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考试时间为75分钟,满分100分。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修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题标号;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相应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或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古代埃及人认为生命是宇宙的一部分,因而也是永恒的、善的,人的死亡只是到达永生的必经之路。埃及的神明也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这种和谐的人神关系与古代埃及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尼罗河定期的洪水泛滥,就如旭日东升和夕阳西下一般,古代埃及人生活得更有秩序,更有规律。他揭示出A.尼罗河孕育埃及宗教观B.自然环境塑造文明特质C.太阳崇拜决定生死观念D.宇宙秩序影响政治制度2.公元前3世纪,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为铭记征略,敕建了三十余根纪念碑式的圆柱,分布于帝国边境或重要地点。石柱上刻有铭文宣扬仁爱和非暴力思想,主张建立以慈悲和智慧为基础的社会。由此可知,阿育王旨在A.塑造民众政治认同B.宜扬君权神授C.维护社会等级秩序D.推行行省制度3.在中世纪,法国君主通过环行全国来宣示王权与主权,借助环法之旅开阔视野、精进学业也是法国手工业学徒培养的惯例。1903年,法国《汽车报》举办了首届环法自行车赛,其后演变为法国的一大盛事,并促进了自行车、旅游与房地产市场的增长。这反映了A.体育赛事促进经济发展B.历史传统的现代转化C.文化传承推动科技进步D.社会生活的全面转型高一历史试卷第1页(共6页)4.1594年,荷兰王国派遣航海家威廉·巴伦支开启探险之旅,试图打通经北冰洋到达中国的贸易航线,他三年三次勇闯冰海,虽然未能开通新航路,但在世界探险史上留下了一段悲壮的史诗。1609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雇佣哈德逊再次试图打通西北航路,到达了今天的加拿大附近。荷兰致力于开辟北冰洋航线缘于A.北美大陆资源丰富B.殖民强国对东西航道的垄断C.三角贸易利益刺激D,北冰洋航道距离短利润丰厚5,达芬奇认为“凡是不由经验即一切可靠性之父所产生的科学,凡是不以明显的经验来结束的科学,也就是说,凡是在开端、中途和终结这三个阶段上都没有通过任何一个感官的科学,都是空洞的、极端错误的”。这一认识A.蕴含鲜明的人文主义精神B.开启了欧洲理性主义的传统C.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D.是近代科学革命的重大成果6.1215年大宪章开篇词强调约翰王“在坎特伯雷大主教(等贵族)…及其他忠实臣民之建议下”进行昭告;1225年大宪章开篇则表述为亨利三世“出于自觉之善意,特授予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男爵以及朕之王国的所有臣民如下诸多权利”。这一变化反映出A.王权与教权的斗争趋于缓和B.贵族政治影响力的持续增强C.国王权力来源观念发生转变D.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基本确立7.在《德意志帝国宪法》框架内,普鲁士拥有绝对控制权,普鲁士国王就是帝国的世袭皇帝,普鲁士首相担任帝国首相并主导联邦会议。虽然帝国会议推行普选制,但是缺少责任内阁,无法对帝国发展产生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此可推知,德意志帝国A.君主立宪制尚未建立B.联邦结构具有相对稳定性C.皇帝的权力不受制约D,政治体制蕴含着专制色彩8有学者描述19世纪初的英国,肉曾是一种稀罕物,现在它与土豆一起变成了工匠餐桌上的主食。从矿井里产出的煤炭并不是全部送去供给熔炉和蒸汽机,对归家的人来说,暖烘烘的炉边和热乎乎的饭菜,其重要性一点儿也不小。该描述表明工业革命A.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B.提升了工匠的社会地位C.改善了民众的生活水平D.恶化了工人的居住条件高一历史试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