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暑期作业政治练习卷4(PDF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第四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暑期作业政治练习卷4(PDF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政治练习卷 4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
关方面组建立法起草工作专班,研究起草法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2025年 4月 30日,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从该
法的立法过程可以看出( )
①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
②全国人大在我国的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立法程序,着力提高立法质量
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025年 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关于修改《中
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的决定。
第十一条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
主席团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
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各级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应当加强同代表的联系,听取代
表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
依据材料,上述修改可以( )
①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络机制,采取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的意见
②推动代表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③创新人大代表参与行使行政权、监察权、司法权的渠道
④立足高效管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年 1月 14日,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
听取各民主党派省委会、省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对今年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共
试卷第 1页,共 6页
商河南发展大计。这体现了( )
①中国共产党以民主的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②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③各党派、团体代表在人民政协平台上发挥作用
④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协商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5年 1月,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 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心系灾区群
众,迅速妥善安排抢险救灾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有依靠,千方百计保障灾区群众基本
生活和温暖过冬。我国这样做从根本上是基于 ( )
A.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
C.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D.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5.2025年 5月 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组织兵力位中国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
域开展战备警巡。这体现了( )
A.国家安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B.我国坚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发展利益
C.人民军队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 D.抵御侵略和颠覆是国家政权的历史任务
6.2025年 5月 7日至 10日,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
国事访问并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 80周年庆典。关于两国的国体、
政体及国家结构形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①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国体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
②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各联邦主体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享有最高权力
③中国实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
④俄罗斯是虽然是半总统制民主共和制国家,但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行政权等重要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2025年 3月 12日,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
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由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第十五条代表参加视察、专题调研活动时,可以向有关机关、组织提出建议、批评和意
见……
第二十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根据本
试卷第 2页,共 6页
级人大常委会的统筹安排,邀请代表参与相关工作和活动,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
据材料,代表法的修订( )
①赋予了人大代表更多权利,增强了履职底气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
③强化了人大代表的监督权,完善了监督程序
④表明全国人大不断提高立法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5年 2月 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财政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资金分配和使用
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财政部等国务院相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快适应防灾减灾形
势和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优化支出重点,强化落实党中央决策部
署的保障能力,切实发挥好财政职能作用。材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
②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
③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年 3月,两会如期召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这表明(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②人大制度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③制度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5年 3月 25日,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标准
化条例、安康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商洛市制定地方性法规
条例的决定等。这说明( )
①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有立法权
②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有审议权
③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决定权
试卷第 3页,共 6页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2025年 3月,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
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等关键性文件。同时,会议还表决通过
了由党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的相关法案。材料体现了(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运行中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全国人大把党的主张经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③人大代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积极行使提案权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属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为推进食品安全法正确有效实施,进一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2025年 5月 9日,全国
人大常委会正式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实地检查工作将结合听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汇
报、召开座谈会、实地检查、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法律实施的真实情况,找准查
清法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依法行使监督权,推进食品安全法有效实施
②作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监管食品安全工作
③贯彻民主集中制,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安全责任
④坚持问题导向,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3.2025年 1月,杭州小营巷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引入“机器狗 Go2”参与基层服务,满足
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由大家群议群策,整合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参与社区治理,
完善议事协商会等机制,形成“群众提议—多方协商—共同落实”的治理闭环。小营巷社区的
做法有利于( )
①推动治理效能的精准化
②避免社区人力资源短缺的难题
③扩大基层自治组织的职权
④提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中指出:“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
深化改革要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贯彻坚持党的
试卷第 4页,共 6页
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坚持系统观念等原则。”这就要求( )
①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②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要发挥好伟大斗争的决定性作用
③中国共产党要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④发挥好“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的“四梁八柱”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2025年 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违不罚”和“轻微免罚”清单,明确对轻微违法行
为免罚、首违不罚的具体措施,强调以“预防为主、宽严相济”的原则规范执法,守护市场安
全与公平秩序。此举( )
A.通过柔性执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B.弱化严格执法的要求,以预防规范市场经营秩序
C.落实司法为民的理念,推动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
D.调整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构建新型的政商关系
16.2024年,中国在“打虎”行动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有多名省部级及以上干部落马,
这些官员曾经在各自的领域中手握重权,然而,他们却没能坚守住廉洁的底线。最高人民法
院工作报告显示,人民法院依法严惩腐败犯罪,2024年审结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 3万
件 3.3万人,同比增长 22.3%。这说明( )
①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②法院是依法治国主体和力量源泉
③加强人权司法保障推进公正司法
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主观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5 年,中国开源模型 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性能+开源”的模式,重新定义了人
工智能 AI 的竞争规则,成为中国从技术跟跑者跃升为领跑者的象征。AI 技术在赋予人类新
的文明契机的同时,也对现有的法律关系提出了一些“破窗式”挑战。AI 技术的迅猛发展使
试卷第 5页,共 6页
得现有法律体系难以迅速适应,许多法律条款在 AI 领域出现模糊或空白地带;AI 技术的复
杂性可能增加执法的难度;AI 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法律解释和适用的不确定性增加,
法官需要在传统法律原则与新兴技术之间找到平衡点;AI 技术的普及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
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
结合材料,运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用法治思维护航 AI
的健康发展。
试卷第 6页,共 6页
《政治练习卷 4》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C B B D A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A B B A B
1.B
【详解】①: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
营经济促进法》在起草过程中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体现
了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说明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立法过程中得
到贯彻落实,①正确。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
于核心地位。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②错误。
③:题干中未提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创新了立法程序,只是按照正常的立法流程,广泛征求意
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③不符合题意。
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体现了党的领导;立法过程中向社
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最后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将党的主张上升
为国家意志,体现了依法治国。所以该立法过程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是有机统一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 B。
2.A
【详解】①:材料中提到 “县级以上的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乡、民族乡、镇的人
民代表大会主席团应当密切同代表的联系,丰富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这就意
味着可以进一步完善代表联络机制,通过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的意见 。因为丰富联系群众的
内容和形式,有利于代表更好地收集人民的意见和诉求,①正确。
②:规定 “加强代表工作能力建设,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以及对
各级相关机关与代表联系的要求等内容,这些举措能够推动代表工作朝着规范化、制度化方
向发展。代表工作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工作的完善有助于整个人
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②正确。
③: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但人大代表并不直接参与行使行政权(行政权由行政
机关,即各级人民政府行使)、监察权(监察权由监察委员会行使)、司法权(司法权由人民
答案第 1页,共 7页
法院和人民检察院行使),③排除。
④:人大代表的相关工作以及对代表法的修改主要是围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发挥代
表作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而不是立足 “高效管理”,④排除。
故本题选 A。
3.A
【详解】①: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
意见建议,这是中国共产党通过协商民主的形式,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汇聚各方智慧,以民
主的形式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让人民的意愿和诉求能够在决策中得到体现,①正确。
②: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是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
策的领导。中共河南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
要思想等,并召开座谈会与各民主党派等共商发展大计,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的领导
地位,引领各民主党派等围绕中心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②正确。
③: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共河南省委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并非是在人民政协平台上,该选项
与材料所体现的内容不符,③排除。
④:协商民主是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而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协商民主的重要
组成部分,该选项说法错误,④排除。
故本题选 A。
4.C
【详解】A: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A错误。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执政理念不是我国做法的根本原因,B不符合题意。
C:地震发生后,党和国家心系灾区群众,迅速妥善安排抢险救灾工作,让人民群众看得见、
有依靠,千方百计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和温暖过冬。我国这样做从根本上是基于我国的国
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C正确。
D: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特点不是做法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目要求。
故本题选 C。
5.B
【详解】A: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A错误。
B: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在黄岩岛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开展战备警巡,黄岩岛是我国领
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行动坚定地维护了我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就是维护了国家的
主权和发展利益,B符合题意。
答案第 2页,共 7页
C:材料强调在我国领海领空及周边区域开展战备警巡,主要体现的是维护国家主权的对外
职能,而不是维护社会稳定这种对内职能,C不符合题意。
D:材料强调我国维护国家主权,未涉及抵御侵略和颠覆是国家政权的历史任务,D不符合
题意。
故本题选 B。
6.B
【详解】①: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①正确。
②:俄罗斯是联邦制国家,联邦制下各联邦主体在联邦宪法规定的权限内享有最高权力,而
不是法律规定的权限内,②错误。
③:中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③错误。
④:俄罗斯在法律上属于半总统制,但实际运作中总统权力更为集中,接近“超级总统制”,
因此总统是国家权力中心,掌握行政权等重要权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 B。
7.D
【详解】①:人大代表的权利是法定的,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且材料未涉及赋予人大代表
更多权利,①排除。
②:代表法修订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基础上,并由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
是民主立法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②正确。
③:监督权属于人大的职权,而非人大代表的职权,③排除。
④: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彰显了立法的科学性,表明全国人大在提升立法质量,④正确。
故本题选 D。
8.A
【详解】①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发布关于财政防灾减灾及应急管理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调
研报告,监督国务院等政府部门的财政工作情况,表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的伟大
创造,也说明国务院要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全国人大监督,①②正确。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监督职能,未涉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
式,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9.A
答案第 3页,共 7页
【详解】①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为党领导人民创造
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这体现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可以
转化为治理效能,也充分展现了人大制度是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①②符合
题意。
③: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的优势,③说法错误。
④:材料强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上的优势及成果,未涉及人民
当家作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 B。
10.B
【详解】①:陕西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标准化条例、安康市生态文明
建设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说明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具有立法权,①正确。
②:人大代表行使审议权,而非人大常委会,②错误。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决定权,陕西省人大常委会作为地方
国家权力机关的常设机关,不能行使最高决定权,③错误。
④:陕西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相关条例和决定,坚持了民主集中制,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
度实行民主集中制,④正确。
故本题选 B。
11.A
【详解】①:全国人大审议并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等重要文件,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遵
循民主集中制原则,①正确。
②: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党提出的相关法案,表明我国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
意志,②正确。
③:题干反映全国人大的作用,不反映人大代表的提案权,③排除。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国务院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12.A
【详解】①: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通过多种方式全面了解法律实施真
实情况,找准问题。这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对食品安全法的实
施情况进行监督 ,其目的就是推进食品安全法有效实施,①正确。
答案第 4页,共 7页
②: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
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②表述错误。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中听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汇报,这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上,地方要接受中央的监督和领导。通过这种方式督促地方政
府落实食品安全责任,③正确。
④:全国人大常委会此次执法检查主要是监督食品安全法的实施情况,而不是为食品安全工
作提供新的法律依据。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法律依据主要是通过制定、修改相关法律来实现,
此次活动并非立法活动,④错误。
故本题选 A。
13.B
【详解】①:杭州小营巷社区在党建引领下,引入“机器狗 Go2”参与基层服务,表明党建引
领与科技赋能相结合,有利于推动治理效能的精准化,①正确。
②:该做法虽整合多方力量,但不能完全 “避免” 社区人力资源短缺难题,“避免”表述过于
绝对,②排除。
③:基层自治组织职权由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扩大,③排除。
④:由大家群议群策,整合志愿者、社会组织、企业等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完善议事协商会
等机制,表明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提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④正确。
故本题选 B。
14.B
【详解】①:材料公报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总结运用新时代经验,贯彻相关原则,意味
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一以贯之 ,①正确。
②:实现伟大梦想,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非伟大斗争 ,②错误。
③:材料强调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原则,这就要求党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
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③正确。
④:“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而不是 “十四个
坚持” 基本方略,“十四个坚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 “路线图” 和 “方法论”,
④错误。
故本题选 B。
15.A
【详解】A: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首违不罚”和“轻微免罚”清单,明确对轻微违法行为免
答案第 5页,共 7页
罚、首违不罚的具体措施,此举通过柔性执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A正确。
B:措施并非弱化执法要求,并且不能弱化严格执法的要求,B错误。
C:材料强调以“预防为主、宽严相济”的原则规范执法,属于行政执法范畴,而非司法领域,
C排除。
D:材料强调规范执法,而未体现调整法治政府建设要求,D排除。
故本题选 A。
16.B
【详解】①④:材料反映了在“打虎”行动中有多名省部级及以上干部落马,人民法院依法严
惩腐败犯罪。这说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①④正确。
②: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②错误。
③:材料没有体现加强人权司法保障,③排除。
故本题选 B。
17.①科学立法:结合时代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积极推动相关领域的科学立法,通过立法为
人工智能规范发展提供法律依据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力避出现模糊或空白地带。②严格执法
和公正司法:为保障人工智能 AI领域的规范发展,使其发展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相关职
能部门还应注重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推动各主体依法履行职责,促进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③推进全民守法:应加快科技赋能,推动人工智能 AI领域的法律普及,促进全民守法,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
【分析】背景素材:用法治思维护航 AI的健康发展
考点考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措施类主观
题,要求说明应如何用法治思维护航 AI的健康发展。需要运用《政治与法治》全面推进依
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的知识,从措施角度来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AI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现有法律体系难以迅速适应,许多法律条款在 AI领域
出现模糊或空白地带→可运用科学立法知识分析,说明要完善 AI领域法律条款。
有效信息②:AI技术的复杂性可能增加执法的难度→可运用严格执法知识分析,说明相关
职能部门应注重严格执法。
答案第 6页,共 7页
有效信息③:AI技术的快速发展可能导致法律解释和适用的不确定性增加,法官需要在传
统法律原则与新兴技术之间找到平衡点→可运用公正司法知识分析,说明相关职能部门应注
重公正司法。
有效信息④:AI技术的普及对公民的法律意识和行为提出了新的要求→可运用全民守法知
识分析,说明要推动人工智能 AI领域的法律普及,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答案第 7页,共 7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