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课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课件+分层练习-《精讲精练》26版高中同步新教材思想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新中国成立7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这说明(  )
①我们党以巨大的勇气全面深化改革
②我国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成效不断显现
③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④我国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从“中国之车”与“中国之船”,看中国的改革开放。
◎2024年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超1 000万辆;2024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出口超过百万辆,达到105.8万辆,同比增长6.3%。2024年11月15日,中欧班列累计开行10万列,每周“去7回6”,发送货物超1 100万标箱、货值超4 200亿美元。 ◎早在16世纪下半叶,满载着丝绸和瓷器的“中国之船”就远航拉美;当下“从钱凯到上海”已经成为秘鲁流行语,成为对“中国之船”跨越500年的回响。
根据材料,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①开放的中国为世界提供机遇,重塑经济发展新格局
②经济全球化是发展大势,中国是受益者更是推动者
③我国优化外贸结构,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④高水平开放是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年,商务部举办了28场“投资中国”招商推介活动,同时发布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并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2024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
①深化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扩大对外投资
②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
③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
④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4年8月23日,《中国企业投资非洲报告2024》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此前中国民营企业对非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贸易领域,现在更多企业投资到医疗卫生、交通物流、电子商务、农产品加工等新领域。中国企业对非投资(  )
①深化国际分工合作,建立国际性产业链供应链
②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实现中非互利共赢
③推动多边贸易发展,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
④助力非洲经济与社会发展,巩固中非国家同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近年来,“中国制造”频频闪耀国际重大赛事。卡塔尔世界杯、成都大运会、巴黎奥运会……在一场场国际赛事上都能见到中国企业的身影。小到乒乓球、杠铃、举重台、赛场地胶的生产,大到体育馆、光伏电站的建造……“中国制造”借助赛事“东风”,不仅实现订单增长,还体现了中国企业强大的生产能力与快速响应市场的能力。“中国制造”频频闪耀国际重大赛事反映出(  )
①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善和供应链的高效
②中国积极主动地参与和推动全球经济治理
③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了外贸出口韧性
④中国致力于与世界共同分享自身发展机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题组二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6.当今世界经济碎片化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但经济全球化的动力仍然胜过阻力,要正确引导经济全球化方向,推动解决发展失衡问题。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应该(  )
①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推进建设联动型世界经济
②坚持创新驱动,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③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深度参与国际合作
④把对外开放作为发展的奋斗基点,打造对外开放新格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中国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向航天强国的方向又迈进了一步,彰显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中国北斗人用20多年的时间发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走过了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的艰辛历程。这启示我们(  )
①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②北斗三号是中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基础和关键要素
③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
④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首设数字技术展区,众多数字企业携40多类150余件展品集中亮相,约1/3为国内首次展出,助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东盟国家。不仅如此,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首次纳入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专章,充分展示了中国与东盟国家重视数字和绿色发展、不断扩展相关合作的积极意愿。
庞大的网民数量、初步完善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都为中国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利用平台大数据和算法优势,一些数字平台企业近年来也整合国内外资源,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我国数字贸易虽发展蓬勃,但仍面临挑战:有关数字贸易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在人员成本、核心算法以及基础硬件的自主可控性等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不完善影响我国数字贸易健康发展;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构建数字贸易新优势,助力中国建设贸易强国。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基础过关练
1.D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新的起点上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新格局。这说明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之路,③④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开放,而不是改革,也没有涉及我国以开放促改革所取得的成效,①②不符合题意。
2.D 材料不能体现中国“重塑经济发展新格局”,①排除。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在促进自身经济发展的同时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②正确。材料不涉及优化外贸结构,同时③中“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的说法错误。材料中新能源汽车出口情况、中欧班列货物数量和货值等,体现了高水平开放是促进深层次改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④正确。
3.C 材料强调的是引进外资,不是对外投资,①不符合题意。发布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措施,这表明我国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②正确。高技术制造业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和质量,③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引进来”,而不是“走出去”,④不符合题意。
易混辨析 “引进来”和“走出去”
“引进来” “走出去”
含义 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等 通过到境外投资办厂、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输出等各种形式,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合作
关键词 吸引外资(引进投资、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口设备 对外投资,海外并购,承揽海外工程,国际产能合作,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
  注意:“引进来”和“走出去”≠进出口;吸引外资(引进投资、外商投资)≠对外投资。
4.A 中国企业在多个领域对非投资,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可以深化中非产业合作,从而建立国际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实现中非互利共赢,①②正确。中国企业对非投资与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无直接关联,③排除。中国不与任何国家结盟,④错误。
5.B “中国制造”频频闪耀国际重大赛事,反映出中国制造业产业链的完善和供应链的高效,①正确。“中国制造”在国际赛事中的表现与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无关,②不符合题意。从小商品到高技术产品,中国均能够提供,并且实现了订单增长,这说明高水平对外开放增强了外贸出口韧性,③正确。材料反映了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和出口能力,而不是与世界共同分享自身发展机遇,④不符合题意。
6.C 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但①中“引领经济全球化走向”的说法不符合现实。当今世界经济形势出现新的特点,中国应该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深度参与国际合作,为世界经济注入强劲动能,②③正确。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④错误。
7.D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从“埋头追赶”到“昂首领跑”,启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未强调可持续发展),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③④正确,①不符合题意。经济和科技实力是中国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②夸大了北斗三号的地位,排除。
8.答案 ①必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培育数字贸易新业态新模式,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标准的制定和谈判,助力我国贸易强国建设。
②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网络基础设施,利用平台大数据和算法优势,整合国内外资源,加速海外市场布局,推动对外投资合作高质量发展。
③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新机遇,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中国数字贸易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④要完善数字贸易方面的法律法规,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⑤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提高国际竞争力。
解析 本题要求说明如何构建数字贸易新优势,助力中国建设贸易强国。学生可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发扬现有优势、弥补现有不足等角度作答。
6(共11张PPT)
第七课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第一框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1.我国的对外开放进程
(1)原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
(2)起点: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3)新阶段: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4)现状: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
2.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1)总体要求
新时代,我国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更加主动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形成更
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
现互利共赢。
必备知识 清单破
知识点1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2)具体措施
①市场优势: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
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②贸易强国: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③营商环境: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
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④深度参与: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学习点拨 负面清单管理
(1)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它相当于投资领域的“黑名单”,列明了企业不能投资的领域和行业。
(2)对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将外商投资项目由核准制改为备案制,这
有助于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是什么
(1)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
行对外开放。
特别提醒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知识点2
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
2.为什么
(1)由国情决定: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赖别人搞建设,
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这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
基点。
(2)由关键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及我国现状决定
①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我国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依然受制
于人,对外技术依存度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不足以支撑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3.怎么做
(1)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必须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立足我国国情,放眼世界,在
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
自己手中。
(3)我们尤其要矢志不移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
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4)未来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中国的对外开放不会停
滞,更不会走回头路。
(5)我们将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知识辨析
1.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以国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2.我们要在对外开放的基础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3.我国要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的关系,把扩大对外开放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4.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为辅。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必须立足国情,不依赖别人,杜绝与其他国家发生经济往来,以
实现自我发展。
一语破的
1.错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
素。
2.错误。我们要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3.错误。我国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的出发点。
4.错误。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既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又强调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5.错误。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必须立足我国国情,不依赖别人搞建设,但坚持独立自
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关键能力 定点破
定点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措施
坚持原则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市场优势 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
贸易强国 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营商环境 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深度参与 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深层开放 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重要倡议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区域布局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
自由贸易 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世界货币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典例  近年来,我国深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2017年至2024年连续8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
大国地位,吸引外资和境外投资居世界前列,成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要节点。这些成绩
的取得,得益于我国 (  )
①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积极促进国际合作
②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巩固贸易强国地位
③奉行多边贸易体制,积极主导全球经济治理
④保护外商投资权益,营造一流国际营商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解析 我国现阶段仍是贸易大国,正在努力向贸易强国发展,②错误。中国积极参与全球经
济治理,为全球经济治理发挥建设性作用,③中“主导”夸大了我国的作用,错误。①④正确
切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