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教案)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结果:在此背景下,日内瓦会谈举行。双方意识到贸易战 “双输” 局面,为寻求妥善解决分歧、重建经贸合作秩序而坐到谈判桌前。5 月 12 日,中美发布经贸联合声明,双方将秉持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精神推进工作。
原因:中美贸易战源于美国推行贸易保护主义,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扭转贸易逆差、遏制中国发展。
影响:贸易战使得中美双方都遭受冲击,中国外贸加工行业订单减少、就业机会缩减,物价因进口商品关税调整而波动;美国企业失去中国市场份额,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全球供应链也因贸易摩擦而紊乱。
经贸联合声明影响:对全球经济而言,大大缓解了对贸易摩擦升级的忧虑,稳定了市场预期,避免全球产业链进一步受损;对中美经济来说,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期待,为两国企业创造稳定经贸环境,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正常化,助力经济复苏与发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3.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以中美关税冲突与合作透视世界是普遍联系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
1、识记联系的含义 2、理解联系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3、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政治认同:认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
2.科学精神: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3. 公共参与: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分析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议题一从关税政策的影响看事物联系的特性总议题:以中美关税冲突与合作透视世界是普遍联系议题二中美经贸以局部合作促全球经济整体稳定
议题一:
从关税政策的影响看事物
联系的特性
议学情境一
中美贸易战中,关税政策对就业和物价影响显著。作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外贸加工行业因企业订单减少,工人就业机会随之缩减。物价方面,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品牌商品价格不受关税影响,但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如大豆、玉米、猪肉等价格会上涨 。此外,中美贸易战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双方进口商品价格,还通过供应链传导至全球市场,消费者可能面临电子产品、农产品、日用品等价格上涨,而企业则需权衡供应链调整与成本压力。长期来看贸易壁垒可能加速区域产业链重构,但短期内的价格波动难以避免。
议一议
1、关税政策导致就业、物价都受影响,为什么一项政策能产生这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2、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价格上涨能否通过企业或消费者的主观意愿避免?
3、关税政策,既影响商品价格,又通过供应链波及全球市场,还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什么它产生的影响这么复杂多变?
议学提示
探究一:关税政策导致就业、物价都受影响,为什么一项政策能产生这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关税政策影响进出口成本,进而影响企业订单数量,像外贸加工行业订单减少,工人就业机会就随之缩减;同时关税变动影响商品价格,引发物价变化。这表明关税政策与就业、物价等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一项政策能产生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关税
订单
减少
企业
缩减
规模
减少
就业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1、联系的含义
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联系
事物与事物之间
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作用
事物内部要素之间
知识拓展:规律是一种联系,但只有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才是规律。(联系≠规律)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自然界——食物链
人类社会——房地产
人的思想
自然界是普遍联系的
人类社会是普遍联系的
人的思维也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2、联系的普遍性
表现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事物之间
事物内部
整个世界
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方法论:
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思考:联系是既然普遍的,是否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你和美国总统有联系吗?为什么?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 ≠ 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
任何事物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任何事物都与其周围的事物相联系
×

×
议学提示
探究二: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价格上涨能否通过企业或消费者的主观意愿避免?为什么?
中美贸易战中加征关税导致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价格上涨,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和消费者无法凭借主观意愿改变这种联系。从企业角度,成本因关税增加,为保证盈利只能提价;从消费者角度,这些商品多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刚性强。这种由关税政策带来的价格上涨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不是企业或消费者主观能避免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①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3、联系的客观性
②分类
如机械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例:中国、美国同属于北半球
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例:中国、美国之间的航线
注意: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之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判断:下列选项属于自在事物联系,还是人为事物联系?
1、宇宙斗转星移
2、我国的嫦娥奔月工程
3、南水北调
4、自然界中的食物链
5、花开花落
6、围魏救赵
自在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自在事物联系
自在事物联系
人为事物联系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1)建立的基础看: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
(2)产生的过程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活动才能建立
(3)产生的结果看:人为事物的联系,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总结:联系的“三能三不能”
联系不能被创造、消灭、割断(因为联系是客观的)
但是人可以建立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可以改变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创造事物之间的具体联系。(因为联系是具体的、 有条件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关税政策
调整原有的联系
中国拓展与其他国家贸易、美国寻求新供应渠道
拓展和其它国家的贸易
订单减少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原理】
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方法论】
①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联系具有客观性,但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客观性
议学提示
探究三:中美贸易战的关税政策,既影响两国商品价格,又通过供应链波及全球市场,还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什么它产生的影响这么复杂多变?
中美贸易战的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两国商品价格,这是直接联系;通过供应链波及全球市场,是间接联系;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涉及到经济活动中不同主体的反应,体现了多种联系交织。不同类型的联系相互作用,导致其产生的影响复杂多变,这就是联系多样性的体现。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①含义: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4、联系的多样性
②表现:
直接联系——间接联系
内部联系——外部联系
本质联系——非本质联系
必然联系——偶然联系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守株待兔
昼夜更替
一分耕耘一份收获
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
偶然联系
必然联系
因果联系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原理】
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联系具有多样性)
【方法论】
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要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联系的多样性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总结
原理 内容(世界观) 要求(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中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①要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②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事物是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多种多样 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议题二:
中美经贸以局部合作促全球经济整体稳定
议学情境二
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将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世界对中美经贸会谈齐刷好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如同一场及时雨,大大缓解了全球对贸易摩擦升级的忧虑,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同时说明了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协商,中美就有可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议一议
1、中美经贸会谈通过推进两国合作为什么缓解了全球对贸易摩擦的忧虑?
2、中美经贸会谈成果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整体谋划和协同思维?
议学提示
探究一:中美经贸会谈通过推进两国合作为什么缓解了全球对贸易摩擦的忧虑?
中美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部分,其关系变化对全球贸易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中美经贸会谈以 “符合世界共同利益” 为目标,通过扩大市场开放、维护多边贸易规则等举措,使两国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 “压舱石”。中美在会谈中坚持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避免因局部矛盾损害全球经济 “整体” 利益。
整 体
部 分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①含义不同
整体
部分
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 。
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阶段 。
空间
时间
事物的全局
中国
浙江省等34个行政区
整体
部分
侧重事物的构成
1个中国
34个行政区
事物发展的全过程
人的一生
部分
侧重事物的发展过程
人的一生
六个阶段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
◆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如:整个世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国家(如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等)作为部分,处于被支配地位,服从并服务于世界整体的稳定与发展。
(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②相互影响: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补充: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例:中美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关键部分,对世界经济整体的稳定与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例:当全球经济整体处于低迷状态(如受疫情或能源危机冲击)时,会直接影响中美两国经济)
①相互依赖:
◆整体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强调部分
强调整体
强调部分影响整体
强调整体影响部分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1、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
③相互转化
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整体相对于比它更大的场合,它就成了部分。
◆部分相对于比它更小的场合,它就成了整体。
部 分
整 体
部 分
整 体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功能≠部分功能的简单相加
当各部分以有序、合理、优化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的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即1+1>2。
当部分以无序、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即1+1<2。
整体不是共性,部分不是个性,不能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当作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思考1:整体的功能是否总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思考2:整体和部分是不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学以致用
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石激起千层浪;
国兴则家昌,国破则家亡;
细节决定成败;
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人命;
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没水小河干;
部分影响整体
整体影响部分
议学提示
探究二:中美经贸会谈成果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整体谋划和协同思维?
中美经贸会谈以 “缓解全球贸易摩擦担忧、实现两国与世界共同利益” 为导向,将中美双边合作置于全球经济系统中考量,中美两国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会谈强调 “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实质是通过优化中美双边关系这一 “要素” 的联结方式,提升全球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1)系统的含义:
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系统
整体
要素
部分
相当于
相当于
(2)系统的基本特征:
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掌握系统优化方法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着眼系统的整体性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不局限于一匹马的比赛结果,而是统筹全局,注重整体目标。
根据对方的部署,按照马的等级调整马匹的出场次序
通过合理安排次序,使系统结构出现优化调整。
概括总结: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原理 原理内容 要求(方法论)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②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①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要求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优化趋向的基本特征。 课堂小结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原理及方法论
方法论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学以致用
1.2024年8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一直位于长江流域,并且长时间控制重庆及周边地区。另外,重庆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造成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气流下沉增温和太阳辐射增温。且盆地封闭地形使得散热能力弱,造成今年8至9月期间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体现了(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②联系是客观的,面对重庆高温天气人们是无能为力的
③联系是多样的,重庆高温天气是由单一因素导致的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学以致用
2、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地形、生态特点,建设以培育柠条、沙柳等沙生灌木苗木为主的保障性苗圃,解决沙生灌木苗木结构性不足的现状,逐步形成以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育苗格局,保障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种苗供给安全。这一做法说明( )
A.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规律
C.世界上定有尚未认识之物,也有不可认识之物
D.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D
学以致用
3、2024年4月,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这是因为( )
①推动我国整体发展要立足于西部等关键地区的发展
②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和制约我国整体发展
③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国家政策举措会指导和推动新时代西部地区的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C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教学设计
章节 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课题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课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这一课时是思想政治必修四第三课第一框的内容。联系观作为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前面承接唯物论的内容,又开启辩证法的新篇章,也为学生深刻理解发展观和矛盾观打下基础,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学习本课对学生对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反对形而上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框内容按照从世界观到方法论的逻辑顺序,依次阐述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本框共包括两目: 第一目“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主要介绍了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第二目“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包括正确认识和处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高二年级学生。通过《哲学与文化》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知,为本课学习作了知识铺垫。但高二学生的认知思维发展特点是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形象思维比较强,抽象思维较弱。而哲学是理论比较抽象,学生没有实际的体验而无法理解抽象的理论,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当今时政热点,用学生身边的例子,从具体到抽象,从而创造愉悦的教学情境。
三、学习目标: 识记联系的含义 理解联系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学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四、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正确性。 2.科学精神: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活中的具体事例,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坚持系统优化的方法。 3.公共参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联系观分析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明确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与多样性;明确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掌握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六、议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从4月2日-4月11日,中美关税政策曾引发广泛关注。随着时间推移,这一政策带来的种种问题逐渐凸显。终于,在 5 月 12 日,中美发布经贸联合声明,为这段因关税政策而起的紧张局面暂时画上了缓和的逗号。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关税政策从开始到如今这一过程的来龙去脉。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逻辑?为什么一项关税政策能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从企业经营到百姓生活,从双边贸易到全球经济?这其实就涉及到哲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 联系。世界上的事物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的。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高中政治必修四 3.1,去探索世界是如何普遍联系的。 总议题:以中美关税冲突与合作透视世界是普遍联系
议题一:从关税政策的影响看事物联系的特性
教师活动1: 1、播放视频:《关税政策对就业和物价的影响》 2、展示议学材料:中美贸易战中,关税政策对就业和物价影响显著。作为我国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外贸加工行业因企业订单减少,工人就业机会随之缩减。物价方面,在中国生产的美国品牌商品价格不受关税影响,但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如大豆、玉米、猪肉等价格会上涨 。此外,中美贸易战的关税政策不仅影响双方进口商品价格,还通过供应链传导至全球市场,消费者可能面临电子产品、农产品、日用品等价格上涨,而企业则需权衡供应链调整与成本压力。长期来看贸易壁垒可能加速区域产业链重构,但短期内的价格波动难以避免。 3、展示议学问题: ①关税政策导致就业、物价都受影响,为什么一项政策能产生这样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议学提示一:关税政策影响进出口成本,进而影响企业订单数量,像外贸加工行业订单减少,工人就业机会就随之缩减;同时关税变动影响商品价格,引发物价变化。这表明关税政策与就业、物价等各方面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所以一项政策能产生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效果。) ②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价格上涨能否通过企业或消费者的主观意愿避免?(议学提示二:中美贸易战中加征关税导致进口药、奶粉及农产品价格上涨,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和消费者无法凭借主观意愿改变这种联系。从企业角度,成本因关税增加,为保证盈利只能提价;从消费者角度,这些商品多为生活必需品,需求刚性强。这种由关税政策带来的价格上涨是客观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不是企业或消费者主观能避免的。) ③关税政策,既影响商品价格,又通过供应链波及全球市场,还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为什么它产生的影响这么复杂多变?(议学提示二:中美贸易战的关税政策,直接影响两国商品价格,这是直接联系;通过供应链波及全球市场,是间接联系;改变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涉及到经济活动中不同主体的反应,体现了多种联系交织。不同类型的联系相互作用,导致其产生的影响复杂多变,这就是联系多样性的体现。) 4、议学活动要求: 阅读材料,小组思考问题,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1: 1、观看视频,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选取中美贸易战中关税政策的影响作为素材,是因为这一案例涉及多个领域和主体,能直观体现联系的普特征。关税政策不仅影响中美两国的就业和物价,还通过供应链传导至全球市场,涉及企业、消费者等不同主体。通过这一具体且具有现实影响力的案例以及相关问题的设置,以生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联系的三个基本特征这一抽象的哲学知识点。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哲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让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要正确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既要看到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又要尊重联系的客观性,还要注意联系的多样性,学会全面、系统地看待问题。
议学活动2
教师活动2: 播放视频《环球日报社评》 展示议学材料: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美将本着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继续推进相关工作。世界对中美经贸会谈齐刷好评,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取得的实质性进展如同一场及时雨,大大缓解了全球对贸易摩擦升级的忧虑,这一举措符合两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期待,也符合两国利益和世界共同利益。同时说明了本着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通过平等对话协商,中美就有可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3、展示议学问题: ①中美经贸会谈通过推进两国合作为什么缓解了全球对贸易摩擦的忧虑?(议学提示一:中美作为全球经济的关键部分,其关系变化对全球贸易格局具有决定性影响。中美经贸会谈以 “符合世界共同利益” 为目标,通过扩大市场开放、维护多边贸易规则等举措,使两国合作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 “压舱石”。中美在会谈中坚持 “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避免因局部矛盾损害全球经济 “整体” 利益。) ②中美经贸会谈成果背后,体现了怎样的整体谋划和协同思维?②祥兴集团品牌与中国国家滑雪登山队建立合作有什么好处?这说明联系具有什么特点?(议学提示二:中美经贸会谈以 “缓解全球贸易摩擦担忧、实现两国与世界共同利益” 为导向,将中美双边合作置于全球经济系统中考量,中美两国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会谈强调 “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实质是通过优化中美双边关系这一 “要素” 的联结方式,提升全球经济系统的运行效率。) 4、议学活动要求: 学生结合材料自主思考问题,做好发言准备。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学生活动2: 1、播放视频,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
设计意图: 选取中美经贸会谈这一案例,是因为中美两国在全球经济体系中是重要部分。美国是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二者的经贸关系深刻影响全球经济。通过这一案例,学生能直观感受到部分的变化(中美经贸关系从摩擦到合作推进)对整体(全球经济)有着重要作用。中美经贸会谈成果的达成,也是基于全球经济整体的稳定需求这一背景。全球经济需要稳定的贸易秩序,中美两国在这一整体需求下进行合作。这让学生明白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中美经贸会谈中,双方秉持相互开放、持续沟通合作和相互尊重的精神推进工作,这实际上是在优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相互开放促进要素的流动,持续沟通减少要素间的冲突,相互尊重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通过分析这一过程,学生能体会到系统优化需要注重要素的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知识总结:
学以致用: 1.2024年8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一直位于长江流域,并且长时间控制重庆及周边地区。另外,重庆地区盛行下沉气流,造成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气流下沉增温和太阳辐射增温。且盆地封闭地形使得散热能力弱,造成今年8至9月期间高温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这体现了(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 ②联系是客观的,面对重庆高温天气人们是无能为力的 ③联系是多样的,重庆高温天气是由单一因素导致的 ④联系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材料中表明重庆高温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盛行气流、地形、太阳辐射等多种因素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①④符合题意。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在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说法错误。 ③:材料显示重庆高温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不是单一因素,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2、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地形、生态特点,建设以培育柠条、沙柳等沙生灌木苗木为主的保障性苗圃,解决沙生灌木苗木结构性不足的现状,逐步形成以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育苗格局,保障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种苗供给安全。这一做法说明( ) A.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规律 C.世界上定有尚未认识之物,也有不可认识之物 D.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 【答案】D 【详解】A:材料强调的是培育柠条、沙柳等沙生灌木苗木为主的保障性苗圃,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没有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A错误。 B: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而不是改变事物发展的规律,B错误。 C:世界上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C错误。 D:根据地形、生态特点,建设以培育柠条、沙柳等沙生灌木苗木为主的保障性苗圃,解决沙生灌木苗木结构性不足的现状,逐步形成以社会育苗为主体、保障性苗圃为补充的育苗格局,保障各类生态工程建设种苗供给安全,说明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处理问题,促进系统优化,D正确。 故本题选D。 3、2024年4月,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这是因为( ) ①推动我国整体发展要立足于西部等关键地区的发展 ②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和制约我国整体发展 ③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国家政策举措会指导和推动新时代西部地区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推动我国的发展要立足于整体,而不是部分,①错误。 ②④: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这是因为国家政策举措会指导和推动新时代西部地区的发展,西部地区的发展状况会影响和制约我国整体发展,②④正确。 ③:材料强调推动西部大开发政策落实有利于进一步形成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而非强调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为西部发展创造了条件,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