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6.1价值与价值观(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6.1价值与价值观(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章节 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题 6.1价值与价值观
课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必修4《哲学与文化》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中的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第一框的内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内容:第一目“人的价值”阐述价值的含义、人的价值的含义和特点;第二目“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阐述价值观的含义及其导向作用;第三目“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介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三目的逻辑关系是认识人的价值——意识到价值观对人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哲学与文化》前面两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运用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的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为本课教学目标的落实奠定了知识基础。高二学生普遍思维活跃,乐于实践探究,并且已经具备一定的归纳分析能力和是非判断能力,对核心概念的把握能力有所提升,能够感受情境、获取信息,对核心内容进行提炼与概括,进而建立对世界、价值与人生的正确观念。本框通过教师节契机让学生了解教育工作者背后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等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从自己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三、学习目标: 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即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四、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公共参与:理解人的价值和衡量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投身于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中。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教学难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猜猜这幅图片是什么?一个喇叭,但却不是一个普通的喇叭,它是被我们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小喇叭!这支“小喇叭”承载着张桂梅老师数十年坚守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也见证着华坪女高建校十余年来的奋斗历程。那老师要提问了:这个喇叭有“价值”吗?那究竟何为“价值”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走进这个小喇叭背后张桂梅老师的故事,来学习第六课第一框“价值与价值观”。
议学活动1:何为价值与人的价值?
教师活动1: 1.展示材料和视频: 情境一: 2025年5月27日上午,一场简短而朴素的捐赠仪式在云南丽江华坪女高张桂梅的办公室里进行。一个在学校日常使用的小喇叭、学生们集体写给张桂梅的教师节贺卡、一面华坪女高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以及张桂梅手抄的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这5件(套)实物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它们将在国家博物馆的陈列里,在被更多人的注视下,讲述大山深处教育事业的故事,散发坚守“为党育人”的光和热。 情境二: 张桂梅老师扎根滇西贫困山区四十余载,倾尽毕生心血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以病弱之躯奔走筹资,助力2000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她担任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成为130多名孤儿的“妈妈”,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其奉献赢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国家荣誉,更被学生亲切唤作“燃灯校长”。 2.展示议学问题: (1)博物馆收藏张桂梅老师的5套实物有何意义?从哲学角度看,如何理解价值? (2)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赢得多项荣誉,结合教材谈谈人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张桂梅老师的价值? 3.议学提示: (1)国家博物馆收藏张桂梅老师的实物,彰显了她在教育公平和精神传承中的独特贡献,具有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从哲学角度看,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这些实物既体现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认可(社会价值),也展现了精神力量对人们思想的激励(精神价值)。 (2)人的价值包括两个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张桂梅老师通过创办免费女子高中和帮助贫困儿童,展现了个人对教育事业的责任与贡献,这属于社会价值;而她赢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并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则体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张桂梅老师无私奉献、燃灯教育,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高度统一的典范。 4.议学活动要求: 阅读材料、观看视频,小组思考问题,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阅读材料、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环节一通过张桂梅的实物捐赠和事迹材料,创设真实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案例中归纳哲学概念(价值与人的价值)。借助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能主动区分“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的差异,理解人的价值包含社会贡献与自我实现的双重维度。此活动旨在培养学生从感性现象提炼哲学本质的能力,同时以榜样力量激发学生对奉献精神的认同,为后续价值观学习奠定基础。
议学活动2:何为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教师活动2: 1.展示材料和视频: 2025年6月,张桂梅校长如往年一样,拖着病体、手持喇叭,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考点外送考。这是她坚持的第15年。镜头里,她在学生的搀扶下,虽步履蹒跚却神情坚定。对于今年的高考送考,她表示,“活着就送她们,走到哪我陪到哪,给她们自信和力量!” 2.展示议学问题: 张桂梅15年如一日坚守送考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结合教材谈谈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何导向作用? 3.议学提示: 张桂梅校长的行为体现了以教育改变命运、无私奉献社会的崇高价值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事物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是这种坚定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她在艰苦条件下始终坚持为学生送考,给学生传递信心和力量。她的事迹生动说明了价值观对个人行为的激励和引领作用。 4.议学活动要求: 观看视频,小组思考问题,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环节二聚焦张桂梅15年送考行为,通过其带病坚守的细节,引导学生分析行为背后的价值观驱动。学生从“个人选择→价值观作用”的链条中,直观理解价值观对行为的导向性、持久性影响。此环节强化理论与现实的关联,帮助学生认识到正确价值观对人生实践的指引意义,为培育科学精神素养提供现实支点。
议学活动3: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师活动3: 1.展示材料和视频: 张桂梅的精神早已超越教育领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鲜活载体。她像红岩上的红梅,在严寒中绽放忍受病痛却笑对人生,遭遇质疑仍坚定前行。她创作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激励着无数人突破自我局限。 2.展示议学问题: 结合张桂梅校长事迹,谈谈她用行动诠释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议学提示: 敬业(带病坚守教育岗位)、友善(关爱贫困学生)、爱国(培养人才服务国家)、平等(打破教育壁垒)、公正(促进教育公平)等。 4.议学活动要求: 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列出发言要点,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3: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思考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环节三以张桂梅“燃灯精神”为范例,将抽象的核心价值观具象化为敬业、友善、爱国等具体行为表现。通过事迹与价值观条目的对应分析,学生能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空洞口号,而是融入日常实践的道德准则。此活动旨在增强政治认同感,引导学生主动链接个人行动与国家价值追求,明确践行路径。
知识总结:
学以致用: 1.生活污泥、污染土壤,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垃圾甚至是有害物质。在徐州,人们通过“协同处置”方式就可以利用它们发电、烧砖、制作水泥,变废为宝,垃圾“吃干榨净”,废渣全利用、臭气被分解,处理过程实现监管无缝对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基础上 ③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们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①错误。 ②③:在徐州,人们通过“协同处置”方式将生活污泥、污染土壤变废为宝,这表明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基础上,②③正确。 ④:事物的价值是由客观事物的属性和人的需要两方面决定的,④错误。 故本题选C。 2.“即使我们只是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道出了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 ) A.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B.价值观决定人的价值大小 C.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D.人的价值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答案】C 【详解】A:题干强调人是价值的创造者,而不是强调人是价值的享受者,A不符合题意。 B:人的价值大小取决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的大小,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不是决定作用,B错误。 C:“即使我们只是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道出了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这说明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C正确。 D: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而不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D错误。 故本题选C。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要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 ③要认识到价值观决定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为维护他人利益要善于牺牲个人一切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A 【详解】①②:漫画反映了当前由于诚信缺失而导致“血荒”,这启示我们要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②符合题意。 ③: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决定”说法错误,③排除。 ④:维护他人利益并不意味要牺牲个人利益,个人的正当利益应该得到尊重,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4.某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上述举措是基于( )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某校通过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培养社会主义价值观,以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这一举措是基于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①②符合题意。 ③: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正确的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③错误。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但并不起决定作用,④错误。 故本题选A。 5.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这是因为( ) ①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②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④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这是因为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会对其一生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①正确。 ②:价值观属于主观范畴,不能决定事物的性质和 价值,②错误。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影响而非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③错误。 ④: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这是因为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④正确。 故本题选B。
2 / 2(共34张PPT)
被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小喇叭......
这支“小喇叭”
承载着张桂梅老师数十年
坚守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
也见证着华坪女高
建校十余年来的奋斗历程
思考:这只小喇叭有价值吗?
6.1 价值与价值观
——从张桂梅事迹看价值与价值观
第六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课标要求 核心素养: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2.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即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3.了解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1.政治认同:通过对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科学精神:理解价值观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自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公共参与:理解人的价值和衡量标准,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投身于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中。
01 何为价值与人的价值?
02 何为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03 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议题:从张桂梅事迹看价值与价值观
何为价值与人的价值?
PART 01
议一议:
博物馆收藏张桂梅老师的5套实物有何意义?从哲学角度看,如何理解价值?
2025年5月27日上午,一场简短而朴素的捐赠仪式在云南丽江华坪女高张桂梅的办公室里进行。一个在学校日常使用的小喇叭、学生们集体写给张桂梅的教师节贺卡、一面华坪女高升旗仪式使用的国旗以及张桂梅手抄的党章和党的二十大报告,这5件(套)实物正式入藏国家博物馆。
它们将在国家博物馆的陈列里,在被更多人的注视下,讲述大山深处教育事业的故事,散发坚守“为党育人”的光和热。
议学情境一:
一、人的价值
(1)含义:
哲学上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1、价值

物的属性
人的需要
=
价值
两者缺一不可
一、人的价值
(2)特征: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1、价值
医疗价值
营养价值
育人价值
文学价值
高度抽象概括——哲学上的价值
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
议一议:
她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并赢得多项荣誉,结合教材谈谈人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评价张桂梅老师的价值?
张桂梅老师扎根滇西贫困山区四十余载,倾尽毕生心血创办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她以病弱之躯奔走筹资,助力2000余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她担任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成为130多名孤儿的“妈妈”,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其奉献赢得“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国家荣誉,更被学生亲切唤作“燃灯校长”。
议学情境二:
一、人的价值
(1)含义: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特点:
2、人的价值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贡献)(社会价值)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索取)(自我价值)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
区别 含义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体现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每个人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来回报社会、满足他人的需要 付出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了自我的满足
地位 居于主导地位 是人生的真正价值 居于从属地位
联系 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社会价值 一、人的价值
(3)评价标准: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看他为人类、社会、国家和人民贡献了什么。
【注意】
贡献和回报不是对等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第一位的,因为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大公无私、公而忘私、无私奉献是我们大力倡导的精神。
思考:是不是一个人的贡献越多,获得也越多?
2、人的价值
【原理内容】
(1)含义: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2)特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3)评价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方法论】
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人的价值原理及其方法论
何为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PART 02
议一议:
张桂梅15年如一日坚守送考这一行为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观?结合教材谈谈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何导向作用。
2025年6月,张桂梅校长如往年一样,拖着病体、手持喇叭,在云南华坪女子高中考点外送考。这是她坚持的第15年。
镜头里,她在学生的搀扶下,虽步履蹒跚却神情坚定。对于今年的高考送考,她表示,“活着就送她们,走到哪我陪到哪,给她们自信和力量!”
议学情境三: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含义: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价值观
【注意】:
①对于同一事物,人们的价值观往往有差异(主体差异性);
②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由社会存在决定,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关系 价值 价值观
区别 内涵 一事物所具有的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范畴 属于社会存在范畴 是客观的 属于社会意识范畴
是主观的
联系 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 区分:价值与价值观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正确的
错误的
走向美好道路
人生误入歧途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原理内容】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2)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3)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
【方法论】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克服错误的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原理及其方法论
课堂练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放眼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人类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如何抉择,关乎人类前途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本国优先’的角度看,世界是狭小拥挤的,时时都是“激烈竞争”。从命运与共的角度看,世界是宽广博大的,处处都有合作机遇。中国秉承“弘义融利”又利现。同国际社会合力应对各类突发挑战;胸怀为人类谋进步的光荣梦想,脚踏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吸吮绵延不断的文明养分。中华民族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民族携手,向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前景阔步前行。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理解。
课堂练习: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命运与共,大道不孤”的理解。
【参考答案】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坚持“本国优先”,奉行单边主义,不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最终也会危害本国的利益。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坚持互利合作,才能实现共同繁荣。
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PART 03
议一议:
结合张桂梅校长事迹,谈谈她用行动诠释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桂梅的精神早已超越教育领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鲜活载体。她像红岩上的红梅,在严寒中绽放忍受病痛却笑对人生,遭遇质疑仍坚定前行。她创作的校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激励着无数人突破自我局限。
议学情境四: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是什么(内涵)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国家层面:
个人层面: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层面: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为什么(重要性)
引领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提供基本遵循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体现时代精神 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怎么做(如何培育)
(1)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2)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指导生活)
(3)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4) 广大青年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相关链接)
易混易错:
1.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人的需要。
纠正:事物的价值取决于事物的属性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纠正: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
3.衡量一个人的人生价值,首先看他在物质方面对社会的贡献,其次看他在精神方面对社会的贡献。
纠正:既要看物质贡献,也要看精神贡献,二者并没有先后之分。
易混易错:
4.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纠正:价值观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会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促进社会发展。
5.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因为价值观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纠正:价值观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起决定作用,价值观影响人的行为选择。
价值与
价值观
一、人的价值
二、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
2、人的价值
1、价值观
2、导向作用
1、是什么
2、为什么
3、怎么做
指导 实现
需要 实践
课堂总结:
课堂练习:
1.生活污泥、污染土壤,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垃圾甚至是有害物质。在徐州,人们通过“协同处置”方式就可以利用它们发电、烧砖、制作水泥,变废为宝,垃圾“吃干榨净”,废渣全利用、臭气被分解,处理过程实现监管无缝对接。从哲学的角度看,这说明( )
①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
②事物价值的实现建立在人与物的关系基础上
③价值是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④事物的价值是由人的不同需要决定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
课堂练习:
2.“即使我们只是根火柴,也要在关键时刻有一次闪耀。”这道出了人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由此可见( )
A.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B.价值观决定人的价值大小
C.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D.人的价值在于满足自己的需要
C
课堂练习:
3.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②要发挥正确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
③要认识到价值观决定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④为维护他人利益要善于牺牲个人一切利益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A
课堂练习:
4.某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上述举措是基于( )
①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导向作用
③价值观是我们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④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课堂练习:
5.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这是因为( )
①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的理想、信念、生活目标
②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精神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④对一个民族和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