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看谁学得好》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 看谁学得好》课件【北师大版】《心理健康》六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7课
《 看谁学得好》
【北师大版】小学版6年级上册








05
06
方法指南:提高复习效果的方法
07
01
实验导入
02
心情话吧
03
心灵港湾
板书设计
课堂总结
04
活动在线
课堂练习:亲子分享
拓展延伸
08
09
实验:
给学生 1 分钟记忆两组词语:
A 组:苹果、书包、铅笔、香蕉、橡皮、橘子(零散词汇)
B 组:水果类(苹果、香蕉、橘子)、文具类(书包、铅笔、橡皮)(归纳分类)
对比反馈:
统计记住 A 组和 B 组的人数,提问:为什么 B 组更容易记住?
阅读冰冰的故事。
心灵悄悄话:




(1)冰冰在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良习惯?
(2)冰冰的学习态度如何?为什么成绩上不去?
(3)老师针对冰冰的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4)从冰冰的例子中,你认为 “学习方法” 和 “努力程度” 的关系是怎样的?
(5)如果你是冰冰的同学,你会如何帮助他改进学习?
冰冰在学习中存在哪些不良习惯?




作业完成后不整理书包,导致经常忘带物品;
作息不规律,早晨起床仓促,学习准备不充分;
做作业和考试前从不复习;
遇到难题时只独自苦想,不主动请教老师和同学。
冰冰的学习态度如何?为什么成绩上不去?




学习态度较努力(如昨晚 10 点多才写完作业),但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例如,不复习导致知识掌握不牢固,不请教他人导致问题积累,学习效率低下。
老师针对冰冰的情况采取了什么措施?




老师为冰冰制订了周密的改变计划,并联合爸爸妈妈一起帮助他,最终让他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冰冰的例子中,你认为 “学习方法” 和 “努力程度” 的关系是怎样的?
努力是学习的基础,但仅有努力不够,还需搭配科学的方法。冰冰虽然努力,但因缺乏复习、请教等方法,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说明方法比盲目努力更重要,二者需结合才能提升成绩。
如果你是冰冰的同学,你会如何帮助他改进学习?




提醒他每天写完作业后整理书包,养成 “睡前检查物品” 的习惯;
邀请他加入学习小组,遇到难题时一起讨论,鼓励他向老师请教;
分享自己的复习方法(如每天花 10 分钟回顾课堂笔记),帮助他建立复习意识。




为什么冰冰努力学习但成绩不理想?
因为冰冰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整理书包、不复习),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遇到难题不请教他人),导致学习效率低下,知识掌握不牢固。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哪些具体行为?
上课认真听讲;
写作业前先复习;
完成作业后再玩;
及时整理学习物品(如书包)。




为什么说学习是 “主动的过程”?如何做到主动学习?
原因:被动接受知识难以深入理解,主动学习需多问 “为什么”,探索知识间的联系。
做法:对所学内容保持好奇心,遇到疑问及时向老师、同学请教,不害怕被嘲笑(如孔子提倡 “不耻下问”)。




“眼到、耳到、心到、手到” 在听课时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眼到:认真看黑板、教材和老师的演示;
耳到:专心听老师讲解和同学发言;
心到:思考知识的含义和逻辑,跟上老师思路;
手到:及时记录重点笔记,参与课堂练习。




预习和复习对学习有什么帮助?
预习:提前了解新知识,找出疑难问题,上课时能更有针对性地解决,准确把握重点难点;
复习:帮助理解和消化知识,查漏补缺,巩固记忆,避免知识遗忘。




结合文中观点,说说 “勤奋” 和 “学习方法” 的关系。
勤奋是学习的基础,但仅有勤奋不够,必须结合科学的方法。如冰冰虽然努力写作业到深夜,但因不复习、不提问,导致努力低效。只有将勤奋与习惯、方法结合,才能提升学习效果。



线
活动一 心理剧
剧情
萧萧是明天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期末考试快到了,萧萧又开始手忙脚乱了。这天放学后,她把作业写完,就叫妈妈到她的房间里。你知道她找妈妈干什么吗 原来从上学开始,萧萧每次考试前,都让妈妈帮助她一起复习。她先把自己要复习的内容告诉妈妈,然后让妈妈出题来考她,或者让妈妈听她背诵得对不对……
要求
1.两人一组,分别扮演萧萧和萧萧的妈妈,根据上述情境进行表演,了解这种复习方法的效果。
2.和小组同学讨论,萧萧这样复习有什么好处 又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这种复习方法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吗



线
萧萧的复习方法有什么好处?
短期效果明显:
妈妈的即时反馈能帮助萧萧快速发现知识漏洞(如背错的古诗、写错的字词),临时抱佛脚可能提升考试分数。
情感支持作用:
妈妈的陪伴让萧萧感到安心,减少考试焦虑(如 “有妈妈帮我,我就不紧张了”)。



线
这种方法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自主学习能力缺失:萧萧依赖妈妈出题、提示,没有自己梳理知识的过程,导致离开妈妈后不会独立复习(如场景 3 中急得打电话)。
知识理解不深入:被动接受妈妈的指导,缺乏主动思考(如 “妈妈问什么我答什么,从不问为什么这样组词语”),知识掌握不扎实。
长期依赖性危害:上初中后妈妈可能无法持续辅导,孩子会因缺乏复习方法而成绩下滑,甚至产生 “没妈妈帮忙就考不好” 的心理暗示。



线
这种复习方法可以一直进行下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
原因:复习的本质是自主梳理知识的过程,依赖他人辅助会削弱独立思考能力。就像学走路时总被大人扶着,最终无法自己奔跑 —— 萧萧需要学会 “自己复习”,才能应对更复杂的学习任务。



线
你还有哪些高效的复习方法
①思维导图法
②费曼学习法
③错题本复习法
④关键词记忆法



线
活动二 讨论会
和小组同学讨论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你是否坚持采用了其中正确的做法
1.放学回家后,直接做作业,从来不看笔记或课本。
2.有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
3.复习时把不会的记下来,第二天问同学或老师。
4.从来不参加学习小组,喜欢自己一个人学习。
5.准备一个错题本,每到考试之前就拿出来复习一下。
6.复习时习惯按照一定的线索,有顺序地进行复习。
7.复习从来没有时间计划,在考试前能复习到哪儿算哪儿。
8.在考试前只看学得好的科目,学不好的就算了。











线
你是否坚持采用了其中正确的做法
我在学习中一直坚持:2.有长期坚持课外阅读的习惯。因为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复习时把不会的记下来,第二天问同学或老师。因为及时记录疑问并主动请教,体现学习主动性,避免问题堆积。但需注意当天复习时先尝试自主思考,无法解决再求助。
5.准备一个错题本,每到考试之前就拿出来复习一下。
因为错题本能集中整理易错点,考试前针对性复习,避免重复犯错。建议标注错误原因和正确思路,定期回顾。
6.复习时习惯按照一定的线索,有顺序地进行复习
因为有条理地复习(如按单元顺序、知识框架)能避免遗漏,加深知识间的联系。可结合思维导图或提纲法,系统梳理内容。



线
活动三 经验交流会
1.在小组中说说自己在平时学习过程中,都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
类别 方法名称 操作要点
记忆类 口诀法 把古诗关键词编成押韵短句
复习类 思维导图法 中心主题 + 分支考点 + 颜色区分重点
2.通过交流,总结学习的好方法。
3.各组在班内汇报小组发现的好方法。
看看今天你多掌握了几种好方法,哪些方法对你来说比较适用
①睡眠记忆法 ②费曼教学法 ③碎片时间利用法 ④标拆解法



线
活动四 学习方法实验室
1. 实验准备(课前)
材料:相同难度的英语单词表(10 个陌生词)、计时器、学习方法卡片(含 “机械背诵法”“联想记忆法”“语境记忆法”)。
分组:4 人一组,设 “实验员”“记录员”“观察员”“汇报员” 角色。
2. 实验过程(课堂实施)
第一轮实验:组内抽签选择方法,用 10 分钟记忆单词,记录员统计每人记住的数量。
示例:A 组用 “机械背诵法”(反复读单词),B 组用 “联想记忆法”(如 “umbrella” 联想 “雨伞像蘑菇”)。



线
活动四 学习方法实验室
第二轮实验:
交换方法重复实验,对比两次记忆效果,填写《方法效果记录表》:
方法 记住单词数 记忆时的感受
械背诵法 5 个 枯燥,容易走神
联想记忆法 8 个 有趣,能记住联想画面



线
实验反思:
讨论 “为什么联想记忆法效果更好?
①大脑更容易记住 “有意义的信息”
②联想能调动多种感官,加深记忆
③联想帮助建立知识的 “连接点”
④积极地学习体验提升效率



线
活动五 学习方法拍卖会
1. 准备阶段
方法卡牌制作:
教师收集 20 种学习方法,制成卡牌(如 “番茄钟法”“康奈尔笔记法”“费曼教学法”),每张卡标注 “适用场景”“能量消耗值”“效果指数”。
虚拟货币发放:给每位学生 100 枚 “学习币”,代表时间和精力成本。
2. 拍卖过程
教师作为 “拍卖师”,逐一展示方法卡牌,学生用学习币竞拍:
“现在拍卖‘错题本复习法’,适用场景:数学错题整理,效果指数★★★★,起拍价 20 学习币!”
竞拍成功的学生需当场说明:“我打算用它来复习数学单元测试错题,因为……”



线
3. 总结讨论
(1)为什么‘思维导图法’比‘死记硬背法’拍卖价高? ”
其一,记忆效率上,大脑更易接受结构化信息,思维导图能分类梳理知识,比死记硬背的知识recall 率高 30%;
其二,知识理解层面,思维导图可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助力深层理解,而死记硬背仅停留于表面;
其三,适用场景方面,思维导图适合单元复习、跨学科总结等长期积累,死记硬背仅适用于考前临时记忆;
其四,能量消耗上,思维导图虽前期制作耗时,但长期遗忘率低,属于长效 “投资”,死记硬背虽短期省时,却易快速遗忘 。



线
(2)如果你只有 30 学习币,会优先买哪类方法?
①忆困难者
②时间管理差者
③考试发挥不佳者
④综合提升需求者
提高复习效果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核心思路是将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通过归纳法和纲要法等策略,让知识形成体系,从而提升复习效率。




提高复习效果的方法
归纳法和纲要法分别适用于哪些复习场景?
归纳法适用于对概念、词语、原理、定律等知识点的归类整理,如英语单词按含义分类记忆;纲要法适用于复杂学习材料,如用提纲梳理课文结构,或用思维导图呈现数学单元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使用纲要法画思维导图有什么具体好处?
思维导图能以概念、符号、箭头形象表达知识点联系,如同用红线串珠,将零散知识系统化,便于理解和灵活运用,避免知识零散混乱。




为什么归纳法能减轻记忆负担?
归纳法通过对学习材料归类,帮助学习者发现知识间的共同特征或性质,将相似内容整合记忆,减少重复记忆的工作量,从而减轻大脑记忆负担。








智慧提示
要想取得良好的复习效果,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筛选知识。
第二,趁热打铁。
第三,集中注意力。
第四,分散复习。
第五,注重理解。
第六,不断应用。
第七,互相交流。




因为整理知识能让零散的内容形成体系。比如用归纳法将英语单词按词义分类(如颜色类、动物类),或用纲要法画思维导图梳理数学单元知识点,这样知识就像 “用红线穿珠” 一样串起来,比盲目刷题更能抓住核心规律,避免 “学了就忘”。
为什么说 “复习时先整理知识比直接刷题更重要”?请用文中方法解释。




建议 1:改用 “先复习再刷题” 策略,比如用 10 分钟画单元知识思维导图,明确考点后再做题,避免盲目练习;
建议 2:准备错题本,将刷题中错的题按 “计算错误”“概念不清” 分类,针对性攻克,比题海战术更高效。
小明总在考试前熬夜刷题,但成绩没提升。请用课文中的学习方法给他提两条建议。




意思:天资聪明却爱好学习,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出自孔子)。
做法:遇到难题时不害怕被嘲笑,主动问老师或同学。比如数学题不会时说:“这道题我卡在这里了,你能给我讲讲思路吗?”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什么意思?在学习中如何做到这一点?




第一步:让妈妈帮忙列复习提纲,萧萧自己按提纲整理知识点(如用归纳法分类单词);
第二步:萧萧独立列提纲,妈妈只检查遗漏点,逐步过渡到完全自主复习(如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文课文结构)。
萧萧复习时总依赖妈妈帮忙,你觉得她该如何逐步独立?请写出两步计划。




课外阅读能拓宽知识面,培养阅读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属于 “主动学习” 的一部分。比如读科普书时,会自然思考 “为什么星星会发光”,这种好奇心能促进 “多问为什么” 的学习习惯,和课文中 “勤于动脑” 的方法一致。
为什么说 “课外阅读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请结合文中观点说明。




及时复习:当天学完后花 10 分钟回顾笔记,一周后遗忘率约 20%(如用思维导图整理课堂内容);
考前突击:考试前一晚熬夜背,一周后遗忘率超 70%,且知识理解不深入(如死记硬背公式却不会应用)。
复习时,“及时复习” 和 “考前突击” 有什么区别?用数据或例子说明。




不对。因为学习方法没有绝对好坏,只有适合与否。比如别人的 “错题本法” 可能帮你发现自己忽略的易错点,而你的 “联想记忆法” 也能分享给同学。就像课文中说的 “互相交流能加深记忆”,借鉴他人方法能让自己的学习策略更全面。
小组讨论时,同学说 “我只用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听别人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费曼学习法是 “假装给别人讲解知识”。比如复习 “光合作用” 时,对着玩偶说:“植物的叶绿体就像食堂,吸收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做成‘食物’(有机物),还放出氧气。” 讲不明白的地方(如 “叶绿体如何工作”)就是需要再复习的漏洞。
用 “费曼学习法” 复习科学概念时,具体该怎么做?请举一个例子。
亲子分享
你打算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请和爸爸妈妈分享,把自己的看法和爸爸妈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分别写在下面。
我的看法:
爸爸妈妈的看法:。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到良好学习习惯对成绩的重要性(如冰冰因不复习、不请教导致成绩落后),还掌握了归纳法、纲要法等高效学习方法(像用思维导图梳理数学知识),更懂得将 “勤发问、会听课、重复习” 的策略运用到日常学习中,让努力与方法结合,真正实现学得轻松又高效。
看谁学得好
故事分享
勤奋需与科学方法结合
活动感受:理解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提高复习效果的方法
知识拓展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