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关爱残疾人 共筑和谐梦2025年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2025年5月18日是第35个全国助残日,今年的主题是:“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目录23助残日的由来41残疾人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助残的意义我们能做什么5总结与倡议助残日的由来1助残日的由来1、法律依据:1990年12月28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该法第14条规定:“每年五月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助残日的由来2、实施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从1991年5月15日开始实施,“全国助残日”活动即从1991年开始进行。助残日的由来3、活动目的:每年一次的“全国助残日”活动,动员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及数以亿计的群众参加,形成了强劲的声势和规模,为众多残疾人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帮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残疾人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2残疾人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1、出行困难:许多残疾人行动不便,需要借助轮椅或其他辅助设备,出行时可能面临无障碍设施不足的问题。2、沟通障碍:听力或言语障碍者在与他人交流时可能遇到困难,需要通过手语或文字等方式进行沟通。残疾人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3、就业挑战:残疾人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可能面临就业歧视,需要更多的支持和机会来实现自身价值。4、教育需求:残疾人需要接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职业技能,更好地融入社会。残疾人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5、医疗保障:残疾人可能需要长期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治疗,医疗费用较高,需要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6、心理压力:面对身体的残疾和社会的偏见,残疾人可能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心理支持和关爱。残疾人的生活中面临的问题7、社会参与:残疾人希望像健全人一样参与社会活动,享受平等的权利和机会,需要社会的理解和支持。8、家庭支持:残疾人的家庭成员需要承担更多的照顾责任,可能面临经济和心理压力,需要社会的关注和帮助。助残的意义3助残的意义传递爱心:通过帮助残疾人,我们可以传递温暖和关爱,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培养同情心:助残活动能够培养我们的同情心和爱心,让我们学会关心他人。助残的意义促进平等:帮助残疾人可以减少社会的不平等感,让他们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增强团结:助残活动能够增强社会的凝聚力,让我们更加团结,共同帮助有需要的人。助残的意义提升道德:参与助残活动可以提升我们的道德修养,让我们成为更有爱心的人。推动进步:助残活动可以引起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推动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助残的意义丰富生活:通过帮助他人,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营造和谐:助残行为有助于营造一个更加温暖、包容的社会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爱与关怀。我们能做什么4我们能做什么学习助残知识:了解残疾人的生活需求和困难,学习如何正确帮助他们。尊重残疾人:不歧视、不嘲笑,以平等、友好的态度对待每一位残疾人。我们能做什么提供帮助:看到残疾人需要帮助时,主动伸出援手,如帮助他们过马路、拿东西等。参与志愿活动: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助残志愿活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我们能做什么宣传助残理念:向家人和朋友宣传助残的重要性,让更多人加入助残行列。创造无障碍环境:在学校和社区,注意维护无障碍设施,不占用无障碍通道等。我们能做什么学习手语:学习简单的手语,方便与听力障碍者交流,表达友好和关心。心理支持:给予残疾人心理上的支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传递正能量。总结与倡议5总结与倡议通过本次全国助残日主题班会,我们了解了助残日的由来、残疾人的生活挑战、助残的意义,以及我们作为学生可以做的事情。助残不仅是一种善举,更是一种社会责任。通过帮助残疾人,我们传递了温暖和力量,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总结与倡议希望通过这次班会,同学们能够深刻理解助残的意义,学会关爱残疾人,传递温暖力量,并将这种关爱之心落实到日常生活中。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残疾人创造一个更加温暖、包容的社会环境。总结与倡议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