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贵阳市第六中学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每小题3分,共48分)1.1984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高坎垅遗址进行了部分挖掘,墓中随葬器物的数量、种类、质地有所不同,随葬品大部分是实用陶器,陶器轮制,器体高大厚重,主要器形有簋、碗、盆、豆、瓮、釜、罐等。据此可推知,该遗址( )A.具备了早期国家的特点 B.具有较理想的农耕环境C.陶器制作水平日臻成熟 D.社会动员组织能力强大2.在西周后期人们的宗法观念里,周天子尽管仍然居于宗法体系的顶端,但人们更看重的是本宗族的兴盛和宗子的威仪,贵族们不再高唱对于周天子的赞美曲,而是采取各种措施以加强本宗族内部的凝聚力。据此可知,西周后期( )A.政治权力出现下移趋势 B.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冲击C.周王丧失天下共主地位 D.诸侯争霸引发社会动荡3.公元前113年,汉武帝“禁郡国无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最终确立了五铢钱制(如下图)。汉武帝的这一举措旨在( )A.推动经济发展 B.促进商品流通C.加强中央集权 D.统一财政管理4.《魏书》记载:“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黄帝以土德王,北俗谓土为托(拓),谓后为跋,故以为氏。”这体现了( )A.尊祖敬宗的宗法观念 B.民族交融的不断加强C.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D.多元一体的认同意识5.某同学在历史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该同学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政权并立影响绘画风格 B.长途贸易促进手工业发展C.民族交往推动文化交流 D.中外交流丰富了社会生活6.《宋人轶事汇编》记载,北宋名将狄青担任河北真定路副帅时,举行酒宴,一个名叫刘易的低级文臣也在座。酒宴中有伎人以儒者为戏,刘易大怒,指着狄青骂道“黥卒竟敢如此”,把酒杯摔在地上不辞而去。而狄青“笑语益温”,第二天亲自登门向刘易赔罪。这一记载从侧面反映了宋朝( )A.崇文抑武的治国理念 B.文武兼备的人才标准C.秉笔直书的史学精神 D.能屈能伸的武将形象7.武则天是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热议的历史人物,墓前的无字碑引得千年评说。唐人史著对其事迹记载比较客观,宋明以来,在理学思想影响下史学家评价逐渐发生变化。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史家主观认识影响史实客观评价B.历史人物评价永远难有定论C.多数人的意见更能反映历史真相D.时代愈近历史的评价愈客观8. 清朝农学家吴其浚在《植物名实图考》中描述了一种名为“玉蜀黍”的农作物,据其介绍称该价物“种旱者行根极深,且能耐旱,丰而早熟”。该作物的推广( )A.解决了明清百姓温饱问题 B.改变了中国人的饮食习惯C.有利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D.主要得益于明政府的支持9.康熙年间,知县李来章在管理粤北瑶族聚居地连山县期间,“恭撰《圣谕衍义》,置约宣讲,排延蒙师,授以小学、《孝经》,聊以云教也”。该举措旨在( )A.推动儒学发展 B.发展基层教育C.强化政治认同 D.缓和社会矛盾10.下表为宣统元年,全国官立高等学校开办统计情况,反映出当时高等学校的兴办( )校别 大学 省立高等学堂 高等农科学校 高等工科学校 高等商科学校校数 3 23 5 7 1学生数 749 3963 530 1146 24A.强化了西学主导地位 B.旨在培养维新变法人才C.推动了科举制的废除 D.促进了近代教育的发展11.1947年,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1948年底,各解放区基本完成土改,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这次土地改革( )A.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加速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C.进一步瓦解了国统区的经济 D.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2.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战略部署。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挥更大能效。下列关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大实践,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②改进选举制度,实行差额选举③通过“具有临时宪法性质”法律文件④以国家根本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④①②13.1900年“克林德事件”后,清政府为德国公使立碑谢罪;1918年一战结束,该碑被改名为“公理战胜碑”;1952年,又被改为“保卫和平碑”。碑名的变化反映( )A.中国与世界各国关系持续改善 B.近代中国外交理念与国际接轨C.中国国际地位逐渐上升的趋势 D.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14. 1215 年英国颁布《大宪章》规定:市民通过每年缴纳固定的税额换取财政上的独立和自由。城市享有自己选择官员的权力和司法自主权,并有权按照自身习惯对此类事务作出决定。这说明英国( )A.确立近代自治市制度 B.有地方自治的传统C.君主立宪制已经确立 D.资产阶级控制地方15.格劳秀斯在著作《论海上自由》(1609年出版)中,驳斥了葡萄牙人以他们曾最早横渡印度洋为理由而拥有印度洋的主权,论证了“海洋自由”的原则,抨击葡萄牙对从欧洲到东方的海上贸易路线的垄断。格劳秀斯的主张( )A.体现工业资产阶级需求 B.不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C.挑战了传统的海洋理论 D.使近代国际法得以发展16.下表反映了二战后美元与黄金兑换比率的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反映了( )1946年 12 月 18日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公布美元含金量为0.88867 克1971 年 8月 15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元贬值并且停止美元兑换黄金1971 年 12月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达成“史密森学会协议”,黄金官价从每盎司 35 美元提高到 38美元,美元含金量贬为 0.818513 克1973 年 2 月 12 日 黄金官价每盎司提高到 42.22 美元,美元含金量贬为0.73662克A.美元不再充当世界性货币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国际货币新体系逐渐形成 D.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动摇二、材料题:(本大题共4小题,17题14分,18题12分,19题14分,20题12分,共52分)17.定都与迁都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关系密切。材料一若从古都变迁的轨迹看,西安、洛阳、开封成横线排列在我国中部,恰好都在渭河一黄河南岸,是古代中愿的腹心地区,也是先秦至唐中叶各王朝都城的基本所在区域;而北京则位于华北平原北部,居古代中原的边缘 元朝和清朝都是边疆民族入主中原以后建立的朝代,是在定都北京后统一全国的。此外,对于这些少数民族的统治者来说,北京更贴近他们的故乡,便于保持与故乡的联系,以便保留一条退路。——摘编自吴松弟《中国古代都城》材料二 中国南北两大河流,各为风气,不相属也。自隋炀浚运河以连贯之,而两河之下游,遂别开交通之路。自运河既通以后,由南北一统之基础,遂以大定 明祖南入安南,莫都金陵;而燕王卒以靖难之师起北方,复宅金、元之故宅,以至于今。非地运使然,实地势使然也。——摘编自梁启超《中国地理大势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两周至清朝三千年间主要王朝都城的迁移轨迹,指出影响中国古代都城变迁的因素。(2)根据上述两则材料,梳理北京作为都城的历史发展脉络。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材料二中“自运河既通以后,由南北一统之基础,遂以大定”这句话的理解。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在四年零三个月的时间内,苏联建成了1500多个大型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出现了拖拉机、飞机制造、汽车、重型机械、机床制造、化学合成工业等工业部门。1932年的工业产值是1913年的234.5%,其中,机器制造业产值比1913年增加9倍,比1928年增加3倍,农业机器增加了4.5倍。1929年开工建设的第聂伯河水电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1932年苏联的发电量达到173亿千瓦时,比1913年增加了6倍。苏联的石油、拖拉机、联合收割机产量位居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装备大部分都能在本国制造了。——摘编自中央编译局《苏联史》材料二 图4为新加坡国家经济发展局开发辖属的工业园区一览图。——摘编自广东综合开发研究院《新加坡先进制造业发展经验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工业化不同于苏联工业化之处。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唐宋之际,部曲制解体,部曲奴婢转化成农民,靠租佃为生。部曲奴婢等贱民身份的大量改变,使得中古良贱身份制度也无以为继。唐代及其以前,天子只能和世家大族分享权力,君权势弱,世家大族甚至可以罢黜天子。而宋代时,世家大族衰落,尽管天子与士大夫分享权力,但君权却不断强大。唐代乐于接受外来文化,其文化精神及动态是复杂而选取的。宋以后,佛、道、儒等诸家思想趋于融合,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理学的产生,宋以后的文化精神及动态趋向单纯与收敛,渐显保守。一摘编自李华瑞《“唐宋变革”论与唐宋之际的变革》(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表现。(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社会变革的原因。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聚焦两会:倾听中国《人民日报》两会报道8年社会热点词汇统计年份 社会热点词1979年 四个现代化建设、调整国民经济、民主法制建设1983年 特色社会主义、祖国统一、经济效益1988年 深化改革、机构改革、稳定物价、民主法制建设1993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外开放、发展1998年 国企改革、机构改革、科教兴国、香港回归2003年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扩大内需、西部大开发、三农问题2008年 科学发展、民生、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奥运、就业问题2012年 改革、民生、教育公平、医疗改革、收入分配、行政诉讼法修改两会8年议题对比情况议题 1979年 1983年 1988年 1993年 1998年 2003年 2008年 2012年改革与经济建设 39.6% 25.3% 23.7% 30% 29.4% 30.3% 19.3% 13.3%就业与社会保障 0.9% 0.27% 3.7% 4.4% 4.8% 5.7% 7.3% 7.9%医疗卫生 0 3.5% 4.8% 4.0% 4.8% 4.5% 6.3% 9.0%民主法制 13.5% 8.4% 12.5% 11.7% 8.5% 6.7% 11.3% 11.7%围绕“改革开放以来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自拟题目,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C2.【答案】A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A7.【答案】A8.【答案】C9.【答案】C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1)迁移轨迹:西周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向东迁到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再向西迁到秦朝都城咸阳,今陕西西安城西北,西汉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再向东迁到东汉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西晋都城洛阳,今河南洛阳,隋唐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向东迁到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再向南迁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向北迁到元都城大都,今北京,明初都城今南京,明成祖向北迁都北京;清都城北京。因素:自然条件;战乱、政局动荡;经济发展水平;交通条件;巩固统治等。(2)脉络:金朝迁都燕京,是北京成为都城的开始。后来元在金中都东北兴建大都。明前期迁都北京,位置比元大都略微南移。明嘉靖年间,又在北京城南面加修外城,今天北京的中心区域由此形成。清入关后定都北京。理解: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和加强中央集权,起了重要作用。18.【答案】(1)特点:党和政府直接领导;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成就巨大;重工业发展迅速。意义:推动了苏联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提升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物质基础;深刻影响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2)注重高新科技产业的研发;工业制造不断转型升级;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与世界经济联系紧密。19.【答案】(1)表现:由部曲制变为租佃制/部曲身份由贱民变为良民;由君权势弱变为君权强大/由贵族分享权力到文官分享权力;由复杂进取变为单纯收敛/由开放变为保守。(2)原因:封建经济的繁荣;赋税制度的改革;君主专制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发展;理学的产生;市民阶层的兴起;士族的衰弱/庶族的崛起。20.【答案】示例:两会关注内容的变化是时代变迁的缩影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发展,两会关注议题日益多样化。文化社会事业议题逐步上升。文教、体育这些体现人民精神文化的议题呈现大幅度增长,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重视民生、改善民生、保障民生,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安定有序,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等与百姓密不可分的话题受到重视。民主法制日益深入人心。随着依法治国的推行、建设社会主义法制的提出,民主法治也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备受关注。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重视经济发展质量,突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体现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政府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转向“以人为本”、服务至上,重视“公民本位”的社会管理和民生建设。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两会主题不断丰富,以此可以洞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思想价值和社会发展的变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