革开放的进程;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8月初,我国31个省份陆续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经济新动能加快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其中,广东、江苏上半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位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得益于?——(学生答:伟大的改革开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课第一框伟大的改革开放。议学活动1:星火燎原,探改革开放之进程教师活动1: 1.播放《春天的故事》,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议学问题:欣赏歌曲《春天的故事》,并思考歌词中提到的“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个“春天”的到来,得益于哪次会议? 3.展示议学问题:请同学阅读教材P31--P33,以时间为横轴绘制改革开放历程图,找出各个阶段其“改革”的措施和“开放”的措施分别有哪些?(限时2分钟) 4.议学活动要求: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小组讨论,总结出小组成果,派代表上台绘制改革开放的历程图。 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讨论思考,做好分享准备,上台绘制改革开放的历程图。 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自主学习、分享交流、上讲台绘制改革开放的历程图,让学生对改革开放的历程有立体式的了解,知道改革开放某一年份的背后那些悲喜交加的岁月及与国家共命运的个人,进而培养学生描述、论证、评析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改革开放前途光明但道路曲折。议学活动2:勇往直前,析改革开放之意义教师活动2: 1.播放《改革开放40周年的对比》的相关视频,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2.展示议学问题:请同学们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及意义?(限时3分钟) 3.议学活动要求:小组成员提前结合历史和课本内容,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4.展示时政材料: 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 学生活动2: 观看视频和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播放《改革开放40周年的对比》的相关视频,并且要求小组成员分享合作,让学生感受真切地感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在震撼中感悟改革开放的意义。同时,展示习总书记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让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发展所处的新阶段,同时因前面所学习的内容,明确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坚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的信心。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在谈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时,邓小平指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它是不是正确?归根到底是看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能不能得到提高。”“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材料表明改革实践( ) 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③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④目的是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详解】①②:我国40多年的改革实践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面貌,我们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这表明改革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①②符合题意。 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不是实现了,③不选。 ④: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农民成了股东,日子更有奔头!”拿到安徽省第一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后,他可以凭证加入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开超市、搞乡村游。严金昌,这位年近八旬的“大包干”带头人,冲劲、干劲、心劲不输年轻人。这是一位记者展现的实地采访镜头,该镜头最有可能出现在( ) A.三大改造时期,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得以突破的时期 C.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 【详解】D:“拿到安徽省第一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由该信息可知,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已经实施,因此该镜头最有可能出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D正确。 ABC:这几个时期均尚未开始实施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故排除ABC。 故本题选D。素质提升 展示改革先锋的图片。 请同学再次查阅资料了解100名改革先锋的具体事迹,体味改革开放的伟大并选取一位自己喜欢的改革先锋人物,为他写一份颁奖词2 / 2(共22张PPT)课前小调查: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互联网查询,翻阅地方史,图书音像资料,询问老人等方式。对比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某地(自己改)和现在的某地有什么样的变化?小组派代表展示你们收集到的资料图片。导入:8月初,我国31个省份陆续公布了2023年上半年的经济发展“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各地经济新动能加快壮大,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其中,广东、江苏上半年经济总量首次突破6万亿元。一穷二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3.1伟大的改革开放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考点综评1.了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和取得的主要成就,感受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深刻变革。 2.理解改革开放对中华民族的意义,明白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政治认同: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和改革开放的历程,理解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论证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树立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明确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体会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是改革开放的决定性力量。 公共参与:通过对博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取得的伟大成就,中国的伟大变革的了解,增强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对改革开放的考查是高考中的热点内容,难度适中,往往结合我国的重大历史成就,考查其意义、措施等。总议题:0102星星燎原,探改革开放之进程勇往直前,析改革开放之意义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伟大的?子议题一星星燎原,探改革开放之进程1、改革开放起点——十一届三中全会(1)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2)时间: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内容: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4)意义: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一、改革开放的进程作为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请同学阅读教材P31--P33,以时间为横轴绘制改革开放历程图,找出各个阶段其“改革”的措施和“开放”的措施分别有哪些?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补充,共同完成。(限时3分钟)小组合作起步阶段新阶段、新水平1978—1992全面深化改革阶段1992—20132013—至今2、改革开放的进程(1)起步阶段(1978年——1992年)一、改革开放的进程十二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浦东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率先突破1978年1984年1990年1980年1988年1992年设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特区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省开辟为经济特区开放开放长江沿岸的5个城市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知识加深 】对外开放格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就是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对所有国家进行开放。 多层次就是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等多种形式对外开放。 宽领域就是将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领域对外开放。2、改革开放的进程(2)新阶段、新水平(1992年——2013年)一、改革开放的进程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目标1992年2001年1993年2003年201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部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加入世贸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部署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到完善(3)全面深化改革阶段——改革开放的新时代(2013年以后)一、改革开放的进程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规划纲要》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出部署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作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部署2018年2013年2020年2017年2019年2021年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纵深推进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农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推行,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78年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设立,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迈出关键步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中国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企业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开放了大连、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省,并把海南开辟为经济特区。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南方讲话和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部署,此后改革重点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展开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达到新的水平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围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行了部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013年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对外开放新格局,这都表明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和开放基本上是同步进行的,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一、改革开放的历程……开放沿长江五个城市,之后,又开放内陆17个省会城市……开放格局形成起步阶段进入新阶段新的发展阶段子议题二勇往直前,析改革开放之意义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补充)1.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2.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4.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5.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6.必须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7.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体;8.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9.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二、改革开放的意义四个面貌:三个飞跃:两个关键一招:法宝+必由之路:改变了中国、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由之路时政链接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以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闯出了一条新路、好路,实现了从“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伟大跨越。今天,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在我们广袤的国土上继续书写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奋斗的历史新篇章!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伟大的改革开放一、改革开放的进程二、改革开放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起点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改革开放的新阶段、新水平改革开放的深化阶段四个面貌三个飞跃两个关键一招重要法宝+必由之路课堂小结沙场练兵1.在谈到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时,邓小平指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这实际上是一场革命。它是不是正确?归根到底是看生产力能不能得到发展,人民的生活能不能得到提高。”“我们现在真正要做的就是通过改革加快发展生产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用我们的实践来证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材料表明改革实践( )①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和中国人民的面貌②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③使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④目的是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沙场练兵2.“农民成了股东,日子更有奔头!”拿到安徽省第一张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后,他可以凭证加入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开超市、搞乡村游。严金昌,这位年近八旬的“大包干”带头人,冲劲、干劲、心劲不输年轻人。这是一位记者展现的实地采访镜头,该镜头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三大改造时期,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B.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率先得以突破的时期C.邓小平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期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期D改革先锋课后作业请同学再次查阅资料了解100名改革先锋的具体事迹,体味改革开放的伟大并选取一位自己喜欢的改革先锋人物,为他写一份颁奖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伟大的改革开放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3.1伟大的改革开放.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