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4张PPT)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座丰碑一种主义一种精神还是学生时代的一道必考题有这样一个人你只是常常与他在书本中见面可他又与你生活的世界紧密相连有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奋斗的一生“猜猜他是谁?” 2025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7周年二百零七年之前的这天世界升起一轮光华这轮光华就是卡尔·马克思从此一盏明灯照耀全世界劳动阶级这盏明灯就是卡尔·马克思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科学的?0102 03 04课标要求 素养解读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前提、理论来源。 2.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3.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至今仍然没有过时?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1.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2.科学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会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是发展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3. 公共参与: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是科学的?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壹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科学”?贰如何用中国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壹议学情境一:议一议:结合材料思考,马克思为何决然投身革命?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1.阶级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产物。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先进政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哲学顺应时代而产生失败了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2.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注意】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简单相加“,而是“批判吸收”。黑格尔费尔巴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合理内核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发展、矛盾、量变和质变、辩证的否定物质是唯一现实的,不是意识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表现形式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3.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4.社会科学前提: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1234阶级基础直接理论来源自然科学前提社会科学前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争取自由解放斗争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细胞学说、能量守恒、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知识小结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有着客观条件。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是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价值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认识史上最为壮丽的日出,是人类认识发展结出的丰美硕果。2.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它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类身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3.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代表的劳动群众就有了自己的精神武器,哲学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科学”?贰议学情境二:议一议: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小组讨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2017年9月29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世界:(1)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2)把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注意】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特征。知识拓展辩证法唯心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辩证法缺陷: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的唯物主义缺陷: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唯心史观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贯穿于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从作用上看)1.之所以是科学的:它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反复检验。2.之所以是革命的: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性 革命性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从发展上看)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产生于19世纪,但他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生命力,依然闪耀着光辉灿烂的真理光芒,散发出永恒的思想魅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如何用中国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叁议学情境三:议一议:结合所学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哪些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七大十五大邓小平理论十六大“三个代表”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十九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一)毛泽东思想1.历史地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精髓:实事求是3.活的灵魂、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1.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改革开放不同时期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2.贡献: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重要贡献。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1.创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思想2.内容:“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3.地位: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4.要求:必修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知识汇总对比项 主要内容 关系 毛泽东 思想 ①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②精髓:实事求是。 ③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都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是与时俱进而又一脉相承的关系邓小平 理论 ①主题: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②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①主题: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 本质要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科学 发展观 ①主题: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主题: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②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习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③作用: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为发展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原创性贡献。知识拓展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 内涵 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工具科学性 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哲学发展 阶段 有许多门类、派别,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阶段 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是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是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新阶段联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历史上优秀哲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可以说,没有哲学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正是因为哲学发展到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新阶段,才使哲学重新焕发生机,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处于马克思诞辰207周年的历史坐标我们亲眼目睹到劳动的汗水仍在浇灌人类解放的土地青年的热血依旧沸腾在民族复兴的脉管我们清醒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未老去它正化作乡间麦田的稻花香科技攻坚的代码雨文化自信的汉服潮新时代新征程,让我们继续以青春为帆、劳动为桨,在“两个结合”的航道上,驶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自由王国”。 课堂总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1.产生条件2.历史使命3.历史价值1.实践性2.科学性和革命性3.与时俱进1.毛泽东思想2.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堂总结1.我们要想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智慧,就必须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培养理论判断力、辨别力和思考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②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③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是“科学之科学”④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C课堂总结2.1956年《新湖南报》刊登了一则新闻: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下列对新闻中的重大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D课堂总结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理论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对应正确的是(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课堂总结4.为解决旅客购票难的问题,某团队创新提出异步交易排队法,将铁路12306购票网站设计成一个大超市,根据访问量变化开启多个“收银台”,将每个购票者分配到不同的“收银台”前排队,优化了铁路购票服务。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体现( )①哲学智慧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哲学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具体方法③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提供有益指导 ④世界观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课堂总结5.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 )①科学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②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③其能够与时俱进,保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取得胜利④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教学设计章节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课题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课型 新授课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教材内容包括三目,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讲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一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来源和历史使命 。 第二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重点阐明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第三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介绍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所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二、学情分析: 本课时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经过前面三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尤其是通过必修模块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学生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内容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因此,在学习本课的知识内容时,学生掌握起来难度不大。但学生缺乏相关的背景知识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把握,无法深刻地体会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价值和时代意义,以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仍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不动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三、学习目标: 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理论来源和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关的相关著作。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四、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的强大思想武器。 科学精神: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体会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是发展的理论,在实践的基础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公共参与:认真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六、议学活动设计: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是一座丰碑、一种主义、一种精神,还是学生时代的一道必考题;有这样一个人,你只是常常与他在书本中见面,可他又与你生活的世界紧密相连......根据以上线索,同学们猜猜这个人是谁呢?——马克思!2025年5月5日,是马克思诞辰207周年。很多人把马克思比做一盏明灯,照耀了全世界劳动阶级,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为什么我们要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呢?这节课走进马克思,学习第一课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议学活动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哲学?教师活动1: 1.展示议学情境(材料+视频) 视频:《马克思自传》 材料:“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议学问题: 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马克思为何决然投身革命?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议学提示: (1)“当目睹着资本的贪婪无情地吞噬劳动者的尊严与权益,我毅然决然拿起批判的武器投身革命”,可见马克思是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 (2)从视频中可以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除此之外,还有哪些产生条件呢?(引导学生在教材中找到答案) 学生活动1: 1.观看视频,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创设“马克思为何投身革命”的探究情境,引导学生从时代背景、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三维度剖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借助视频与文献的直观呈现,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体会其无产阶级立场的革命性特质。同时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与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为后续理解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奠定历史认知基础。议学活动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科学”?教师活动2: 1.展示议学情境: 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2017年9月29日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议学问题: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小组讨论总结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特征? 3.议学提示: 根据材料,从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的相关论述中可以总结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部分,也具有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与时俱进等特征。 学生活动2: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小组合作探究,每一小组中心发言人归纳整理本组成员的观点,做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特征的重要论述,通过设置对比分析任务,引导学生从“科学性、真理性、实践性、开放性”等不同维度解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重点聚焦实践观点的核心地位,通过解析经典论述与旧哲学对比,使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唯物论与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的突破性创新,培养运用辩证思维分析理论特质的科学精神,强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品格的理论认同。议学活动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如何用中国实践验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教师活动3: 1.展示议学情境: 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2.议学问题: 结合所学知识,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有哪些重大理论成果? 3.议学提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学生活动3: 1.阅读材料,提取关键信息,做好议学准备。 2.认真研读议学问题,思考问题,列出自己的观点,好分享准备。 3.根据议学提示,在课本对应位置将基本观点备注清楚。设计意图: 通过构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时空坐标轴,引导学生将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党史知识与哲学理论发展有机衔接。在梳理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具体化、民族化”的发展规律,通过分析各理论成果对时代问题的回应,实证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增强对“两个结合”的理论自觉,筑牢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知识总结:学以致用: 1.我们要想把握住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个大智慧,就必须认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着重培养理论判断力、辨别力和思考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 ) ①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②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是“科学之科学” ④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④:材料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在当代中国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①④正确; ②:任何哲学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这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原因,②不选; ③:材料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而不是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且哲学是“科学之科学”的说法也是错误的,哲学不能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③不选。 故本题选C。 2.1956年《新湖南报》刊登了一则新闻:庆祝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下列对新闻中的重大事件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 ②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③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①错误。 ②④:新闻中的事件是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说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②④正确。 ③:新中国的成立为实现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③错误。 故本题选D。 3.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高度重视理论创新、善于进行理论创新并且取得了丰硕理论创新成果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创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新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对应正确的是( ) ①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④: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④正确。 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②对应错误。 ③: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B。 4.为解决旅客购票难的问题,某团队创新提出异步交易排队法,将铁路12306购票网站设计成一个大超市,根据访问量变化开启多个“收银台”,将每个购票者分配到不同的“收银台”前排队,优化了铁路购票服务。从哲学的角度看,这体现( ) ①哲学智慧源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②哲学能为科学发展提供具体方法 ③真正的哲学能为生活提供有益指导 ④世界观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该团队为解决旅客购票难这一实际问题(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问题),创新提出异步交易排队法,对铁路购票服务进行优化。这表明哲学智慧源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①正确。 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它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但不提供具体方法,②错误。 ③:该团队创新的购票方法是基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这种思维方式和创新理念体现了一定的哲学智慧。它优化了铁路购票服务,解决了旅客购票难的生活问题,说明真正的哲学(这里体现为正确的思维方法和理念)能够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③正确。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而不是世界观都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而且世界观也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④错误。 故本题选B。 5.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 ) ①科学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②深刻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 ③其能够与时俱进,保证了无产阶级的革命取得胜利 ④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在于科学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①正确; ②: 马克思主义也深刻地揭示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②正确; ③: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保证了”说法过于绝对,③错误; ④ :空想社会主义也在批判资本主义的基础上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选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原因,④排除; 故答案选A。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docx 1.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课件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