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学 科 道德与法治 课 题 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
学习目标可操作、易落实 1.健全人格: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态度,不轻易放弃,不断追求自我完善和进步。2.道德修养:通过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更好地服务社会、贡献国家。在实践中不断锤炼意志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道德风貌。3.责任意识: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要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习重难点与考点、易错点准确、具体 重点:知道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原因难点:理解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方法
学习准备精心规划 1.教师准备:教材、教案、课件。2.学生准备:课前三件小事。
课前预习明确任务、要求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5.2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相关内容。
教 与 学 过 程围绕核心问题设计教学模块,要求科学、适量、易操作 个人复备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助 学
一、朗读学习目标学生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新课初认知学生观看视频,思考歌曲表达的精神,同时做好上课准备。三、学习新课 环节一:【生活观察】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尝试用诗词表达感受。(预设)学生探究得出结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记录知识点,明确重点: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美德)。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环节二:【探究与分享】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方法学生认真倾听黄旭华的故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学生记录知识点,明确重点:2.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1)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环节三:【学以致用】撰写“自强宣言”(预设)学生撰写宣言: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熔铸成的民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饱经磨难而更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初中阶段,正是学习知识、涵养道德、增长才干、发展自己的最佳时期。我们应当趁此大好时光,培养自强的品格,努力学习,奋发进取。让我们行动起来,为了中国梦,为了我们美好的明天而奋斗,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环节四:【课堂总结】共同唱响歌曲:《少年中国说》全体学生共同唱响《少年中国说》,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 一、展示学习目标教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歌曲《少年中国说》的视频,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引导学生做好上课准备。三、新知讲解 环节一:【生活观察】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教师展示中国航天从申请加入国际空间站被拒到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用诗词概括感受。教师在学生分享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1.为什么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中华传统美德)。在美好的青春年华里,我们手握历史的接力棒,要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过渡: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还有许多像航天人这样自强不息的榜样,下面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黄旭华。环节二:【探究与分享】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讲述黄旭华的生平,包括志向确立、追梦历程、核潜艇研发过程中的困难等,引导学生思考各阶段的启示。教师在学生分享交流基础上,出示知识点,明确重点: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1)树立远大理想。我们要怀有爱国之心,立下报国之志,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发展结合起来,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2)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我们要认真对待各门课程,勤学好问、夯实基础;要注现实问题和社会发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在做事中不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学会依靠自己、对自己负责,学会做事、身体力行。脚踏实地,不怕吃苦、努力耕耘。环节三:【学以致用】撰写“自强宣言”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撰写一份“自强宣言”。教师根据学生撰写宣言的情况进行引导。环节四:【总结升华】共同唱响歌曲:《少年中国说》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唱响《少年中国说》,进行总结升华:今天这堂课,我们了解了很多自强不息的故事,也明白了如何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都能像歌中唱的那样,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少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