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试卷类型:A高二历史试题2025.7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4.回答第Ⅱ卷时,用0.5mm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44分)归一、选择题: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图1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黄河流域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纹样(部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蛙纹鸟纹半坡期(距今约6800年)庙底沟期(距今约5900年)教马家窑期(距今约5300年)士图1A各地审美意趣渐趋相同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艺术表现与社会发展关系密切D.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高二历史试题第1页(共10页)2.战国时期,墨子认为“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商鞅认为“亦本抟(专),则民衫农而乐战”,荀子认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他们的共同主张是A富国强兵B.重视农业C.广开财源D.戒奢从简3.图2为秦汉时期西南部族分布图。据此判断,秦汉时期图例0仅代耶制当代城市古代交通道路畜牧业部落农业部蒂)半农半牧部程图2A.西南地区经济发达B.内陆边疆实现一体化管理C.民族交融有一定发展D.全国性道路交通网形成4.《晋书》记载晋武帝下诏:“令诸郡中正六条举淹滞(有才德但久居下位者):一日忠格匪躬,二日孝敬尽礼,三日友于兄弟,四日洁身劳谦,五日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该诏令旨在A强化儒家道德标准B.革除察举制度弊端C.提升文化士族地位D.扩大政权统治基础5.表1是隋大业五年(609年)前后、唐天宝年间(742一755年)与元和年间(806一820年)关内等6道户数占全国总户数的比重(%)。这反映了隋唐时期表1地区关内河南河北淮南江南岭南时间大业五年前后10.129.525.34.93.54.1天宝年间9.120.816.64.419.34.3元和年间9.85.85.013.938.64.4(注:隋户数按唐道的地理范围统计。)A中央集权的强化B.赋役制度的调整C.经济格局的变动D.社会秩序的稳定高二历史试题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