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与实践 年、月、日的秘密 第4课时 探索年历中的秘密 拓展运用(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度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综合与实践 年、月、日的秘密 第4课时 探索年历中的秘密 拓展运用(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度西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第4课时 探索年历中的秘密 拓展运用
西师版数学三年级(上)
年、月、日的秘密
学习目标
1.了解年历中的重要纪念日、节日等,知道简单的历法知识,体会不同历法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的价值。了解时间单位体系,理解其规定和关系。
2.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确定一年四季的,知道一年四季的重要性。
3.能用数学语言清晰表述研究成果,在合作探究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难点】
知道简单的历法知识,了解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确定一年四季的。
【重点】
了解年历中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了解时间单位体系,理解其规定。
课堂导入
观察这张年历,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一年有哪些节气?
农历是怎么来的?
一年有哪些重要节日?
新知探究
节气组:整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对应季节及日期规律,
尝试计算相邻节气的间隔天数。
任务分工
节日组:分类整理国际节日和我国节日。
历法组:研究农历的由来,并举例说明农历和公历的区别。
成果展示
(1)对节日的研究。
五一国际劳动节(5月1日)
六一国际儿童节(6月1日)
三八国际妇女节(3月8日)
……
八一建军节(8月1日)
十一国庆节(10月1日)
七一建党节(7月1日)
中秋节(八月十五)
春节(正月初一)
元宵节(正月十五)
端午节(五月初五)
……
你知道这些节日的来历和意义吗?
(1)对节日的研究。
成果展示
春节时农历新年的开始,寓意辞旧迎新,家人团聚。
中秋节源自古代对月亮的崇拜,象征着团圆和丰收。
劳动节是为了纪念劳动者的辛勤付出,赞美劳动精神。
儿童节则是为了保障儿童的权益,让他们快乐成长。
成果展示
(2)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
节气之间大约相隔15天,这是因为节气是根据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上每15度为一个节点来划分的,共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儿歌,你会唱吗?
成果展示
(2)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一年四季,二十四节气,年复一年,永不停止。
成果展示
(2)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
成果展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大部分国际节日都是按照公历来设立的。像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我国的传统节日,都是按农历来设立的。农历是怎么来的呢?
(2)对二十四节气的研究。
成果展示
(3)关于农历
农历是为了判断气候和预示季节而创造的历法,起源于夏朝时期,以月亮的圆缺周期为依据,规定一个月为 29 或 30 天。古人通过观察“朔望月”(月亮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的周期)将一年分为 12 个月,但早期的农历缺乏明确的纪年和纪月方法,主要依靠农作物生长来确定季节。为解决月份与季节不完全吻合的问题,古人引入“闰月”机制,通过增加一个月来调整时间。随着研究深入,农历与天象、历史、文化紧密结合,形成了生肖纪年等独特文化。汉朝时期,刘歆制定的“三统历”进一步完善农历,引入 二十四节气,使历法更加科学。农历在我国农业社会中是重要的生产、生活和节庆依据,至今仍是民俗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拓展运用
(1)比年更大的时间单位
比年大的时间单位还有世纪、年代、千年……
世纪:最常见的比年大的单位,1世纪=100年,一般情况下从整百年份的后一年开始计算新世纪。公元1年到公元100年是第1世纪,公元101年到公元200年是第2世纪……以此类推,公元2001年到公元2100年是21世纪。
年代:10年为一个年代,常用于划分世纪内的时段。
千年:跨越1000年的时间跨度,如“公元第三个千年”指 2001~3000 年。
2025年是21世纪20年代。
……
拓展运用
(2)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
比秒更小的时间单位还有毫秒、微秒、纳秒……
毫秒用于测量短暂的时间间隔,如计算机操作或电子设备的响应时间,1000毫秒=1 秒。
微秒常用于科学实验和高速电子设备中,1000000微秒=1秒。
……
拓展运用
(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时间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时间单位还有季度、旬等。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每三个月为一个季度。
第二季度:4~6月
第三季度:7~9月
第一季度:1~3月
第四季度:10~12月
拓展运用
一个月分上、中、下三旬。
中旬:11~20日
下旬:21日~月末
上旬:1~10日
(3)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时间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时间单位还有季度、旬等。
拓展运用
(4)中国古代时是如何用土圭确定季节变化的?
土圭(tǔ guī),是一种古老的测量日影长短的工具。土圭构造简单,就是一根垂直于地面的直杆——“表”与一根说放置并刻有刻度的标尺——“圭”相结合,通过观察、记录正午时分影子的长短变化来确定季节的变化。
拓展运用
当正午土圭显示的日影达到一年中最长时,古人把这一天定为冬至。当正午土圭的目影达到一年中最短时,古人把这一天定为夏至。当正午时土圭显示的影子长度适中,且与直杆的长度相等时,便把这一天定为春分;再次适中相等时,定为秋分。古人通过观察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关键节气,将一年划分为四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
(4)中国古代时是如何用土圭确定季节变化的?
拓展运用
到了汉时期,学者还采用土圭日影长度确定“二十四节气”,将冬至到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时间段分割为24段(每段大约15天)。通过这种方法,古人能够精确地划分出一年中的各个节气。
(4)中国古代时是如何用土圭确定季节变化的?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了解年历中的重要纪念日、节日以及时间单位体系,知道了简单的历法知识。
我还了解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以及中国古代是如何通过土圭确定一年四季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