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共17张PPT,内嵌1个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课件(共17张PPT,内嵌1个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第一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第二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第二框)
始终以人民为中心(第一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第二框)
(外部角度)
(自身角度)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第三课)
为什么
怎么办
知识建构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2012年至今,“人民”一词在新年贺词出现了90余次
2024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
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1、党的产生
中国共产党诞生
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
中国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政党:指由一定阶级领导的,并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社会政治组织。
【政党的本质属性:阶级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人民立场
2. 党的性质
3. 党的根本立场
4. 党的根本宗旨
如何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
代表哪个阶级——往往通过政党的性质体现出来
为了谁——往往通过政党的宗旨体现出来
做了什么——往往通过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发挥的引领作用来体现
注意:①人民立场这个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先进性的本质体现。
③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
5.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3)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注意:(1)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广大党员干部就没有任何个人利益,对党员干部的正当合法利益,应当予以尊重和保护。(2)党≠党员干部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蓝图
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1978年
解决
人民的温饱
问题
1990年
使
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
2000年
全面
建成
小康
社会
2020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
建成
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21世纪中叶
思考: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所完成的任务都体现了什么样的执政理念?
8
6.执政理念是什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立党为公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执政为民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党治国理政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补充)
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前提条件
本质要求
知识拓展: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1)“公”:是国家和民族的公共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全社会的公共事务等实体性含义与公平、公正、公开等程序性要求的统一性。“公”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阶段性奋斗目标的统一。现阶段中国共产党最大的“公”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是人民的政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中国共产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中国共产党会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3)二者关系:
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统一的整体;
②立党为公是执政为民的前提条件,执政为民是立党为公的本质要求。
7.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因(为什么?)
(1)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4)根本原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
8.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怎样做)
(1)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2)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判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3)要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978年:党的工作转移到社主义现代建设上来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990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2000年: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现代化强国
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 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② 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③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④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⑤ 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党在新时代的新目标(建国百年的目标)
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
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利益要求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
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出发点落脚点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中国共产党的重点知识
知识整合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4.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决定了党的全部工作
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
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1.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知识整合2
【答题角度】1.检验标准; 2.人民角度; 3.党自身角度(性质和宗旨;执政理念)
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
先锋队。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
宗旨。
5.因此,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中国共产党应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2.党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权为
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全体共产党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知识整合3
【答题角度】 1.党的性质和宗旨要求; 2.党的执政理念要求
4.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
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5.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
路线。
2.1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什么
是什么
怎么办
党的性质
(1)践行根本宗旨
(2)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人民立场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立场
根本宗旨
决定
党的
执政理念
决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