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三角的边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1三角的边 课件(共26张PPT) 人教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 第一章 三角形
13.2.1 三角形的边
学习目标
1.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难点)
2.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重点)
3.运用三角形三边关系解决有关的问题.(重点)
想一想
如图,从教室到食堂有两条路可走,你会走哪条?为什么?
A
教室
B
食堂
C
情景导入
A
B
C
路线1:从A到C再到B的路线走;
路线2:沿线段AB走.
请问:路线1、路线2哪条路程较短,你能说出根据吗?
解:路线2较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由此可以得到:
探究一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
大小关系
2.在同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与第三边有什么
大小关系
3.三角形三边有怎样的不等关系
通过动手实验同学们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理由是什么?
想一想
思考:
上面的结论表明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反过来,对于三条线段, 当它们满足什么条件时,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
一般地,如果三条线段中任意两条线段的和大于第三条线段,那么这三条 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如果三条线段中有两条线段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线段, 那么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
例1 有两根长度分别为5cm和8cm的木棒,用长度为2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长度为13cm的木棒呢?
方法点拨:判断三条线段是否可以组成三角形,只需说明两条较短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
解:取长度为2cm的木棒时,由于2+5=7<8,出现了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不能摆成三角形.取长度为13cm的木棒时,由于5+8=13,出现了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的情况,所以它们也不能摆成三角形.
典例剖析
例2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那么
x的取值范围是(  )
A.3<x<11 B.4<x<7
C.-3<x<11 D.x>3
方法点拨:判断三角形边的取值范围要同时运用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解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4,7,x,∴7-4<x<7+4,即3<x<11.
A
典例剖析
例 3 如图,D是△ABC 的边AC上一点,AD=BD,试判断AC 与BC 的大小.
解:在△BDC 中,
有 BD+DC >BC(三角形的
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又因为 AD = BD,
则BD+DC = AD+DC = AC,
所以 AC >BC.
典例剖析
例 4 根据下列条件,判断△ABC的形状.
①∠A =45°,∠B =65°,∠C =70°;
②∠C =110°; ③∠C =90°; ④AB =BC =3,AC =4
解:①∵∠A,∠B,∠C 都小于90°,
∴△ABC是锐角三角形
②∵∠C =110°>90°,∴△ABC是钝角三角形
③∵∠C =90°=90°, ∴△ABC是直角三角形
④∵AB =BC =3,AC =4,∴△ABC是等腰三角形
典例剖析
例 5 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1)15cm、10cm、7cm (2) 4cm、5cm、10cm
(3) 3cm、8cm、5cm (4) 4cm、5cm、6cm
(2) 因为4cm+5cm<10cm,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3) 因为3cm+5cm=8cm, 所以这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1) 因为10cm+7cm>15cm, 所以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解:
(4) 因为4cm+5cm>6cm,所以这三条线段能组成一个三角形.
典例剖析
技巧点拨
只要满足较小的两条线段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或较长线段与最短线段之差小于中间线段,便可构成三角形;若不满足,则不能构成三角形.
工程建筑中经常采用三角形的结构,如屋顶钢架(图1),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探究二 三角形的稳定性
我们来探究下面的问题.
如图,将三根木条用钉子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然后扭动它,它的形状会改变吗?
  三角形木架的形状不会改变,就是说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理解“稳定性”
“只要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固定,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也就完全确定,三角形的这种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
这就是说,三角形的稳定性不是“拉得动、拉不动”的问题,其实质应是“三角形边长确定,其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总结归纳
例 用一条长为18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
(2)能围成有一边的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
解:(1)设底边长为xcm,则腰长为2xcm,
x+2x+2x=18.
解得 x=3.6.
所以三边长分别为3.6cm、7.2cm、7.2cm.
课本例题
(2)因为长为4cm的边可能是腰,也可能是底边,
所以需要分情况讨论.
①若底边长为4cm,设腰长为xcm,则有
4+2x=18.
解得 x=7.
②若腰长为4cm,设底边长为xcm,则有
2×4+x=18. 解得 x=10.
因为4+4<10,不符合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所以不能围成腰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
由以上讨论可知,可以围成底边长是4cm的等腰三角形.
1.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为什么?
(1) 3,4,8 ( )
(2) 2,5,6 ( )
(3) 5,6,10 ( )
(4) 3,5,8 ( )
不能


不能
练一练
4.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4cm,另一边长是9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3.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5cm,另一边长是8cm,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______________.
2.五条线段的长分别为1cm,2cm,3cm,4cm,5cm,以其中三条线为边长可以构成________个三角形.
3
22cm
18cm或21cm
练一练
5.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7,第三边长为奇数,求第三边的长.
解:设第三边长为x,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
7-2<x<7+2,即5<x<9,
又x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7.
练一练
6.若a,b,c是△ABC的三边长,化简|a-b-c|+|b-c-a|+|c+a-b|.
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两边之和
大于第三边,得
a-b-c<0,b-c-a<0,c+a-b>0.
∴|a-b-c|+|b-c-a|+|c+a-b|
=b+c-a+c+a-b+c+a-b
=3c+a-b.
练一练
拓展练习
课堂反馈
课堂反馈
三边关系
原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内容
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a-b|b,x为第三边)
应用
课堂小结
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