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0张PPT)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Hangzhou Asian Games@ 20232023年杭州亚运会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又称“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是一场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综合性运动会。继北京(1990)和广州(2010)后,杭州成为第三个获得亚洲运动会举办权的中国城市。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赛事。2022年7月19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宣布赛事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赛事名称和标志保持不变。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Hangzhou Asian Games@ 2023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Hangzhou Asian Games@ 2023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意义 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与基本国情、基本路线 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特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增强时代感。科学精神:明确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对社会主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判断,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公共参与:树立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懂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发扬奋斗精神。目录01 心系亚运,走进新时代02 杭州印象,思考新时代03 一以贯之,唱响新时代总议题:从杭州亚运会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Hangzhou Asian Games@ 2023心系亚运,走进新时代Part 01一、心系亚运,走进新时代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内涵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人民期待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历史使命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国际地位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伟大事业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奋斗目标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一、心系亚运,走进新时代历史意义政治意义世界意义①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②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③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知识迁移:课本上提出的几次伟大飞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0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021978年以来,中国改革全面推进,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03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Hangzhou Asian Games@ 2023杭州印象,思考新时代Part 021.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①人民需要的内涵大大扩展: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更高需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②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人民追求更高质量的生活,美好生活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多变化、多层次的。①不平衡: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②不充分:表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够高,供给的水平不够高等。注:主要矛盾≠基本矛盾二、杭州印象,思考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体现:不平衡不充分的体现:二、杭州印象,思考新时代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原因(为什么)人民需求社会生产突出问题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②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③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如何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怎么样)(1)从“变”的角度看: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2)从“不变”的角度看 (三个牢牢) :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3)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二、杭州印象,思考新时代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Hangzhou Asian Games@ 2023一以贯之,唱响新时代Part 03三、一以贯之,唱响新时代议学思考:1.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奋斗出来的?为什么要一以贯之坚持?(1)历史进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2)崇高事业: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无比崇高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1.原因(为什么要一以贯之?)三、一以贯之,唱响新时代2.措施(怎样一以贯之?)议学思考:2.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共产党员、中国人民的角度思考)共产党人的使命(领导者)①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三、一以贯之,唱响新时代2.措施(怎样一以贯之?)中国人民的使命(参与者)②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不懈怠: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以贯之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一以贯之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开新局于伟大的社会革命,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课堂小结新时代内涵(重点)意义社会主要矛盾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如何应对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要一以贯之怎么样以一贯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堂练习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这一科学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③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拓合作共赢的新局面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D课堂练习2.央视网《习近平时间》推出了“奋进新征程”系列栏目。迈向新征程,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②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③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④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课堂练习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的“新”理解正确的是( )①新时代,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②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③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学设计章节 第四课 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课题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共有四课,本课是全书的落脚点。本课从新时代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出发,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回答时代之间的科学理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旗帜,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通过学习本框内容,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明确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为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远大理想。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面对的学生是高一刚入学的新生,经过前面三课书的学习,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只存在表面的了解,还不能深刻感悟,因此本节课通过杭州即将举办的亚运会,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成就以及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打牢基础,为后面的学科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教师加以引导,开展小组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情感的共鸣。三、学习目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意义 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3、新时代的主要矛盾与基本国情、基本路线 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新时代的科学内涵和特征,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增强时代感。 科学精神:明确我国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对社会主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判断,增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 公共参与:树立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懂得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发扬奋斗精神。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地位和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 教学难点:新时代如何一以贯之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杭州第19届亚运会又称“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是一场计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杭州市举行的综合性运动会。继北京(1990)和广州(2010)后,杭州成为第三个获得亚洲运动会举办权的中国城市。 原定于2022年9月10日至25日在浙江杭州举办的赛事。2022年7月19日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宣布赛事定于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赛事名称和标志保持不变。 潮起钱塘,风云涌动。2023年一场盛大的体育盛宴即将在浙江杭州拉开序幕,今天我们一起通过2023年杭州亚运会的盛事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议学活动1:心系亚运,走进新时代教师活动1: 1.播放视频《相约杭州亚运会 杭州等你来!》 2.展示议学问题:议学思考: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通过杭州为亚运会做的准备,我们看到了中国进入新时代的缩影。请同学们思考,新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如何理解新时代? 3.议学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自由发言。 学生活动1: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得出知识点。 2.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3.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自主思考,做好分享准备。 4.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本环节以议题式教学展开,通过学生观看视频提取信息以及学生探究讨论得出成果进行展示,在形象生动的学习资源中让学生感悟中国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议学活动2:杭州印象,思考新时代教师活动2: 展示视频,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播放视频:《数说新时代中国的成就》 展示议学问题:观看杭州宣传片视频,思考问题。 杭州作为第三个获得亚洲运动会举办权的中国城市,你认为杭州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的印象是怎样的? 目前来说,我们国家的每一个地方都能像杭州一样,展示给世界各国人民同样的印象吗?如果不能,是什么阻碍了中国的发展?由此可见,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什么? 4.议学活动要求:小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设问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的社会主义矛盾,帮助学生理解难点问题,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强化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达成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议学活动3:一以贯之,唱响新时代教师活动3: 1.展示视频,创设议学情境,为下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播放视频:《少年中国说》 2.展示议学问题: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奋斗出来的?为什么要一以贯之坚持? b.新时代的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共产党员、中国人民的角度思考) 3.议学活动要求:小组成员结合自身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小组中心发言人汇总本组成员观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以及小组讨论,激发民族自信心,爱国热情。使学生自觉地在新时代一以贯之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时代呼唤使命,使命引领未来,青年一代应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坚定强国有我的信念!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对这一科学论断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一论断正确把握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 ③解决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关键是要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拓合作共赢的新局面 ④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新发展理念 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解】D ①④: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①④符合题意。 ②:我们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不意味着人民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步减少。同时,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②错误。 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开拓合作共享的新局面有利于解决社会的主要矛盾,但不是关键因素,③错误。故本题选D。 2.央视网《习近平时间》推出了“奋进新征程”系列栏目。迈向新征程,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 ) 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 ②新时代的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 ③新时代必须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④新时代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广大劳动者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说明每一代人都要有自己的担当,①正确。 ②:“千千万万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业绩”,说明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②正确。 ③:材料要求以实际行动诠释“社会主义是 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突出新时代的实干和奋斗,未体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突出新时代的实干和奋斗,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 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新时代的“新”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是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②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③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④新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同步富裕的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详解】C ①:共产主义是最高理想,还没有实现。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的说法正确,①错误。 ④:我们要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是同步富裕,④错误。 ②③:新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戮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②③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课后作业 青年有梦,吾辈当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7月1日出席香港回归25周年上讲过:要引领青少年深刻认识国家和世界发展大势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请你结合自身实践,思考: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一份力量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docx 4.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