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时 方 案课题 《枉凝眉》《永志不忘》 课型 欣赏课教案序号 备课日期备课人 授课人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 1.了解《枉凝眉》的出处(《红楼梦》第五回“十二支曲”之一)及其作为经典影视音乐的地位。 2.感受歌曲羽调式(La为主音)带来的古朴、典雅、含蓄、忧伤的音乐风格。 能够模唱或哼唱歌曲主旋律片段,体会其婉转细腻的特点。 3.了解《永志不忘》的创作背景(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及其作为纪录片《为了和平》主题歌的属性。 4.能够感知歌曲中表现英雄气概和坚定信念的音乐元素(如节奏、力度、旋律走向)。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歌曲创作的历史背景和核心主题(铭记历史、歌颂英雄);感受歌曲深情、坚定、颂扬的音乐情绪。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特定历史情境下的艰难抉择和英雄壮举;如何通过音乐元素体会歌曲表达的情感和精神。主要教法 听唱法、视听法教学准备 钢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作业反馈、复习旧知(导入)、学习活动与教法设计、小结、目标检测等 设计理念或意图一、导入:聆听初感,营造氛围 教师播放《枉凝眉》纯音乐片段(无歌词开头部分)。 1.提问引导:“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第一印象?感觉是欢快的、激昂的,还是优美、忧伤、古典的?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鼓励学生描述初步感受(如:旋律婉转、速度舒缓、音色柔和、情绪伤感等)。 2.教师揭示课题:这首优美而略带忧伤的古典风格歌曲,就是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它源自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 二、聆听全曲,感知意境 : 1.播放完整版《枉凝眉》歌曲音频(可配PPT中相关《红楼梦》意境画面)。 2.聆听后提问: 歌曲的整体情绪基调是怎样的?(悲伤、哀婉、缠绵、无奈) 演唱者的声音和演唱风格有什么特点?(细腻、委婉、富有戏曲韵味) 音乐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古典、唯美、梦幻、悲凉) 三、聚焦文辞,解读悲情: 1.展示PPT歌词,重点突出关键意象。 “阆苑仙葩”指谁?(林黛玉)象征什么?(超凡脱俗的仙姿,绛珠仙草转世) “美玉无瑕”指谁?(贾宝玉)象征什么?(通灵宝玉,纯净本心不被世俗污染) 开篇这两句赞美了什么?(二人本质的纯洁美好与般配) “镜中花”、“水中月”比喻什么?(宝黛爱情的虚幻与无法把握) “若说没奇缘…若说有奇缘…” 这一问表达了什么?(对命运弄人的巨大困惑、矛盾与深深的无奈) 最后关于“泪珠儿”的句子,体现了林黛玉怎样的情感状态?(无尽的哀伤、泪尽而逝的悲剧结局) 教师适时补充: 结合PPT背景,简述宝黛“木石前盟”的神话背景和在贾府的相遇相知,点明其爱情悲剧的核心。强调歌词高度凝练、象征性强,充满古典诗词的含蓄美。 2.品味旋律,体验韵味 : 讲解核心音乐特点: 教师明确:这首歌采用了中国传统“羽调式”(核心音是“6”-La)。解释这种调式常给人以古朴、典雅、含蓄、略带忧伤的感觉,就像一幅淡雅的水墨画。 3.深入体验活动: 再听片段: 播放歌曲开头或“一个是阆苑仙葩…”段落。 “画”旋律线: 请学生伸出手指,在空中随着旋律的起伏“描绘”线条走向。感受其婉转、细腻、如泣如诉的特点。(旋律多级进、回旋,少有大的跳跃) 哼唱体验:教师带领学生用“La”音轻声哼唱歌曲的核心乐句或开头旋律。重点感受围绕“La”音展开的羽调式色彩,体会其古典韵味和忧伤情绪。 讨论融合: 提问:“这种古朴、忧伤、婉转的音乐风格,是如何完美地烘托和深化了歌词所表达的宝黛爱情悲剧意境的?”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文学在情感表达上的相辅相成。 四、总结升华,文化浸润: 作品意义回顾: 结合PPT,总结《枉凝眉》作为87版《红楼梦》音乐的代表作,如何成功地将曹雪芹原著的诗意、悲情通过民族调式音乐完美呈现,成为文学与音乐结合的典范之作,让红楼的情感穿越时空,深入人心。 课堂小结: 强调本节课要点——《枉凝眉》以精妙的古典诗词意象和深沉典雅的羽调式旋律,深刻而含蓄地诉说了宝黛爱情的极致美好与无法逃脱的悲剧宿命,展现了无与伦比的艺术感染力。 六、 历史回望,情境导入 : 1.展示PPT中关键历史节点图片(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军入侵台湾海峡地图等)。 2.教师设问:“这些图片记录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就面临如此严峻的形势,如果你是当时的领导人,会如何抉择?” 简述美国侵略行径对中国安全的直接威胁。 3.引出震撼人心的口号:“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点明这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的伟大战略决策。奠定本课庄重、崇敬的基调。 七、背景深化,理解壮举 : 结合PPT精讲背景: 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并入侵台海,战火烧到鸭绿江边。 新中国面临的极端困难:百废待兴,国力薄弱(PPT展示敌我悬殊数据:22万地面部队、1100架飞机、200艘舰艇 vs 志愿军无海空军)。出兵决策的非凡勇气与远见:为了新生共和国的安全与世界和平。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无畏:高举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关键环节)播放历史影像: 精选播放《为了和平》纪录片片段(约2-3分钟,展现战场环境的艰苦、志愿军的英勇战斗或胜利场景)。目的: 让学生获得最直观、最震撼的历史画面感,深刻体会战争的残酷与志愿军的伟大。教师可做简短引导或说明。 八、初听歌曲,把握主题 : 1.教师介绍歌曲:《永志不忘》是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而创作,是大型纪录片《为了和平》的主题歌。 2.完整播放《永志不忘》歌曲音频(配合PPT历史图片滚动)。 聆听后提问: 歌曲带给你最强烈的情绪感受是什么?(深情缅怀?悲壮豪迈?坚定有力?热情颂扬?) 歌曲的核心主题是什么?(铭记历史?歌颂英雄?呼唤和平?)标题“永志不忘”的含义是什么? 3.品读歌词,体悟深情 : 展示PPT歌词(节选关键句)。 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解读歌词: “永志不忘”—— 我们要永远铭记什么?(志愿军的丰功伟绩、牺牲精神、伟大胜利) 歌词中哪些地方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敌我力量的悬殊?(可联系PPT数据) 哪些歌词直接歌颂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如“雄赳赳气昂昂”、“正义旗帜”、“浴血奋战”) 哪些歌词表达了后人对先烈的情感?(深切的缅怀、崇高的敬意、永恒的颂扬) 强调: 歌词是对历史画面的高度浓缩和情感升华,字字句句饱含着对英雄的敬仰。 4.聆听细节,感受音乐力量 : 分段聆听/对比聆听: 选择歌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段落播放(如:深情回忆的慢板段落、表现行军或战斗的坚定有力段落、颂扬胜利与精神的高潮段落)。 5.引导学生关注并讨论音乐要素如何塑造情感: 节奏与速度: 缓慢深沉的节奏/速度营造什么氛围?(追忆、沉思、缅怀)坚定有力、行进感的节奏/速度表现什么?(决心、勇气、英雄气概) 力度(强弱): 力度由弱到强的变化如何推动情绪?(可能从低沉的回忆转向激昂的颂扬)强力度通常表现什么?(力量、信念、胜利的宣告) 旋律走向: 平稳的旋律与起伏较大、高亢的旋律分别带来什么感受?(前者可能更显庄重、叙事性;后者更具激情、颂扬性) 演唱处理: 演唱者的声音是柔和深情还是铿锵有力?不同的演唱方式如何服务于歌曲不同段落的情感表达?(如深情处用气声、弱声;颂扬处用真声、强声) 6.小结音乐功能: 强调音乐通过丰富的要素变化,成功地塑造了从深情缅怀到坚定信念再到热情颂扬的情感脉络,使英雄形象和精神力量更加感人至深。 九、情感升华,铭记与传承 : 联系现实讨论:“今天我们学习这首《永志不忘》,铭记这段历史,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引导学生理解:铭记英雄牺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激励我们建设更强大的祖国,维护世界和平) 十、课堂总结: 《永志不忘》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和充满力量感的音乐,深情回望了抗美援朝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热情讴歌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卓越功勋和不朽精神。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一种精神的传承,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砥砺前行!作业 设计板书 设计教学 反思(共18张PPT)八上第二单元︽ 荧屏乐声︾枉凝眉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枉凝眉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红枉凝眉梦楼阆苑仙葩:“阆苑”指神仙居住的园林,“仙葩”指仙花。通常认为指代林黛玉(其前世为西方灵河岸三生石畔的绛珠仙草)。美玉无瑕: “美玉”指贾宝玉出生时衔来的“通灵宝玉”,也象征宝玉本人纯洁的品性(虽生于浊世,但其本心追求真善美,不被世俗礼教污染)。指代贾宝玉。开篇以超凡脱俗的意象,高度赞美了宝黛二人纯洁美好的本质和般配。红枉凝眉梦楼“奇缘”之问:“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前世有“木石前盟”(神瑛侍者灌溉绛珠仙草),今生又在贾府重逢,岂非奇缘?“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如此深厚的缘分,为何最终不能结合?黛玉的深情、宝玉的心意,都化作了泡影。这两句用强烈的对比和反问,道出了命运的捉弄与造化弄人的残酷,充满了对宿命的叩问和无解的悲哀。《枉凝眉》这首歌曲原词出自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中“十二支曲”的一支。曲作者采用二段体结构写成,羽调式,旋律古朴典雅、委婉细腻,具有中国音乐的含蓄美。歌曲是羽调式其核心音围绕羽音(在实际演唱中,通常以 “6” 音为核心,对应简谱中的 La)展开,具有浓郁的古典韵味和忧伤婉转的情感色彩。︽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以百科全书式的叙事揭露封建末世的腐朽,其对人性的深刻刻画和诗性美学,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丰碑,更催生 “红学” 这一独特学术领域,影响深远。其衍生音乐如八七版电视剧配乐将民族调式与古典意境融合,︽枉凝眉︾︽葬花吟︾等曲目以婉转旋律承载原著悲情,成为中国民族音乐与文学结合的典范,让红楼故事的情感内核通过音符更广泛地渗透到文化记忆中。作品意义音乐与文学永志不忘——电视纪录片《为了和平》主题歌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武装干涉,同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烧到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之上……如要出兵援朝,意味着新中国要与世界第一强国打一场现代战争,对绝大多数军事家来讲这都有违军事常理,但毛泽东和党中央不信这个邪。“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高举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旗帜,雄赳赳气昂昂开赴朝鲜战场!听抗美援朝老兵亲述那段激昂历史……1950年11月23日,所谓“联合国军”地面部队已达22万,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包括航母在内有200余艘舰艇。此时的志愿军没有飞机也没有舰艇……敌我力量悬殊,这场战斗怎么打?14小时奔袭,志愿军的铁脚板能否跑赢美军的汽车轮子?他们如何阻断敌人退路?纵然岁月能改变山河,时间能冲淡记忆,但那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的正义之战,那些为祖国和人民而战的优秀儿女,将永载史册!添加标题添加标题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以便观者可以准确理解您所传达的信息。e7d195523061f1c0092ce48a5fc95870a0687ac45bc8b2caB227BFDC40F9DB2B7A559DE97B8BDC6E716585DDCE188C7BF488BAA08C98985C74A3E1B5E305210FABE6A8AE2A6A8AB67019A6860E9B7AF515889CB6F2617E9F794551B4B6BCE771B3345D07904DFD36AA9C287B9E370A0713AB7437A3C2322A7F8F143EAB0DF4B5191941CC8614E8362517A7F0868DAB92作品介绍《永志不忘》是一首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歌曲。作品深情、坚定,重现了抗美援朝浴血奋战的历史画面,颂扬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添加标题a designer can use default text to simulate nanny would look like添加标题请输入标题请输入标题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添加标题添加标题为了和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枉凝眉》《永志不忘》.docx 《枉凝眉》《永志不忘》.pptx media1.mp3 media2.mp4 media3.mp3 media4.mp4 media5.mp3 media6.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